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十五篇)_第1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十五篇)_第2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十五篇)_第3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十五篇)_第4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十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十五篇)篇一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假如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展改写?(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老师都应充分地肯定。(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根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根本方法。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项选择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场面。练习此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详细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根底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搜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展改写。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时,先让学生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展改写?在此根底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9600000=960万10000000000=100亿篇二1、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目的四那么运算2、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才能;4、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较的优越性。5。进展数学文化的教育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较的优越性。课件、计算器一、情境导入师:请看一段录象(计算工具的开展)师:刚刚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计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师: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计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计算经常用到的工具。(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有人使用计算器?你会用吗?二、使用计算器1、计算器介绍你知道计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互相说说介绍。(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假如要进展计算怎样按?数字——符号——等号——去除)我们都知道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板书课题)2、尝试练习,标准操作(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假如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1)指名口头列式(2)学生试算(3)汇报结果,纠错(电脑)一年节约282875千克,假如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学生试算(电脑)每年按365天计算,115131天是多少年?学生试算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但是你感觉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3、灵敏运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计算,老师巡视、辅导219×35=41600÷128=24÷6=125×8=138976-138970=1379+34089=(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师:这些题都是用计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为什么?(3)归纳总结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题合适用计算器计算?三、才能提升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我们就用9作为乘数吧。你准备几个九相乘?小了,8个九吧999999999×999999999=试算报得数你认为计算结果正确吗?在计算器上你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e对了,他是英文单词错误的缩写,你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吗?错误!师:那老师不看这个e也可以知道这个结果上错误的,你知道我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师:是的,因为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如今用我们的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为数少了,看来这个题目没有方法做了。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着急,这个数字大了,那假如小一些我们能不能算?那我们就从简单的做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计算:9-9=8199-99=9801999×999=998001,9999×9999=99980001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你想说什么?发现规律,得出结论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001做了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师、是呀!计算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用自己聪明的头脑解决,为自己骄傲吧!但是在刚刚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计算器就没有一点作用吗?师:是的,他可以帮助我们探究规律的工具。其实,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位数少不能计算,但是还是有工具可以计算出的,比方我们教室如今就有的——电脑师演示师、如今64位计算器已经在许多行业使用。尽管这样,是不是计算器就可以解决所以的问题呢?师: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开展。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智慧才是天敌下最伟大的力量。(出示培根的名言)希望同学们做个充满智慧的人篇三1.在已有的生活经历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就在身边.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自主探究的才能.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正确书写数字.教具、学具数字卡片、课件.一、创设情境.〔一〕引入老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2.指名答复.老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老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点评: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老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二〕出示主题图老师提问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二、尝试探究.〔一〕老师提问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考虑:假如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3.假如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展浸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三〕提醒课题老师谈话:刚刚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老师板书:玩具〔1、2、3、4、5〕〔四〕指导书写.老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指名板书〕老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标准呢?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老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缺乏之处?〔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五〕比较数序.1.看图数数.老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快乐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出示水果图老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2.比一比.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络,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4.数序老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场了.出示火车图老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三、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点评: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老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时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老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究,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展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老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根底.篇四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究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究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微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才能的直接途径。1.使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进展简单的计算。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3.让学生擅长观察发现数学的机密,可以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展口算。可以利用计算器进展简单的计算。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2、出示:____+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先按“____”,屏幕上显示____,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去除)3、自己试试看26×39=312÷8=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5、计算。765+469=589×76=3208-2965=625÷25=6848-579+____=再计算。946×57×0=100÷5=3028-2965=估算:99+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7、做第2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展)9999×1=9999×2=9999×3=9999×4=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9999×7=9999×9=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一)根底练习1、用计算器探究规律1111111×1111111=?2、神奇的198。321-123=654-456=987-789=951-753=357-159=9856-9658=8745-8547=5412-5214=(二)稳固练习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师:如今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假如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老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场,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立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2、练习三第12题。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适宜、是否正确。3、练习三第14题。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表达了计算方法的灵敏性。(三)拓展练习。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2、老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刚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三第11、13题。篇五1、结合详细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找等量关系。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的方法。课件一、情景导入,呈现目的白板出示教科书中连环图。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三幅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跷跷板怎样就平衡了?你能尝试表示这组相等的关系吗?强调这个等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二、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活动一:姊妹俩和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看书答复以下问题:1、我比妹妹高20厘米,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3、根据对话画出线段图。活动二:看书(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1、明确3个等量关系。2、哪些是同一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一)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1、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2、小组汇报。三、达标反应1、长方形的长、宽、周长、面积分别用a、b、c、s表示,你能写出那些等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65页1、2、3题练习1、第1题: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100克+一个樱桃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2、第2题:请你表示以下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指名说出等量关系。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一个鸡蛋重量×2=100克一本<数学故事》的单价×3=15.6元3、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等量关系式,学生可能只写一个,告诉学生同是三个数量可以写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五、布置作业1、当堂作业:省略。2、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板书设计:等量关系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跷跷板和天平可以左右平衡的原理来讲解等量关系,让学生可以根据图中意思列出一条用文字表示的等量关系式子,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看天平列等量关系式的题目可以容易写出,可是对于纯文字的题目,要求从里面找出等量关系,学生很多确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说明学生不可以很好的对文字题目的意思进展分析^p,在这一块确实需要再进展强化训练,要让学生多读题,学会找题目的中的关键量,然后再用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条件用适宜的运算符号跟关键量准确的串联起来,列出我们需要的等量关系,列出其中一条等量关系后,要擅长提问学生,让学生学着自己去列出不一样的等量关系式,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篇六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21世纪教育网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历,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究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多媒体。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25000020000000581200000(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引导回忆①先找准“万”位。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那么改写。③注意“≈”号的使用。④最后添上“万”字。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1、出例如3:(1)200000000=亿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练习: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2、学习例41034500000≈亿①学生尝试改写。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③为什么要用“≈”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大于或等于5,进展四舍五入。(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①学生独立完成。②老师巡视、指导。③展示交流。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2、自主设计练习。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完成练习册11、12页。板书设计:亿以上数的改写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大于或等于5,进展四舍五入。(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篇七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乘法分配率。2、初步学惯用乘法分配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乘法分配率。教具准备:课件,卡片。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老师出示乱砍伐破坏环境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提问学生到前边说说,老师归纳,然后问学生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学生答复植树造林从我作起,从如今作起。老师出示主题图和例3,让学生分小组编一道完好的题。此题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探究新知师: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哪些人呢?生:挖坑,种树的,抬水,浇树的。师: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分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去解,比一比,谁聪明,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给你的同学听,老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生1、我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人数,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4+2〕×25=6×25=150〔人〕师:你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生1:只有打括号才能先算。〔老师肯定,大家鼓掌鼓励〕生2:我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4×25+2×25=100+50=150〔人〕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生:同意师:将生1、生2的两种做法板书在黑板上〔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师:真奇怪,两个不同的算式,得数怎么一样啊!大家再检查一下他们做得对吗?生:对。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分小组讨论。生1:我发现〔4+2〕×25=4×25+2×25这两个算式相等。师:为什么?生1:因为他们的结果一样,所以算式就相等。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2:我发现根据左边的算式就能推出右边的算式,既:〔4+2〕×25=4×25+2×25〔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给大家演示。〕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假设25×〔4+2〕你又能推出等号右边的算式吗?〔凝视片刻,有同学举手,还有私下说出做法的。〕生3:25×〔4+2〕=25×4+25×2生: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举例〔3+4〕×2643×〔10+5〕你们能推出右边的算式吗?〔提问两个同学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师:你能给你的同桌出两道这样的题吗?〔学生出题,同桌互算。〕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写出他们的规律吗?板书:〔a+b〕×c=×+×a×〔b+c〕=×+×〔提问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师:你能用语言表达这样的公式规律吗?分小组或同桌互相表达,老师问,学生说,老师再归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将乘法分配率读三遍,理解其意。〕3、稳固进步〔1〕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56〔19+28〕=56×19+2832×〔7×3〕=32×7+32×364×64+36×64=〔64+63〕×64117×3+117×7=117×〔3+7〕24×〔5+12〕=24×174×9+9×5=〔4+5〕×936×〔4×6〕=36×6×4〔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学生答复以上问题,假如是错的请说出原因。〕1、师:学了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率和乘法交换率,什么是加法结合率和乘法结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语言描绘,也可以列公式。2、说一说你学了这一单元或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评一评本节课哪些同学哪些组表现的,掌声鼓励他〔她〕们课题:简便运算篇八《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展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明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老师教学。分析^p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搜集、整理和分析^p数据的探究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大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根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理论性、兴趣性的原那么。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理论性原那么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敏运用,期望实现最正确效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理论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1.通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动手理论,分析^p数据,体验探究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才能,积累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经历。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究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难点:在探究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打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3.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同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互相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2.小组汇报3.小组讨论: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4.全班交流〔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组1:三根长度不一样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组3:…………根据学生答复,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5.老师小结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究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三〕看书稳固自己看教材第27页的内容〔四〕拓展应用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2.出示小明上学的道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几条道路?在这两条道路中,走哪条道路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集中分析^p,总结汇报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篇九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理解计算器的构造和根本功能;能正确、纯熟地运用计算器进展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究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开展历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论才能、探究意识,开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理解计算器的根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展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究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会利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目的计算,探究并发现规律。课件、计算器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展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场!①18+21=②56÷7=③3028-2956=④589×76=⑤98+199=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展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助。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局部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局部是键盘(板书:键盘)2、认识键盘(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2)互动生成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③有on这些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开机键吗?和老师不同的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清零)④有off这些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关机键吗?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⑤其它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渐渐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1、按数(1)先开机,显示器上显示了几?表示可以开场计算了。(2)请你在计算器上任意按一个自然数,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按的?按照数字顺序按键就可以显示要按的数。(3)如今请你去除自然数后再按出一个自然数892,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他是怎样按的?先按开机键去除原来的自然数,再按一个自然数。没做对的同学再试一遍。(4)同学们都已经会按数了,你们会用计算器计算吗?38+27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他是怎样按的?他算得对吗?请你用口算、笔算验证一下,请你在自己的计算器上试一下。(5)加法算的很好,咱们再来算一道乘法题,好吗?30×15,等于多少?谁愿意上来演示验证一下。2、计算(同学们已经可以利用计算器正确地计算了,你能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出示苏宁电器购物中心的发票,从发票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帮张叔叔算一算,带30000元钱够不够呢?请你估算一下(2)怎样才能知道张叔叔终究花了多少钱呢?①要先求出每种电器的总价,再求三种电器的总价。怎样用计算器求三种电器的总价呢?谁愿意到上面来演示一下。(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按顺序按键输入数字和符号进展计算)②用计算器算一算,把答案填在发票上。校对。营业员阿姨是怎样填写发票的呢,和你填的有什么不同?③假如想知道大家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进展验算。自己选择一个算式后用计算器进展验算。(3)延伸问题:你还能根据这张发票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或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老师选择两个问题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①电脑的总价比vcd的总价多多少元?②电脑的数量是照相机数量的几倍?你为什么不算?对,像这样比较简单的题目是没有必要用计算器计算的,计算器是用来计算数字比较大、比较复杂的题目的。(4)“人机挑战”,“比比谁最聪明”。师:是人聪明呢还是计算器聪明呢?我们来进展一次挑战,你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挑战队”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10+20=45÷9=27-16=80×50=29×42=457÷7=3569+1427=8737-3210=师: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投影培根的名言)。3、找规律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以下问题吗?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142857×1=142857×4=142857×2=142857×5=142857×3=142857×6=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找到规律进展推算。4、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11111111×11111111=“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方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用计算器计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校对。(2)这组题目中隐藏着哪些规律呢?(3)你能照样子继续写出几个算式吗?你能用计算器进展验算吗?(4)在进展像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又有规律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助,也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推算出比较复杂的算式。5、小挑战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22222222×55555555=?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迎接了挑战,获得了成功。祝贺你们。1、想理解一下计算工具从古到今的开展历程吗?2、你知道吗?在人类计算工具开展的历,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到了周代,人们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在数学问题时,人们还编了一套歌诀。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创造了算盘,这是计算工具的一次重大的创造。这种轻巧灵敏、携带方便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消费和生活中发挥着宏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芒的成就之一”。1977年,____卡西欧公司消费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合适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开展,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如今片刻间就有了答案。3、理解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想象一下将来的计算器是怎样的吗?(这些美妙的想法,都有待于同学们今天好好学习才能实现呢!)篇十第33页~34页的内容。1.通过搜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开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让学生亲自动手理论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纸张、书、大米、黄豆等。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详细素材描绘。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理论各小组根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老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p,结合详细情境描绘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展评价。课后随记。篇十一教材第79~80页内容。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络,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一、情景导入师:2023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发动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工程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宏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理解呢?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二、探究问题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发动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2)出示问题:前三名运发动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刚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绘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答复整理归纳:根据刚刚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间隔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间隔应该相对远一些。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绘当时的冲刺情况。(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学生先独立考虑,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分,是第三名……(2)课件出示问题1。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3)课件出示问题2。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②学生独立考虑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学生先独立考虑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四、课后练习篇十二1.知识与才能: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展简单预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标准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步骤。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展简单预测。一、知识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二、自学指导。1.情景导入:〔用蒜苗生长的动画图片引入新课〕2.由学生动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3.动画演示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让学生分析^p在格子图中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成哪两步。三、习题稳固。课本p89练一练1。四、理论应用。课本p89练一练2。五、课堂小结。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理解事物的变化情况。2.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呢?〔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2〕连线。3.统计图一般有几种形式呢?统计图一般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形式。4.进行预测时,先要找出数量变化趋势中的规律,再进展预测。六、知识拓展。为了寻找小玲跳绳成绩进步的机密,笑笑帮助小玲记录了锻炼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1〕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进步最快?哪一阶段成绩进步比较缓慢?答:小玲第5~10天成绩进步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绩进步比较缓慢。〔3〕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多少,到达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几天?答: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118个,到达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12天。七、目的检测。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表示适宜。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统计图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假如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八、理论作业。根据十几天观察蒜苗得到的结论,写一篇《我的蒜苗长得快》数学理论小论文。篇十三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2.过程与方法:可以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理论,认真观察、考虑归纳的学习习惯。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一、知识回忆。填空: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判断:以下这些是方程吗:1.x=10〔〕2.32+x〔〕3.16+4=20〔〕二、自学指导。仔细观察以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课本左边主题图〕提示:〔1〕如今的天平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说明两盘的质量_______。〔2〕从左往右观察每组两幅图片,天平的左右两盘有什么变化?天平有什么变化吗?如今你能把天平的规律描绘出来吗?换成等式呢?2.如今再来观察一组,和上面的一组有什么不同吗?〔课本右边主题图。〕比照上面一组天平图片的规律,你能说出这一组图片中有什么规律吗?用一句话来描绘等式的规律。请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这个规律进展举例说明。三、理论应用。利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x+2=10考虑:在这个方程里,未知数x属于这个加法算式的哪局部?根据加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这个方程的不同解法吗?试一试吧。练习稳固:解方程:y-7=1223+x=45四、课堂小结。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呢?1.会解一些方程了。2.注意算数准确。五、目的检测。1.通过研究我们明白了:等式两边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个数,等式_______。2.解方程:x-12.3=3.8。3.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编一道题,列出方程并解出来。六、作业布置。课本p69页第2题、第5题。篇十四第一维目的:知识与才能目的--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p消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p得出相关的结论。第二维目的:过程与方法目的--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细心运算,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进步判断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才能。第三维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表达数学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微妙,进步逻辑思维才能和辩证的研究方法。教具坐标纸。一、组织教学。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场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二、导入新课。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老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2.老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考前须知,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p。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p,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三、例题讲解。本例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数据的数理分析^p过程,理解通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进展科学的分析^p。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四、习题稳固。习题一: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工程。习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习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五、拓展及小结。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p,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取相应措施,表达数学与消费生活的严密结合性。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表达每组中的详细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篇十五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这是一节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展观察、操作、考虑和简单设计的理论活动。教材分三局部安排:第一局部,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局部通过动手操作和考虑,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展密铺。并理解可以进展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那么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局部,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展自我评价和反思。〔1〕知识程度: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历;〔2〕才能和方法程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才能,能初步运用“猜测--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3〕心理程度: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历,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4〕思维程度: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历为主,间接经历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的根底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此根底上进展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开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历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展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展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老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根底上,老师组织学生进展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历与知识体系。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究并理解可以进展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动手理论才能、合情推理才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亲密联络,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可以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展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表达;老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一样,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才能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1、信息技术准备:播送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播送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根底,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根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别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展评价反思。2、道具准备:剪刀、卡纸假设干。3、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一、谈话引入,提醒课题1、老师与学生谈话,想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2、老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阔/平整……〕3、老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4、老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假如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假如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5、提醒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1、老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答复“密”字更重要,老师及时追问:“密”怎么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密”表达在没有空隙,不重叠。〕2、老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3、学生操作完以后,老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4、老师对学生们的擅长观察和一学就会的珍贵品质进展肯定。【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断定1、老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