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_第1页
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_第2页
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_第3页
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_第4页
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法保护人身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1、定义: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2、分类:人格权和身份权(1)人格权包括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2)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人身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义愤杀坏人,为民除害!(任何人无权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营养费、护工费、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一次性赔偿金。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某工厂与员工签订合同时约定:厂方必要时有权对员工进行搜身,员工在合同上签字。因此,厂方认为对员工搜身基于员工自愿,并不违法。您认为厂方说法对吗?法定高于约定,“自愿”非真实意思表示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搜身只能由特定机关工作人员(警察)进行实行同性搜查(男警察不得对女性进行搜身)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

三少女遭车祸赔偿相差12万--

“同命不同价”2005年12月15日凌晨6时,在重庆市同一条街,搭乘同一辆三轮车,3名花季少女同遭车祸丧生,3个家庭体味着同样的悲痛。但不同的是,遭遇同一车祸的两个城市女孩都得到20多万元赔偿,而死者何源的户口在江北区的农村,肇事方只能给何源父母赔偿5.07万元,再加上丧葬费等费用,顶多赔偿5.8万余元。你如何看待这一理赔方案?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一副“女骨”卖价3.5万左右,高额利润诱发系列恶性案件。一个刚被“嫁”出的智障少女,10余天后却成了一个死者的“阴婚”媳妇,杀害她的正是当初上门提亲的媒人。驱动“杀机”的是女尸买卖的高额利润与“冥婚”盛行下“供不应求”的女尸“市场”。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自我命名改名权(他人不得干涉)姓名使用权(独立使用自已的姓名)侵犯姓名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不使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使用姓名;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盗用与假冒);侮辱他人姓名。姓名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定义:对肖像拥有制作、使用和利益维护权构成肖像权侵害的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未经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利用他人肖像如翻拍、偷拍、悬挂、张贴、刊登他人肖像的均构成侵权◆虽不以营利为目的,却是为了侮辱他人等而故意偷拍、翻拍、悬挂、(网上)张贴他人肖像的。肖像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2、合理使用的不构成侵权

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

2)在执行公务中使用;

3)为肖像权人的利益而使用;

4)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使用。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拓展延伸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集会、游行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如寻人启示上的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爱护花草,请勿入内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

下面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写给一位律师的信,分析是不是侵犯肖像权?尊敬的王律师:您好!前几天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我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我立即将底片曝光,说一旦报社登报,就告我侵犯肖像权,我不同意。现在照片已冲洗好了,我很矛盾,担心一旦投稿,是否会吃官司?我现在很困惑,请王律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某部士官张学强

这种行为不属于侵犯肖像权。因为没有以赢利为目的,属于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私人信息:如身高、体重、女生三维、收入、经历、电话号码、病患经历等私人活动:如社会交往、夫妻间的生活、婚外性关系以及一切私人不愿意公开的活动和事实私人空间:如个人居所、旅客行李、学生的书包、日记、通信等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刑法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属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指公民就其品质、信誉、声望等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禁止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侮辱:故意以暴力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故意或过失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损他人名誉的行为名誉权第十一课—2、依法保护人身权荣誉权:如教材第134页“荣誉称号写错”的案例,市教育局侵害了小刘同学的荣誉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