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_第3页
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_第4页
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基于生态旅游的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研究摘要: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和技术经济活动,与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等许多领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发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那些与子相联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对开发活动的质量和成败产生影响。兴业县的旅游发展,是21世纪初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兴业县旅游局加快旅游市场的开发,近年以来,玉林兴业县抓住自治区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有利时机,多方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景点档次和水平,强化接待服务工作,旅游产业成为了兴业经济发展的新主力军。目前为止,兴业县只有一个4A级景区。旅游开发与研究对于兴业县的旅游发展迫切需求提供开发的典范,促进其他景区向A级景区转变。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开发;广西兴业鹿峰山景区;SWOT分析Abstract:tourismdevelopmentasanoveralldevelopmentisacomprehensivesocialactivityandtechnologicaleconomicactivitieswhichareinextricablylinkedwithsocialeconomyandotherfieldsintourismdestinations.Developmentactivitiesthemselvesarecomplexintegratedprojectsthataffectbothqualityandsuccessofdevelopmentactivities.Since21thcentury,tourismdevelopmentbegantodevelopinearly21thcentury.Recently,sincerecentyears,tourismmarkethasbeendevelopedbyXingYexianTourismBureau.SincerecentyearsYulinCityhasseizedonfavorableopportunitiesforacceleratingconstructionoftourismstrongareasinautonomousregions.Multi-partyintegrationtourismresourcesenhancescenicspotslevelandlevelstrengthenreceptionservicetourismindustrybecomesthenewmainforceofindustrialeconomydevelopment.Sofar,thereisonlyonescenicspotinXingYexianarea.TourismdevelopmentandresearchprovideanexamplefortourismdevelopmentofXingYexianCityandpromoteotherscenicspotstotransformintoscenicspots.Keywords:ecotourism;tourismdevelopment;GuangxiSocieteGeneraleMountainscenicspot;SWOTanalysis

目录1绪论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研究方法和思路 31.3.1研究方法 31.3.2研究思路 31.4生态旅游的定义 31.4.1生态旅游内涵 31.4.2生态旅游特征 32鹿峰山景区概况 42.1鹿峰山景区自然条件 42.1.1地质地貌 42.1.2植被资源 42.1.3气候 42.2鹿峰山景区人文历史条件 43鹿峰山景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53.1鹿峰山景区开发现状 53.2鹿峰山景区开发存在问题 54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 64.1优势分析 64.2劣势分析 64.3机会分析 64.4威胁分析 75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与规划 75.1可持续发展原则 75.2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体验 95.3转变景区建设管理转变综合统筹 95.4从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 106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4PAGE51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当下旅游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时代,旅游目的地内多主体(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等)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围绕旅游的开发、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均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这要求推动旅游治理的升级,进而推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倡导"全域旅游"的背景之下,旅游的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时间范围也拓展为一年四季,旅游所涉及的人群、产业也越来越广,对旅游治理的要求也在提升。鹿峰山景区是以山岳景观及溶洞景观为主,多彩田野及森林风光为辅,山景,洞景,水景交相辉映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位于兴业县城隍镇,近年来,兴业县鹿峰山-天外天景区项目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4.52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县域旅游快捷线、城隍镇旅游基础设施、大西古街改造、鹿峰山和天外天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鹿峰山景观提升工程等,努力把鹿峰山打造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把天外天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本文试图从鹿峰山景区的旅游开发研究入手,SWOT分析,可行性分析兴业县鹿峰山景区的开发,为促进兴业县景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兴业县旅游的进一步地发展。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动态:1965年,赫特泽(Hetzer)首次提出了生态性旅游,源于当时一些森林公园与生态保护区的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野生动植物的消失,从而引发开放性旅游影响野生动植物生存的思考社会上的生态旅游萌芽以开始生长,人们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意识,在当时是一种旅游发展思路,结合文化,教育和旅游等三要素。1986年,生态旅游在全球性的环境保护会议上获得正式的认可。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生态特别顾问拉斯喀瑞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持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在原始状态下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自然风光。目前,生态旅游被定义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产品。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生态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流行,相应的研究也较为落后。1995年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顺利举行,并发出倡议书要发展中国生态旅游。后来国家旅游局规定1999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使得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流行旅游产品。刘鹏认为生态旅游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异军突起,突出反映了当前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产业,它更多强调的是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应首先坚持保护环境和生态的主题,无论是开发旅游资源还是享受观光旅游都应建立在不伤害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环境保护和绿色开发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核心要义所在。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虽然晚,但是,现在越来越被重视。徐飞雄,董明辉认为,生态旅游的本质特征在于:高层次的活动内容,可持续性发展远景,全球性的受益者;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共性特征在于:不可转移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综合性,易波动性和易被模仿性。郭艳萍认为,生态旅游具有天然性,保护性,效益性,参与性,普及性和专业性这6个特征。张飞认为: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积极的保护手段,是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条理想路径。王之爽认为: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相互结合的产物,将旅游置身于整个生态系统中考虑,将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美的特征要素打造成旅游产品,引入科学又生动的解说向游客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达到实现生态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改善的多赢的目的。生态旅游是一项高度环保和负责任的旅游,旨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和“发展”的双重目标。学者张丽红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欢迎。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在国内开展的如火如荼、遍地开花,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模式,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各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为追求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并没有真正遵循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先行的理念,采用粗放的开发方式,竞相模仿,造成很多千篇一律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甚至造成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和萎缩。因此,以强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研究方法和思路1.3.1研究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收集国内外有关景区旅游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翻阅大量相关文献及规划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确定研究内容。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运用旅游开发研究和所得资料,对景区旅游的开发现状、旅游市场,景区开发的可行应等内容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将运用统计数据、图表及案例对观点进行说明,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第三,实地调查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对兴业县旅游发展概况、鹿峰山景区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广泛地收集资料、信息和数据。第四,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一定理论框架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并用来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问卷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也经常使用问卷法收集资料。1.3.2研究思路本文将通过现有的文献和相关的资料,数据加强对于鹿峰山景区的开发状况了解,充分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出鹿峰山景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鹿峰山景区开发提供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兴业县景区开发提供典范。1.4生态旅游的定义1.4.1生态旅游内涵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4.2生态旅游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2鹿峰山景区概况2.1鹿峰山景区自然条件2.1.1地质地貌鹿峰山是岩溶石山,峰从起伏,草木茂盛,绿水青山,景色迷人。龙泉洞口就在山脚下,该洞由众多的喀斯溶洞及地下河构成,长1200多米,洞内似一个旋转形大殿堂分上下两层,下层水洞中,一条清溪蜿蜒而流,弯弯曲曲约1000多米,水底为沙石,可淌水游览,溪水清澈,深不过膝。沿溪而行,景色万千,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2.1.2植被资源兴业鹿峰山风景区位于兴业以东,距县城18公里,景区由龙泉岩和鹿峰山石林公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龙泉岩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石林公园则奇峰叠出,树木苍翠,天然盆景比比皆是。鹿峰山固然景域范围小,但景观种类多,形式档次丰富。2.1.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动植物存量较丰富。整个景区以山岳景观及溶洞景观为主,田野及森林风光次之,山景、洞景、水景交相辉映。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2鹿峰山景区人文历史条件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的鹿峰山龙泉岩风景区;有景色宜人的燕山湖风景区;有始建于宋代的石嶷文塔;以及广西保存最大最完善的庞村清代民居群;还有中共兴业县特支旧址、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兴业抗日武装起义旧址等。兴业县有两座110千伏和八座35千伏的变电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性供电网络,年供电11.6亿度。通信十分发达。全县15个乡镇均开通了国内外直拔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县。3鹿峰山景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3.1鹿峰山景区开发现状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旅游经济进一步凸现,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资源开发初具规模,鹿峰山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十二五”的发展,鹿峰山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以玉林城区为中心、容县为“龙头”、玉东、玉西、玉南旅游区初具旅游产业规模的发展格局。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些旅游企业构成了我市旅游市场的基础。至2005年底,全市有旅游景区(点)11个,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自治区风景名胜区6个,自治区旅游度假区1个;有旅行社21家(其中国内旅行社20家、国际旅行社1家);旅游星级饭店(宾馆)24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9家、一二星级14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5家,旅游定点商场4家,旅游车船公司2家,旅游专用汽车12辆;导游人员160人。3.2鹿峰山景区开发存在问题(1)旅游资源整合效果不够明显,旅游品牌还没有真正树立,缺乏旅游精品及拳头产品。(2)旅游整体形象不够鲜明,对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协调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3)旅游市场竞争主体“小、散、弱”,旅游市场主体单一,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实行事业体制,缺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更缺乏走向市场的动力。(4)旅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旅游产业链不够长。一是交通方面,表现在可进入性较差;二是旅游娱乐、购物方面,表现在旅游娱乐节目、设施少,缺乏具有地方资源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5)旅游人才缺乏,缺少专家型、创新型和管理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4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4.1优势分析兴业县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县,它历史悠久,但是1997年撤地设市才建立新的兴业县。兴业县森林覆盖率居于全市之首,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留下了宝贵的人文景观。在兴业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鹿峰山,兴业鹿峰山景区由龙泉岩和鹿峰山石林公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龙泉岩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石林公园则奇峰叠出,树木苍翠,天然盆景比比皆是。兴业还有着玉林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庞村古建筑群,民国时期李宗仁屯兵遗址,优美的旅游避暑中心龙安寒山度假中心。4.2劣势分析研究表明,各种旅游资源或景区影响力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呈减少的趋势。鹿峰山旅游业是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兴产业,而景点离散和低品位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旅游行业间的无序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是这一产业滞后的根本原因。一部分旅游景点附近的居民没有保护景点的意识,有意或无意中破坏景点。鹿峰山旅游国内营销在组织上是以旅游分区、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面对国内目标市场分散进行的,是细类产品单独对国内某一单一市场进行营销,而且营销手段多元化,且鹿峰山各县的宣传主题和内容不相同,无法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统一的鹿峰山旅游业形象,无法建立起一个具有“鹿峰山特色”的旅游产业。且由于过于分散,无法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因此,目前在明确当地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旅游市场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利用鹿峰山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抓住机遇,把鹿峰山打造成为形象鲜明,知名度高、特色突出、整体实力雄厚的国内旅游区域目的地,使鹿峰山景区成为继桂林、南宁后又一个广西旅游品牌,从而重新整合鹿峰山旅游资源,从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出发,以精品旅游为中心的鹿峰山旅游产品势在必行。4.3机会分析鹿峰山的旅游资源从旅游产品角度来说,既可以开展观光游览,又可以满足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的需要,还可以组织会议、登山、野营、宗教朝拜、寻根探祖、文物考古、科学考察、观光农业、革命传统教育、商务、会展、购物、工业与工艺品生产考察、美食烹饪等专项、特种旅游。当地现有国家4A级景区3个(容县“三名”旅游景区、兴业鹿峰山风景区、陆川谢鲁温泉休闲景区),3A级景区2个(陆川龙珠湖风景名胜区、北流勾漏洞景区),120多处景点;在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知名度较高的是十大景点:“宴石月一霞”、“都娇圣境”、“勾漏洞天”、“龙泉献瑞”、“容山叠翠”、“铜石天印”、“温泉浴月”、“谢鲁山庄”、“云天浩宇”、“真武杰构”。4.4威胁分析鹿峰山景区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景区景点方面,像“三名”旅游景区、云天民俗文化世界等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在线路方面,宗教之旅、休闲养生之旅等也已成为区域性的精品路线;但却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们把这些有名的景区景点、路线和鹿峰山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甚至是广西区内人都不知道玉林在哪里,更谈不上了解玉林旅游。提到回答“鹿峰山旅游景点名称”问题时不少游客填写了西山、漓江、银滩等不属于鹿峰山景区的景点,就说明了鹿峰山景区旅游存在形象不鲜明的问题,往往使游客产生混淆,识别不出来。当地市政府虽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旅游营销思路,但事实上从整个鹿峰山景区的旅游营销效果来看,这一思路并未真正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政府的主导统筹能力不足,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低,旅游企业的营销意识不强。有的认为旅游营销是政府、是旅游局的事情,有的认为鹿峰山现阶段的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与营销不相符,也有的认为营销靠某个旅游企业或景区景点自己的力量就行,更有的仅把旅游营销当成是硬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5鹿峰山景区旅游开发与规划5.1可持续发展原则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加强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使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从思想上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旅游环境与旅游效益的相互促进作用。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得通过对旅游环境的保护获得优越的旅游条件,适当限制游客量,保护旅游资源。针对旅游旺季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进行设施能力与需求的匹配管理,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引导需求在不同季节、时段的均匀分布。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实行淡、旺季不同门票价格以调控旅游人数。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通过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要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国内旅游界曾一度流行“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说法,影响着旅游开发决策者和建设者的思想。人们之所以会把旅游业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旅游资源消耗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从而忽视或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其实,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规划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专业素养,提高其对资源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完整理解,才能引导现代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未来状态的科学设计,要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与旅游行业的跨行业特点和公众参与性,要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系统性原则出发,它不仅要求对旅游功能系统结构、要素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还要对其依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又要考虑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更要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区域或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以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标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通过约束旅游者和开发商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景观资源价值的成本,从而使当地居民也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国风景名胜区很多,环境一旦破坏,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必须在当今环境保护和研究的最新水平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5.2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体验一是抓好两条精品线路的勘察规划。要认真做好鹿峰山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和鹿峰山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的勘察规划工作,在这两条精品线上的每个板块都要“唱响一个文化品牌、打造一台文艺大戏、建好一条旅游环线”。文化品牌和文艺大戏要突出文化特色与内涵,避免板块间同质竞争。各板块旅游环线设计与建设建议按“两天一晚”或“两天两晚”安排,坚持游览观赏性与互动体验性相间,开发参与性、休闲性和度假性强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旅行全过程。二是抓好两条精品线路生态城镇群建设。对于鹿峰山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和苗族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上的生态城镇群要予以重点建设,尤其是要突出民族文化艺术馆、演艺中心、特色饮食街区、生态文化景观走廊或风光带、休闲农业基地等建设重点,实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5.3转变景区建设管理转变综合统筹一是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景点景区内外、酒店内外,两极分化明显,一墙之隔或一河之隔,俨然两重天,景点景区内鸟语花香、干净整齐,景点景区外却是私搭乱建、脏乱破差;酒店里流光溢彩、金碧辉煌,酒店外却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山。可谓走进景区酒店是发达的“第一世界”;而走出门外则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拆掉景点景区“围墙”,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二是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在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优势突出的区域,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设计,都应有旅游理念,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即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围绕形成旅游发展合力,通过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的管理瓶颈和体制障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功能。围绕形成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格局,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消除现有执法手段分割、多头管理又多头都不管的体制弊端。三是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区域内,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促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发挥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促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工业旅游,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销售方式新形态;通过旅游+农业现代化,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通过旅游+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为信息化最活跃的前沿产业,用信息化武装旅游;通过推进旅游+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生态化,使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全域化,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5.4从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目前,沿街店铺所经营的商品面对的主客群还是周村本地居民,其经营业态有待进一步调整,要加大旅游特色纪念品的研发力度,从以本地居民为主向外地游客为主转化。逐步将茶庄、部分古玩字画店铺、寿衣铺以及其他与旅游无关的店铺迁出。在尊重市场的基础上,做好商城业态调整规划,力争做到一店一品。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景区商品经营方面的收入已占旅游收入的20%,下一步,应逐步提升至30%-40%。以游为龙头,带动吃、住、行、购、娱等产业要素协调发展。整个区(局)门票经济发展趋势分析,门票经济发展已遇瓶颈,主要表现为各景点门票营销上各自为政,小打小闹,景点间相互争夺客源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因此待时机成熟,建议成立门票营销公司,具体做法是将各景点门票的营销、结算工作全部委托公司进行操作,由公司实行“统一运作,统一策划,统一促销,统一优惠”经营机制,形成一个“口子”对外操作,整合资源优势,形成整体合力,促使利益最大化。门票营销公司建议由国有独资公司(园林发展公司)控股,各大管理处自愿参股的形式组建,营销公司按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劳务费,并可考虑完成规定的门票收入基数后,超额部分再按比例给予营销公司额外奖励,门票收入仍归各景点管理单位所有,对各管理单位原有的门票考核奖励制度不变,这样促使营销公司和景点管理单位朝共同的目标(实现门票收入最大化)努力,各管理单位可以从门票营销工作中脱离出来,重点做好景区管理、保护工作,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6结束语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旅游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不平衡等负面影响。我们在制订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坚持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在社会上大力普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公平的生态文明来调节经济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未来我国旅游业一定能够走上经济效益良好、生态文明显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钟林生,马向远,曾瑜皙.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06):679-690.[2]王玉.浅析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01):41-43.[3]马奔,刘凌宇,段伟,温亚利.森林景区周边农户生态旅游经营行为研究——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06):653-660.[4]张维,龙妍,戴汝墨,苏金豹.基于SWOT分析的关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