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文与近代中国地理教科书_第1页
张相文与近代中国地理教科书_第2页
张相文与近代中国地理教科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相文与近代中国地理教科书

张相文(1866.12.33.1),魏西,铜谷,江苏省泗阳县南花园(今市城厢市索武村)。他是近代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和爱国者。张相文幼年家贫,八、九岁才读私塾,很爱学习,记忆力很好,23岁开始教家馆。28岁时,受县教谕胡和梅之聘,授徒于淮滨书院。书院藏书楼有书数万卷,张相文置身其间,用心苦读。与中国地理学史和社会学思想相结合1899年张相文到上海的南洋公学任教,次年他将地理学讲稿加以整理,编著成《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两种地理课本,于1901年出版。此二书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出版后很畅销,多次印刷,销行总量达200万册以上。“由是海内谈地理者无不知之”,其流传之广连他本人都没有料到。中国的地理知识因而得到第一次大普及。这时,张相文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家。1905年夏开始,张相文在上海专门从事著述。此时,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地文学教科书》和《地质学教科书》。《地文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教科书,出版问世后受到学术界的一致称赞。5年内即印行3版,读者视此书为改革舆地学的指南。它不是简单地编辑西方地文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是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当时西方的地理学著作大都只讲地表的陆、气、水三界,而张相文的《地文学教科书》则包括有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把生物界纳入地文学的内容,加强了地文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科学性,这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该书能结合实际,注重应用,不仅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例证来分析,而且注重实用方面,如防霜、避电、培植森林、改良土壤等,直接涉及国计民生。在这方面,张相文先于西方地文学者近半个世纪,可以说是开了先河。直至张相文的《地文学教科书》出版一年后的1909年,法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德马东,才将生物地理列入自然地理学中。张相文认为自然地理学既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宜将“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方可加强此学科的科学性”。我国现代地理学家林超教授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世界地学史上,可以说是一种可贵的创举”。张相文还著有《佛学地理志》《南园丛稿》等。他在著述中提出的秦岭—淮河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科学论断,被西方学者认为是20世纪中国地理学最伟大的发现。张相文上述著作有利于将中国旧地学改向新地学方向发展,但他仍不满足,认为如能到国内各处实地考察,把考察所得与新地学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则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地学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国计民生。后来他的足迹南到岭南,北至塞外,就考察所得写了二三十篇专题论著,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地学会物资。《地质科学》称1908年,张相文应聘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兼在天津北洋师范学校讲授地理课。他在天津工作长达5年。1909年,张相文约同白雅雨等27人在天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张相文被推为会长。翌年,学会会刊《地学杂志》创刊,直到1937年止,共发行181期。张相文为学会筹措经费,安排活动,编印会刊,几乎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精力。当初地学会的组织机构设总理(后改称总裁)、评议员、会长、干事部长、编辑部长等职。总理一职即由直隶提学使傅增湘担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张相文聘请蔡元培任地学会总裁。中国最早赴日本留学的地质学家章鸿钊,1912年刚从国外归来,便被聘为干事部长(相当于秘书长)。章鸿钊是中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和知名学者,对于中国地学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北洋大学校长蔡儒楷、直隶提学副使袁希涛等也都担任过地学会评议员。此外,实业界知名人士张謇、知名学者梁启超、国学大师章炳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也都是地学会的积极支持者。《地学杂志》是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的唯一地学刊物,也是中国的第一种地学学术刊物。《地学杂志》的作者先后共有540多人,其中有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如章鸿钊、张謇、白眉初、翁文灏、章太炎、梁启超、邹代钧、王桐龄、谢家荣、王恒升、李春昱、谭锡畴、竺可桢、徐炳昶、谭其骧、朱士嘉、黄国璋、邹豹君等。邝荣光编绘的中国第一幅地质图——《直隶地质图》便发表在《地学杂志》第一年(1910)第一号上。1983年1月张相文逝世50周年之际,京、津七个地学单位约有100多位地理学界人士,齐集北京大学举行“张相文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给予张相文以很高的评价,并且展出了他的有关资料和著作,纪念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关于民国时期助力小康社会张相文不仅从事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发展中国近代地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在研究历史、编纂史志方面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17-1920年间,他撰写了10多万字关于辛亥革命先烈事迹以及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文章,以示对辛亥革命先烈的怀念。他曾撰写了被清政府杀害的徐锡麟、秋瑾等人的传略以及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杀害的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的传记。写得最多的是关于辛亥年春进攻广州督署而牺牲的烈士之事迹,如《黄花岗义烈记》《黄花岗烈士传》等,其中的林文、林觉民等福建十杰所记尤详。民国初年,张相文应蔡元培邀请在北大任教时,还兼任“国史编纂处”工作,掌握这些烈士第一手资料,故所写传记不但详尽,而且真实可靠,为研究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的宝贵资料。现珍藏于泗阳县档案馆的《泗阳县志》,是张相文从民国九年(1920年)起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历时六年,在泗阳南园主持编修完成的民国版县志。《泗阳县志》与黄炎培的《川沙县志》、余绍宋的《龙游县志》并称为民国三大名县志。其中有张相文为家乡描摹的多幅精美地图,成为泗阳县珍贵的历史文献。除主持编修《泗阳县志》外,1929年,张相文还应江苏省政府之聘,任江苏省通志局编纂,编纂水利、宗教二门。“天津财政危机”—拥护革命,爱国正直令人敬仰张相文是一位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坚持正义,拥护革命,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在南洋公学时,张相文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结识了章太炎、邹容等革命人物,时常同他们到张园演讲,鼓吹革命,并多次在章太炎办的《苏报》和蔡元培办的《警钟报》上,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并为《警钟报》筹款。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加入了同盟会。不久,章太炎与邹容因《苏报》案被捕入狱,张相文曾多次到狱中探望,并与蔡元培四处奔走营救,章太炎乃得出狱,惜邹容病死狱中。1904年在上海,他与张謇等人组织上海教育总会,旨在研究教育改良,以图进步。清宣统三年(1911年)初,张相文在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任上,与同盟会会员白雅雨等人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会址设在法租界生昌酒楼。他不但自己常于夜间到生昌酒楼与诸会友相聚,共商策划滦州起义问题,并且令其女张星华秘密传递武器,散发传单。武昌起义后上书黄兴,请早日“挥师北上”,表示他已在天津“暗结团体(指组织天津共和会),待时而发”,倘义师北上,他愿以“北道人自效,执策先驱”。后惜滦州起义之举因事机不密,惨遭失败,白雅雨等殉难。张相文为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毕生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派“筹安会”骨干分子刘师培来拉拢他入会,允事成授予要职,张相文严词拒绝。袁世凯恼羞成怒,派便衣侦探在他的住宅附近昼夜监视。他被迫化装成老农出走,绕道至丰台,乘火车潜往上海,并写了一首《咏史》诗骂袁。诗的首句“窃国从来胜窃钩”,骂袁是个窃国大盗;诗的末句“价重燕云十六州”,骂袁世凯比向辽自称儿皇帝的石敬瑭更无耻。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缺人,此时段祺瑞任国务院总理,希望他的皖系军阀政客徐树铮为校长。张相文不畏段的权势,极力反对,并力荐蔡元培为校长。结果张相文的意见获准,段祺瑞对张相文怀恨在心。1923年曹锟用5000银元一票贿赂国会议员选他为大总统,张相文拒不接受。曹锟派便衣侦探监视他的行动。张相文被迫再次潜往上海,以避其锋。1932年吴稚晖到北京,顺便去看望张相文,并转达蒋介石欲请他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之意,他恨蒋介石不抵抗日本侵略而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