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劝学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2.掌握应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方法。3.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其对成才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2.掌握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新课导入】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那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到如今已经经历了9年多的专业读书训练,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假如此刻我要让你们说说读书学习有何意义、作用,学习的方法应该怎样学习的态度应该如何,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给不了一个完整的答案的,今天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写下了一篇关于劝勉学习的文章,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让我们来体验大师笔下的学习意义、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问题。【写作背景】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作者介绍】荀子:荀况(约前313年─前238年),战国后期赵国人,名况字卿。人们尊称他为荀卿,通称荀子。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主张“人性恶”:“明礼义而化之”,即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明礼仪而化之);主张“人定胜天”:他认为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靠主观努力去认识、改造、利用它。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人之所以能够弃恶从善,是因为人不断地坚持学习。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题目解说】《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突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全文分析】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一)研读第一段1.研读文本第一段(学习的意义)文章开篇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开宗明义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下面的内容就是紧紧围绕这一论点层层展开论述的。2.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这几个比喻隐含的喻义是:人只要坚持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作为论据,论述了学习对改造人的品行起着决定作用,推论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明确:学习的意义。(板书)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研读第二段1.讨论:本段分几个层次?每层讲了什么意思?明确:分为三个层次:(教师概括板书)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比说明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第二层:包括中间两句话,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组成四组比喻来说明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由上面的比喻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2.本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明确:这一段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三)研读第三段1.让学生根据本段内容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全段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至“无以成江海”,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第二层:从“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论述学习要坚持不懈。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至最后,论述学习要专心致志。2.思考: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什么?明确:本段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当堂检测】1.下列词句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驽马(nǔ) 靛青(diàn) 跂而望(qì) 其曲中规(zhòng)B.埃土(āi) 槁暴(pù) 金就砺(lì) 锲而不舍(qì)C.跬步(kuì) 舆马(yú) 参省(xǐng) 金石可镂(lóu)D.须臾(yú) 舟楫(jí) 骐骥(jì) 蛟龙生焉(jiāo)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鼓励)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B.参省乎己(检验) 假舟楫者(借助)C.绝江河(横渡) 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D.金石可镂(镂空) 闻者彰(清楚)3.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非能水也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积善成德⑥栗深林兮惊层巅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C.①④/②⑤⑥/③ D.①②/④⑤/③/⑥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及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态度。C.作者用“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反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作者用“骐骥”“驽马”“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四个比喻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D.作者在论述学习要专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