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遗迹与印度佛教_第1页
吴哥遗迹与印度佛教_第2页
吴哥遗迹与印度佛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哥遗迹与印度佛教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高棉人(1)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学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观念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高棉人早期信奉印度教,后信奉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2),并与万物有灵论信仰和巫术驱邪习俗并存,形成了真腊王国(今柬埔寨)信奉、信仰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的建造影响深刻。一“吴哥的工艺”元朝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对吴哥古迹寺庙建筑城门有此记载:“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三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3)周达观的记载辨明当时吴哥城门上有“吴哥的微笑”雕饰,并与今之所见不同。2012年5月,笔者随漓江画派前往柬埔寨,观瞻了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惊叹建筑整体雕饰的恢弘和“吴哥的微笑”(4)雕饰的精湛。尖塔建筑是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中最凸显的建筑,其中尤以“吴哥的微笑”最具特色。笔者深感“吴哥的微笑”会因光线及视角的不同而呈现诡异莫测的一面,但慈悲宁静、朴实浑厚、对称均匀确是其形神,堪称“神人同体”的“高棉”样式之典型、具象雕饰之奇观。吴哥通王城呈正方形,全城共有五道城门,四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有一道通向皇宫“胜利门”。该城门雕饰有面向四方的“吴哥的微笑”,其中最著名的是游客进出最多的南门。巴戎寺是尖塔建筑多、“吴哥的微笑”多的寺庙,共49座,其最高者耸立于城中心,余下48座则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它周围。每座尖塔建筑顶部分四面,每面雕饰高达3米,与尖塔建筑实体大体相等的“吴哥的微笑”,共计196个,加上5座城门,代表鼎盛时期真腊王国所辖的54个省份。“吴哥的微笑”的雕饰方法,可从未完成的塔高寺庙得知。塔高寺庙建在吴哥城东门,是真腊国王耶跋摩五世修建,因为未完成之故,保留了石块堆砌成的寺庙建筑雏形而知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的雕饰方法,即先建寺庙后施雕饰。故而,尖塔建筑雕饰既属建筑雕饰又属建筑外体,笔者将其称为建筑整体雕饰法。这种建筑整体雕饰法,巧妙地将建筑语境、雕饰语境、象征语境、具象语境以及宗教语境融为一体,符合造型之情理、画理和物理,形成“远眺如山、近观是塔”的宗教建筑艺术效果,精准地呈现出印度教、佛教之须弥山意味,并完美地构建了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以须弥山为中心的“高棉”建筑样式及其风格,充分体现了高棉人真腊王国对印度教、佛教的宇宙中心说的虔诚信拜和对印度教、佛教之须弥山的认同。笔者认为,建筑整体雕饰法虽不属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仅有,但其尖塔建筑雕饰的“吴哥的微笑”所具有的“高棉”样式及其风格却是世上其他建筑整体雕饰不可替代的。二“吴哥的瞳”有关尖塔建筑雕饰的“吴哥的微笑”身份,至今众说不一。一说是印度教中的四面大梵天,二说是五面湿婆神,三说是五面伽,四说是四面观音,五说是耶跋摩七世面容,但其具有高棉人脸面特征则是众说者的共识。从雕饰样式上看,“吴哥的微笑”既注重体、面、线之间的协调,又凸显体、面、线的造型性,达到了体重圆润厚实、面求饱满端庄、线尚游丝流韵的造型韵味,形成“高棉”样式及其风格之造像形质。从造像形质上看,尖塔建筑雕饰的“吴哥的微笑”的确明显地带有高棉人的脸面特征,宽高的额头、下颧的微突、圆厚的嘴唇、均称的面容、端庄的骨相、平和的气质、慈悲的情怀,他一句话也不说就足以让你想象无限。故而有人推论“吴哥的微笑”是吴哥通王城建造者国王耶跋摩七世脸面的再现,代表慈、悲、喜、静四种境界。从四种境界上看,佛学讲究人间追求。将其雕饰于耶跋摩七世脸面上则是神性与人性的二体合一的“本土化”表现。因为,任何艺术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任何艺术形象及其样式风格的形成无不深受当时当地宗教信仰的影响,并烙上当地的人文印记。所以,尖塔建筑雕饰的“吴哥的微笑”既是耶跋摩七世脸面,也是四面大梵天、五面湿婆神、五面伽、四面观音等脸面,无需考究与论说。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是上述有关尖塔建筑雕饰的“吴哥的微笑”的几种说法,恰好印证了吴哥古迹寺庙建筑具有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印证了真腊王国统治者重视神王合一崇拜所具有的统治作用,即借助于佛学教义之形象来歌颂真腊王国统治者的权力与地位,意表了刻画真腊王国统治者脸面之意义与目的。公元802年,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802—850)在荔枝山顶宣告真腊王国独立后便确立了官方崇拜湿婆伽,奠定了神王崇拜,国王永远是天神或菩萨的化身(5)。这应是尖塔建筑雕饰“吴哥的微笑”具有高棉人脸面特征之原因所在,也应是尖塔建筑之意味所在。源于此,真腊王国统治者将生前供奉信仰诸神的场所与死后陵庙建在一起的做法则易于理解。三须年应设之色,以“吴哥的自教育”“须应养成”的尖塔建筑散布在吴哥几百平方公里内的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共有大小不等600多座,其建造理念及建造特点虽大多源于印度南部,但来自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也根深蒂固。故而许多学者认为,吴哥古迹寺庙建筑大都依照“曼荼罗”图形规建,端正方严,规矩有序,通常以五层建筑形式向中心提高,追求一种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达最高处则为寺庙建筑中心的尖塔建筑,象征须弥山。须弥山(6),译自梵语(Sumeru),源自古印度教创世纪神话传说,后为佛教所用而成为佛教的宇宙观。传说须弥山于宇宙之初由水的混沌中浮现,因而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深入水下8万由旬(7)。又说须弥山为方形,其质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高度也为8万由旬,是众神灵的居所,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多为方形,建在水域环抱之中,其尖塔建筑则多以左右对称的形式重复建在寺庙之中心,从而强化了尖塔建筑象征须弥山的视觉效果,凸显了祭坛之意旨与须弥山之形意,可谓一体二得,意味悠远。换句话说,吴哥古迹寺庙建筑群中,无论是雕饰有“吴哥的微笑”的尖塔建筑,还是没有雕饰“吴哥的微笑”的尖塔建筑,均体现出了印度教、佛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