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解与认识(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1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解与认识(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2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解与认识(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3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解与认识(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4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理解与认识(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与认识在往年的高考中,考试大纲指明我们高考备考的方向。而今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再发布考试大纲,那么如何进行高考备考?又如何组织日常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为更好的的做好高三教学工作,更好的做好高考备考工作,我们学校组织进行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和研究。下面我就与我们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四翼”和必须重视的情境教学。“四翼”是高考的考查要求,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高考关注各学科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高考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高考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例如,化学学科中的三大守恒,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表(律),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等这些基础性内容在试题命制中必须尽量较全面涵盖。这次山东模考考查内容全面,核心主干知识突出,选择题对高考考查内容进行全覆盖,对于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以一道山东模考题为例:3.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A.粗盐的提纯B.制备乙酸乙酯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配置0.1mol·L-1的盐酸溶液该题就是考查了高中基础实验的简单仪器使用(二)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素质教育是内涵丰富的全面发展教育。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体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网络;基础知识内容之间、模块内容之间、学科内容之间也应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在命制试题时,要从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出发,不仅要从学科内容上进行融合,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也要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考查。以山东模考卷19题的问题设置为例19.(11分)普通立德粉(BaSO4·ZnS)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可利用ZnSO4和BaS共沉淀法制备。以粗氧化锌(含Zn、CuO、FeO等杂质)和BaSO4为原料制备立德粉的流程如下:(1)生产ZnSO4的过程中,反应器Ⅰ要保持强制通风,原因是。结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氢气遇空气易爆炸,联系实际工业生产的问题考查(2)加入锌粉的主要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已知KMnO4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为Mn2+,在弱酸性、弱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O2,在碱性环境中被还原为MnO42-。据流程判断,加入KMnO4时溶液的pH应调至;a.2.2~2.4 b.5.2~5.4 c.12.2~12.4滤渣Ⅲ的成分为。这两问是结合具体流程化学反应方程式、除杂问题的考查、(4)制备BaS时,按物质的量之比计算,BaSO4和碳粉的投料比要大于1:2,目的是;生产过程中会有少量氧气进入反应器Ⅳ,反应器Ⅳ中产生的尾气需用碱液吸收,原因是。这一问是结合反应原理,物质转化,考虑环保进行的问题分析(5)普通立德粉(BaSO4·ZnS)中ZnS含量为29.4%。高品质银印级立德粉中ZnS含量为62.5%。在ZnSO4、BaS、Na2SO4、Na2S中选取三种试剂制备银印级立德粉。所选试剂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Ba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Zn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7)。这一问方程式的书写与以往不同,结合题目要求自选试剂,根据计算确定系数,写出化学反应。总而言之,每个问题的设置都很独立,结合具体的流程考查的是多方面的问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考查。(三)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为发挥高考的正向引导作用,避免考试内容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脱节,在命题时应尽量由解题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学过的知识不限于某种题型的考查,而是结合实际更加灵活。例如,山东模考题:12.已知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I:Pb3O4+4H+=PbO2+2Pb2++2H2O;PbO2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II:5PbO2+2Mn2++4H++5SOeq\o\al(2-,4)=2MnO4-+5PbSO4+2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由反应I可知,Pb3O4中Pb(II)和Pb(IV)含量之比为2:1B.由反应I、II可知,氧化性:HNO3>PbO2>MnO4-C.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Pb+16HNO3=3Pb(NO3)4+4NO↑+8H2OD.Pb3O4可与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1=3PbCl2+4H2O+Cl2↑该题是对氧化还原相关问题的考查,既有氧化还原规律的应用(选项A、B、C)又有不同于平常所写方程式的综合分析与应用(反应D)对于反应I和选项D还就可区别并联系:Fe3O4+8HCl=2FeCl3+FeCl2+4H2O进行理解与剖析。(四)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学生进行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大胆创新。因此,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例如,化学学科的创新思维形式包括研究新物质的结构、发现或合成新物质、发明新反应或合成方法、构建新理论或新机理、探索新技术或新方法等。例如,山东模考题13.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H+、O2、NOeq\o\al(-,3)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B.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molCl时ne=amol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_+10H++8e_=NH4++3H2OD.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的投入量,可使nt增大这是一个原电池原理问题,但与我们平时遇到的又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正极反应不局限于某一个反应,而是有好多反应,但反应原理依然是还原反应。这就需要学生做题时做题时一定要灵活,思维敏锐,抓住实质而又不局限于固定思维。这就要求在平日里学习,要构建以知识为载体的认知模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抓住问题实质,养成科学,敏锐,灵活的思维模式。告别以往的解题思维,而进入一种结合平日所学,认识真实情境,解决具体问题,不断思考,创新,解决和认识所遇到的新奇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体两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它既是理论体系,其构建始于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也是实践体系,为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提供依据。通过这些题目的分析,也深刻体会到现在的问题设置更多的是结合具体情境的问题解决,所以情境教学变得在实际教学中更加的“必须”。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根据目前高考的考查方式,高考内容的问题情境是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进行建构的,而情境活动也同样是通过文字与符号的形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需要精选试题情境素材深化高考内容。这个问题,我浅显的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的改进完善。首先,精选情境,选取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有关情境,增强文化自信。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等。2019高考理科综合I卷第7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其次,可以精选我国科学家在各领域的一些成就,科研成果,增强科技成就感。比如这次模考17题题干:非线性光学晶体在信息、激光技术、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国科学家利用Cs2CO3、XO2(X=Si、Ge)和H3BO3首次合成了组成为CsXB3O7的非线性光学晶体。15题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釆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3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Fe双温区催化剂(Ti-H区域和Fe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C)。这两个成果都出自我国科学家。还有理科综合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在刊物《Nature》发表的“双相纳米高强度镁合金的方法”为情境,给出拉维斯相的晶体结构,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能级、化合物中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构型、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等内容。理科综合I卷第28题第(3)问就我国化学工作者在刊物《Science》中的文章——“沉积在α-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平日学习中可适当拓宽学生视野,精挑文献,可以把比较好的各种学术专著、科技期刊等素材背景中与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