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阳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石油醚、苯、丙酮在色素分离中的各自功能,分别用标准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石油醚、苯、丙酮等4种液体来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分离时间为140秒,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标准层析液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B.层析液中石油醚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胡萝卜素C.层析液中丙酮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叶黄素D.层析液中苯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标准层析液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A正确;B、石油醚分离出的橙黄色的胡萝卜素,而其他色素还分布在起始线附近,可见其他色素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很低,石油醚难以将其分离,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丙酮不能将菠菜叶中的4种色素较好的分离出来,3条色素带混在一起,离起始线较远而且起始线处几乎没有任何色素,这些现象可以得出菠菜叶中的4种色素在丙酮中溶解度都很大,而且相差很小,即丙酮的功能是溶解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中的4种色素,C错误;D、与对照组相比,苯分离出的3条色素带从上向下依次是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但是不能将类胡萝卜素中的两种色素分离,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思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不需要实验的检验参考答案:B3.为了减小某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该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竞争关系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参考答案:C4.下列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A.细胞膜 B.核糖体 C.核膜 D.内质网参考答案:B【考点】2I: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而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膜系统.【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单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正确;C、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D、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

5.以少量葡萄糖为碳源,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别培养酵母菌,当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已用尽时,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量(干重)和酒精量。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

A.生长量多,酒精量少

B.生长量少,酒精量多

C.生长量和酒精量都少

D.生长量和酒精量都多参考答案:A6.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利用饲料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不同年龄阶段食性不同,幼年A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A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幼年A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B.成年A鱼和幼年A鱼可能因为食物主要来源不同,在池塘中存在垂直结构C.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就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成年A鱼和幼年A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参考答案:A自然状况下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但该鱼塘是人工鱼塘,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来自饲料中的化学能,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A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特征,而成年A鱼和幼年A鱼是一个种群,B错误。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仅要增加物种的丰富度还需要注意消费者之间的合适比例,C错误。捕食是种间关系,而同种鱼之间应是属于种内斗争,D错误。点睛: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群落的空间结构,而种群的空间特征有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7.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而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所以丝瓜地的丝瓜和昆虫不能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包括该种群的全部个体,而不只是成年个体,故B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而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个体数量的比值,C项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可推知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进而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故D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和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种群概念。8.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A.染色单体形成

B.染色体联会

C.DNA复制

D.染色体复制参考答案:B9.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B.植物的向光生长和顶端优势C.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生长

D.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参考答案:答案:D10.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参考答案:D【详解】A.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A错误;B.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400倍,B错误;C.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定位】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点睛】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再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后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3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5.复原放回11.下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超级细菌遗传物质中只有4种

D.DNA分子中每个②均与一个①相连参考答案:C12.在蚕豆叶肉细胞中,既含有DNA,又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内质网⑥叶绿体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⑥参考答案:D13.右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使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参考答案:答案:D14.右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有DNAB.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碱基组成一样、都有磷酸C. 甲:糖原;乙:纤维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D. 甲:中心体;乙:核糖体;丙:构成两者的成分都没有磷脂参考答案:B15.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中Ⅱ?Ⅲ所示?根据题干所述,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底物与酶活性位点互补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青霉素属于竞争性抑制剂C.存在竞争性抑制剂或非竞争性抑制剂时,增大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作用D.此种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生物体对酶活性的控制,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参考答案:D16.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参考答案:D17.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参考答案:C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选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18.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孔。把所得的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背面朝液面,漂浮在液面上,继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酒精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稀碘液中几秒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推断其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B.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葡萄糖C.实验前,叶子已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实脸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参考答案:D19.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成纤维细胞可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代孕母羊要注射免疫抑制剂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使移植胚胎死亡C.卵母细胞去核的目的是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D.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群参考答案:B将目的基因转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A项正确;代孕母羊不会对移植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B项错误;卵母细胞去核的目的是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C项正确;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增殖,可进行传代培养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群,D项正确。20.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B.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C.mRNA上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应的反密码子D.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参考答案:D 解析: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6种;一个tRNA有许多个碱基;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能在tRNA上找到相应的反密码子。【知识点】蛋白质和核酸

【思路点拨】根据tRNA与mRNA的关系及DNA的半保留复制分析21.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四倍体马铃薯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和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子女与父母的性状总有一些差异,这些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D.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分析】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时期及其原因减Ⅰ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解答】解:A、四倍体马铃薯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虽然具有两个染色体组,但称为单倍体,A错误;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C、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子女与父母的性状总有一些差异,这些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C正确;D、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避免不了盲目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生物工程技术育种,重点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的方法、原理、优点、缺点和实例,学会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新品种,这要求考生对所学过的育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22.下列三条曲线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在如图甲、乙、丙中的①②③④中均涉及染色体数目减半,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解:①下降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分裂;②下降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分裂;③下降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分裂;④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质分裂.因此,①?④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是①和②,③和④.故选:A.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23.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两个阶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正确;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细胞质分裂,C错误;B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这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D正确。【知识拓展】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4.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如下图所示。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A.决定杯状藻藻杯形态的遗传信息最终来自细胞核B.决定杯状藻藻杯形态的遗传信息在第三次切断时被破坏C.杯状藻杯的形态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D.b能再生c的原因是b中含有决定藻杯形态的DN参考答案:A25.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A.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B.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C.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D.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参考答案:D【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解答】解:A、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A错误;B、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B错误;C、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C错误;D、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能反驳上述观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熟练掌握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6.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B.n-2m

C.n+m

D.n+2m参考答案:C27.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9∶3∶3∶1

B.3∶3∶1∶1

C.4∶2∶2∶1

D.1∶1∶1∶1参考答案:C28.下列关于高粱和玉米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着维管束鞘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

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③NADPH贮了能量,并具有还原性

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参考答案:B29.下列对健康小白鼠进行的实验处理,对其机体产生的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B.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T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丧失D.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剌激感受器,小白鼠有感觉参考答案:B下丘脑是体温恒定调节中枢,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A正确。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会引起体液免疫,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胸腺为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其胸腺,导致T细胞无法成熟,从而使体液免疫减弱,细胞免疫丧失,C正确。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剌激感受器,兴奋可以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感觉,但无法控制其下肢运动,D正确。30.图12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I一1是纯合体

B.I一2是杂合体C.Ⅱ一3是杂合体

D.Ⅱ一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疾病的判断,亲代没病,子代有病,女儿有病父亲正常,所以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一1,I一2都为杂合体Aa。Ⅱ一3为隐性纯合体aa。Ⅱ一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2。3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参考答案:A32.右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参考答案:A33.有关骨架或支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一骨架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的D.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静止的,其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参考答案:B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A正确;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B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静止的,其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34.Y某研究小组对酸奶中乳酸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后的试管,分别加入9mL无菌水,标号为A1、A2、A3、A4、A5、A6,吸取1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A1中,混合均匀;然后从A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A2中,混合均匀;重复上述操作,最后从试管A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培养并计数。涂布的三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251个、265个、276个。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在取样涂布前,需要随机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制备乳酸菌培养基过程中,倒平板时培养基温度不能太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出的乳酸菌含量与实际值相比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在探究橘皮精油对乳酸菌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时,提取橘皮精油宜采用压榨法而不用蒸馏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菌实验时,在长满乳酸菌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抑菌效果。参考答案: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香合格

(2).温度太低会导致培养基凝固,无法铺展均匀

(3).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人培养基,造成污染

(4).2.64×109

(5).两个或多个乳酸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1个菌落

(6).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7).测定透明圈大小(直径)【分析】制备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1)该小组在取样涂布前,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需要随机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看是否有菌落生成。(2)制备乳酸菌培养基过程中,若温度过低,培养基无法凝固,无法铺展均匀,故倒平板时培养基温度不能太低。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人培养基,造成污染。(3)A6中相当于稀释了106倍,三个平板中平均菌落数为(251+265+276)÷3=264个,故1ml原酸奶中乳酸菌浓度为:264÷0.1×106=2.64×109个,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该方法测定出的乳酸菌含量与实际值相比偏小。(4)该小组在探究橘皮精油对乳酸菌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时,提取橘皮精油时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故宜采用压榨法而不用蒸馏法。抑菌实验时,在长满乳酸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抑菌效果越好,透明圈越大,故可通过透明圈大小来判断抑菌效果。【点睛】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来进行计数,但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该方法测定出的乳酸菌含量与实际值相比偏小。35.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个数比是A.1:1:2:4B.1:1:1:2C.1:1:4:4

D.1:1:1:1参考答案:D3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版权所有分析:将一个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说明该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膜结构.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除细胞膜外,无其它的膜结构.解答:解: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膜的基本骨架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37.图M-2-1是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图M-2-1A.蛋白质

B.RNA

C.DNA

D.脂质参考答案:A题中图为噬菌体结构模式图,a结构为蛋白质外壳的一部分因而其成分是蛋白质。38.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组合序号双亲性状父母家庭数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90801015二油耳×干耳8025301510三干耳×油耳60262464四干耳×干耳33500160175合计670141134191204

A.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1。

C.从组合一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所以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D.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干性、右耳油性的男孩,原因可能是体细胞突变

参考答案:答案:D39.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A.1/2

B.5/8

C.1/4

D.3/4参考答案:B40.在沂河中选取生长旺盛的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颤藻(蓝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4种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有栅藻、水绵和菹草

B.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

C.4种生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D.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栅藻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如下是特异性免疫形成过程示意图[生物图(06)],就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字母)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过程实现的条件是

。⑵浆细胞与B细胞相比数量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两个即可)

,同时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是

细胞。⑶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由

分化而成。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⑷中学生小李体内含有乙肝的相应抗体但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B接种的乙肝疫苗

C输过乙肝病人的血

D现在正在患乙肝⑸病原体要引发特异性免疫一般要经过一周左右,可是过敏反应却只要几小时左右,其根本原因是,当事人体内存在

。参考答案:(1)A、B;再次感染病原体(2)内质网上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T细胞(3)(相应的)记忆T细胞、T细胞;浆细胞(4)C(5)(相应的)记忆细胞/抗体42.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答下列问题:项目能量(kJ)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419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219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46①54

(1)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2)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