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桥梁设计说明_第1页
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桥梁设计说明_第2页
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桥梁设计说明_第3页
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桥梁设计说明_第4页
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桥梁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平区G318仁贤岔路口至屏锦段升级改造工程S4-1 第7页共12页桥梁设计说明项目概况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本项目新建小桥92m/5座。桥梁设置情况如下:桥梁设置一览表设计遵循的规范、依据2.1.2道路沿线数字化地形图;2.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2.1.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1.6《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1.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2.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1.9《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004-2004);2.1.10《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2.1.11《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2.1.12《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2.1.1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2.1.1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2.1.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1.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1.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2.1.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设计技术标准3.1.1道路等级:Ⅰ级公路;3.1.2设计速度:60km/h;3.1.3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3.1.4设计基准期:100年;3.1.5设计荷载:车辆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2。3.1.6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1.7环境类别:Ⅰ类;3.1.8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00年一遇;3.1.9抗震设防标准:桥址区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按C类设防,设防措施等级为6级。工程地质概况4.1地形地貌桥位区总体地势较平缓,地形坡角一般为5°~15°,高程约在450m左右,相对高差不大于20m。本项目起点为仁贤岔路口,经过聚奎镇,止于屏锦镇。区域上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4.2气象与水文梁平区气候属于四川盆地东部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主要特点是: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早,秋多绵雨,冬季暖和,无霜期较长,湿度大,云雾多,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湿暖、夏季炎热、春季多雨、四季分明等特点。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低气温-6.6℃(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10℃(1953年8月19日),年无霜期340~350d,雾日平均30~45天;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4~9月,多大雨或暴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多年平均降雨量1246.6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0.3mm,最大日降雨量214.0mm(1982年7月16日),历史年最大降雨量为1990.0mm(1952年),年平均降雨日为154天。拟建线路区周边无大型河流、溪流地表水体通过,水文地质简单,少量地段存在季节性冲沟,冲沟内一般无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此外,线路区沿线地表分布有还有堰塘水、耕田地表水,灌溉渠水等地表水,水量小,对路线影响较小。梁平气象站气象特征值统计表表2.2.1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平均气温(℃)6.07.512.016.021.224.026.226.524.017.113.06.016.4极端最高气温(℃)19.023.528.435.036.037.938.240.1037.533.928.420.539.8极端最低气温(℃)-6.6-3.2-2.32.78.813.517.016.312.54.4-1.3-5.32.0平均地面气温(℃)7.68.915.620.623.927.831.730.525.318.813.68.619.0平均降雨量(mm)16.419.250.0102.0170.0185.0196.0152.0176.0105.050.025.01246.6平均蒸发量(mm)31.440.073.7102.5127.1125.2190.7189.7122.160.843.830.31137.5平均日照(h)39.647.993.3118.3108.6120.2218.6219.5132.481.152.838.11269.9平均相对湿度(%)82807779818177768085858581平均风速(m/s)0.70.81.11.11.00.91.11.11.00.70.70.70.9最多风向SWEEESWSWSWESWSWSWSWSW4.3地质构造及地震桥位区所处区域构造单元为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重庆陷褶束。该坳褶带由一系列不对称的背向斜组成,隧址区位于明月峡背斜东侧与梁平向斜之间。明月峡背斜位于华蓥穹褶束的南东边缘,轴线走向北东向,整体轴向N30°E,背斜南东翼倾角50°-80°;北西翼略缓,一般倾角30°-45°。整个背斜由侏罗系、二叠系、三叠系的地层组成,核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在背斜南东翼则多发育次级褶皱。通过对附近基岩出露地段的调查,勘察场地发育2组构造节理,各组节理特征如下:①L1:271°∠75°,裂面较平直,近地表裂隙多张开,宽2~5mm,地表往下渐至闭合,沿伸2~4m,发育间距2~3m,结合程度一般;②L2:335°∠69°,裂面较平直,近地表裂隙多张开,宽2~3mm,地表往下渐至闭合,延伸约2~5m,发育间距1~3m,结合程度一般。均为硬性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周期T=0.25~0.35s。4.4地层岩性勘察区出露的地层有混凝土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洪积层和残坡积层,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①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和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20~400mm,含量5~30%,分布不均,系附近修建道路时机械堆填或夯填形成,回填时间8年以上。聚奎桥、南华桥和赵家拱桥局部分布,揭露厚度1.2(ZK14)~2.5m(ZK15)。②粉砂(Q4al+pl):黄灰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石英组成,暗色矿物次之,颗粒较细。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厚度0.4(ZK6)~3.7m(ZK15)。③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松散,可塑-硬塑,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夹砂泥岩碎块石。拟建场地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厚度1.3(ZK15)~3.9m(ZK4),厚度变化较大。~~~~~~~~~~~~不整合接触~~~~~~~~~~~(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①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夹砂质条带或团斑,岩性较软,日晒易裂。强风化泥岩厚约0.7~3.5m,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破碎、碎块状;中等风化泥岩较完整,岩芯呈柱状。整个场区均有分布,该层未揭穿。②砂岩:青灰、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少量云母,岩性较硬,敲击声脆,强度高。强风化砂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砂岩强度较高,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聚奎桥场地均有分布,揭露最大厚度为9.7m,未揭穿。4.5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场区地下水按赋存介质分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受河沟水位影响较大。(1)松散介质孔隙水松散介质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松散土层中,场地松散堆积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据现场调查及平剖面揭示,场区岩土界面整体趋势为河流两边高河流中间低,即松散介质孔隙水主要向场地河流低处汇集,沿河流排泄出勘察区。(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强风化带裂隙及中等风化带构造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泥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风化裂隙多泥化充填或闭合,为相对隔水层,其导水及富水性差;砂岩裂隙张开多无充填,为含水层,其导水及富水性相对较好。大气降水由地表入渗进入裂隙,向低洼处排泄,具就地补给,就近排泄,分布不连续,不均匀的特点,无稳定地下水位。但桥位处在季节性河沟上,在本次钻探过程中,基岩段饱水,可能存在季节性地下水。综上所述,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下水受大气降雨及洪水位的影响大。4.6不良地质现象经现场调查、走访,拟建场区内未见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溶洞、溶槽等不良地质作用,本次勘察未发现地下洞室、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桥梁主要材料5.1混凝土1)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2)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C50砼:用于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及封锚端、桥面现浇层C40细石砼:用于支座垫石C30砼:用于桥台盖梁、耳背墙、桩基、桥台搭板C20片石砼:用于挡墙C20素混凝土:用于桥台搭板垫层AC-13C沥青砼、AC-20C沥青砼:用于桥面铺装M7.5浆砌片石:用于桥台锥坡及基础砂性土:用于台后回填5.2钢材(1)普通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与HPB300钢筋,其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7)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8)的有关规定。(2)其它钢材: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Q235B钢,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5.3桥梁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采用常温型氯丁橡胶支座,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663-2006)标准。5.4桥梁伸缩缝横向伸缩缝采用D-40伸缩缝,纵向伸缩缝采用D-60伸缩缝;其橡胶类别为氯丁橡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标准。5.5机械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直径≥20mm的HRB400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Ⅰ级,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要求,且同一截面接头数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不得采用搭接及焊接形式。5.6桥面防水层(1)桥面现浇层顶面设置FYT-Ⅰ防水剂。(2)防水层需具有以下技术指标:①渗透性(标准状态)≤2mm,无水迹无变色;②吸水率比≤20%;③渗透深度≥10mm。5.7材料及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要求。6、桥梁结构设计6.1赵家拱桥拼宽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958+297.5,桥梁总长19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纵坡-0.21%。左幅拼宽桥桥梁宽度为:0.5m(防撞护栏)+3.02m(机动车道)=3.52m;右幅拼宽桥桥梁宽度为:0.5m(防撞护栏)+3.5m(机动车道)=4.0m;全桥共设置一联:1×13m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梁。左幅拼宽桥空心板梁高0.7m,横断面设置3个圆孔,圆孔直径为0.4m,孔净距0.26m,空心板悬臂0.5m,顶底板厚0.15m;右幅拼宽桥空心板梁高0.7m,横断面设置4个圆孔,圆孔直径为0.4m,孔净距0.2m,空心板悬臂0.5m,顶底板厚0.15m;左右幅拼宽桥下部结构桥台均采用柱式台,横向布置一根桩,桩径1.5m,基础采用嵌岩桩设计,桩基进入完整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纵横向襟边要求:自中风化岩层结构面到桩基嵌固点水平距离不小于3倍桩径。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基底完整进入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MPa。 赵家拱桥拼宽桥左幅桥型布置图赵家拱桥左幅拼宽桥断面图赵家拱桥拼宽桥右幅桥型布置图赵家拱桥右幅拼宽桥断面图6.2南华小桥拼宽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959+215.656,桥梁总长22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纵坡-0.392%。桥梁宽度为:1.75m(人行道)+6.44m(机动车道)=8.19m。全桥共设置一联:1×16m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梁。空心板梁高0.85m,横断面设置9个圆孔,圆孔直径为0.55m,孔净距0.19m,空心板悬臂0.5m,顶底板厚0.15m;下部结构桥台均采用柱式台,横向布置两根桩,桩中心距4.5m,桩径1.3m,基础采用嵌岩桩设计,桩基进入完整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纵横向襟边要求:自中风化岩层结构面到桩基嵌固点水平距离不小于3倍桩径。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基底完整进入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MPa。 南华小桥拼宽桥桥型布置图南华小桥拼宽桥断面图6.3聚奎小桥拼宽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959+605,桥梁总长16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纵坡-0.498%。桥梁宽度为:1.75m(人行道)+5.15m(机动车道)=6.9m。全桥共设置一联:1×10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梁。空心板梁高0.6m,横断面设置11个圆孔,圆孔直径为0.3m,孔净距0.18m,空心板悬臂0.5m,顶底板厚0.15m;下部结构桥台均采用柱式台,横向布置两根桩,桩中心距4m,桩径1.2m,基础采用嵌岩桩设计,桩基进入完整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纵横向襟边要求:自中风化岩层结构面到桩基嵌固点水平距离不小于3倍桩径。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基底完整进入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MPa。聚奎小桥拼宽桥桥型布置图聚奎小桥拼宽桥断面图6.4双石小桥拼宽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961+980.656,桥梁总长16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纵坡2.94%。桥梁宽度为:0.5m(防撞护栏)+6.4m(机动车道)=6.9m。全桥共设置一联:1×10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梁。空心板梁高0.6m,横断面设置11个圆孔,圆孔直径为0.3m,孔净距0.18m,空心板悬臂0.5m,顶底板厚0.15m;下部结构桥台均采用柱式台,横向布置两根桩,桩中心距4m,桩径1.2m,基础采用嵌岩桩设计,桩基进入完整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纵横向襟边要求:自中风化岩层结构面到桩基嵌固点水平距离不小于3倍桩径。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基底完整进入中风化页岩不小于3倍桩径,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MPa。 双石小桥拼宽桥桥型布置图双石小桥拼宽桥断面图6.5桥梁附属设施1、桥面铺装1)沥青铺装:桥面行车道铺装采用4cmSMA-13SBS改性沥青砼+6cmAC-20中粒式沥青砼铺装,铺装总厚度为10cm。2)FYT-Ⅰ防水层3)10cm厚C40现浇层2、伸缩缝装置采用D40型、D60型伸缩缝。3、桥面排水本项目桥梁沿人行道或者防撞护栏内侧设置横向泄水管,纵桥向间距5m。4、人行道及栏杆人行道栏杆高1.35m,采用C30现浇混凝土;人行道板横向设置一块,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5、桥头搭板为防止桥头跳车,台后设置桥台搭板,横桥向在行车道范围内设置搭板,厚35cm。搭板底部铺设30cm厚C20素砼,台后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6%。6、桥梁支座桥梁采用板式橡胶支座。6.6桥梁设计计算6.6.1上部结构计算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将上部主梁简化成平面杆系进行静力分析。主梁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本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运营活载、温度梯度等作用效应。(1)永久荷载:空心板按容重r=26kN/m3计算。(2)可变荷载:公路—Ⅰ级,采用动态规划法加载,对受力构件的任一截面内力计算采用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布置;温度梯度效应按《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按《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附录F的方法计算。(3)裂缝控制:不得大于0.20mm控制。(4)计算结果:经计算分析,结构各部位的强度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6.6.2下部结构计算桥台盖梁、耳背墙和基础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经计算,结构各截面的强度、裂缝宽度及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安全可靠。6.6.3抗震设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周期T=0.25~0.35s。7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为保证工程结构质量、提高结构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除应符合有关规范及标准要求外,另提出以下要求: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要求;C50砼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应不小于42.5级;采用低碱含量的水泥。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水泥从出厂日期到使用日期不得少于7天且不得超过三个月,否则须经试验室重新鉴定标号后,视其情况而定。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监理工程师认为变质或不能使用时,应从工地运走。2、细骨料桥梁主体受力构件混凝土的细集料建议采用天然河砂,不建议采用机制砂,其质量符合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标准要求。其他构件可酌情采用机制砂。细骨料宜采用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如河砂采集难度大,可采用机制山砂,执行重庆市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30-2004),并且机制砂采用Ⅰ区级配砂。严禁使用具有碱活性反应的细骨料。3、粗骨料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严禁使用具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粗骨料须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对接头节点部位,由于钢筋密集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5mm。4、掺合料(1)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2)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砼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5、外加剂采用符合JT/T523-2004行业标准的外加剂。其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相容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6、水除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外,每升水不得超过50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7、砼配合比砼水灰比不大于0.40,砼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砼水泥用量的0.06%,砼碱含量不宜大于1.8kg/m3。砼配合比还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要求。8.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8.1施工方案(1)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2)在每道工序的施工准备过程中,必须对有关坐标、方位角和标高等进行严格校核,并经过测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应严格按照桥梁设计图的立面、平面坐标放样,校核相互关系,以免出错。(3)本项目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为国家高程系统。(4)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熟悉场地状况,更好地组织施工。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联系。(5)施工前应对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做充分调查核实,确认其种类、埋深、位置、尺寸,并同这些管线、设施的主管部门现场核对,协商施工前、后的处理方法。施工期间应注意对现有地下管线的保护。(6)工程涉及的岩石开挖尽量减少或避免爆破施工,减少噪声等环境污染。(7)施工中拆除老桥护栏时须注意不得干扰老桥主梁钢筋,减小对老桥主体结构的影响。8.2主梁施工注意事项1)板梁采用满堂支架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支架架设前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平整场地,过程中注意不得干扰老桥,加强对老桥的防护。支架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桥跨结构对支架进行设计及必要的验算,以保证板梁的浇筑质量。2)应严格控制板梁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为防止板梁混凝土开裂和棱边碰损,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有关要求时方可拆模。3)拆除施工支架时,应本着均匀、对称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4)所有施工预埋件,在施工完后应予割除,恢复原状,并注意防锈和美观。5)上部主梁应考虑一次浇筑,梁体外模须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尺寸准确、表面平整、涂刷正规的脱模剂。空心孔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等成孔。8.3下部结构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放样前,必须对各桥梁墩台控制里程桩号、桩位坐标、设计标高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如发现计算结果与设计图中提供数据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复查。(1)桥台施工时,为保证不破坏岩石的完整性,不得爆破作业。当桥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台后填料。(2)桩基采用嵌岩桩设计,桩底完整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倍桩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Mpa,若实际地质不满足要求,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3)桥台施工要求尺寸准确,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确保桥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4)桩基成孔后必须测量孔径、孔位,检查桩底岩层高程和嵌岩深度,只有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灌注混凝土。各项规定和允许偏差如下:轴线偏差:单桩为50毫米倾斜度:小于1/100桩长:不短于设计值及嵌中风化岩深度3.0d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50毫米(5)钻孔桩的护壁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6.2.2条要求,尤其应注意控制失水率,保证泥皮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桩基承载能力的发挥。施工中应采取严格措施防止塌孔掉钻。钻孔桩应严格清孔,沉渣厚度不大于5cm,确保混凝土质量及桩基础承载力。(6)为确保桩基质量,成桩后应对基桩进行无破损检验,对钻孔桩要求每根桩均须检验,并对桩的均质性进行检测。桩基浇筑前应预埋混凝土质量检测管。检测管布置详见相关图纸。(7)桩基的受力主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应采用机械连接。在任一接长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大于50%。(8)台前、台后及两侧锥坡均对称填筑,以防桥台单向受力,造成位移。(9)填土分层夯实要求:分层厚度要求不大于30cm;压实度要求大于95%。(10)为减少水平土压力,台后填土不得用大型机械推土筑高和填压的方法。(11)台后填土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12)浇筑桥台背墙时,为保证伸缩缝宽度,根据实际纵坡,适当调整台背的倾角。8.4桥面系施工注意事项桥面系的平顺、协调和高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行车(人)安全、舒适和良好景观的重要条件。因此桥面系工程必须做到精心施工,保证桥面系施工有足够的施工周期和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切忌抢工赶时、粗制滥造。(1)桥面铺装钢筋采用冷轧定型钢筋网,施工时,将原桥防撞护栏拆除,凿除老桥80cm范围的原混凝土铺装层,并使拼宽部分桥面铺装钢筋网与旧桥铺装钢筋网搭接。在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期间,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免受行车振动影响,导致桥面砼开裂,拟采用全封道施工方式进行施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2)桥面系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在桥面系工程施工之前,应对主体工程进行阶段质量验评,对其影响桥面系施工的工程缺陷和遗漏的预埋件,要及时修补和补埋。特别是对桥面标高进行认真的测量核实。如桥面标高与设计值的高差在±2cm内,则可局部调整桥面铺装中的找平层厚度,否则须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桥面所有混凝土除内在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外,其外观质量尤为重要。特别是护栏墙、栏杆底座等的外露面,必须做到尺寸准确、线条顺适美观、表面光洁、色彩一致,无气泡无须抹面掩饰。为此必须事先做好施工划线放样,并采用具有足够刚度、加工精良的整体性钢模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震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质量的缺陷。(4)桥面所有钢结构施工安装时必须做到尺寸定位准确,线条顺直,表面光洁,色彩均匀一致。混凝土表面的预埋钢构件,不能割除的,应涂刷与混凝土颜色一致的防锈漆。(5)支座位置及高程控制要求准确,为确保支座间的均匀受力,支座底面应确保水平,其任意点高差不得大于2mm。(6)桥面防水材料必须按设计提出的材料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选用,并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精心施工。为防止桥面铺装施工工程中破坏防水层,要求铺装前的桥面应平整、粗糙、干燥、整洁,不得有尘土、杂物或油污。施工宜采用轮胎压路机复压、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终压。本说明和设计图纸中未明确要求的有关事项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及国家和部颁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有关施工中本设计文件未尽事宜,应经设计、监理、施工三方就具体情况商定。9、桥梁养护1、桥梁应根据类别、等级和技术级别进行养护。2、在桥梁上增加静荷载(构筑物、风雨篷、广告牌、管线等)必须满足桥梁安全技术要求。3、桥梁应安全、完好、整洁;各种指示标志应齐全、清晰。4、桥梁的检测评估应根据其内容、周期、评估要求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5、桥梁的检测、评估与养护宜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6、经常性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物的外观情况:①平整性、裂缝、局部坑槽、拥包、;②栏杆破损;③墩台、锥坡、翼墙的局部开裂、破损、塌陷等。(2)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缺陷、变形、沉降、位移,伸缩装置的阻塞、破损、联结松动等情况。(3)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各类违章现象。(4)检查在桥区内的施工作业情况。(5)桥梁交通标志设施等各类标志完好情况。(6)其他较明显的损坏及不正常现象。7、常规定期检测应包括下列范围:(1)桥面系:桥面铺装、伸缩装置、栏杆等;(2)上部结构:主梁;(3)下部结构:支座、台身、翼墙等。8、桥面的养护除应符合道路养护的有关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随意增加荷载。老化的混凝土桥面,应进行铣刨更新处理,严禁随意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进行补强。(2)桥面更新后的横坡和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9、伸缩装置的一般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伸缩装置应平整、直顺、伸缩自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堵塞时应及时清除,出现渗漏、变形、开裂、行车有异常响声、跳车时应及时维修。保养周期每年应2次。(2)橡胶板式伸缩装置的固定螺栓应每季度保养一次,松动应及时拧紧;橡胶板丢失应及时补上,弹簧(止退)垫不得省略,严重破损的橡胶板,应及时按同型号进行更换。(3)伸缩装置出现损坏而无法修复时,宜选用原型号伸缩装置产品进行整体更换。10、桥梁支座应定期检查和保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座各部分应保持完整、清洁、有效,应每年检查保养一次,冬季应及时清除积雪和冰块,梁跨活动应自由。(2)固定支座每两年应检查锚栓牢固程度,支承垫板应平整紧密,及时拧紧接合螺栓。10、其他1、施工单位库房及生活应建立在安全区域内,防止施工坠落物、山体垮塌及泥石流等引起的安全事故。2、本次桥梁拼宽不考虑老桥结构安全,检测单位鉴定其承载力,并按需要,可对老桥进行加固。本次设计仅保证新建拼宽桥结构安全,3、本说明未尽事宜请按图中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执行。11、涵洞1、设计采用规范(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4)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6)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7)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8)交通部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18)(9)交通部部颁《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10)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1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18)(1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