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B.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C.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2、下列反应中,没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B.浓硫酸滴在纸上C.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D.含酚酞的烧碱溶液吸收氯气3、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D.不慎将酒精灯碰翻,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4、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干燥氯气(脱水性)5、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还是救人。这种做法的原因是()A.胶体的凝聚 B.胶体的丁达尔现象C.胶体的布朗运动 D.胶体的电泳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A.25.2g B.24.8g C.24.2g D.25.8g7、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O粉末(CaCO3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8、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白色垃圾②潮汐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层空洞⑥可吸入颗粒物⑦赤潮⑧生物固氮A.①⑦B.②⑤C.②⑧D.⑦⑧9、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10、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是电中性的,氢氧化铁胶体带有正电荷B.通电时,氯化铁溶液溶质粒子不发生移动,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氯化铁溶液长时间静置易产生浑浊,氢氧化铁胶体长时间静置不产生浑浊D.一束光线通过氯化铁溶液时没有明显现象,而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11、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Zn+H2SO4=ZnSO4+H2↑ B.2KClO32KCl+3O2↑C.S+O2SO2 D.CH4+2O2CO2+2H2O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广泛使用漂白液、漂白粉代替氯气作为漂白剂,主要因为漂白粉的漂白性更强B.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和太阳能电池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D.在生产、生活中,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材料13、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可以用来焊接钢轨,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铁呈熔融态,从而达到焊接目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铁C.该反应的还原剂是铝粉D.该反应可以用来冶炼某些熔点高的金属14、某溶液中,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则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离子Na+Al3+Cl-X个数3a3a2abA.NO3-、4a B.SO42-、4a C.OH-、8a D.SO42-、5a15、向用HCl酸化过的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的是()A. B. C. D.16、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CO2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NaOH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⑤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A.①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②17、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iO2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C.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18、当溶液中X2O72-和SO32-离子数之比为1:3时,恰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19、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亚硫酸的酸酐 B.是一种非电解质C.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能使红色布条褪色20、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明矾可用作净水剂C.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硅酸钠可用于制木材防火剂21、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若用y轴表示Al(OH)3沉淀量,x轴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B.C.D.22、将5.04g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B.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其质量为5.85gC.当加入50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896mL(标准状况)D.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2.40g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下图关系推断:(1)写出化学式:X_______,A________,B_______。(2)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法、________法。(3)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请写出A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检验物质A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以下物质为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D的化学式___,H的化学式___。(2)鉴别G溶液的试剂为___。(3)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25、(12分)某化学小组进行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小组对试管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请回答:(1)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Na2O2在呼吸面具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查阅资料:①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②Na2O2与水反应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H2O2==2H2O+O2↑请设计实验验证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残留: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_____,证明溶液中有H2O2残留。(4)结合资料,该小组同学对c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以下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中H2O2破坏酚酞的结构;③NaOH和H2O2共同作用结果。(5)该小组同学测出c中溶液的pH为12,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向少量H2O2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再加入NaOH溶液至pH=12;结论:假设②不正确,假设③正确得出该结论依据的现象__________。26、(10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7、(12分)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图Ⅰ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图Ⅱ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1)用图Ⅰ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为_____色;实验过程中由于______,不易观察到____________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2)用图Ⅱ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①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___________为止。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______时,立即撤去酒精灯。(3)根据图Ⅱ装置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①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_。28、(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容器中加入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③实验步骤:如图连接装置后,先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再装药品,然后点燃______(填“A”或“C”)处酒精灯,当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再点燃另一处酒精灯。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研究PM2.5、SO2、NOx等,对监测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取某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液,其中所含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浓度如下表:离子K+Na+NH4+H+SO42﹣NO3﹣Cl﹣浓度/mol•L﹣14×10﹣66×10﹣62×10﹣5a2×10﹣53×10﹣52×10﹣5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此待测液中c(H+)浓度a为________mol/L.(2)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①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会引发N2和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②NOx能形成酸雨,由NO2形成酸雨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3)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起到固硫的作用,SO2被吸收后转化成一种硫元素的最高价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常作为豆腐生产的原料,它在豆腐生产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吸收烟气中的SO2,以下物质可作吸收剂的是_______(填序号);a.NaOHb.H2SO4c.NaHSO3d.Na2SO3硫酸工业中的尾气SO2可以循环利用,写出SO2转化为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A.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氯气,故A正确;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故B错误;C.维勒用无机物腈酸铵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可利用无机物得到有机物,故C正确;D.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该光谱的发现在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D正确。故选B。2、C【解析】

A.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的Fe(SCN)3,颜色变化明显,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滴在纸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白纸变黑,颜色变化明显,B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的碳酸钠固体,没有明显颜色变化,C符合题意;D.含酚酞的烧碱溶液吸收氯气,氯气与烧碱反应生成盐,过量的氯气可溶于水,氯水显酸性,故在吸收过程中溶液碱性逐渐减弱,甚至可能变为酸性,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颜色变化明显,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3、D【解析】

A.钠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CO2反应,生成的O2又有助于钠燃烧,A不正确;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氢氧化钠溶液会腐蚀皮肤,B不正确;C.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若试管口竖直向上,则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回到试管底,使试管底因受热不均而破裂,C不正确;D.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着火面积小,可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故选D。4、B【解析】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由于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溶液质量增大,与硫酸的难挥发性无关,A错误;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酸性,B正确;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这是浓硫酸的脱水性,不是吸水性,C错误;D.浓硫酸干燥氯气这是浓硫酸的吸水性,不是脱水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5、A【解析】

胶体在遇到电解质溶液、加热、电性相反的电解质的时候都会聚沉,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解答即可。【详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属于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所以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凝聚现象,故A项正确;B.丁达尔现象是指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本题中没有可见光照射,故B项错误;C.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之一,与本题做法无关,故C项错误;D.血液属于胶体,因为没有外接电源,所以不属于电泳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选A。6、B【解析】天平称量是原则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的质量=右盘+游码。所以根据实际的操作可知,镁的质量应该是25g-0.2g=24.8g,答案选B。7、D【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Fe2O3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B、CaCO3粉末不溶于水,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D、硫酸能与CuO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C【解析】①白色垃圾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会引起白色污染,故①不选;②潮汐是自然现象,和环境污染无关,故②选;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或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故③不选;④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故④不选;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故⑤不选;⑥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故⑥不选;⑦赤潮是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会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故⑦不选;⑧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环境污染无关,故⑧选;故选C。9、B【解析】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分离,答案选B。10、D【解析】

A.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带有正电荷,A项叙述错误;B.通电时氯化铁溶液中溶质的离子分别移向两极,B项叙述错误;C.氢氧化铁胶体不如氯化铁溶液稳定,氢氧化铁胶体长时间静置会产生沉淀,C项叙述错误;D.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胶体有,D项叙述正确;答案为D。【点睛】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性质。11、C【解析】

A项属于置换反应,B项属于分解反应,C项属于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C正确。答案选C。12、D【解析】

A.含+1价的次氯酸或次氯酸根氧化性强,同时漂白粉在空气中比氯气溶于水更易形成次氯酸,所以用漂白液、漂白粉代替氯气作为漂白剂,故A正确;B.高纯度的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作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C.硅胶具有吸水性,在食品袋中作干燥剂,防止食物受潮,故C正确;D.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材,即铁合金,不是铝合金,故D错误;故选D。13、A【解析】

铝热反应的发生是因为铝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反应中铝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三价,铁元素从正三价降低到零价,所以铝是还原剂,氧化铁是氧化剂,据此进行判断。【详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反应中铝元素化合价升高,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错误;B.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铁,B选项正确;C.还原剂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选项正确;D.铝单质的还原性强,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来冶炼某些熔点高的金属,比如锰、钨等,D选项正确;答案选A。14、D【解析】

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存在3a×N(Na+)+3a×3N(Al3+)=2a×N(Cl-)+nb×N(X),设X的电荷数为n,则A.3a×N(Na+)+3a×3N(Al3+)≠2a×N(Cl-)+4a×N(NO3-),电荷不守恒,故A错误;B.3a×N(Na+)+3a×3N(Al3+)≠2a×N(Cl-)+4a×2×N(SO42-),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C.3a×N(Na+)+3a×3N(Al3+)≠2a×N(Cl-)+8a×N(OH-),电荷不守恒,故C错误;D.3a×N(Na+)+3a×3N(Al3+)=2a×N(Cl-)+5a×2×N(SO42-),电荷守恒,故D正确;故选:D。15、D【解析】

向Al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没有沉淀生成,然后发生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有沉淀生成,最后发生Al(OH)3+NaOH=NaAlO2+2H2O,沉淀溶解,由方程式可以看出产生沉淀消耗的氢氧化钠是溶解沉淀消耗氢氧化钠的3倍,所以图像应该为D。答案选D。【点睛】弄清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是关键。向Al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先与盐酸反应,再与AlCl3反应,同时注意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16、C【解析】

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中生成沉淀,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沉淀又溶解,故正确;②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沉淀不能消失,故错误;③Al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来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沉淀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故正确;④盐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硅酸和盐酸不反应,沉淀不能溶解,故错误;⑤因Fe(OH)3胶体加入稀盐酸产生聚沉现象,HCl与Fe(OH)3反应,沉淀又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正确。答案选C。【详解】本题考查了常见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对表中限制条件的应用。17、A【解析】

A.晶体Si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故A错误;B.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故B正确;C.硫酸钡难溶于盐酸,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C正确;D.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大量用于高铁建设,故D正确;选A。18、C【解析】

题目中要求的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X2O7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SO32-失去电子的个数,而SO32-→SO42-过程中每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则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X2O72-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设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则得到2×(6-a)个电子,故2×(6-a)=6,解得a=+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旨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19、D【解析】

A.二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因此二氧化硫是亚硫酸的酸酐,故A正确;B.其与水反应后生成亚硫酸是电解质可导电,但二氧化硫自身不能导电,是一种非电解质,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参与反应时,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故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有机色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题目中的红色布条褪色没有指明是湿润还是干燥的,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把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毒性、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化学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0、C【解析】

A、Ca(OH)2和Cl2反应可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A正确,不符合题意;B、明矾为KAl(SO4)2,在水中电离出来的Al3+能水解得到Al(OH)3胶体,可以得到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净水,B正确,不符合题意;C、硅单质可用于制作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板,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C错误,符合题意;D、硅酸钠作为木材防火剂则充分利用了其不燃不爆的物理性质,本身硅酸钠就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D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1、D【解析】

由信息可知,x轴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y轴表示沉淀的量,则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先发生NaOH+HCl═NaCl+H2O,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酸反应后发生,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会出现沉淀,然后随碱的量增加沉淀又消失,故A错误;且消耗的碱的量之比为3:1,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酸性氯化铝溶液的反应现象,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生成物的溶解性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知道铝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和沉淀完全溶解时两部分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的关系。本题中,x轴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y轴表示沉淀的量,溶液中含有盐酸,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钠再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22、D【解析】

NaOH为强碱,先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据此分析;【详解】NaOH为强碱,先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推出OA段发生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AB段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A、根据上述分析,OA段发生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故A说法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利用元素守恒,n(NaCl)=n(HCl)=50×10-3L×2mol·L-1=0.1mol,质量为0.1mol×58.5g·mol-1=5.85g,故B说法正确;C、根据图像,加入50mL盐酸,AB段消耗(50-30)mL的盐酸,即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50-30)×10-3L×2mol·L-1=4×10-2mol,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4×10-2mol×22.4L·mol-1=0.896L,故C说法正确;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从图像中得出,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为(30mL-20mL)=10mL,即混合物中m(NaOH)=10×10-3L×2mol·L-1×40g·mol-1=0.8g,故D错误;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H4HCO3或(NH4)2CO3NH3H2O排水向上排空气2CO2+2Na2O2===2Na2CO3+O24NH3+5O24NO+6H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解析】

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解答。【详解】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NH4)2CO3,A为NH3,B为H2O;(2)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实验室收集气体D(NO)的方法为:排水法;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则收集气体F(NO2)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3)C→E是CO2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5)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故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点睛】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两性氧化物及海水中的无机盐,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24、KClAgClKSCN溶液4Fe(OH)2+O2+2H2O=4Fe(OH)3【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F是红褐色沉淀,故F是Fe(OH)3,E是白色固体,故E是Fe(OH)2,Fe(OH)3溶于盐酸生成,G溶液是FeCl3溶液,B+C→Fe(OH)2+D,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H为AgCl,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D为KCl,证明C溶液为KOH溶液,B溶液为FeCl2溶液,【详解】(1)由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KCl,H的化学式AgCl;(2)G溶液是FeCl3溶液,用KSCN溶液鉴别,KSCN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红色;(3)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4Fe(OH)2+O2+2H2O=4Fe(OH)3。【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25、-1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溶液中NaOH浓度较大,pH≥13H2O2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红色,当加入NaOH后,溶液红色褪去【解析】(1)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则Na2O2在呼吸面具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3)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出氧气,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可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若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证明溶液中有H2O2残留;(4)假设②溶液中H2O2破坏酚酞的结构和假设③NaOH和H2O2共同作用结果,由题干所给资料①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因此假设①为溶液中NaOH浓度较大,pH≥13;(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假设②不正确,假设③正确,则实验现象一定是H2O2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显红色,当加入NaOH后,溶液红色褪去。点睛: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探究,围绕使酚酞褪色的原因展开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具有非常高的思维容量,综合性强,试题难度大,掌握物质的性质、领会题干所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6、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变红酸性褪色漂白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解析】

(1)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根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分析;(4)根据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分析;(5)根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分析;(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详解】(1)⑥中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即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3)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4)SO2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所以③中的实验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即⑤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点睛】本题考查了SO2的性质的实验设计和性质分析判断,掌握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性质、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是解题关键。27、无烧瓶中有空气,可以将产生的NO氧化成NO2无色的NO液面与橡皮塞接触(或A侧管中恰好充满液体)铜丝上有气泡产生当反应产生的NO气体,使铜丝圈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立即停止在U形管A侧管内可观察到无色NO气体U形管B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侧管中,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析】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为放热反应,NO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O2(红棕色),本题实验Ⅱ中的意图是创设无氧气环境,使NO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结合NO2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NO2可与水反应生成NO,为无色气体,烧瓶内有空气,与生成的NO很快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不易观察到有无色的NO生成,答案:无;烧瓶中有空气,可以将产生的NO氧化成NO2;无色的NO。(2)①实验时应将装置内的空气完全排除,则应单孔塞下沿与液面间不留有空隙,否则不能观察到无色气体,故答案为液面与橡皮塞接触(或A侧管中恰好充满液体)。②铜丝与稀硝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当生成气体时可停止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故答案为铜丝上有气泡产生。(3)①当铜丝和稀硝酸不接触时,反应会自动停止,在左侧可观察到无色气体,故答案为当反应产生的NO气体,使铜丝圈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立即停止;在U型管A侧管内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②如果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右侧压强大于左侧,U形管B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侧管中,NO与空气接触而生成红棕色气体,故答案为U形管B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侧管中,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8、B2NH4Cl+Ca(OH)22NH3↑+CaCl2+2H2O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或稀硝酸硝酸银)坩埚MnO2+4H++2Cl-Mn2++Cl2↑+2H2O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吸收水蒸气碱石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C中充满黄绿色气体Cl2+2OH-=Cl-+ClO-+H2O【解析】(1)如先加入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再加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