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_第1页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_第2页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_第3页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_第4页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社会学考试与复习一、考试时间与总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合格:60分二、题型与分值考查的一般形式总分100分常见五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30X1,共30分〕2、多项选择题〔10X2,共20分〕3、名词解释〔5X3,共15分〕4、简答题〔5X3,共15分〕5、论述题〔2X10,共10分〕考试与复习三、各章平均分值四、复习的主次考试与复习五、知识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全部内容。单项选择题覆盖面最广,根本上每章都能涉及。多项选择题那么主要依据知识点的可考性而定,即全是适合出多项选择题形式的考点。名词解释主要是考查学生掌握根本概念的能力。简答题一年两考中根本是3-4道题,其分布是每章1题。论述题知识点的分布根本与简答题不重复。考试与复习六、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均为课程大面知识。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考试与复习七、命题特点从命题特点来看,整体上看,出题顺序根本上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来出题,但并不是特别规律。此特点有助于我们答题时准确把握考点所属章节,提高答题正确率。从具体题型来看,单项选择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人物性知识点常考,如某人的理论、观点,或者评述什么的;第二,年份时代性知识点常考,如某年的什么事件;第三,独特性知识点常考,如唯一,第一,首次,典型,标志,最重要,最早等等;第四,概念性知识点常考;第五,根本知识性知识点常考。多项选择题的出题特点是,所考知识点均是适合考多项选择题的,也就是说该知识点是以多项内容为主的,如特点,组成局部,方式,原因等等。这一点,稍加注意即可轻松掌握。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将书中出现的概念及相关根本理论全部掌握即可,千万不要押题,否那么容易失分。考试与复习八、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均为课程大面知识。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考试与复习九、复习方法〔一〕资料的选用1.同步综合练习〔大全〕2.历年真题〔精华〕3.教材〔参考〕十、考点记诵的相关技巧要点整理+要点背诵+各章练习+考前分类整理+过关参考资料:《劳动社会学同步综合练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林勇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月目录第一章绪论〔1〕

考核内容〔1〕

重点和难点〔3〕

同步综合练习〔3〕

参考答案〔5〕考试与复习十一、答题要点

1.细心

2.做多项选择题时使用排除法挑错题

3.名词解释按原文背诵默写

4.简答题分段答要点,在每个要点后理解性展开1句

5.论述题分段答要点,在每个要点后理解性展开4-6句

6.字迹工整清晰,不留空白课程概述研究劳动者及其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以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劳动社会又称产业社会。它是劳动者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内含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要素的综合体。研究内容劳动社会学具体研究劳动社会的以下内容:①劳动者。包括工业劳动者、效劳业劳动者。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业、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如主雇关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同事或工友关系,等等。④劳动组织。包括工业劳动组织、效劳业劳动组织等。⑤劳动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保证劳动组织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法那么、规章、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劳动奖惩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各种岗位责任制等。⑥劳动社会过程。指劳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如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协作、顺应、同化,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等。学习内容十三章,包括总论、个人、制度、问题四大局部。1、总论:介绍劳动社会学的开展、劳动的社会结构以及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个人层面:阐述劳动者、职业生涯、职业分层与流动,研究劳动者的特点与社会开展的关系。3、群体与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劳动组织、劳动关系、劳动报酬与社会分配、政府与社会劳动以及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等。4、问题:当今最重要的就业、特殊群体劳动、女性劳动、全球化等“问题〞。学习目的通过对劳动社会学的学习,可以:①系统掌握有关社会学理论和一般原理②熟练运用社会学的知识对劳动过程、劳动环境、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劳动问题等作科学的分析③更好地揭示人们劳动活动规律,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稳步有序地开展。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是在法国劳动的根本含义。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劳动社会学根本研究类型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社会统计法第一章绪论1、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科学,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法国,1959年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这词。【名解或选择题】【P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效劳活动。人类劳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3个本质特征。练习●“劳动社会学〞最早由〔〕正式提出并首次使用。A乔•弗里德曼B马克思C彼•纳维利D亚当•斯密E迪尔凯姆【多项选择AC】●最早正式提出并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的人物有〔〕A、亚当•斯密和马克思B、马克思和迪尔凯姆C、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D、乔•弗里德曼和马克思【单项选择C】第一章绪论2、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效劳活动。【P1】3、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劳动领域中的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根本要素。【P2】4、马克思是最早对劳动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经济社会学家。[P5]劳动社会学理论的开展经历了3个阶段:①古典阶段〔各流派确立根本命题〕;②现代阶段〔各流派开展理论立场〕;③后现代阶段〔修正、挑战传统理论〕。第一章绪论5、韦伯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生产的组织原那么——科层制根本要素是:【P6】(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2)这些附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那么行事是人们的义务。(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练习●科层制的根本要素是〔〕。A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命令与服从关系B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C其附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那么行事是人们的义务D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E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ABCDE】第一章绪论6、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P7】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泰勒和梅耶,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练习:●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开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泰勒和梅耶B、泰勒和韦伯C、泰勒和配第D、泰勒和迪尔凯姆【2023.1,2023.7,A】第一章绪论7、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普森及马勒。[P9]8、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剧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根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P10】9、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第一章绪论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开展观点。劳动社会学根本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第一章绪论10、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观点是什么?〔简〕【2023.7】【P14】〔1〕实际观点;〔2〕实证观点;〔3〕整体观点;〔4〕开展的观点●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观点可以概括为〔〕。A实际观点B实证观点C整体观点D开展观点E感性观点【多项选择ABCD】第一章绪论11、根本研究类型〔简答题〕【P16】(1)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2)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3)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练习●劳动社会学的根本研究类型主要有〔〕。A描述性研究;B解释性研究;C横剖研究;D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E纵贯研究【ABCDE】第一章绪论12、具体的研究方法:【P17】〔1〕社会调查法,包括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局部。2023.1名解】〔2〕社会统计法,是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3〕比较分析法;〔4〕参与调查法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社会调查法霍桑实验检索工具、参考文献、循环查找重点访问、深度访谈、座谈、非引导式访问报刊、邮政、送发、访问问卷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劳动本章重点劳动的社会职能劳动社会化、内容及其开展进程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有哪些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保护及其内容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之内容影响人际吸引的直接的、具体的因素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的类型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劳动士气第二章劳动1、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开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效劳活动。〔单、名2023.7〕P222、劳动的社会职能是什么?〔多、简〕P23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的劳动,具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3〕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开展需要第二章劳动3、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开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单、名〕P234、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多、简〕P24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社会化的开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根底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根底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第二章劳动●在劳动社会化的开展进程中,处于第三阶段的是〔〕A以手工劳动为基层的简单协作阶段B机器大工业阶段C以手工劳动为根底的工场手工业阶段D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技术革命阶段【B】第二章劳动4、劳动产业结构的开展趋势: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克拉克命题〞。纵观世界经济开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单〕P38第二章劳动●“配第-克拉克命题〞所指的现象是〔〕A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又由第一、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C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又由第二、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D劳动力由第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三、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第二章劳动5、职业: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P39●兴旺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是〔〕。P42A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B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C技术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D脑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E非技术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第二章劳动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第二章劳动6、劳动力性别结构〔简〕P45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上下,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第二章劳动●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答复。●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B劳动者的年龄结构C劳动的职业结构D劳动才产业结构【A】第二章劳动7、年龄结构劳动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简〕P47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到达的水平比较高和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开展会带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缺乏。其次,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开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再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从而影响社会投资的扩大。第二章劳动8、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简称。P49●劳动保护的意义包括〔〕A、满足劳动者平安需求和社会性需求的重要保证B、社会生产力开展的需要C、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D、促进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E、促进社会和谐【2023.1,2023.7,ABC】第二章劳动9、劳动保护的内容:P50(1)劳动平安和健康保护;〔2〕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3〕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劳动平安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劳动时间的限制B劳动速度的限制C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D特殊劳动者的保护●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表达为对劳动者〔B〕A劳动收入的保护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C物资条件的改善D素质的提高第二章劳动10、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P52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1〕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工人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人〞。〔2〕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劳动环境和待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3〕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有其特殊的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成员的行为,还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4〕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第二章劳动●霍桑试验说明,提高成效的决定因素是重视〔〕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生产条件C产品需求D工作环境【A】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章劳动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外,还受一些更为直接的、具体的因素影响:〔1〕能力〔2〕品质、气质〔3〕报酬〔4〕相似与互补〔5〕邻近与熟悉【〔多〕P52】●以下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是〔〕A、品貌和气质B、报酬C、相似和互补D、政治信仰【2023.7,D】第二章劳动12、群体:P55是人们为了追求社会需要的满足,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13、劳动群体:P55是一种根本的和重要的社会群体,它是指从事劳动活动中具有一定关系的劳动者所组成的群体。14、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有几种类型?P56〔1〕直线制结构;〔2〕职能式结构;〔3〕直线—职能式结构;〔4〕水平结构;〔5〕矩阵结构厂长作业组长作业组长作业组长员工员工员工直线制组织结构图总经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职能组职能组作业组作业组职能式组织结构图总经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作业组职能组作业组职能组作业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图总经理项目A

项目B项目C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矩阵制组织结构图第二章劳动15、直线制组织结构具有的特征:P56〔1〕一条指挥的等级链;〔2〕职能的专业化分工;〔3〕权力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4〕工作的标准化●能够有效的管理大量投资、劳动分工和资本主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拓宽了组织所能到达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群体组织结构是〔〕A职能式结构B水平结构C直线制结构D矩阵结构【C】第二章劳动16、试简述劳动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P59【2023.7】〔1〕非正式结构的积极作用:第一,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第二,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2〕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第一,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标准等方面与正式机构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第二,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小西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第三,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开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二章劳动17、劳动士气: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P6118、士气鼓励理论:所谓鼓励,就是通过组织设计适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