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复活(节选)》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二语文】《复活(节选)》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二语文】《复活(节选)》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二语文】《复活(节选)》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二语文】《复活(节选)》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节选)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最后几乎身无分文。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复活》。

情节梗概《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写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战争的重负、连年的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托尔斯泰日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人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带有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也最为突出。情节梳理前文情节

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自《复活》第一部第四十三章,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想要赎罪。玛丝洛娃认出了他,但表现冷漠,只想从他身上得到些好处。聂赫留朵夫内心在短暂的动摇后更加坚定地想要拯救她。探监时间到了,聂赫留朵夫表示会再来。开端层次划分1—26隔栏相见53—70卢布插曲27—52长凳交谈

71—78结束会面聂赫留朵夫祈求宽恕,玛丝洛娃认出了她玛丝洛娃讨要卢布,聂赫留朵夫内心发生动摇探监结束,玛丝洛娃等待回牢,聂赫留朵夫表示会再来聂赫留朵夫探问旧事,玛丝洛娃冷漠回避发展高潮结局思考

为什么二人交谈的地点会有变化?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吵闹。23段聂赫留朵夫“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还有6、7、8段以及13、14段。思考

第6、7、8、13、14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①在对话的内容上,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是社会的缩影。可以看出监狱里有很多冤屈之人。(见微知著)②为二人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环境。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④表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人物赏析玛丝洛娃1、在整个会面过程中,作者对玛丝洛娃的笑有六处描写,请找出所表达的心理与其他几项没有共同点的一项:A、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段)B、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段)C、她忽然瞟了她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段)D、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段)E、她鄙夷不屑地-一他有这样的感觉-一微笑着说。(65段)F、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段)E项表达的是鄙夷不屑的心理。其他各项都有讨好献媚的心理。2、哪一项表达的心理最丰富呢?

C项,既有嫌恶,又有妖媚,来讨好聂赫留朵夫,又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以便获得好处。嫌恶是真实的情感,妖媚和可怜是装出来的。这个心理是非常有层次的,既有内心真实情感,又有刻意的表现在外的情感。3.文中多次描写玛丝洛娃的外貌和神态,尤其关注“笑容”及眼神,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从玛丝洛娃的“笑”和眼神表情中可以看出,遭受了被抛弃、被侮辱、被损害的经历之后,心灵的痛苦,生活的磨难,已经使她丧失了原本的善良和天真。玛丝洛娃已沦落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风尘女子。

从精神上来说,原来那个纯洁的卡秋莎已经“死亡”了。这“笑”有一种自甘堕落的沉沦。聂赫留朵夫1.称呼语言能够直观地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小说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反映了聂赫留朵夫的什么心理?①第一次对话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恕的,所以用“您”。②当玛丝洛娃突然向他要钱时,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但他直呼玛丝洛娃的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称“你”——因为玛丝洛娃不让他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而让他“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让他不再嫌恶她,也不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而是决定在精神上唤醒她,“恢复她的本性”。③当他把想赎罪的话说完了,玛丝洛娃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而且准备回牢房时,他又改称“您”——因为玛丝洛娃的冷漠让他意识到她对自己的距离感,让他决定还是用这种庄重的敬称;他想要用这种态度表达请求饶恕和救赎玛丝洛娃的决心。

2.这样的玛丝洛娃,让前来请求饶恕的聂赫留朵夫内心产生了动摇。文中是如何刻画聂赫留朵夫动摇的心理的?

①直接的心理描写:“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②内心独白:“你只会……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③心理剖析:“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④抽象心理具象化:魔鬼,天平。

在刻画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时,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处境中,用内心独白、对话,以及全知视角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一个内心矛盾,灵魂痛苦,艰难迈出忏悔第一步的青年贵族形象。人物心理刻画手法①直接刻画:直接描写、内心独白、心理剖析。②间接表现:语言描写(用词、语气、声调、停顿)、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抽象心理具象化。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评价说“托尔斯泰伯爵才华的特点就是不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他所关心的是过程本身一一那种难以捉摸的内心生活现象,彼此异常迅速而又无穷多样地变换着的,托尔斯泰伯爵却能巧妙地描写出来。”(心灵辩证法)心灵辩证法

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环境中,用内心独白、对话以及全知视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体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使人物的感情变化能够顺应自身性格的逻辑,自然而真实。在刻画聂赫留朵夫时,作者成功运用了“心灵辩证法”主旨探究小说的现实批判性在节选中有没有体现?小说中能够反映现实的地方有哪些?①第30段,典狱长让有钱人聂赫留朵夫在栅栏外见玛丝洛娃,表现了贵族阶层特权,阶级间的不平等,和典狱长的势利。②第57段,钱“会被他拿走的”,表现典狱长对穷苦囚犯巧取豪夺。③第6、7、8、13、14段反映的监狱环境和社会混乱。④第44段,“那种人”“像她这样的女人”反映阶层的不平等,贵族社会的堕落生活。⑤第48段,“我没有罪”“一切全在于律师”“……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法律的黑暗。⑥第40段,“谁还会把一个坏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反映贵族的冷漠,下层人的悲苦。

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借助会面场景和对话的细致描写,折射出当时混乱的社会、黑暗的现实,在不动声色中反映出宏观的社会图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不只一个聂赫留朵夫,也不只一个玛丝洛娃,他们都需要被拯救。小说以“复活”为题,是指谁的复活?有什么特殊含义?

①“复活”主要是写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他的身上体现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部分进步责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精神遗求。

课文节选部分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代表着“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道德的人战胜了非道德的人。失落的人性逐渐复归,道德不断自我完善。②“复活”主要是指玛丝洛娃身上人性和尊严的复活。

玛丝溶娃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不合理社会对他们的残酷边害。爱和宽怒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玛丝洛娃最终实现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复活。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③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是托尔斯泰的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时间,六易其稿。小说站局首写成玛丝洛娃同聂赫留朵夫结婚,移居国外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团圆式的结局只说明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后来托尔斯泰又把结局改成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松在一起,写出了玛丝洛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复活”,从而完整地诠释托尔斯泰的“复活”情感与思想。

《复活》深刻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课文中可以从玛丝洛娃的处境一窥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在腐败机构的管理统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