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_第1页
法学-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_第2页
法学-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_第3页
法学-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_第4页
法学-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开始变得更容易受到不法侵犯,随之带来的便是侵犯个人信息案件的数量持续增多,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在消费者领域,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本文第一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状、面临的风险,第三部分对美国与欧盟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描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大数据;消费者,个人信息

RESEARCHONTHELEGELPROTECTIONOFCONSUMERPERSONALINFORMATIONINTHEERAOFBIGDATAAbstract:Asthesocialeconomyprogressing,theeraofbigdataisdevelopingmoreandmoremature.Underthebackground,personalinformationbecomesmorevulnerabletoillegalviolations.Thedataofcasesofinfringingpersonalinformationgrowsrapidly.Oneofthemostseriousofthatisinthefieldofconsumers.Itisurgenttoprotecttheinformationfromdivulging.Thefirstpartofthispaperdescribes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isstudy.Thecurrentsituationandrisksoftheconsumer’sinformationintheeraofbigdatainChinaisdescribedinthesecondpart.Inthethirdpart,describestherelevantlegalsystemsoftheinformationprotectionintheUnitedStatesandtheEuropeanUnion,andanalyzes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thefourthpart,summarizesthewholepaperandproposetoimprovethelegalprotectionofpersonalinformationofourcustomerinChina.Keywords:bigdata,consumers,personalinformation

目录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运用的发展与成熟是大势所趋,社会各个行业对信息网络技术产生了高度依赖,其虽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今大数据相关技术充分应用于多种传统行业,在交通、教育、理财、保险服务等多个领域中,大数据都能得到有效而显著的作用。在网络消费和线上购物中,大数据的价值更是显而易见。消费者在每次浏览商品、网页,购买商品都会产生数据,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从而给消费者推送更有可能被购买的商品。甚至在公共安全领域都是大数据应用的痕迹--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强大的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借助大数据预防犯罪,反恐维稳。如此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其带来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019年9月16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天津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毋庸置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近年来,在大数据背景下出现的侵犯个人信息案件层出不穷,其中常见的有网络诈骗,盗窃信用卡信息,倒卖个人信息等,这些犯罪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威胁着每一位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1.1.2研究意义“房多多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案”,“脸书5000万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案”,“淘宝数据泄露导致消费者被骗案”等众多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层出不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我们的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又该如何保护?此时,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虽然就目前而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在立法层面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成果,可总体而言,相关法律制度还是较为欠缺,相关的法律体系并未完成,针对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制度也是散乱分布于多个不同部门规章。无论是基于消费者个体的保护,还是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需要,我们都需要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更完善的保护。其次,可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推动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综述就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工作中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水平不高。国内研究者也已经注意到,对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的规制所面临的问题,但至今为止,我国依然未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形成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的体现主要有:刑法中确立了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民法从名誉权与隐私权的角度作出规定,宪法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中反映。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虽然对如何更好的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做出了相关规定,但该规定过于宽泛,实际操作性并不强。在关于采用何种模式保护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我国学者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汲取域外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中的有益经验,从而达到在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利用大数据的经济价值。二是建立自律组织,利用行业自律模式达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作用。1.2.2国外研究综述目前,就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性质而言,国外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财产权说,即认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财产,可以流通,具有巨大商业价值。二,人格权说,即认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人格属性。三,复合权说,即认为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既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人格属性,不仅可以交换流通,还带有强烈人身标识。在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采取的措施方面,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网络技术比我国发展较早,在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相对成熟。在美国,虽然没有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其个别立法模式与行业自律模式共同作用下也是较为全面的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欧盟则采取统一保护的方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日本吸收了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的优势,在相关法律中同时对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在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作出规定,这就避免了美国与欧盟其各自的不足。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1.3.1研究内容本文对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研究作出概述,对我国消费者所面临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以及处理该问题采用的法律措施作出介绍,最后提出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建议。1.3.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对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研究。第一,文献研究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整理,分析和总结以后,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比较研究法。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国外许多国家的研究都已经较为成熟,通过对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比较,吸收其中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方面的不足。第三,规范研究法,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文中通过分析国内相关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对比分析国外相关制度,根据其内在联系推理得出结论。

第2章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概述2.1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概述2.2.1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大数据”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被定义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随着云[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大数据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大量(Volume),这是大数据的首要前提,只有得到足够多的数据信息,分析数据才能有价值。高速(Velocity),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处理过程也越来越高速便捷,所需要的信息即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得到。多样(Variety),数据得到的途径极其丰富,数据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它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其几乎包含人类生活的全部。低价值密度(Value),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数据之所以得到普遍关注,就是因为其拥有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最大化的彰显出数据的最大价值。单个的数据一般不具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当大量数据汇集,加上与传统媒介不同的互联网作为媒介对数据收集、储存、整合,其便可以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有元数据帝国之称的音乐元数据公司Gracenote,通过产品内置麦克风识别用户播放的歌曲,利用用户搜索的关音量,掌声等反映来分析用户喜爱的歌曲和听歌的时间地点等数据,再使用这些数据对音乐进行不同的分类;智能电网通过收集用户的用电数据,推测未来一定时间内整个电网的用电总量,再根据这个数据向供电者购买电量。Google流感趋势(GoogleFluTrends),通过关键词来预测禽流并通过收集分析流感的可能散布。综上,对大数据进行合理的运用必然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变得更容易被侵犯的事实也开始给人们带来困扰,消费者个人信息暴露在太阳之下,令人恐慌。所以,我们在最大限度挖掘大数据价值的同时,也要必须保证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2.1.2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界定随着大数据发展的逐渐成熟,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所拥有的经济价值与管理价值也日益彰显,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侵犯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网络安全法》中,个人信息的定义为:指以电子形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在《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最新司法解释》中,第一条就说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动轨迹等《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最新司法解释》第一条由此可见,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应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个人信息权的适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在反映消费者的人格利益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财产性因素,且其财产性因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日俱增。根据人格权、财产权二元权利体系,学界对个人信息权的定性主要分为四种观点:一是将个人信息权归于隐私权的范畴,二是将个人信息权归为一种新的具体人格权,与隐私权并列;三是将个人信息权归属于财产权;四是折中说,即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兼财产权。本文认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既不应该适用隐私权或人格权的保护模式,也不应该适用财产权的保护模式,应当以个人信息权为核心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原因有三,其一,个人信息不等于隐私,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的范畴明显超越消费者个人隐私,隐私属于保密内容而个人信息并不完全不可为人知;其二,虽然个人信息具有财产价值,但其明显的人格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不可作为商品进行自由交易,否则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将会被冒犯;其三,消费者个人信息顾名思义就关乎消费者本人,如果不当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那很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个人生活。综上,消费者个人权同时具有财产性要素与人格性要素的特征,单纯的二元权利体系很难使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2.2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面临的风险从2018年北京瑞智华胜涉嫌非法窃取30亿条个人信息案件、来自圆通和顺丰总计十几亿条个人信息在暗网被出售案件;到2019年优衣库逾46万顾客信息遭泄案件,Rubrik数据库遭泄露事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出现不曾停息,规模与数量都在增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追踪消费者个人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且成本低廉。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经营者,大数据都被用来对公众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无论是上诉案例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淘宝、支付宝监视我们的消费记录,微博、知乎监视我们的社交日常,抖音、快手监视我们的个人喜好习惯。虽然早在互联网时代的开始,侵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后,更是给消费者个人信息带来了不一样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能否使用数据和如何确定数据运用的限度。在消费者角度具体体现为:难以发现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难以保证其自身个人信息不被利用。而对收集主体的角度而言,则是难以履行告知义务。大数据资源公开与共享本身与个人信息权相矛盾,甚至部分政府机关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以合法途径对个人信息进行着监控。地址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地址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EB/OL].[2013—05—07]./policy/gxbf.htm

第3章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3.1当前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现状当前,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比较缺乏。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中,对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作出了了一些规定:消费者在进行商品购买或者接受服务时个人信息有权受到保护;经营者其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在经过消费者同意的基础上,且在合法、正当、必要范围内,且个人信息收集、储存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丢失。如果发生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小消费者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当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时,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情节较轻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五十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情况则采取停业整顿与吊销营业执照。不可否认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消法》中已经有所体现,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护,但很明显在《消法》中,关于消费者信息保护的条例分散,且没有根据事实情况作出较为具体的分析,立法内容较少,处罚力度轻其主要表现有:一,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不清晰,没有明确个人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二虽然规定了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要避免其泄露和丢失,但这些规定都太过浅显,与实际的情况还有很大出入,对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应用性太弱,有待细化;三,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问责制度不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同样,《刑法》也对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设立了相关的罪名以及相对应的惩治方法,但是这些罪名的适用还要结合许多相关因素,这对于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而言仅仅只能实现兜底的作用。而《民法总则》虽然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获取他人信息应当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但是由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件中侵害方一般都为较为强势的商家或平台,而民法所保护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这将导致消费者很难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3.2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3.2.1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9年8月30日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止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1.2%,2019年上半年遭受过个人信息泄露的就达到我国网民的24.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20年2月2日访问。显然,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我们使用网络时所产生数据的被利用,即可能存在各种个人信息泄露危机。就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给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侵犯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淘宝监视我们的消费记录、购物喜好,百度监视我们的搜索习惯,微信跟踪我们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世界利,我们每个人都“赤身裸体”。2018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20年2月2日访问。《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jmxf/detail/28180.html。2020年2月2日访问。3.2.2侵权主体与侵权行为难以被界定以至于维权成本高我们都知道在侵权案件中,要想确定行为人的赔偿责任,一般都是通过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来确定的,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网络本身的信息容量巨大、开放性和仁义连结等特征,决定了消费者在个人信息受到侵犯后难以充分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主要体现为:一,侵权行为主体难以确认。众所周知,网络消费要经过多方协议合作才能完成,而在这过程中当中任何一方或者多方都有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风险,就如线上购物的买家,提供网购平台的网络技术公司,承担中转的物流公司、终端支付平台等,每一环节都可能造成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正因如此,当侵权结果发生时,很难确定责任由谁承担。二,侵权行为难以确定。目前为止,我国法律尚未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范围上有具体规定,同时因为目前相关法律的不足,我们很难确定一个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是一般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三,举证责任困难。当前我国网络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济法律地位悬殊,根据民法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其几乎不可能找到证据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毕竟网络消费出现的时间还不算长,相关部门在技术监管方面难免还很青涩,还不能做到在消费者个人信息受到侵犯之前就将其扼杀在襁褓中。3.2.3公民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律不保护权力上的睡眠者”,但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有接受“息事宁人”,“吃亏是福”的教导,在维权意识方面,我们国家相对于很多西方国家而言都是较为薄弱的,在网络消费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更是如此,加上个人信息的侵犯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都没有遭受的严重的利益损失,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沉默。很多时候,敢于维护自身的权益时,维护的不仅仅维护了一个人的权利,同样,选择沉默反而可能增长了违法犯罪的不正之风。

第4章域外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经验及启示4.1美国关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美国是最为发达的国家,网络消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公民,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也因此常常会发生泄露或者其他被侵犯的现像,像亚马逊、谷歌、脸书等互联网巨头都收集了庞大的用户数据,里面包含了各种用户个人信息,这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由于比起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更加重视市场自身的力量,所以在面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上,美国采取了以行业自律为主,联邦立法为辅的立法模式,并分别对通信、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进行特殊保护。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实施网络隐私认证,即对于某一切实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网络经营者,网络隐私认证组织就会对其颁发相应的认证标志用以证明,经营者可以在网上张贴该标志以彰显优势,当企业不符合相应要求是即取消该认证标志。二,建议性行业指引,指联邦政府针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指南给网络经营者参考,该指引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三,提供网络技术保护,即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软件下载,当消费者在浏览网页或者进行网络交易时可以清楚的从软件中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使用情况,从而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提供个人信息或者及时阻止个人信息被被非法侵犯。综上所述,美国以行业自律为主,联邦立法为辅,并针对不同领域专门立法的模式优劣并存。因为法律具有滞后性,以行业自律为主对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会更具有灵活性和与及时性。同时分散式立法由于是针对性制定规则,所以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会更加全面和细致。而其劣势也很明显,行业自律规则主要体现在缺乏强制力和有效的监管机制,很难真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而分散式立法则不利于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整体保护。4.2欧盟关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是,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欧盟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1995年欧盟颁布了《个人数据指令》,这是一部在个人信息保护上非常重要的法律,它是欧盟各成员国制定保护个人信息法律的最低标准。该指令于2016年欧盟颁布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所取代,更加全面的规定了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一般数据条例》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收集人的义务和信息所有人的权利。信息控制者即网络消费中的经营者,他们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一,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并保证数据的质量。二,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合法。三,信息控制者必须在告知信息所有者,并且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才可以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四,必须将消费者个人信息区别对待,属于敏感类信息的如果消费者不愿公开,经营者将不可随意公开。与信息控制者相对应的,信息所有者的权利主要有:一,知情权,即对于自身的个人信息权利,消费者有权随时查询。二,要求更正信息的权利,即当经营者收集的信息有错或者已经变更时,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更正。三,救济权,当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时,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综上所述,欧盟的统一立法模式不仅使国家更系统的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同时还对尚未在个人信息领域立法的国家起到了指引和平衡的作用。但毕竟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我们的网络技术发展又是迅猛的,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也会逐渐的复杂多样,统一的立法模式恐怕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而且统一的立法模式不具灵活性,面对欧盟各个成员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其立法目的最终无法在其中一些国家真正实现。

第5章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路径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无论是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手段还是方式都已经越来越技术化和多样化,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规范还并不完善,消费者的维权路径相当有限,要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切实的保障,并促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更充分有效的发挥大数据的经济价值,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对于域外国家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各种保护制度,我们必须在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的情况下,取其精华,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体系,做到这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5.1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最后屏障,健全法制是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最重要的途径。对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当下,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研究还并不成熟,相关立法也相当匮乏,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侵犯后的救济途径已经刻不容缓。二,明确立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在整个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方式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变的越来越多样化,法律规定难以穷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这时法律原则便可以对新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规制。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对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的规定,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当包括:合法收集原则、信息准确原则、目的特定原则、安全保护原则与公共利益原则。三,完善现有法律。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外,还应当对现有法律进行完善。例如对快递和电商企业的监管应该予以强化,明确其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责任。5.2引导行业自律,强化市场监督我国地域广阔,目前来说实现全面监管还比较困难,此时行业之间的自我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大数据的重要性,各个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争夺大数据的市场,也就是必须争夺消费者的信任,此时,为了更好的保护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应该充分利用好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加强自律管理。在关于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行业自律方面,我们可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借鉴美国行业指引模式的相关经验,制定完善的行业指引规范,从而限制各种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比如在不同行业领域中成立行业协会,并制定其相准则,以提高行业自我监督意识,且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从而侵犯个人信息的减少违法犯罪活动。二,我们还可以成立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即在学习美国模式的基础上,成立类似于消费者保护协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专门从事网络消费安全领域的工作,对商业信誉好的商家给予相应认证,对于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商家作出相应的不良记录或者取消认证。如此,行业指引规范不具有强制力的缺陷就可以很好的被行业认证模式所弥补,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将被更全面的保护。5.3培养消费者自身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各个群体都开始接触到网络,也就意味着网络用户中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自身享有的关于个人信息的权利内容、权利被侵犯时的救济途径并不清楚,更不清楚相关的法律规范,甚至并不了解自己生活中所面临的个人信息被侵犯的风险。想要真正的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必须从源头上把握,即需要消费者提高自身警惕和维权意识,不向存在风险的组织透露个人信息,并在个人信息遭受侵犯时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工商部门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例如认真核查网站合法性,及时清理上网痕迹等。不可否认,加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是实现保护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比如可以通过主流媒体、消费者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多种渠道来向消费者宣传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方法与途径,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后果,使得消费者明白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只有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才能更好的从源头上扼杀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非法侵犯的事件。

结语中国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虽只有短短二十多年,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到几乎各行个人都无法离开它。而如今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向大数据时代转变,无论是国家治理层面还是人民的生活日常,大数据的运用都已经渗入其中,而且还会继续扩展和深入。而此时,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必定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被侵犯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的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大数据的经济价值。为此,笔者立足于我国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分析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