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考察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1.gif)
![西柏坡考察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2.gif)
![西柏坡考察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3.gif)
![西柏坡考察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4.gif)
![西柏坡考察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a091848377d217f1ef409e32895ef58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西柏坡考察报告——西柏坡考察报告
这次组织我们去西柏坡学习考察,就是要让我们切身感受西柏坡精神的震撼力,接受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原则修养,增强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我们怀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开始了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55年前,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指挥了震撼世界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我们一行逐一参观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新华社总编室旧址,防空洞等。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室里,三张长条桌,一幅地图,十几个工作人员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这里不发粮饷不发枪弹,只发电报。确切地说这里曾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小的指挥所,指挥着世界战争史上最壮观、最宏大的战争,而唯一行之有效的是电报。指挥千军万马的是电报,打败了蒋介石的800万正规军的也是电报……
在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里,我们参观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陈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资料,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毛主席土屋里不熄的灯光,又听到了三大战役隆隆的炮声,看到了领袖们从西柏坡走向北京城的光辉背影。在中共中央旧址,我们瞻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的旧居和军委作战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在当时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身
居陋室,决胜千里,奏出了中国几千年革命史中最波澜壮阔的一章。在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以一个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党的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的时候,毛泽东站在高高的柏坡岭上朗声说道:“我们决不做李自成。”这个声音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作为一个党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应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主动自觉地学习,在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学习,静下心来思考,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新性的科学监管的理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监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食药监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人生目标,总得有个发展方向,说得再朴实点,就是总该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食药监管作为终身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要像鱼儿爱大海,就要像蜜蜂爱鲜花,就要像万物爱太阳。怎样才能体现这份无反顾的选择:坚定信念跟党走,奉献岗位争创一流。
奉献在岗位、工作争一流,说得具体点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抓紧每分每秒,脚踏实地做实事,写好每一篇文稿,统计好每一份表格,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爱岗,这就是敬业。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全体党员在鲜艳的党旗前,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表达了党员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忠诚于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篇:西柏坡考察调研报告西柏坡考察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2013年7月3日-4日,在结束了一周的党校理论培训后,我们踏上了65年前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赶考之路”,捕捉着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开天辟地的大转折时代的历史痕迹,受益良多,我作为第三调研小组的代表,写了考察调研报告。
以赶考精神点燃XX县区开发激情
一、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
7月3日上午首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该馆以翔实的图片、资料、文物等系统展示了党中央在西柏坡十个月期间的卓越成绩,揭示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背景。在这里,酝酿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标志着土地革命的开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前所未有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人们发自内腑的呼喊毛主席万岁。在这里,召开了九月会议,紧接着在142天内以电文形式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完美收官,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国体、政体,构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在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提出了基本方针,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当我们还沉浸在一桩桩一件件的革命硕果中的喜悦和赞叹时,又来到了复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睹物思往,当把革命硕果与伟人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以及屋内原貌陈设的桌椅柜床、毛毯、电话等日用品联系在一起时,巨大的反差使我们对伟人们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就是在这黄土墙木屋顶下的昏暗灯光里,新中国创建先驱者们伏在破旧的木桌上,对着发黄发皱的地图指点江山,奋笔书写着治国方略,累了就着打补丁的薄被在简易的炕上睡上几小时。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的办公室仅约16平米,被周恩来称作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当即将迎来全面胜利时,毛主席依旧保持清醒头脑,预言可能生长的“骄傲、功臣自居、不求进步、贪图享受”四种情绪,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从小事抓起,作出“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在党中央进入北京前,毛主席语重心长的提出决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是为了继续干革命。
7月3日下午至7月4日,我们自西柏坡经保定宿琢州访香山双清别墅,身临其境的感受着清代保定直隶总督署的雍容华贵、双清别墅的幽雅古朴,对照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的简陋,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二、对赶考精神的理解
毛主席生动的将建国建党事业比喻为考试,把人民当作考官,把党和政府当作考生,把为人民谋福祉当作考试成绩。深刻的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赶考精神的引领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先后使中国从独立到富强到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又将带领全国人民缔造中国梦。历史已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找到方向不等于就能顺利走向成功,因为只要放松了警惕性,就会被无孔不入的糖衣炮弹给打倒,被妖艳的罂粟花诱离正轨。从建国初期下马的百名部级高官,到现在的“表叔”、“房婶”、“铺叔”,触目惊心的官场腐败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让群众普遍的仇官仇富,极大的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一代代领导人反复强调两个“务必”,要求广大干部加强与群众联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考察对XX县区开发工作的启示
自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南沙XX县区发展规划以来,我区已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第六个国家级开发XX县区,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理想新城市,引领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这是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一份高难度的考卷。要想考出好成绩,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艰苦奋斗,发扬拓荒精神。XX县区现人口仅约70万人,要想在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为一个200多万人的城市,百业待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任务繁重,许多部门都是一班人马几个牌子,饱满的工作量,再加之城市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要乐于奉献,勇于担当XX县区开发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投入工作中,敢想会干为人民。虽然国家、省市给了优厚的政策,但不代表XX县区开发成功就指日可待。没有拓荒牛,就不会有丰收的良田。我们付出了青春和热血,才能收获南沙的美好明天。
(二)锐意进取,把握发展战略。上一轮的全国城市建设热潮中,大城市的弊病已经日益凸显。gdp上去了,但是城市空间拥堵、环境脏乱差、食品安全问题、上学看病难等,降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市要发展,但不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是不行的,一味的填涌造地是不行的,让河涌发黑发臭是不行的,没有数量和质量达到群众需求的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是不行的……什么样的XX县区开发才是成功的。是看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吗。是看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吗。是看工业商业的繁荣吗。都不完全是,最重要的是要看是否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是否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我们要急群众之所急,供群众之所需,引导群众广泛的参与到XX县区开发建设中来,让群众切身的享受到XX县区发展带来的好处,才能更好的促进XX县区的发展。
XX县区开发正处于时代的转折点,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或其他省市的经验,要充分认识南沙自身的特点,将地理区位及优美环境等优势进一步扩大,把握好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开发、从容建设的理念去营造一个特色的岭南水乡、钻石水城、国际水都,最终缔造一个跨时代的国家级XX县区。
(三)清正廉洁,建设阳光政府。XX县区建设之初,也是各项管理制度急需完善的时期,如果放松自律的绳子,在制度中钻营漏洞,唯利是图,就必然将葬送自己一生的绳子套上脖子。我们站在权利的平台,谋的是社会和群众的福利,而不是一己一党之私。面对光怪陆离的诱惑,我们应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公仆身份,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廉政规定,完善监督监察制度,筑起防腐铁墙,“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怪象决不能在XX县区一遍遍重演,让XX县区的发展在群众的监督下,阳光透明。
第三篇:西柏坡考察心得西柏坡考察心得
昨天,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他的名字,一个与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地方,几年前曾看过一部电影《走出西柏坡》,而昨天,当我们一行33人走进西柏坡,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向往,去寻觅63年前他们的足迹,重温共和国建立的那段历史岁月。新中国的历史从这里产生,几双布鞋,简陋的床铺,西柏坡会议的桌椅,这些活生生的历史比从纸面荧屏上得到的更鲜活。我们知道,历史因为细节而真实,从细节处感知历史,这些细节都在深刻的提醒我们,这里曾经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走向。参观的感受很多,不一一记流水账,就将体会最深的部分写下,也当做这次参观的纪念。
在西柏坡纪念馆。通过对资料、实物的参观,使我感同身受的了解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在一条狭长的走廊里,墙壁以电报作装饰,耳边听到发电报时的“滴滴”声,有如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那个红色年代。在三大战役展馆内,讲解员给我们唱起“最后一碗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了战场上”。这歌词表达的就是老区人民的情怀。三大战役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一个普通参与者的驱动力来自哪里。我想,是无可选择地,他的生活、未来以及幸福的希望与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与革命的目标捆绑在了一起。唯有如此,才能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而革命的领导者,也深知千万百姓心中的渴望,才能将一盘散沙的工人农民们变成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想想看,土地革命、翻身作主人,激起了几亿农民的欲望,这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全是北方农村最常见的土坯房,简朴,甚至是简陋。这一座座低矮的小平房,一台台昏暗的煤油灯、简易的床铺,承载的是新中国62年的成长,也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的生活。看到毛主席曾经用过的烟灰缸,仿佛看到了他手拿烟卷,俯看地图,决胜千里之外的背影。在周恩来曾经用过的写字台前,让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令我很有感触的课文《一夜的工作》,仿佛看到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工作的身影。
而我们,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受过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步入社会,我们的选择很多。可以从商、从政、甚至是选择流浪……可以选择安逸,也可以选择拼搏……回首自己这几年,没做过什么谈的上有意义的事,甚至是在自己印象中留下深刻记忆的事都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志向,我没有这么伟大的人生理想,甚至是没有想过,今天也是为自己20多年走过的人生的一个检讨,相信自己若干年后回首往事时,引用一句名言,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只是我从一名普通的参观者,从一个正在享受着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的晚辈对历史的一些感悟,做为一名旅游工作者,
第四篇: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2011年7月9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自己很荣幸同党员老师们一同参观访问西柏坡这一神圣的革命胜地,使我无论是从身心上还是精神上都经受了一次洗礼,使自己更加感觉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之不易,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先辈们的努力换来的,同时自己的肩上也同样感觉沉甸甸的,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后都要我们这一代来担负,责任和使命在我心心里油然而生。
在两天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党中央的驻地等。此次考察让我充分感觉到,党性修养的提高,贵在一种自觉,无时无刻的牢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在无形中,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要融入到社会中去,从北京再到西柏坡的这一路,我仿佛看到了在我党28年的武装斗争中,革命精神的永驻和历史的升华。我们在党校学了理论知识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切身的感受到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这次的考察对我们的意义是深远的,这次教育对我来说是一生难忘记的。
下面,我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们这次考察中,给我留下触动较大的地方和革命史迹,希望和老师们共同提高,使自己的思想离党组织更近一步。
1、西柏坡的历史与简介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是XX县区中部低山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原称柏卜村。因村北坡岭上翠苍郁且与东柏卜村苇地相对居西,取名西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西柏坡距XX县区城5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边区。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位于太行山中的XX县区。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这里是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的作战中心,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
毛泽东旧居紧靠小山南端。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得残破不堪,后经多次修补。该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甬道西边有磨盘和猪圈。夏日里,毛泽东同其他领导,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军国大事。北院西房三间,两间为家属住房,一间为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内现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在这里三百多个日夜里,毛泽东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人民日报》的报头也是在这里题写的。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现实。重温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创下的丰功伟绩,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将激励着我们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万众一心,矢志拼搏,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引向更加持久的辉煌。
2、西柏坡革命纪念馆
西柏坡陈列馆以时间为序,分为5个展室。在陈列馆里可以看到40年代破败荒凉的西柏坡,让人不由感叹短短五十年内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完丰富的图片资料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我党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击败掌握国家机器和大量军队的国民党,极为重要的一点是
共产党执行了一条正确的土地改革路线,从而取得拥有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西柏坡短短的日子里,我们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农民的关系可以说是鱼水情深。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农民,付出最大牺牲的也是农民。而今天,虽然他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不少农民的生存条件仍然非常艰苦。
来到领袖们的故居群,第一感觉是他们的简朴,一道矮矮的土墙与其说是起保护作用,倒不如说是用来装饰。这些开国元勋的房屋都是普普通通的小院落,三两间房子往往既是卧室也是办公室。院子里栽的树木、修竹显示出主人在工作之余的生活情趣。较为特别的是朱总司令的故居,是河北农村所罕见的窑洞式建筑,似乎默默地诉说着领袖们对于延安的怀念。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的得知这原本是为毛主席建造的,但是毛主席认为朱总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就让给他居住。小小一件事,不难推想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最后我们来到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这是一座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房子,屋子正面墙上挂着两面鲜红的党旗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片,房间的陈设极为简单,只有十几张条长凳和木桌。然而就是在这里,我党做出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的决定,中国革命的果实终于成熟了。
怀着深深的敬意,瞻仰伟人的遗迹,我深深体会到,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在西柏坡,我们党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革命运动”,斗倒了一批批恶霸“黄世仁”,救出了一批批“白毛女”,使耕者有其田,人民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建设方针。毛主席谆谆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遵守“六项规定”纪律。西柏坡是我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共产党走出西柏坡进京,新中国迎着曙光从这里走来、新中国迎着朝阳从这里诞生。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的斗争中,各个时期的党的领导核心地,它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直至夺取全国胜利。每一次的胜利都是正确决策的结果,一次一次胜利的取得,说明我们的党是一个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是勇于进取敢于胜利的党。她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先进方向的领路人,正如歌中唱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要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回想当年我们的党就是在这里做出改变中国命运的无数重大的决定,其效率之高,其决策之英明,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不仅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今天,我们拥有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拥有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没有理由不用我们全部的力量,从自己做起,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汗水和努力。
的有机传承。“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保证我党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其次,西柏坡精神,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有力地保证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可靠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且还滋养培育了几代共产党人,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最后,西柏坡精神,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数控铣床高速切削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电池充电器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2025年度婚礼摄影后期制作与修图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家具板材原材料采购合同
- 2025年度旅游纪念版画册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环境保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实务买卖合同标的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国际货物运输安全风险评估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施工验收与移交手续
- 2025年度客车租赁合同(含车辆清洁服务)
- 缩窄性心包炎课件
- 《工程电磁场》配套教学课件
- 辽宁省锦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改革开放的历程(终稿)课件
- 职位管理手册
- IPQC首检巡检操作培训
- (中职)Dreamweaver-CC网页设计与制作(3版)电子课件(完整版)
- 东南大学 固体物理课件
-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