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电影一种新叙事模式
自2011年以来,“微电影”和微博、微理论、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开始流行起来,其发展趋势尚未达到。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在2005年上海电影节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依托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的短篇幅电影是一场电影技术革命。它要求从它的内容、创作到一系列的完成,都必须高度简单化,包括整个叙事的风格。”,他直言不讳地预言:微电影将影响今后电影的叙述方式。与互联网上微电影传播实践领域的高昂阔步相比,学界对微电影的艺术属性、审美特征和文化产业模式的探寻还处在蹒跚学步中。探索微电影的艺术属性、微电影叙事的文化心理机制以及叙事的美学特征,将是促动微电影文化产业的创新和长足发展的根本。尤其在3G技术的变革推进下,移动互联网视频领域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一、微电影的概念和性质如同人类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哲学命题的追根溯源一样,学术界也力图从传播方式、渠道、载体、放映时间等方面对微电影的概念进行定位。国外学者一般将时间在30秒—40分钟的视频短片称为电影短片(ShortFilm),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电影《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和《水浇园丁》。而在我国有些学者将其称为微型电影(Microfilm),又称微影。其中多数微电影具有“三微”特点:“微时”(30秒—300秒的放映时间);“微制作周期”(1—7天或数周);“微规模投资”(每部数千或数万元)。著名香港影评人列孚认为“微电影只能算是短视频,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微电影只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产物,微电影至今尚未成为工业,微电影本质上就是软性广告片,只是把广告字眼去掉就成了微电影”。抛开各种学术争论,梳理不同的思考脉络,我们不难从纷扰复杂的定位中探寻到微电影的核心素质:微电影是基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的革新,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和播映平台而广泛传播的超短篇幅电影作品。由此,网络与电影艺术的融合,使微电影体现出典型的网络文化,如平民化、参与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征,微电影的创作也极具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合流大众文化等后现代主义色彩,迎合了现代人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二、微电影中“有限度”的主题随着微电影影响力的扩大,对其本体创作规律的探究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借鉴传统电影和电视的叙事手法,创造出叙事语言和视听效果更符合新媒体特点、时间长度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受众收视心理和消费行为、内容突出“有意思”的优秀作品是微电影叙事发展的主要目标。同传统电影叙事一样,微电影也是在探讨电影本体的内容生产问题,其中涉及创作题材的选取、创作素材的组合以及创作内涵的表达等多方面内容。作为“草根文化”的一种,微电影的叙事文本应该与社会文本相接壤,叙事主题与社会主题相匹配,并在新媒体交互性、涉入性的先天优势下,提供一种个性化、平民化、精品化的电影叙事方式,从而引起新一代受众的持续偏爱和关注。(一)“自奉”的模式电影学者苏珊·朗格主张,一种艺术的方式也就是一种呈现的方式,她认为电影作为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一种梦的方式进行表意。微电影基于新媒体而存在,新媒体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气质影响着微电影的创作,所以微电影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精神梦境补偿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社会学家对于后现代的社会精神特征更多地理解为“物化”,美国学者哈伊布·哈桑指出,“随着事实与虚构的混淆,媒介将历史非真实化为一种发生,科学将其自奉的模式当做唯一可取的现实,控制论把人工智能之谜摆到了我们面前,技术工艺将我们的感知投射到不断退缩的宇宙的边缘或深入到物质不可思议的缝隙之中,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消失了”。新媒体传播特征以及其所建构的媒体生活环境的主要特点,就是主体的消失。后现代社会语境下,主体和客体的界限消失,使得处在后现代社会精神下的新媒体也失去了真实感,一切都成为虚假、镜像。人变成了新媒体记录下的机器、符号、程序,因而,现代人成了没有根,浮于表面的,失去意义的人。由此看出,微电影必将成为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和安慰。从优酷“11度青春”系列,到“@爱情”的婚姻系列,微电影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聚焦对社会亲情、爱情、友情、家庭伦理等方面的批判和关注。在主题上,微电影舍弃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更倾向于一种“个体书写”、“个体体验”的小感、小悟。这种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小情绪,容易获得当下年轻人的心理认同。如网易微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小心,我爱你》,同样是涉及爱情,这里没有《泰坦尼克号》中可歌可泣的爱情绝唱,也没有《英国病人》中畸形压抑下的爱情追忆,有的只是恋人之间小玩笑、小暧昧、小幽默,这些拒绝了深度,回避了广度的微电影,是后现代社会快餐文化的一种写照。在纷繁复杂的后现代社会之中,在琐碎的闲暇之余,微电影所传达的小而暖的主旨内涵让当下年轻人得以暂时逃避现实,穿越时空,满足压抑已久的不满、失落和焦虑。(二)叙事策略:凝缩/拼接、重构社会生活“电影与梦的本质上的联系,存在于共同的语言机制和共同的心理功能上”,语言学将电影视为一种语言,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交际过程,它同阅读其他叙事性艺术作品一样,作者与接受者是绝对互为前提的,作者的全部意愿必须有待于一个与读者共享的编码与解码。与电影一样,微电影的叙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与梦境同享的心理和语言机制来完成内容的生产、传递、接收过程。其中这些机制包括,凝缩/拼接、移置/隐喻、修改/修辞等。微电影的凝缩/拼接叙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立足于新媒体媒介生态环境,对社会文化生活进行小品式的提取。微电影的这种叙事特征具体到叙事手法与技巧策略上就呈现为,影像人物与情节的“平权”凝缩。将平民化生活的世间百态浓缩为丰富的故事情节,从最早的湖南卫视的“我要拍电影”系列的《我要拍电影》中的对职场压力的描述,就是“平权”了过去经典好莱坞式的冷峻帅哥、美女相伴、跑车驰骋的贵族化“杀手”系列的人物角色定义与理解。相比西装革履绅士风度的“007”系列,微电影《我要拍电影》中的职场杀手已经走下了被高高仰视的神秘之台,他们一样面临工作的压力:不间断的考核、PK竞争、无情的淘汰等。微电影正在以自己的新媒体属性,以“平权”的凝缩与拼接,用个人化的移置和隐喻完成着异于传统电影形式的叙事方式。(三)“上下并联式”的叙事策略法国文学理论家布雷蒙在重新审视俄国形式主义代表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研究以后,用逻辑方法对普罗普的功能线形模式作了改进。他认为三个故事原子(功能)一经组合便产生基本序列,而基本序列互相结合又产生复合序列.复合序列中的形态包括“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镶嵌式)以及左右并联式。在微电影中,为了迅速留住网络观众的注意力,创作者往往用“首尾”接续的模式来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基于观看环境的“琐碎”和审美心理的“简约”,都直接要求受众没有时间去承接冗长的故事情节和等待漫长的故事结局,更没有剩余的情绪去感受厚重复杂的叙事氛围。不难看出,微电影的叙事策略是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节,以达到在情绪上与观众的快速共鸣。在叙事的“微”主题和逻辑下,微电影的叙事节奏必须要“截弯取直”。经典叙事理论中,在一部90分钟的影片里,比较大的情节点多为五六个,即使片长超过两个小时,大的剧情起伏也不会超过十次。而微电影更是如此,它与传统电影不同,在叙事策略上往往会采取删减情节点的方式,以避免拖沓的叙事泡沫的发生。这种“直击要害”、“先果后因”、“短小精悍”的后现代抒写方式,是微电影内部叙事结构的个性所在。三、“微”文化:“下”中国叙事的“新”内涵网络表达的随意性、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去中心化,使得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尽管微电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依然避免不了叙事上的缺陷。首先是时间的制约。时间短是微电影传播的优势,也是其叙事的劣势。大部分微电影在叙事上直接选取高潮片段,不但破坏了电影叙事的完整性,还使得微电影作品缺少情节以及情感的必要铺垫,作品内容空泛,缺乏叙事张力和魅力。如“@爱”系列微电影,难免沦为机械展示年轻人情感困惑的短片视频,在制作并未达到精美的情况下,剧情太过简单的平民爱情故事很难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其二,微电影文化内涵的欠缺。伴随着“微文化”兴起的全新概念,其媒介属性必然也融合了后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虚假与真实之间,表层与深层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界限消失。感性狂欢代替理性沉思,图像的直观形象代替语言的符号形象,形而下的感官享受代替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所以微电影的叙事世界呈现为“平面化”,叙事的终极意义和深度感已经消失,微电影层出不穷的符号生产和影像消费影响了观众的主流价值观。在注重现实“即时的”感受,拒绝深度,快餐式的消费理念下,传统电影中所强调的意蕴荡然无存。其三,微电影的商业属性破坏电影正常叙事。微电影的传播往往依托于视频分享网站、微博、社交网络等媒介,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其具备天然的广告价值。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微电影都会受到广告介入的影响,广告投放也成为微电影盈利的主要手段。微电影与广告的过度结合使得电影的艺术属性远远低于其商业属性,如不加以调整,微电影也将失去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深层意义,背离电影创作的初衷,沦为一种浅薄的娱乐。在“微”文化的强劲势头的推动下,微电影孕育而生。传播和播放的渠道以及平台的革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设备适应性测试制度
- 蜜雪冰城区域代理合同
- 2024年高效型畜牧养殖用消毒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康必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4-硝基酚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雪泥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体育赛事IP授权销售合同的特点
- 三年级英语上册 【分层训练】英语课时练习-Unit4Weloveanimals第一课时(含答案)(人教PEP)
- 三年级语文下册 分层训练 期末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部编版)
- 幼儿园教师安全责任协议书
- 大学英语三级B真题2023年06月
- 2023年象山县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7909-2017造纸木片
- GB/T 25217.6-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 中医学课件 治则与治法
- GB/T 20671.7-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7643-1998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
- GB/T 14337-19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
- GB/T 10001.4-202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 我最喜欢的建筑
- 《竞争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