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来的人类未来形形色色的创造思维(三十三)人类所有大胆的畅想未来都能成真
今天人类生活的原因是,人们善于幻想,会发疯和陷入昏迷,这是许多同胞认为不可能的任务。科学技术的每一项发明、发现、创造与突破前,那些创造者、发明者、发现者在同时代总会被人讥笑为疯子、狂徒。可世界偏偏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一代代的疯子和狂徒才不断地在改变着,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18世纪英国就有科学家断言,比羽毛重的物体绝不可能飞上天。而如今的科学家在做出否定的结论前已经不再那么武断,以免被后人耻笑。现在连普通的民众也不会怀疑世界将会继续发生着不可思议的改变。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创意时代,也有人称为“概念”时代。创造或发明已经不只是少数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相反,科学家、专业工作者甚至全球100强的企业老大,都把目光投向普通民众,希望他们能提出改革或创新的好点子。事实上也如此,当全世界的人普遍告别文盲,科学知识和技术得到根本性普及和提高,人类道德升华到至高境界的时候,人类更大胆的梦想都会成真。人类未来文明到底会怎样?[西班牙《趣味》月刊2008年8月号文章]题:“跃向未来”的(作者阿夫拉姆·阿隆索)文章,就有以下令人期待的畅想:型文明、无所不在的世界经济1964年,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设计出一种方法,可以衡量某种文明所取得的科技发展水平。卡尔达舍夫的理论认为,根据可支配的能源的多少,可以分出三种不同等级的文明。Ⅰ型文明能够利用某个单一星球上的能源,并能够自主地控制气候、探索太阳系、开采核资源等。Ⅱ型文明有能力控制附近的星系,并能够利用整个星系的能源。Ⅲ型文明则可以控制整个银河系的能源,并能随心所欲地操控空间和时间。根据这一理论,地球上的居民现在所处的是一种假设0型文明阶段,因为我们目前只能利用地球的一小部分能源,虽然我们能够冲出大气层在太空漫步,但对地球上约占70%的海洋都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对我们身处的整个体系的了解。目前人类已探明的太阳系外行星由300颗左右,其中大部分行星上的气体都与木星相似。不过,探索技术的发展正在帮助我们逐渐找到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不出几年也许能找到一个适合居住类似我们已知生命的外行星。美国航天局计划在2009年2月发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旨在探测太空中适合人类居住的其他星球。人类智理和智术协议的本质要达到Ⅰ型文明必不可少的技术进步包括反物质的廉价生产、纳米技术的大量运用、聚变能源的研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发明家、计算机专家、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展望学家之一雷蒙德·库日韦尔指出,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快将使计算机智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水平。库日韦尔在他的《精神机器时代》一书中指出,我们将迈向一个机器与人之间进行对接的时代,“科技发展的节奏将边的飞快,起冲击力之大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而我们的大脑思维过程将越来越非生物化,并比现在强数百万倍。我们将见证一个全新文明的诞生,届时人类将超越自然界限,创造力得到拓展。”库日韦尔认为,非生物智能在未来将有能力进行自我重新设计,这种发达的程度使我们必须人为地提高自己的智慧以保证不被落下。“这其中包括运用能够直接与我们的神经细胞交流的纳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增强我们的记忆力,甚至还能调节我们的感知能力,使我们感觉在完全沉浸在到虚拟世界中时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纳米技术的未来根据库日韦尔的理论,在这个未来的新世界中,合成人类与真正人类之间将没有显著差别,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也是如此。具体来说,人类将停止衰老,而疾病、污染、贫穷和饥饿也将不再是问题。最后,纳米技术甚至能帮助我们消灭死亡。库日韦尔在《奇点迫近》一书中提出了这些可能性。美国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加来道雄虽然对出现这样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提出了警告。他认为,在世界将呈现出一个全球性、多种族、科学性和包容性的未来文化面前,有可能出现暴力反对者以及混乱和破坏性力量,这将体现在核武器的扩散和生物武器的层出不穷上。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不可能的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很多现在看来是幻想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长足的发展。时间-空间界面加来道雄认为,从理论上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时空旅行。他指出,将来会有必要创造一个虫洞,并保持其稳定性。虫洞是一种时间通道,连接着时间-空间两个区域。不过要实现一次这样的旅行,需要拥有一股巨大的能量来穿越几千年的时空。也许等到我们能拥有这样的能量时,已经对时空旅行失去了兴趣。加来道雄还指出,如果能够实现时空旅行,那么时空通道中的人之所以不会“撞车”,是因为他们拥有随心所欲隐身的本领。他认为这将是未来第一个能够实现的带有科幻色彩的技术。第一,“级不可能”加来道雄将未来100年中能够实现的科技成果称为“Ⅰ级不可能”,其中就包括隐形传送。隐形传送是传心术中的一种,能够通过电极和超先进的磁共振装置的结合实现。而该过程中的反物质动力,尤其是隐型技术,至少从理论角度来说已经是唾手可得。2007年,欧洲航天局和维也纳大学合作进行实验,在加那利群岛上相隔144公里的拉帕尔玛岛和特纳里夫岛之间成功地将一粒光子进行了“隐型传送”,这表明了“隐型传送”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加来道雄将未来几个世纪或几千年中才能实现的科技成果列在“Ⅱ级不可能”中,这其中包括以光速的速度移动、确定平行宇宙的存在和时空旅行。“Ⅲ级不可能”则接近我们目前认为的无法实现的一些概念。为了使其成为可能,我们必须改变生理上的一些基本元素。包括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要多、可以打破能量守恒定律的机器以及预知能力,也就是提前知晓某件即将在本身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以外发生的事情。“完美心脏”铺平道路未来人类的身体上可能都会安装电子躯干,以进一步强健体魄。目前,英国“触摸仿生”公司正在销售一款仿生手,该装置能够通过其人造肌肉纤维上的电子发动机惟妙惟肖地模仿人手的各种活动。日本一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项能像喷墨打印机一样制造人体器官,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就是日本富山大学科技研究院教授中村信。他的想法是,让打印机每秒钟释放出数以千计的细胞,而不是墨点,而且同时将这些细胞组合成一个三维器官。他表示:“这就像盖一座摩天大楼,只是材料不是钢筋、水泥和玻璃,而是各种各样的细胞。最终,我希望可以制造出一个心脏。但是,中村表示,要完成这个制造心脏的任务可能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不过,一旦成功,这项发明将为大规模制造“完美心脏”铺平道路,对于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这是一条令人振奋的福音。而且,以病人原有的器官中的细胞组成新的器官可以防止人体对新器官产生排异。中村说,他的这项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精细的打印工程。这项技术有点像切水果片:一个器官将被分割成无数超薄片,从而使研究人员可以看清每一片的细胞排列。如果打印机可以按照器官原来的排列将细胞一一放置到相应位置,然后不断重复这项工作,那么一个三维器官就有可能制造成功。就像彩色打印机知道在相应的地方喷上相应的颜色一样,这种打印机可以在需要的地方放置相应的细胞。中村已经通过这种方法用活细胞成功制造出一条类似人体血管的管道。管道直径1毫米,管道壁有两层,由两种不同细胞组成,与人体血管的三层细胞构造十分接近。他还制造了一条较小的管道,管道壁为单层结构,直径只有1/10毫米,细如发丝。这些管道都是利用中村研究小组研制的三维打印机制作的。这个神奇的打印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放置细胞的位置,精细度达到1/1000毫米,每两分钟可以制造出3厘米的管道。2003年,中村的实验证明,即使在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乳制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徽电信合同履行全程监控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园区土地租赁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3篇
- 2025年度留学奖学金申请代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分手后情侣分手后共同债务清偿及财产分割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医疗器械采购订单及合同执行监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楼楼梯口装饰装修工程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东北大豆出口贸易公司与国外采购商购销合同4篇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