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关王庙乡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线粒体的活动加强

B.乙酰胆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C.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

D.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参考答案:B2.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A.抗体的合成和分泌

B.染色体的复制

C.CO2还原

D.质壁分离和复原参考答案:D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感受体温的变化B.参与此时机体调节的内分泌腺有肾上腺、甲状腺和胰岛等C.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D.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全身抖,加速热量产生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说明该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血糖浓度的调节、体温调节,回忆和梳理相关过程,根据选项分析答题。【详解】下丘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的变化,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此时需要进行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因此参与此时机体调节的内分泌腺有肾上腺、甲状腺和胰岛等,B正确;寒冷条件下,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C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全身抖,加速热量的产生,D正确。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参考答案:B5.正常细胞会转变为癌细胞,导致癌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不会患癌症

B.如果剔除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就会使人类摆脱癌症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症的发生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参考答案:D6.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所患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丁图所示果蝇1个精原细胞一定产生AXw、aXw、AY、aY四种精子参考答案:AD7.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B.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C.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D.C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下丘脑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性腺产生的性激素又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使之分泌相关激素水平降低,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由图可知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详解】由图可知鸟类的繁殖活动受到日照长短的影响,日照长短是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到的,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因此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A正确;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B正确;B作用的靶细胞既有性腺又有下丘脑,C错误;C(性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D正确;因此选C。【点睛】能够把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知识迁移过来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各种蛋白质与其功能不相对应的是(

)A.酶——催化功能 B.血红蛋白——运输功能C.胰岛素——调节功能 D.抗体蛋白——细胞结构的组分参考答案:D【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羽毛等;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血红蛋白等;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蛋白质类的激素胰岛素等;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酶具有催化功能,A正确;B、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其功能是运输功能,B正确;C、胰岛素的功能是进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D、抗体是免疫功能,不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D。9.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参考答案:B【分析】“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详解】A、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原料,在基因转录形成RNA的过程中需要该物质,A不符合题意;B、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B符合题意;C、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在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该物质,C不符合题意;D、核糖核酸包括mRNA、tRNA、rRNA,翻译需要以mRNA为模板,需要tRNA运载氨基酸,场所是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群年龄结构已经处于衰退型B.各地普降酸雨C.臭氧层出现空洞D.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参考答案:D【分析】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也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日趋严重,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把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详解】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所以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其中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故选D。11.某科学家用同位素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最可能的是()A.CO2—叶绿素—葡萄糖

B.CO2—叶绿素—ATPC.CO2—三碳化合物—乳酸

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参考答案:D12.当氧气含量升高时,下列哪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可能发生的(

A.沼气池内沼气含量减少

B.牛奶变酸速度减慢

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参考答案:C13.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参考答案:B14.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B.基因突变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C.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了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A.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故不正确。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因为密码子有简并性,故不正确。C.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正确。D.基因重组既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故不正确。15.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说明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助,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复制的,也就不能繁殖,则没有侵染性,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助,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复制的,即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知HDV对HBV的影响,B错误;CD、血液中能不能检测出HDV、HBV抗原,要看是否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且根据题干信息只能看出对复制的影响,CD错误.故选:A.16.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做出反应

B.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HIV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中和HIV

D.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参考答案:B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时,机体依靠免疫系统作出反应,A错误;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在HIV,B正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只有抗体可以与HIV特异性结合,C错误;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能够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D错误。17.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A.基因a

B.基因b

C.基因c

D.基因d参考答案:B18.有关物种叙述正确的是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②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9.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20.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环境条件的变化⑤染色单体互换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1.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

A2

B1

B2

C1

C2……。向A1

B1

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1→B2

;C1→C2……)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B.若A2中液滴尚下移动,则A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C.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D.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参考答案:D22.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酞pH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处,结果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放在暗处的恢复为原色。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B.光合作用产生了CO2

C.光合作用消耗了氧

D.光合作用消耗了CO2参考答案:D23.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在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1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参考答案:A24.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活性

B.在“还原糖的鉴定”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进行水浴加热或保温

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只有脂肪的鉴定必须用到显微镜

D.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先加入0.1g/m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0.05g/ml的CuSO4;溶液,出现紫色参考答案:B25.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参考答案:B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C71×1/2×(1/2)6=7/128,A错误;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C73×(1/2)3×(1/2)4=35/128,B正确;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5×(1/2)2×C72=21/128,C错误;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相等,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参考答案:C27.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参考答案:D28.炭疽杆菌之所以在两年前能引起美国人大恐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产生两种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些科学家将该菌核区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上面说的内毒素。请分析推断一下,应继续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

A.线粒体

B.核糖体

C.质粒

D.细胞核参考答案:B29.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不同状态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的场所C.③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需要消耗能量参考答案:B30.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见下图所示,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Ο、

”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参考答案:D由题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其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其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由题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A正确;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C正确;氨基酸逆浓度进入该细胞,则氨基酸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点睛】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31.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①mRNA与②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起始密码子在①的右端B.图l所示过程相当于图2的⑧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若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③多肽链结构将发生改变D.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图中的⑦过程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知识。图1中,根据肽链长短判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因此起始密码在①端;图1过程为翻译过程,图2中⑧为翻译,该过程所需原料为20种氨基酸;①为mRNA,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密码子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改变,控制合成的多肽结构可能不发生变化;⑦为RNA的复制,发生在病毒内。32.测定一个蛋白质分子量时,哪一种方法不常用?

A.超速离心

B.电泳

C.层析

D.X-光衍射参考答案:D33.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这种蛋白质基因如在转基因技术中利用,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

)A.促使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宿主细胞中

B.使目的基因的成功导入容易被检测出来C.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更容易复制

D.使目的基因更容易成功表达参考答案:B34.油菜物种甲(2n=20),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参考答案:B【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状的变异,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主要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染色体组成的增加或减少.【解答】解:A、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A选项错误;B、油菜物种甲、乙(2n=20,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染色体为1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染色体为36条,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可加倍到72条,故B选项正确;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故C选项错误;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故D选项错误.故选:B.35.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某温度下10min内,若甲、乙装置中墨滴分别左移30mm,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1.15B.上述装置也可测细胞呼吸类型;若测某幼苗的呼吸商,需黑暗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C.若运用乙装置测量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但需要设置对照组D若排除外界物理因素的干扰,应设置对照组,即另加两组装置分别与甲乙相同,只是将等量的萌发的小麦种子替换为等量的煮沸灭菌的小麦种子参考答案:A36.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B.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D.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37.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光后,根据其吸收CO2的量绘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B点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BC段表示随光照强度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大D.C点是光饱和点,此时绿色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参考答案:D据图分析,曲线AB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小于0,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正确;B点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0,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正确;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表示随光照强度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大,C正确;C点是光饱和点,此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到达最大值,都是仍然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的多少,判断图中几个特殊点的含义,如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38.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为黑色:褐色:白色等于:A.9:3:3

B.9:3:1

C.9:3:4

D.9:6:1参考答案:C39.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参考答案:C40.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蓝藻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图1为在水分充足的白天,测得某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强度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的日变化趋势曲线;图2是某兴趣小组取株高、生理状态等相近的该种植株若干,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的实验示意图,已知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某同学推测导致12:00光合速率降低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下降,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2)已知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有利于植物度过干旱环境,但使用AMI同时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3)图2实验中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通过调节灯泡的亮度来实现,也可通过调节来实现,装置中热屏障的作用是.(4)如表为图2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序号2~7所对应的实验前后CO2浓度的变化值表示的生理指标是12h内,在第组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给植物以光下和黑暗各12h处理后装置中的CO2浓度保持不变.序号温度(℃)光照强度(%)开始时CO2浓度(%)12h后CO2浓度(%)植物叶片数12500.3500.3685225100.3500.3505325200.3500.3325425400.3500.2895525600.3500.2825625800.3500.2805725950.3500.2795参考答案:(1)气孔导度

不正确

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2)暗反应(3)灯泡与热屏障(或玻璃罩)之间的距离

防止光照改变密闭容器中温度,从而改变光合作用强度(4)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吸收的CO2量)

3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1分析可知:图中光合速率的曲线可以看出,在10:00左右时,光合速率相对量最大;但是在12:00时出现低谷,正常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的,但是此时的气孔导度最大,因此可排除二氧化碳的影响.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均在12:00时达到最高点,图中看出,这两条曲线存在这一定的平行关系.分析表格:表中对应的数据表明这几个实验组温度和CO2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光照强度,所以光照强度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解答】解:(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形式通过气孔散失,气孔导度的大小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大小的变化,并且曲线中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错时同步,即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导度.曲线中看出,12:00时气孔导度,因此导致12:00光合速率降低的环境因素不是CO2浓度下降.(2)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有利于植物度过干旱环境,但同时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即使用AMI同时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3)图2实验中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通过调节灯泡的亮度来实现,也可通过调节灯泡与热屏障(或玻璃罩)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装置中热屏障用于防止光照改变密闭容器中温度,从而改变光合作用强度.(4)由于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序号2~7所对应的实验前后CO2浓度的变化值表示的生理指标是12h内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吸收的CO2量).光照强度为0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12小时的呼吸作用量=0.368﹣0.350=0.018,结合第3组数据可知,该组的净光合作用量也为0.018,即在第3组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给植物以光下和黑暗各12h处理后装置中的CO2浓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气孔导度

不正确

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2)暗反应(3)灯泡与热屏障(或玻璃罩)之间的距离

防止光照改变密闭容器中温度,从而改变光合作用强度(4)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吸收的CO2量)

3

42.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密闭容器内有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光照强弱可通过改变光源与容器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容器内温度保持恒定且适宜,表格为不同距离下9组相同装置5分钟内产生的气泡数。(光合作用强度用金鱼藻放岀的气泡数来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光源与容器的距离/(cm)101520253035404550气泡数40393022155300

(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距离为10cm或15cm时,金鱼藻产生气泡的量并无明显变化,故若要增加15cm处产生气泡的数量,可在实验前采取_______________的措施。光源距离为45cm和50cm时气泡数为0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距离较近的组别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减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反应过程,导致_____积累,抑制光反应,使得_____的产生量减少。(3)如图是金鱼藻在15cm距离下,气泡产生速率与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浓度超过25mg/L时气泡数反而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浓度过高,导致金鱼藻细胞____,影响了金鱼藻的生理活动。参考答案:

(1).适当增加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3).容器中二氧化碳(或碳酸氢钠)逐渐减少

(4).暗

(5).[H]和ATP

(6).氧气

(7).渗透失水(或“质壁分离”)【分析】本题研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光源与容器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作为自变量,测定相同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代表光合作用强度为因变量。分析表格中实验结果可知,一定范围内,随着光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小),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小;当该距离在小于15cm内,金鱼藻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变;当该距离达到甚至超过45cm时,金鱼藻则没有气泡释放出来,说明此时的光照强度下,金鱼藻的净光合作用强度≤0。【详解】(1)因为的溶液中CO2量有限,随着光照较长时间的进行,溶液中CO2逐渐减少,导致[H]和ATP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光合作用越来越弱,从而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故若要增加15cm处产生气泡的数量,可在实验前适当增加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表中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45cm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正好供给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正好供给光合作用,即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0,产生气泡数为0,故对应所以光源距离为45cm和50cm时气泡数为零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2)当光照较长时间后,由于溶液中CO2量有限,随着光照较长时间的进行,溶液中CO2逐渐减少,暗反应减慢,导致[H]和ATP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光合作用越来越弱,从而产生的氧气气泡数逐渐减少;(3)图2中,浓度超过25mg·L-1时,因为外界溶液碳酸氢钠的浓度过高,导致金鱼藻细胞渗透失水过多,影响了金鱼藻的生理活动。【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密闭容器有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保持温度恒定且适宜”,所以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容器内CO2逐渐减少而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43.在化石燃料日趋耗竭的未来,清洁、丰富的太阳能转化成“液态阳光”将成为人类的重要能量来源,这为人工光合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2019年4月,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基因编码的光敏蛋白(PSP),成功模拟了自然光合系统的部分过程。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在自然光合系统的光反应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卡尔文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影响它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该循环在黑暗中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培养某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CO2转化成多种化合物。欲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及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