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
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目录写作提纲……………(2)内容提要……………(3)关键词………………(3)一、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现状及其犯罪特征……………(3)(一)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3)(二)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特征……………………(5)二、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犯罪成因分析…………………(6)(一)客观方面……………………(7)(二)主观原因……………………(9)三、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预防………(11)(一)杜绝拖欠工资………………(11)(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2)(三)加强法制宣传,建立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12)(四)进行心理疏导………………(13)四、结语……………(13)参考文献……………(14)
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写作提纲一、绪论进城务工人员是应运而生的一代,对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有些却成为了各种犯罪活动的主体,使得城市的犯罪率攀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二、本论:(一)进城务工人员现状及其犯罪特征1、进城务工人员现状2、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特征(二)进城务工人员犯罪成因分析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三)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对策1、杜绝拖欠民工工资2、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3、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建立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4、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三、结论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侵犯财产的犯罪现象。因此,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人员大量增加,他们帮助国家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犯罪激增的问题,为我国的犯罪预防工作增添了新挑战。本论文以进城务工人员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生活、工作、保障状况了解,掌握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特征,在分析犯罪成因的基础上,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这对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化、犯罪预防第六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上,论坛主席巴忠倓说:“城市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进化过程既是积聚财富的过程,也是积聚风险的过程。”①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代,他们对城市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有些进城务工人员却成为了各种犯罪活动的主体,使得现代城市的犯罪率攀升。不可否认,是他们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他们阻碍了城市化前进的脚步。因此,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问题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也应势在必行。一、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现状及其犯罪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转化为城市人口,这一过程也叫城市化过程。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的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了物质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工业化得以实现。目前,一大批的农村人口顺势涌进了城市,他们被称作城市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却成为了犯罪活动的主体,这就是城市化为犯罪活动提供的犯罪养分和土壤,使得城市的犯罪率提高,最终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一)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及非农业转移,不管他们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都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它为城市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契机,进城务工人员如潮涌进城市,“跃出农门”,异军突起,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到20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已经定型了,且在各行各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环境恶劣又遭遇歧视从进城务工人员的从业状况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较低层次的行业,多为脏、累、苦、害、差的工种。因为他们自身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有限,因此大部分是从事体力劳动活,主要从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及餐饮业、建筑业、社会服务行业等等,这些行业和职业都处在城市中低的层次。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农村人口来讲,已经是非农就业者,但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他们又是农村人,因而这一群体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非农非城的“边缘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群体,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夹心饼干”。他们不仅包揽了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报酬少的活和所谓低贱的活,他们给城市的发展送来了廉价的商品,廉价的服务,廉价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大多是一些非正式的职业或边缘职业,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或不屑于干的职业,所以他们在城市里容易遭遇到歧视。2、收入低且无保障从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状况来看,以城乡结合部分布最多,城市中心区次之,郊区卫星城镇最少,这种格局同郊区有着廉价的住房条件、生存手段较多、警力不足相关。无论他们租来的房子,还是暂住在工地搭建的简易工棚,都不如城市居民。他们在生活遭遇风险和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在经济地位和社会权利上,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与正式工人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时、同工不能同权。而在他们老家,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沉重的生活负担给他们带来着的是重大的压力,生活却毫无保障,于是,当中的一部分人便会不守规则、不守法律,给城市带来了困扰,甚至灾祸。个别进城务工人员沦为妓、盗、匪、丐、骗。近些年来,外来人口的比重上升,而这里的外来人口实质是那些进城务工的人员。eq\o\ac(○,4)付出的与得到失衡,加上迫于经济压力,他们会以极端的方式来报复,侵财犯罪足以明显体现。此外,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经常被拖欠,造成生活无保障的他们更加雪上加霜!3、生活流动性大城市化发展加快,相关的有效管理机制却还没有完善。这给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活动带来了真空地带,因此,城市犯罪也在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经常实施的犯罪有:盗窃、抢夺、抢劫、卖淫、强奸、杀人、赌博。其中主要是侵财类的和人身伤害性质的犯罪,而且属于低级的犯罪行为。这使大城市的此类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据一些省、市统计,在城市中发生的刑事案件,其作案成员约有半数以上来自流动人口,就盗窃犯罪而言,流动人口作案高达70%-80%”eq\o\ac(○,5)而这些流动人口只要是进城务工人员。4、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进城务工人员一般所受教育机会少,素质相对来说会较低,心中无墨水,胆子大过天。尤其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差,接受再教育能力差、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道德意识弱化、与邻里和睦相处欠佳、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不求进取过懒汉日子,加之他们看事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求长远,遇事斤斤计较,接受高科技事物比较少,操作应用难度大,因此,犯罪现象不可避免会发生。在制约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诸多矛盾中,进城务工人员的问题尤为复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盲区,使得进城务工人员有机可乘,严重扰乱了城市的生活,破坏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造成了社会极其不稳定。他们对城市的发展虽然功不可没,但是他们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犯罪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强烈,融入城市难,由此铤而走险,带给城市的是他们的犯罪率高升。据统计,南方某个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率占犯罪总数的97%,抢劫、偷盗等刑事案件主要由进城务工人员所为。(二)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特征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特征主要有:1、以侵犯财产为主进城务工人员进城的原因中,赚钱是他们最主要的动因。不仅如此,他们在城市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因此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侵犯财产犯罪是进城务工人员在犯罪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因为没有能力去赚到自己所期望的钱或者他们赚钱的过程受到了阻碍,社会保障制度又缺失,他们不能满足生活所要的物质需求。正如某学者所言,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合法的途径不能填充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就会转而采取非法的渠道来获取财富,饥寒起盗心有一定的道理,而抢劫、盗窃等方式正合他们的意愿。eq\o\ac(○,6)2、作案随机性大进城务工人员本身由于经济窘迫,离开家乡投身到城市中来,一般情况下都是居无定所。有人称他们是候鸟,因为对他们而言,城市更多的是他们暂时的落脚点,进城务工是因生活所迫,可见流动性大是他们的最大特征,而作案的随机性也因此产生,同时决定了他们通常采取流窜作案的形式,因为他们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省市之间来回流动,才能发现可实施犯罪的机会。其次,这种随机性反映出我国城市管理的弱化。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形式,城市里的“真空地带”成为了他们实施犯罪的摇篮。最后,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还不了解,不可能有长期预谋的犯罪目标,只能是四处寻找犯罪机会,临时遇到理想的犯罪机会,就立马着手准备,实施犯罪。3、具有团伙犯罪特点进城务工人员来到陌生的城市环境,他们一般与同乡村的人员熟悉,只要其中一个出主意,其他便会一拥而上。这种“老乡义气”在团伙犯罪尤为明显,比如抢劫或者盗窃案件中,一般个体是很难完成的,而进城务工人员就是趁着这种老乡合作大肆进行犯罪活动。他们往往是以老乡为主形成一个区域,或亲缘和地缘的作为纽带建立成犯罪团伙。他们没有独立行动,而是由几个人协作完成的。在城市当中,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一直处在弱势地位,因此他们就有很强的内部认同感和凝聚力,以抵御外来的压力。而我国户籍管理在这个方面忽视了对他们在城市里的身份承认,让他们对城市没有了责任感,加上自身法律意识弱,一旦有人加以煽动利用,必然成为犯罪团伙的温床。二、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犯罪成因分析城市化过程是社会财富的积聚过程,其不幸的后果之一便是财产犯罪的增加。人都是趋利性的高级动物,他们都会试图用非法的手段使他们感受到的剥夺得到了补偿。有学者指出:经济因素包括贫穷和富裕两种情况,贫穷使得人为了生存而把行为准则降低到初级动物的程度,难免要触犯作为人——高级动物行为准则的法律,构成犯罪。eq\o\ac(○,7)众多进城务工人员来到城市打工,他们干的活是最重、最苦、最累,甚至有的特别危险,然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却最低,不能与城市里的工人实现同工同酬。即便如此,有的进城务工人员辛苦劳作后,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更有甚者,为了讨回自己的辛苦所得而被打得终身残缺。这种变相的抢劫,这种似乎光明正大的抢劫,是不是都是强化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心理。正如F、R、斯卡皮蒂所说的:人善被人欺,弱肉强食,以暴克强,这种现象是不是为其他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犯罪的榜样,既然老板如此为富不仁,丧心病狂,我们去偷去抢又算得了什么。致富梦的破灭和黑心老板的榜样都促使他们去实施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抢夺等等。eq\o\ac(○,8)还有,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缺失以及多种制度存在缺陷,都是诱发他们进行犯罪活动的因素,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具体原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来分析。(一)客观方面1、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所形成的并且沿用到今天。它最初产生时主要是作为解决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问题的应急措施。因为在当时粮食供给的紧张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这一应急措施长期固定了下来,并成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直接动因,也成为城乡分割的社会屏障,更是今天进城务工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首先,在现行户籍制度影响下我国已经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严重地强化了中国城乡之间的贫富悬殊。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导致了城乡之间极大的不平等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且还衍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现行户籍制度本质上否定流动性,更加阻塞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流动与相互交流,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进而带来犯罪行为。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基本上呈现一种静态性。面对我国近十年来爆发式的城市化局面,尤其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行的户籍制度则茫然不知所从。现阶段大量人户分离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存在使得现行户籍制度各方面功能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户籍制度的保障功能往往难以落实,甚至虚化。再次,尽管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已十分突出,尤其是与之配套挂钩的一整套源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目前仍在沿用的其他社会管理制度,如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住房分配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基础教育制度和人口控制制度等,均与我国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很不协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了维护安定、发展经济、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必然要求。二元差异导致的不平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地位不平等。进城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环境,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他们常常遭到排斥,甚至被孤立起来,这就是他们的权利地位一直贫困的原因之一。同时,城市化发展要求城乡融合,这样就增加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却无形中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率。二是资源分配不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农民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民并不被重视。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得到存在很大的悬殊,资源的获得更是少之又少,于是,促成他们用另一种手段来获取财富,这种方式就是违法行为,抢劫、偷窃、诈骗等等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正如美国社会学家F、R所说:“当社会制度的某一特殊方面未能使所有集团及其每个成员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标准所确立的社会混乱就发生了。”2、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失作为我国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由于他们的职业和其身份不一致,导致了他们和工作以外的诸多方面遭受着种种不平等的待遇,社会保障无法获得,这就加剧他们的经济与权利的贫困,恶性循环,致使他们成为了城市“安全网”上的一个巨大的“空洞”。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进行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大批结构性城市失业人口的存在,加上城市自身新增的失业人口和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城市贫困人口,他们中许多人应享受的社会保障,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被挤占、挪用或政策规定的不合理,就无法或难以得到社会的救助。这种城市人口自身社会保障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进城务工人员享有社会保障的可能性。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失使城市积聚了相当大的不安定因素,这些因素常常会成为各种犯罪发生的结构性诱因。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现状导致犯罪隐患。进城务工人员的绝大部分处在底层职业,工作工种危险、不稳定,使得他们容易遭受失业风险和生命风险,陷入生活贫困后,比如失业、无工作进入城市的农民,通常是因为生活无保障,促使他们铤而走险,侵犯财产的犯罪现象由此可见一斑了。二是不利于推进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城乡经济一体化,如果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得不到相应的救济,就会长期处在城市的边缘,处在被排斥的地位,流动性的他们势必引起社会问题。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今后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时候将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城市生活的安全也将潜伏着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的一系列恶性犯罪事件,其犯罪者许多都是进城务工人员,这就是很好的证明。3、社会的歧视进城务工人员远离故土远离亲人,投身在城市化建设中来,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旨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政策、城乡固有的待遇差别以及各种各样的歧视等一系列的现实,造成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造成了他们曾经对城市精彩世界怀着的美好期望难以实现: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甚至子女的上学都是问题,这就使他们有一种相对被剥削的心理。他们普遍存在着身在城市又不属于城市的“边缘人”的心态,因为城市的每一个重大工程都是渗透着自己的汗水,却处处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这往往使他们普遍带有一种自卑而不满的心理:城市里聚集着众多的财富,城市里有的是富人的奢华,而自己一年的辛苦所得却不能实现。得到的与付出存在着很大的偏失,这种种的心理压力或者不平衡都可以致使他们走上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道路,更加强化了他们在城市里的被剥夺感。再者,他们的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社会,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的等方面的权利也被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边缘化了。突出表现在,他们在城市里的社会地位低,经常遭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而且不能享有同城市当地的基本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在就业方面往往受到或明或暗的户口限制。(二)主观原因1、法制观念淡薄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了解法律,对于案发后可能出现的刑罚后果考虑不足,甚至很少考虑,法律的威慑力得不到发挥,行为就更加不计后果,结果因不知法、不懂法造成不守法的现象频频发生。他们法制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1\*GB3①对行为违法缺乏认知。有的在实施犯罪时,不能认识到其行为是违法行为。一些做法在城市里受到法律惩罚,但是按照一些农村习惯和风俗很正常,或者即使构成违法也是很少受到法律的追究,用当地的风俗习惯处理了事。不容置疑,有的风俗习惯已经有悖于法律法规,但是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对此并非知晓。因此,在城市里,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他们往往以家乡形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来认识和处理。有的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实施报复行为,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或只是认为这样子会不好的,而不会认为这样子的举动是违法犯罪的。=2\*GB3②对违法后果严重性估计不足。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在实施违法活动时,虽然认识到其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对行为的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者虽然认识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性的后果,却采取放任的态度。例如偷盗通讯电缆、变卖其中铜丝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候往往不能意识到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偷盗建筑工地用来固定脚手架扣件的犯罪人往往意识不到行为会给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带来极大威胁。=3\*GB3③对犯罪行为存在侥幸的心理。进城务工人员自认为作案会被发现,过高地估计作案成功的可能性,盲目自信,进而肆无忌惮的进行犯罪活动。他们一直想着逃避打击,其逃避的动机大,犯罪就越有可能性,而破案率不高,办案粗糙,不能对每一个犯罪分子予以应有的惩罚,又会强化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使其犯罪自信心增强,一些人是正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无视法律规范,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进城务工人员被农村称作“草根精英”,脱离土地,远离乡里,融入到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环境,一个更加发达更加文明的城市环境,他们面对的却是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炎凉,是尔虞我诈,是信用失调,而且我们的社会对他们的保护远远不够,忽略了很多问题。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不懂得用合法的方式去追讨自己的劳动所得,反而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可见他们的法律意识极其的淡薄,况且我国乡村的质朴以及传统的以和为贵的观念,他们更喜欢选择自己去解决,可是他们选择的方式迫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正如有人指出:当进城务工人员试图把自己的行为整合于城市社会而没有成功的时候,当他们与此同时得不到来自“乡土社会”有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的失范。2、消极的社会心理事实表明,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整体而言,属于犯罪的感冒人群,这与他们固有的心理因素和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心理变化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烈的求利欲望和相对低下的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欲求不满”的心理状态十分强烈,从而引发犯罪。在进城务工人员的众多追求中,追求财富自然成了他们诸多欲求中的主流。利益决定了他们的趋势,生存决定了他们的倾向,然而反社会的利益把他们引向反社会的目的,最终产生犯罪心理,导致犯罪行为。因此,私人利益,容易成为犯罪心理的动力因素与指向目标。一般说,素质低的人,越轨的可能性就大。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下,这本身就是其社会化的障碍。有专家指出:文化落后地区的人群犯罪活动更加残忍、野蛮。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文化,胆子更大”。其次,文化冲突的加剧是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的重要因素。进城务工人员离开了农村,却又不能融入城市,而成为了一批“边缘人”。处于多元价值规范包围之中的进城务工人员,一方面受到文化冲突带来的困惑,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由此,欲望便失去了约束。但同时又会发现这些相互对立的规范又恰恰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他们可以从多种规范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来证明自己要求的正当性或者来论证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者他人是如何的不规范、不合法。文化冲突导致他们的行为失去了原来的规范的束缚,评价善恶的标准也失去了统一的尺度,各种危害社会、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的行为也会得到某种规范的赞许或辩护,由此引发越轨和犯罪。最后,逆反心理和报复社会的情绪滋生。绝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具有盲目性和赶潮性的集中式,结果造成劳动力过剩。同时,他们一想到外出打工,总是从好的方面想,对情况估计过于乐观,真遇到一些意外事情的时候,他们就茫然失措,便有被命运和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挫折感,很难正确对待和处理,违法犯罪便不可避免地在他们之中发生和增多。三、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预防预防是指消除或者减少犯罪原因的直接途径,是治本的基本手段。研究表明,刑事司法打击不仅治理犯罪的效果不明显,而且在成本较高,并且费用日益上涨,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刑事司法系统的费用大都是随着犯罪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犯罪预防是效果最明显、费用较低的犯罪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根据计量经济学研究,针对已知风险因素采取的预防性行动比监禁的费用少二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由此可见,在打击社会违法犯罪分子的进程中,犯罪预防是最经济最根本的防范措施。在解决犯罪的问题上,处理好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联系,认识到刑罚的有效性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刑罚的有限性,坚持和贯彻“打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基本理念。犯罪学理论表明,打击和惩罚犯罪仅仅起到治标的作用,要真正达到减少犯罪的目标,应当以预防为主,先前地消除社会存在的不良因素,铲除产生犯罪的土壤。因此,防范工作以“少发案”为目标,打击工作以“多破案”为目标,通过防范减少“可预防案件”的发生,通过打击控制违法犯罪的发展的势头,并通过惩罚犯罪威慑潜在犯罪人,进而起到一般预防的目的。(一)杜绝拖欠工资众所周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和城乡经济水平发展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内陆欠发达省份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巨大悬殊,千百万的贫穷农民加入了去城市“淘金”的队伍。但处在边缘地带,他们容易产生边际感、角色冲突和认同危机。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被剥夺、觉得自己已无路可走的时候,那么,只要受到某一种刺激,他就很可能在一气之下破罐子破摔。我们在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社会中的这样一群弱势群体所采取的极端方式捍卫自己应该得到的微薄利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反思。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我们自己,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失范的情绪和行为在一个或者一些社会群体中大范围地蔓延,势必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稳定,也类似于“蝴蝶效应”。工资问题始终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要求。付出的与得到相符才能给予他们在社会上的主动地位,也是保证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长久运行。因此,解决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问题就成了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大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并坚持执政为民的重大意义,从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杜绝拖欠工资,坚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的时候,应该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书面要求,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防止用人单位唯利是图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第二,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事实表明,发生托款现象是因为用人单位实施了“上有对策”一招,用钱办事间接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问题。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管理,指导企业依法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第三,完善工作机制,疏通处理渠道,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各级劳动部门应建立健全工资监控支付制度,及时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机制,切实做到专人负责,申诉有门、处理及时、客观公正,并且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企业进行自查、抽查,并视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和对有关企业提出预警、整顿。(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赋予了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保障,更是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预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跟他们的特点相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偏低,甚至有些居无定所,所以要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方能让他们安心工作,也才能有效地防止他们到处游荡,在城市社会中进行违法犯罪。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首要选择的是工伤保险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承担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甚至是最危险的。因此,在现行户籍制度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可在进城务工人员中首先推行医疗、工伤保险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到其他领域。再者,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就我国现在情况来说,这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大的困难。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情况,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是需要时间的。(三)加强法制宣传,建立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一般较低,作为政府部门,尤其是公安、工商、劳动、卫生等部门有义务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法制教育,不仅要普及基本法律常识,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以及违法犯罪后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更要增强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此外,还要针对他们当中普遍存在不知道怎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加强管理的政策规定、治安户籍管理规章、劳动生产安全以及工商税务方面的行政法规的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员工团建活动总结5篇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保安队长工作计划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出师表》教学实录 北京课改版
-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3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第1课时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社会实习报告范文锦集9篇
- 细胞免疫过程
- 第3讲市场风险敏感性因子
- 2024年水电站土建安装工程承揽合同3篇
-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
- 药理学(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简约中国风水墨山水工作总结通用PPT模板
- 脚手架计算书-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的成分》定稿课件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9磁学习题
- 目标成本限额指标
- 最易懂的杰普逊航图学习课件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Word)
- 加油机拆卸安装方案
- 国画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共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