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_第1页
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_第2页
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_第3页
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_第4页
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动冲击器结构对能量传递的影响

旋转冲钻孔是基于传统开挖的一种新的钻孔技术。其原理是在钻头顶部添加液体冲击装置(或销心桶)。在钻孔过程中,当钻头以一定的压力旋转时,它受到冲击装置的高频振动,并在旋转和磨损的同时破裂岩石。旋冲钻井技术近年来在石油钻井工程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液动冲击器功率传递机构不合理、能量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制约了旋冲钻井破岩效率的提高。因此,运用波动理论分析液动冲击器功率传递机构设计的合理性、指导修正功率传递机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1数值试验验证依据波动理论,能量在一定介质中以波的形式进行传递,由于波可以迭加,可能使最终效果(受力和速度)减弱,也可能加强,但每个波仍然继续按各自的方向传播;波在介质密度、弹性模量或截面积有显著变化的界面上,都要发生反射和透射。对于冲击破岩而言,活塞及冲锤对传动短节(砧子及钻头)的撞击将产生突加的间歇载荷,由于活塞及冲锤与传动短节的形状、截面积、材质的不同,撞击的突加载荷在传动短节的不同截面上会形成不同的入射波。近似把射流式冲击器活塞及冲锤作为刚体,利用波动方程以牛顿惯性定律作为边界条件,便可以得到撞击过程中入射波的微分方程:p(t)=-M(dv/dt)(1)初始时刻,即t=0时,活塞具有冲击速度V冲,代入便可以得到式(1)的通解:p0=mV冲e-mt/M(2)当钻头齿钻入岩石时,反射波可看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破岩工具作用在固定端,应力波成固定模式反射,另一部分反射波是由于工具端部以Vx=l的速度向前运动引起的,是一个逆波,总的反射波即为:qx-l=q1+q2=mV冲e-m(t-l/a)/M-mVx=l(3)依据波动理论计算液动冲击器功率传递效率的同时,进行液动冲击器传递效率模拟试验,落锤选择4kg和18kg两种,冲击模型结构及其尺寸(单位为mm)如图1和表1所示。利用大理石和花岗岩岩样,采用不同质量的落锤、落高和钻头齿间距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和模拟试验,图2是部分依据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绘制的曲线对比图,左侧为分析计算结果,右侧为实际测定曲线。所有图中纵坐标表示冲击力,单位104N,横坐标表示冲击力作用时间,单位ms。从图2可看出,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的曲线变化趋势和数值吻合得很好,在软硬不同的岩石中都能达到较好的一致,在冲击接触的各时刻,能清楚观察到应力波双峰“3”字波形,这是短杆撞击激发应力波的基本特征。2冲锤撞击钻头的复型系数从能量和动量传递的角度,系统的动量和能量冲击凿岩装置可简化为图3所示的冲锤—传动短节—岩石系统。冲锤以一定的末速度冲击传动短节,钻头获得一定动能后再冲击岩石。首先考虑冲锤和钻头之间的能量传递。从系统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可得到:m1V+m2U=m1v+m2u(4)m1V2/2+m2U2/2=m1v2/2+m2u2/2(5)式中,m1、m2分别是冲锤和传动短节的质量,V、U分别是碰撞后冲锤和钻头的速度,v、u分别是碰撞前冲锤和钻头的速度。由式(4)和(5)可解出V-v=-2m1(v-u)/(m1+m2)(6)U-u=-2m2(v-u)/(m1+m2)(7)利用式(6)、(7)可导出传递效率η为η=(m1V2/2)/(m2U2/2)=4k/(1+k)2(8)式中,k=m1/m2是冲锤与传动短节的质量之比。式(8)表明系统的传递效率与冲锤和砧子的质量比k有关。对式(8)求导得:dη/dk=4/(1+k)2-8k/(1+k)3(9)由式(9)可导出当k=1时系统获得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即冲锤的能量全部传递给了钻头。在质量比k=1,碰撞前钻头静止的情况下,从式(6)、(7)可看出碰撞后冲锤静止,即V=0,而钻头获得了冲锤的速度,即U=v。但实际上系统在碰撞前后有能量损失,从物理学可知,碰撞系统能量的耗散与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有关,即有:V-U=e(v-u)(10)由式(10)、(3)和(4)可求出:V-v=-(1+e)(v-u)m1/(m1+m2)(11)U-u=-(1+e)(v-u)m2/(m1+m2)(12)式中,e是复型系数,也称抗冲击系数。求出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η为η=(1+e)2k/(1+k)2(13)可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既与质量比有关,又与复型系数e有关,对于碰撞系统复型系数e是常数。若具有动能的钻头再撞击地层,考虑到相对于活塞,地层的质量m3无限大,碰撞后地层的速度可视为零,且冲锤撞击钻头的复型系数为eR,则钻头动能的变化即反映了岩石得到的能量,则岩石得到的能量为wR=(1-eR)2wd(14)从冲锤到岩石的传递效率为η=(RU/2)/(m1V2/2)=[wR(1+e)2(1-eR)2/(m1V2/2)][4K/(1+K)2](15)式中,K为钻入系数,即冲锤—传动短节—岩石系统的撞击传递效率与质量比、复形系数e、eR有关。复形系数eR可由试验测出。式(15)反映的冲锤—钻头—岩石系统撞击的能量传递效率比实际的低。3齿间距与破碎岩的关系以花岗岩和大理石为试验研究对象,采用单齿、双齿、三齿和牙轮钻头进行了一系列测定试验,以研究不同齿数钻头及牙轮钻头在静载作用下的钻入特征,测定侵深曲线,即p-U曲线,计算比较静载条件下的钻入系数,并为动载(冲击)计算提供依据,同时寻求系统载荷侵深变化规律,以改善优化系统参数。对同一岩石不同钻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如表2、3所示。由表2、3可看出,单齿钻头较多齿钻头及牙轮钻头的最大钻入力要小得多,但它并不是按齿数成倍数关系,与齿距有一定的关系。软硬岩石有不同的破碎特征,较软岩石不会产生较大的颗粒及其破碎坑,齿间距相对较小时,才能形成多齿变形带相互影响以达到良好破岩效果;较硬岩石正好相反,破碎颗粒较大,从而形成的破碎坑体积较大,只有齿间距相应增加,才能弥合各齿单独破碎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1)同一种钻头,随岩石硬度增加,最大钻入力增加,最大侵深减小,岩石上升段斜率(钻入系数)和下降段斜率(回弹系数)相应增大。2)同一钻头在同一岩石中,其各上升段大致平行,即钻入系数相差不大,回弹系数普遍比钻入系数大,一般而言,软地层中,回弹系数是钻入系数的3~10倍,较硬岩石中,回弹系数一般只有钻入系数的2倍左右。3)对于同一种岩石,单齿最大钻入力比多齿小得多,多齿之间相差不大;不过,pmax/Umax(即获得单位钻深所需要的钻入力)单齿比多齿稍大,进一步说明了多齿钻头(牙轮钻头)能获得较好的破岩效果。4)随齿间距增大,最大钻入力先增加后减小,较硬岩石中,钻入系数和回弹系数也呈先增后减趋势变化,再次证明了要获得最优钻入力,齿距非常重要,而软岩石中,钻入系数和回弹系数变化不大。5)对于牙轮钻头,其钻入系数和回弹系数比单齿钻头要高得多,说明牙轮钻头比单齿钻头单位侵深所需钻入力大。不过,它同时具有三个牙轮破碎岩石,如果侵深和破岩体积同时乘以3倍,其钻入特性则不是单齿多齿钻头可比拟的;软岩石和硬岩石统计比较,牙轮钻头的钻入系数和回弹系数以及pmax/Umax都较大。6)石油钻井常钻遇到的岩石的硬度等特征都介于试验用岩石之间,其钻入系数等数据可通过差分法在上述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应选择。4功率传递机构设计原设计液动冲击器功率传递机构最大的传递效率ηmax=0.5216。结合计算和冲击器结构设计空间的限制,对冲击器功率传递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原设计功率传递机构有冲锤、方套、砧子、下接头四部分组成。改进后的传递机构减少了一个强度薄弱的NC40螺纹扣,将砧子与下接头设计为一体,减少了八方套的长度;在砧子上设计一个卡槽,用开口的档瓦起卡箍的作用。改进后冲击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冲击能量通过砧子直接传到钻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提高15%左右,能达到安全快速钻进的目的。5液体冲动检测器的改进5.1外管连接丝扣密封pa对功率传递机构改进后的YSC-178液动射流冲击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及性能测试。性能参数测试结果为:冲击功(峰值/均值)200.15/180.47J,泵压2.95MPa,上腔压力(峰值/均值)21.08/16.41MPa,下腔压力(峰值/均值)8.45/7.07MPa,流量1048.32L/min,冲击频率9.75Hz,能量利用率5.60%。试验过程中,液动冲击器启动压力较低,一般为0.8MPa,可靠性好;工作压力低,最大流量时工作压力为3.5MPa,完全满足石油钻井实际要求;外管连接丝扣密封性能好,没有出现任何泄漏现象;工作稳定性好;在同样试验条件下,改进前,冲击器单次最高冲击功是130J,改进后的冲击器的冲击功较改进前提高了30%。5.2现场应用效果5.2.1试验1.4.4年8月10川合148井是一口深探井,设计井深4660m,试验井段为3473.77~3541.07m,岩性主要为页岩、砂岩及页岩夹砂岩,地层的抗压强度100~200MPa,地层可钻性4~6级,页岩居多。冲击器性能参数为:冲击功130~170J,冲击频率约16Hz。试验进尺67.3m(应用HJ517L钻头,水眼ue001φ18mm×2+ue001φ16mm),纯钻时51.4h,平均机械钻速1.32m/h。与2999.2~3049.5m井段相比,机械钻速提高57%;与3195.5~3272.1m井段(应用PDC钻头)相比,机械钻速提高13%;与3359.68~3420.39m井段(应用HJ517钻头)相比,机械钻速提高40%;与在3420.39~3473.77m井段(应用HJ517钻头)相比,机械钻速提高27%。5.2.2细粒砂岩带灰色细粒岩屑砂岩现场试验试验井段3727~3887m,地层岩性上部主要为棕褐色、紫褐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灰色细粒岩屑砂岩,下部为浅灰绿色细粒石英砂岩、含砾细粒石英砂岩、灰色砂砾岩夹紫褐色泥岩。试验共进尺160m,纯钻时间113.2h,入井时间135h。试验井段平均机械钻速1.445m/h,与对比井段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2%。6理论模型的验证1)运用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