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法历史沿革的回顾与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法律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八个阶段分析了少数民族法律的发展过程。一、苗民肉刑之演进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的产生并非在短期完成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夏之前的远古社会,就出现了法律的萌芽。据《尚书·吕刑》记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其注云:“蚩尤作乱,当是作重刑以乱民,以峻法酷刑民。”《周书·吕刑》载:“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遏绝苗民,无世在下。”苗族是有记载的法律文明起源的最早民族共同体,它不仅以大刑攻于外,而且以中刑、薄刑施于内。《墨子·尚同中》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制天下。……《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惟作五杀之刑,曰法。”据载苗民肉刑共四类:劓、刵、椓、黥。从夏代开始的整个奴隶制时代,都有“五刑”的记载:墨、劓、剕、宫、辟,只是在夏代被称为“禹刑”。显然,它吸收了苗民的“五虐之刑”并加以发展,将“椓”改为“宫”,将“刵”改为“髌”和“剕”,这说明苗民处在中华法律文明的前列。二、《北周律》的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制重要的过渡性演变时期,它完成了由秦汉早期的封建法制向成熟完备的隋唐封建法制的转变。这一时期多民族的法典体例和内容开始融合,促进了唐律的定型和程式化。鲜卑族代表人物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制定了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主干的北魏律。北魏律改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是对汉律体例的重大革新。新律体例在总结秦汉律基础上形成,不仅对晋律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通例。北魏以后,北齐、北周相继以汉魏律为宗,甄采习俗,制定在中国法律史中前所未有的少数民族王朝的一系列法律。《北齐律》在封建法制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成就表现在:其一,创制了新的法制形式“格”、“式”;其二,定律十二篇,为以后隋唐律的篇章结构提供了先例;其三,它确立了“重罪十条”,为世后之“十恶”提供了范例;其四,《北齐律》还确立了死、流、徒、杖、缏五刑,为封建社会的刑罚体系奠定基础。《北齐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隋唐法典均以其为蓝本。可见,《北齐律》是一部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启隋唐律之先河的重要法典。三、增设数据处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代表性法典《大元通制》,内容基本上遵循唐律,但是必须看到元朝法律“与众不同”之处。第一,在法典中增加蒙古传统的法律内容,如刑制等;在法律适用上,南北异制,“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第二,在法典中增加划分民族等级,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第三,法典中增加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如投下、驱口等。(一)祖述码“祖述互通”元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寓于忽必烈建国思想“祖述变通”之中。所谓“祖述”,就是保留蒙古旧制;所谓“变通”,就是吸收中原传统王朝的统治办法,加强文治。(二)元代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1.各族人民等级之变迁元朝法律处处反映蒙古人中心主义,带有十分浓厚的民族压迫色彩。民族等级的划分,早在蒙古汗国时期就已存在。世祖建元之初,又将各族人民划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在四个民族等级中,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又次之,南人最劣。而在若干场合,则大略分为二级,即蒙古人、色目人为一级,汉人、南人为一级。四个等级的民族在法律地位上是截然有别的。2.元代蒙古社会的刑罚制度所谓蒙古旧制,包括蒙古法和蒙古惯例两个方面:(1)保留蒙古法的某些成分。第一,婚姻方面。朝法典关于婚姻问题采用“各从本俗”的原则。蒙古人婚姻从本俗,所以对汉族的禁令,蒙古人可以例外。比如,汉族禁止“有妻更娶妻者”,但由于《札撒》允许“一夫多妻”,所以“蒙古人不在此限”。第二,宗教方面。《札撒》规定:对于各种宗教,不舍此取彼,不尊此抑彼,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免征托钵僧、诵古兰经者、法官、医师、学者、献身祈祷与隐遁生活者的税租和差役。第三,刑法方面。蒙古国时期,笞、杖刑大体上是沿用金制,自十下至一百下,每等加十,凡十等。忽必烈即位建元后,为了体现“用刑宽恕”的意旨,沿用蒙古旧制各减免三下,即所谓“天饶他一下,地天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1)元代笞杖均以七为尾数,乃成定制。(2)保留某些蒙古惯例。蒙古惯例较多,择其要者分述于下:第一,投下封邑制。“投下”源于辽之“头下”,是元朝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将被征服的民众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作为各自的私属,形成若干投下。从元太宗开始,曾几次在中原扩户,并将人户按州县分封,每五户向领主纳丝一斤。第二,驱口制度。蒙古汗国以攻城略地、掠夺人口做奴隶为其基本国策。这一点,对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元后,掳掠人口为“家奴”的事例,仍屡见不鲜。载入《通制条格》的《户口条画》对驱口制度做了详细规定。第三,约会制度。元代社会构成复杂,存在着民族、宗教和户计等多种社会区分,一旦案件涉及不同民族、宗教和户计,有关官员必须“约会”,以共同审理。《元史·刑法志》说:“诸有司事关蒙古军者,与管军官约会问。”第四,达鲁花赤制度。达鲁花赤意为掌印官,原为诸王、贵戚、斡鲁朵在其分地的代理人。忽必烈灭宋统一全国之后,继承该制度,并将其推广,在中央及地方政权机构中,遍设达鲁花赤。达鲁花赤的设置,与诸官以蒙古人为长之制相符。《元史·百官志》称:“世祖……定内外之官,……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二焉。”可见,少数民族法制随着元朝少数民族统一封建政权的建立,发生了诸多变化,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法制进一步走向融合。(三)《大元通制》成文法典元朝统治者自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颁布《至元新格》之后,又陆续制定编纂《风宪宏纲》、《大元通制》、《元典章》。《经世大典》之《宪典》、《至正条格》等。这些法典大都是从唐、末、金诸朝的会典体系演变而来,但又有其独到之处:如《大元通制》是一部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承袭唐、宋、金诸朝封建王朝法典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有很多增删修订,集中体现蒙古贵族的统治意识和蒙古游牧社会遗痕的重大影响,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新因素。四、清代县级法制的完备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它经历了267年由盛到衰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清朝是末代封建王朝,在历经两千年发展之后,封建法制辗转相承,相当完备。先后产生了大量的调整民族关系的、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法规无论数量还是内容,都超过以往朝代,标志着中国少数民族法律成熟。(一)“就社会主义旧人”清朝入关前,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扩大统治需要,满清统治集团的有识之士就主张积极吸收汉族法制文明成就。皇太极大臣宁完我曾说过,对《大明会典》不能全部照行,只能“看会典上事体,某一宗我国行得,某一宗我国行不得,某一宗可增,某一宗可减,参汉酌金,用心筹思,就今日规模立个金典出来”。这种主张得到皇太极的赏识,确立了“参汉酌金”的立法指导思想,一方面整理提炼后金政权原有的习惯法和旧法令,另一方面大胆吸收汉族(明朝)政权先进的法律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清朝入关以后,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维护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在“参汉酌金”基础上,更大规模地仿效沿用明朝法律制度。顺治元年(1644年)六月,摄政王多尔衮下令,“问刑衙门准依明律治罪”。十月,顺治帝也下令,新律制定以前,“在外仍照明律行”。第二年,又下令修律官“参稽满汉条例”,制定统一的大清律。顺治帝在为该律所作的序文中,清楚地表明“详译明律,参以国制”(2)的立法指导思想,即详细推究演绎和吸收借鉴明朝律令,适当参考保留本民族习惯法。在这一立法思想指导下,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近百年时间,清律不断修改完善而最终定型。(二)禁使用禁单行令清朝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十分重视法制。早在后金政权刚建立时,即“禁悖乱,辑盗贼,法制以立”。1621年,针对辽沈地区汉人到处击杀八旗兵民的严峻形势,努尔哈赤颁布单行法令《禁单身行路令》,要求八旗兵民必须十人以上结伙出行,否则罚银九至五钱不等,以保护八旗兵民安全。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颁布《离主条例》,允许告发主人犯罪属实的奴隶离开原主人而获自由,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央集权统治秩序,并加强对八旗大小权贵的控制。此外,为保证持续不断的战争胜利,皇太极还多次颁布军令。通过父子两代的努力,到皇太极统治时期,文物典章、军政法度已初具规模。但总体看,清朝入关以前处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阶段,法律制度比较简单,“皆因时立制,不尽垂诸久远”(3)。(三)进入大陆后的立法活动1.清律修订的基本情况大清律的制定过程大致应划分为过渡、初创、定型和变化四个时期。过渡时期指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初创时期由顺治、康熙两代完成;定型时期由雍正和乾隆两代完成;嘉庆和道光两代则处于变化时期。第一,初创时期。顺治二年,清廷设置律例馆负责修律。三年初,修律完成,名为《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四年正式颁行,这是清朝通行全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但除个别条文有所增删外,其体例、内容基本都是大明律的翻版。康熙即位后,刑部奏请重新校正律文,于康熙九年完成。康熙十八年,为了解决律与例轻重互异的矛盾,刑部奉命重新酌定新旧条例,次年编成《刑部现行则例》。该则例对大清律律文规定以外的各类犯罪,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内容。至康熙二十八年,因律和则例并行有矛盾,又交九卿议准,将《刑部现行则例》附入大清律内,删去重复条款,并于每条正文后增加总注解释律文。康熙三十六年,刑部将其奏呈朝廷。由于康熙“留览未发”,该律的修订始终未能完成。第二,定型时期。雍正即位后,以大学士朱轼为总裁,本着“析异同归、删繁就约、轻重有权、宽严得体”的指导原则,于雍正三年(1725年)完成清律的修订,五年正式颁布,名为《大清律集解》。这是清朝颁行全国的第二部成文法典,共有30卷436条,附例824条,其律文部分基本成为大清律的定本。乾隆即位后,又命大臣王泰为总裁,以详定附例为主要修律内容。乾隆五年(1740年),新律完成,正式刊行,定名《大清律例》。这是清朝颁行全国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7篇30门47卷436条,附例1049条。第三,变化时期。前后历时百年的清律修订工作至乾隆五年基本完成,其律文部分直至清末未作改变,而附例则定制为“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自乾隆至咸丰初,附例定期修订,条数逐年增加。2.其他机构或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院则例作为规范各部院行政职责及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是清朝的重要法律形式。当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八旗、国子监、内务府等各个重要机构或部门都分别制定有各自的则例,既规范了本部门的政务活动,也调整了有关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清朝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像刑部等司法审判机构的则例,还是大清律附例的重要来源和补充。3.《大清会典》《大清会典》是清朝规范国家机关组织和各级官吏活动,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行政法律规范及其相关事例的汇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下诏,仿照《大明会典》制定《大清会典》,由《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组成。这五部《会典》统称《大清会典》,也称“五朝会典”。其内容结构是按照国家机构的设置、各级官吏的职掌及行政活动的准则等进行汇编的。《大清会典》继承《唐六典》与《大明会典》传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朝行政法律制度的丰富内容。4.《西藏条例》适用对象之范围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加强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管辖,针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单行法。形成了以《大清律》为母法和适用于蒙古、西藏、青海、回疆、苗疆的单行法及《理藩院则例》为子法的清朝民族立法体系,这是清朝法制的特点,也是其法制成熟的表现。具体体现在如下:(1)清朝制定的适用于蒙古地区的法律文献。首先如《蒙古律例》。它规定了蒙古地区的各种重要制度,是清朝乾隆时期体系最大、内容最多的一部民族法规,也是清朝民族立法走向系统化,定型化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理藩院刚例》编纂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正式颁布。具体规定了理藩院的组织机构和各机构的职掌、编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规定了蒙古地区的诸种制度:《理藩院则例》在清代的各种民族法规中,是一部体系最为宠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民族法规,堪称清代民族立法的代表作。(2)适用于西藏地区的法律文献。自乾隆朝起,清政府先后对西藏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有六部单行法规:《酌定西藏善后章程》13条,制定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这部章程核心内容确立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负责下的四葛伦主持常务的西藏地方行政体制,从而改变了藏王制下西藏地方大贵族权力太大、太集中的状况,为后来的对藏立法奠定基础。《设站定界事宜》19条,该章程具体规定了西藏地方的驻防制度和贸易制度的同时,补充了乾隆十六年所定治藏章程中职官制度和司法制度方面的内容。《酌议藏中各事宜》10条,该章程在上述两部治藏章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对西藏事务的管理权。《藏内善后章程》29条,即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钦定西藏章程》内容系统完善、集清朝前期对藏立法之大成,其历史作用之重大、历史影响之深远,堪称清代对藏立法的最大成果。(3)适用于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清朝时期,在青海地区居住着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清政府先后对青海地区制定了三部系统的法规。即:《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这部法规中,规定了青海蒙古地方的会盟制度、朝贡制度、互市制度、以及青海地方的驻防制度和屯垦制度,还有青海地方喇嘛寺院的管理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设计的跨领域协作与创新思维培养
- 传统文化的力量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 从学科教育到技术领域的职业发展之路
- 企业综合实力与对公客户信用的关系研究
- 从理论到实践学术之舟的实践航程
- 《推理》(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现代媒体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分析报告
- 利用科技提高家庭中医保健效果研究
- 企业总部大楼内部空间设计与员工工作情绪关系研究
- 健康心理对疾病的抵抗作用在家庭中的体现
- 【旅游学概论课件】旅游资源
- 研究生高分论文写作(上篇)
-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联轴器基本知识讲解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夜听电台情感故事【十二篇】
- Unit 1 What's he like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国开2023年春《人文英语4》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教师追悼会家属答谢词(三篇)
- 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