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内容:第13章内能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现象:钢丝绳很难被拉断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冬天尼龙衣服易粘空气中的灰尘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2.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代表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3.办公室里某位物理老师特别喜欢喝咖啡,每次他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咖啡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5.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的温度会升高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C.用砂轮打磨工具,迸出火星 D.冬天,用两只手互相搓动,手会感到暖和5.质量之比为1∶2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A.1∶1B.1∶2C.2∶1D.1∶4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7.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8.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0.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象,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象可知()A.若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 B.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 C.若加热时间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D.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8分)11.(4分)如图,用两个集气瓶各装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中颜色变成相同。(1)上述现象可以说明。(2)为了排除气体重力的干扰,集气瓶A中应装的是。(3)无论再过多久,也看不到两气体各自自发地回到原来的瓶子中,这一现象与能量在发生转移和转化时具有是一致的。12.(2分)生活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手机通话时间过长时会“热得发烫”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词语“灸手可热”在物理中表示通过方式改变内能。13.(2分)现在部分城市修建人工湖,人工湖能调节气温,这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性。当人工湖里的水温度升高时,其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14.(3分)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有。高压下,油可以渗出钢管壁,这一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5.(3分)过春节时,同学们喜欢燃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_______(“增大”或“减小”),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16.(4分)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三、实验题(30分)17.(4分)在研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时,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自己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应该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有。实验现象说明:。18.(8分)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将试管放入完全相同的盛水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使溶液A、B________受热;(2)在试管中装入液体A、B时,要控制他们的初温和________相同;(3)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液体A、B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4)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A、B的温度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________(选填“A”或“B”)的比热容较大.19.(18分)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①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②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③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④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⑤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五、计算题(每题9分)20.(7分)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1.(7分)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独家代理合同范本版
- 关于铝合金合同样本
- 2025工程承包合同协议模板
- 南平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 仓库代管物资合同样本
- 农田整治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沙石地基处理方案范本
- 个人装修吊顶合同样本
- 组织架构重构方案范本
- 桂圆(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高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江苏省五年制专转本英语统考真题(试卷+答案)
-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人工智能”(含练习题及答案)
- 剑门关研学作文500
- 网课智慧树知道《中英文化对比(武汉科技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青岛海尔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应对建议】9900字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四 飞机舱门及撤离滑梯
- 【年产100吨β-葡萄糖苷酶生产工艺设计17000字(论文)】
- 20S805-1 雨水调蓄设施-钢筋混凝土雨水调蓄池
- 九师联盟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