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复习提纲主讲教师:张业明zym@QQ403597998Telymclass@163.com(zym123)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新校区考试安排:时间:16周,2013年12月21日周五下午2点半-4点半地点:3204(机制09-5机制09-6机制09-7机制09-8机制09-9);3202(机制本11-3机制本11-4,机制单09-1);3203(机制才11-1)。考试形式:闭卷。题型:一、填空题(8个小题,共16分);二、多项选择题(8个小题,共16分);三、简答题(5个小题,共45分);四分析题(2个小题,共23分)第1章绪论目的:对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及相关技术。重点:掌握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即机械系统、控制系统、能源动力系统、执行单元、检测传感器等的功能。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工业三大要素)机电一体化系统须具有以下三大“目的功能”:变换(加工、处理)功能、传递(移动、输送)功能和储存(保持、积累、记录)功能。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的外文名词是
Mechatronics
,来源于日本(70年代)。取英语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我国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哪些基本要素?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之间,形成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运动传递、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等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主要涉及哪些学科?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不是机械与电子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科:机械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电子学:电工学、电机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控制论:经典控制(控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多变量)等;计算机科学:微处理系统及接口技术,应用软件技术(CAD、CAM、FMS、CAT、CNC)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1.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2.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的输入、变换、运算、存储及输出。信息处理的工具是计算机,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相关,包括硬件、软件、网络与通讯、数据库技术等;机电系统中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其硬件包括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外部存储器、主机、可编程控制器、数控装置等。3.自动控制技术
机电系统自动控制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或力矩控制、自校正补偿等,自动控制的基础是自动控制原理,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4.伺服传动技术
所谓“伺服”(Servo)即“伺候服侍”的意思。
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运动部件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运动,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伺服传动系统采用的驱动技术与使用的执行元件有关。按照执行元件的不同分为电气伺服、液压伺服、气压伺服5.检测传感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即从待测对象获取信号并送到信息处理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温度等)转换成一定的与其成比例的电量;二是对转换的电信号的加工处理如放大、补偿、标定。
检测传感装置是实现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要求传感器及其放大处理电路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够抗干扰、可靠性高。6.系统总体技术
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即从全局和系统目标角度,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功能子系统,对于每个子系统的技术方案要从整个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考虑,最终使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第2章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把已学过的一些机械设计的初步知识运用到系统中,并进一步学习一些典型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重点:突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选用,以及主要机械结构如主轴组件、导轨、支承件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难点:常用的传动装置如滚珠丝杠副、同步齿轮带等的选择及设计计算。技巧注意事项:因为该部分内容与所学过的机械设计课程联系紧密,学生必要时应该复习以前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常用传动部件: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同步齿形传动、高速带传动,及各种凸轮、连杆其它非线性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转矩和转速。因此,它实质上是一种转矩、转速变换器。目的是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与转速方面得到最佳匹配。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内循环: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螺杆保持接触的循环叫内循环。外循环:滚珠在返回时与螺杆脱离接触的循环称为外循环。按结构的不同,外循环可分为螺旋槽式、插管式和端盖式三种。什么是滚珠丝杠的轴向间隙?如何调整滚珠丝杠的轴向间隙?轴向间隙通常是指丝杠和螺母无相对转动时,丝杠和螺母之间的最大轴向窜动。除了结构本身的游隙之外,在施加轴向载荷之后,轴向间隙还包括弹性变形所造成的窜动。滚珠与螺母原有的间隙承载时滚珠与滚道弹性变形引起的间隙
当丝杠改变转动方向时,间隙会使运动产生空程,从而影响机构的传动精度。通常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方法消除间隙,提高刚度。常用调整结构形式:★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双螺母齿差调隙式
★双螺母垫片调隙式★弹簧式自动调整式★单螺母变位导程调隙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不常用)当螺旋机构中存在间隙,若螺杆的转动方向改变,螺母不能立即产生反向运动,只有螺杆转动某一角度后才能使螺母开始反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空回。
轴向间隙包括两部分
“齿轮传动部件是转矩、转速和转向的变换器”一、齿轮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设计机电一体化齿轮传动系统,主要是研究它的动力学特性。2.2.4齿轮传动
1.最佳总传动比由于负载特性和工作条件的不同,最佳传动比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方法。在伺服电动机驱动负载的传动系统中常采用使负载加速度最大的方法。常用的圆柱齿轮传动的间隙调整方法
(a)偏心套(轴)调整法如右图所示,将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4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将电机2安装在偏心套1(或偏心轴)上,通过转动偏心套(偏心轴)的转角,就可调节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从而消除圆柱齿轮正、反转时的齿侧间隙。特点是结构简单,但其侧隙不能自动补偿。2.2.4齿轮传动1偏心套2电动机3减速箱4和5减速齿轮
齿轮啮合间隙会造成传动死区,若死区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常会使得系统产生以1~5倍的间隙而进行的低频振荡。为此尽量采用齿侧隙较小、精度较高的齿轮传动副。但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则多采用各种调整齿侧隙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啮合间隙,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b)轴向垫片调整法如右图所示,齿轮1和2相啮合,其分度圆弧齿厚沿轴线方向略有锥度,这样就可以用轴向垫片3使齿轮2沿轴向移动,从而消除两齿轮的齿侧间隙。装配时轴向垫片3的厚度应使得齿轮1和2之间既齿侧间隙小,运转又灵活。特点同偏心套(轴)调整法。2.2.4齿轮传动1、2---齿轮
3--垫片(c)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这种消除齿侧间隙的方法是将其中一个做成宽齿轮,另一个用两片可相对转动的薄齿轮组成。采取措施使一个薄齿轮的左齿侧和另一个薄齿轮的右齿侧分别紧贴在宽齿轮齿槽的左、右两侧,以消除齿侧间隙,反向时不会出现死区。具体措施有:
(1)周向弹簧式(2)可调拉簧式
2.2.4齿轮传动齿轮传动传动链的级数和级比的选择应遵循原则总原则:尽量采用较大传动比的单级传动配置传动比的目的:满足驱动元件与负载之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传动精度(误差)相互匹配的基本要求。多级传动时,遵循如下的原则:1、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
传动比i的分配先小后大,级数越多等效转动惯量越小,但级数太多时,结构复杂化,并且等效转动惯量降低不明显。2、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传动比i的分配先小后大,并且提高末一级齿轮副的精度,使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3、重量最轻原则小功率传动时,i的分配各级相等;大功率传动时,i
的分配先大后小。对数减少传动精度提高三、谐波齿轮传动1、谐波齿轮传动原理
利用行星轮系传动原理,波发生器转动,迫使柔性齿轮产生可控制的变形波(近似谐波),并和刚轮作用引起齿间相对位移,传递运动和动力。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其实质是一种新型减速器。波发生器是行星轮系的转臂刚轮是中心轮柔轮是行星轮2.2.6间歇传动部件
在机械和仪表中,常常需要原动件作连续运动,而从动件则产生周期性时动时停的间歇运动,实现这种间歇运动的机构称为间歇运动机构。常见的间歇传动部件有:棘轮传动、槽轮传动、蜗形凸轮传动等部件2.4.1导向支承部件导向支承部件的作用是支承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这样的部件通常被标为导轨副,简称导轨。导轨副主要由承导件1和运动件2两部分组成,如图2-20所示。运动方向为直线的被称为直线导轨副,为回转的被称为回转运动导轨副。常用的导轨副种类很多,按其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流体介质摩擦导轨等。
图2-20导轨副的组成1-承导件2-运动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和计算机外围设备等的精度和运动速度都比较高,因此,其导轨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平稳性,工作时应轻便省力,速度均匀,低速运动或微量位移时不出现爬行现象;高速运动时应无振动。在低速运行时(如0.05mm/min),往往不是作连续的匀速运动而是时走时停(即爬行)。其主要原因是摩擦系数随运动速度的变化和传动系统刚性不足。④运动的灵活性和低速运动的平稳性导轨的爬行现象机理(弹簧-阻尼系统)
传动系统2带动运动件3在静导轨4上运动时,作用在导轨副内的摩擦力是变化的。导轨副相对静止时,静摩擦系数较大。运动开始的低速阶段,动摩探系数随导轨副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降低,直到相对速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动摩擦系数才随相对速度的减小而增加。由此来分析下图所示的运动系统是:匀速运动的主动件1,通过压缩弹簧推动静止的运动件3,当运动件3受到的逐渐增大的弹簧力小于静摩擦力F时,3不动。直到弹簧力刚刚大于静摩擦力F时,3才开始运动,动摩擦力随着动摩擦系数的降低而变小,3的速度相应增大,同时弹簧相应伸长,作用在3上的弹簧力逐渐减小,3产生负加速度,速度降低,动摩擦力相应增大,速度逐渐下降,直到3停止运动,主动件l这时再重新压缩弹簧,爬行现象进入下一个周期。弹簧-阻尼系统图1-主动件;2-弹簧-阻尼;3-运动件;4-静导轨
为防止爬行现象的出现,可同时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卸荷导轨、贴塑料层导轨等;
★在普通滑动导轨上使用含有极性添加剂的导轨油;
★用减小结合面、增大结构尺寸、缩短传动链、减少传动副等方法来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防止爬行现象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3章传感检测系统的选择与设计目的:了解并会选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一些传感元件。重点:掌握传感器的各种类型、测量精度、范围、基本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等。难点:各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处理技术和测试技术基本知识的运用。3.1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3.1.1传感器的组成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图3-1传感器的组成(1)敏感元件:
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其输入、输出间具有确定的数学关系(最好为线性)。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2)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如位移、应变、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形式。(3)基本转换电路:将电信号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表3.2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基本参数指标环境参数指标可靠性指标其它指标量程指标:量程范围、过载能力等灵敏度指标:灵敏度、分辨力、满量程输出、输入输出阻抗等精度有关指标:精度、误差、线性、滞后、重复性、灵敏度误差、稳定性等动态性能指标:固有频率、阻尼比、时间常数、频率响应范围、频率特性、临界频率、临界速度、稳定时间、过冲量、稳态误差等温度指标:工作温度范围、温度误差、温度漂移、温度系数、热滞后等抗冲振指标:允许各向抗冲振的频率、振幅及加速度、冲振所引入的误差等其它环境参数:抗潮湿、抗介质腐蚀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等工作寿命、平均无故障时间、保险期、疲劳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及抗飞弧等使用有关指标:供电方式(直流、交流、频率及波形等)、功率、各项分布参数值、电压范围与稳定度等结构方面指标:外形尺寸、重量、壳体材质、结构特点等安装连接方面指标:安装方式、馈线电缆等
传感器标定是指利用较高等级的标准器具(或仪器、仪表)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刻度,或者说通过试验建立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确定出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传感器的标定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1.感器静态特性标定静态标定目的是确定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精度、迟滞性和重复性等。2.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动态特性标定的目的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如时间常数、上升时间或工作频率、通频带等。传感器的标定3.2线位移检测传感器3.2.1光栅位移传感器3.2.2感应同步器3.2.3磁栅位移传感器3.3角位移检测传感器一、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转角变换为电压信号的传感器。由于它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对环境无特殊要求,输出信号大,抗干扰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二、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码盘式角度—数字检测元件。它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增量式编码器,一种是绝对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精度易于保证等优点,所以目前采用最多。
绝对式编码器能直接给出对应于每个转角的数字信息,便于计算机处理,但当进给数大于一转时,须作特别处理,而且必须用减速齿轮将两个以上的编码器连接起来,组成多级检测装置,使其结构复杂、成本高。
4、传感器与微机的基本接口
输入到微机的信息必须是微机能够处理的数字量信息。传感器的输出形式可分为模拟量、数字量和开关量。与此相应的有三种基本接口方式,见下表。一、检测系统的组成第4章微机控制系统的选择及接口设计目的:了解控制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作用及常用的控制系统类型,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对执行机构运动的分析等。重点:微机控制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考虑接口的设计(主要是硬件)。学习了解Protel电路设计与制板软件的使用。难点:程序语言设计和微机控制所学内容在本章的灵活运用。技巧注意事项:复习控制工程、微机控制等相关内容。第一节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知识
一、微机部分的作用及机电一体化系统对其基本要求1.作用:
将来自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有目的地运行。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见下图。第九节数字显示器及键盘的接口电路
一、数字显示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使用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CRT(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显示器和LCD(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
)等作为显示器件。其中LED和LCD成本低、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方便,应用广泛。
1、LED显示器
LED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点或一个笔划发亮。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示出各种字符。这种笔划式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字符数量少,但控制简单、使用方便。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显示器。共阳极共阴极通常的七段LED显示块中有八个发光二极管,故也称之为八段显示块。其中七个发光二极管构成七笔字形“8”。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小数点。七段显示块与单片机接口非常容易。只要将一个8位并行输出口与显示块的发光二极管引脚相连即可。8位并行输出口输出不同的字节数据即可获得不同的数字或字符。通常将控制发光二极管的8位字节数据称为段选码。共阳极与共阴极的段选码互为补数,二者之和为FFH。
数码管显示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1).静态显示
就是当显示器显示某一个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或截止。例如七段显示器的a、b、c、d、e、f导通,g截止,显示0。这种显示方式每一位都需要一个8位输出口控制,三位显示器的接口逻辑如下图所示。静态显示的特点:每一位都需要一个8位输出口控制,用于显示位数较少(仅一、二位)的场合;较小的电流能得到较高的亮度,可以由8255的输出口直接驱动。
(2)动态显示
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地轮流点亮各位显示器(扫描)。对于每一位显示器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和点亮时间与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调整电流和时间参数,可实现亮度较高较稳定的显示;若显示器的位数不大于8位,则控制显示器公共极电位只需一个8位并行口(称为扫描口或位选口
)。控制各位显示器所显示的字形也需一个共用的8位口(称为段数据口)。用于显示位数稍多的场合,需编写扫描程序。
一、光电隔离电路设计为了防止强电干扰以及其他干扰信号通过I/O控制电路进入计算机,影响其工作,通常的办法是首先采用滤波吸收,抑制干扰信号的产生,然后采用光电隔离的办法,使微机与强电部件不共地,阻断干扰信号的传导。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的光电转换元件组成,如下图所示.光电隔离电路的主要作用:
(1)可将输入与输出端两部分电路的地线分开,各自使用一套电源供电。这样信息通过光电转换,单向传递,又由于光电耦合器输入与输出端之间绝缘电阻非常大(一般为1011~1013Ω),寄生电容很小(一般为0.5~2pF),因此,干扰信号很难从输出端反馈到输入端,从而起到隔离作用。(2)可以进行电平转换。如上图a所示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可以很方便地把微机的输出信号变为12V。(3)提高驱动能力。隔离驱动用光电耦合器件,如达林顿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件,不但具有隔离功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驱动负载能力。微机输出信号通过这种光电耦合器件后,就能直接驱动负载。第5章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目的:伺服系统的主要作用及其分类,学习步进电机伺服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特性、控制方法,了解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的特点。重点:开环伺服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包括步进电机的选择、传动比的分配、惯性匹配、力矩校核、刚度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难点:清楚计算过程中每个公式的来龙去脉及其量纲。一、执行元件的作用1.作用:执行元件主要用来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将来自电、液压、气压等各种能源的能量转换成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等方式机械能,并完成要求动作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参见下图。执行元件的种类三、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1)惯量小,动力大。
表征执行元件惯量的性能指标:m(直线运动)、转动惯量J(回转运动)表征输出动力的性能指标:推力F、转矩T、功率P对直线运动:a=F/m;对回转运动:P=ωT,ε=T/J。即加速度a与角加速度ε表征了执行元件的加速性能。
比功率:表征动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包含功率、加速性能与转速三种因素,即比功率=Pε/ω=T2/J(2)体积小,重量轻:用功率密度或比功率密度来评价
功率密度=P/G;比功率密度=(T2/J)/G,其中G为执行元件重量。(3)安装方便、便于维修维护。
最好不要维修,无刷DC及AC伺服电机→走向无维修(4)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主流是电气式。其次是液压式和气压式(在驱动接口中需要增加电-液或电-气变换环节)。内燃机定位运动的微机控制较难,故通常仅被用于交通运输机械。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伺服电动机的主要控制方式
由以下4部分组成:
☻控制器;
☻功率驱动装置;
☻检测反馈装置;
☻伺服电机(M).
例:数控机床伺服系统(3)半闭环与闭环伺服系统区别①半闭环位置检测装置安装位置:注意:半闭环位置检测装置安装位置在滚珠丝杠或电机轴上,而不是工作台上.半开环系统(3)半闭环与闭环伺服系统区别
②精度较低
传动链有一部分在位置闭环以外,其传动误差没有得到系统的补偿,因而半闭环伺服系统的精度低于闭环系统.
③调整比较容易(4)半闭环和闭环伺服系统应用场合注意:
半闭环系统应用较多,闭环系统一般只用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大型数控机床上.图6-3伺服电动机控制方式的基本形式第四节
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一、步进电动机的特点与种类
1.步进电动机的特点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它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输入一个电脉冲就转动一步,即每当电动机绕组接受一个电脉冲,转子就转过一个相应的步距角。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数及频率成正比,并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向,很容易用微机实现数字控制。一、步进电动机的特点与种类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①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电源电压的波动、电流的大小与波形的变化、温度等)的影响,只要在它们的大小未引起步进电动机产生“丢步”现象之前,就不影响其正常工作;②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以后也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以后,其累积误差变为“零”,因此不会长期积累;③控制性能好,在起动、停止、反转时不易“丢步”。④不需要传感器进行反馈,可以进行开环控制;⑤缺点是能量效率较低。因此,步进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开环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使系统简化,并可靠地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步进电动机与DC和AC伺服电动机相比其转矩、效率、精度、高速性比较差,但步进电动机具有低速时转矩大、速度控制比较简单、外形尺寸小等优点,所以在办公室自动化方面的打印机、绘图机、复印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在工厂自动化方面也可代替低档的DC伺服电动机。
(3)工作原理小结
①步进电机每次转过一个确定的角度,即步距角α;
式中:
①m为相数,k为通电方式系数。m相m拍时(如单相或双相励磁时,k=1;m相2m拍时(如单双相励磁时),k=2;z为转子齿数.
②通过改变通电顺序来改变旋转方向;
③通电状态的变化频率越高,转速就越高.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三种运行方式:
单三拍时:A—B—C,—A—B—C…4
双三拍时:
单双拍(即六拍)时:AB—BC—CA,—AB—BC—CA…A—AB—B—BC—C—CA,--A—AB—B—BC—C—CA…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主要特性有5个:
☻步距角与静态步距误差;☻启动频率fq
;
☻连续运行的最高工作频率;
☻加减速特性;
☻矩频特性与动态转矩.
三、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及性能指标软件脉冲分配
软件环形分配器的设计方法有很多,如查表法、比较法、移位寄存器法等,它们各有特点,其中常用的是查表法。步序导电相工作状态数值(16进制)程序的数据表正转反转CBATABA00101HTAB0DB01HAB01103HTAB1DB03HB01002HTAB2DB02HBC11006HTAB3DB06HC10004HTAB4DB04HCA10105HTAB5DB05H减速器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减速器传动比应满足驱动部件与负载之间的位移、转速和转矩的关系。不但要求传动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其转动惯量尽量小,以便在获得同一加速度时所需转矩小,即在同一驱动功率时,其加速度响应为最大。以步进电动机为例,其传动比可按下式计算:式中为步进电动机步距角(o);为丝杠导程(mm);为工作台运动的脉冲当量(mm)。脉冲当量指对应于系统输入端的一个进给脉冲,系统输出端产生的转角或位移。第6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电磁干扰的两种传输途径:辐射耦合途径,传导耦合途径。电磁干扰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电磁干扰源;(2)电磁干扰传播途径;(3)电磁干扰敏感体主要干扰源: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性能,首先须弄清干扰源。从干扰窜入系统的渠道来看,系统所受到的干扰源分为供电干扰、过程通道干扰、场干扰等。几种接地技术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是为许多接在一起的不同的电路提供一个公共电位参考点,这样不同种类电路的信号就可以在不同种的电路之间传输。多点接地
设备内电路都以机壳为参考点,而各个设备的机壳又都以地为参考点。在高频电路中必须使用多点接地,并且要求每根接地地线的长度小于信号波长的1/16。混合单点接地
系统内的电源需要单点接地,而高频或射频信号又要求多点接地,这时就可以采用混合单点接地的方法。这种接地方法的缺点是接地导线有时较长,不利于高频或射频电路所要求的接地性能,这种方法适用于板级电路的模拟地和数字地的接地方式。混合多点接地
混合多点接地方法不仅包含了单点接地特性也包含了多点接地特性,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接地方法。由于采用了就近接地,接地导线可以做到很短。这不仅降低了接地阻抗,同时还减小了接地回路的面积,有利于抑制干扰耦合的现象发生接地的一般性原则低频电路:
对于低频电路接地的问题,应坚持一点接地的原则。这种接地方式一般在1MHz以下的工作频率段内能工作得很好。高于10MHz高频电路:
为了降低接地线阻抗和接地线间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所造成的电路引互相耦合干扰的机会,高频电路宜采用就近接地,即“多点接地”的原则。一般来说,当电路的工作频率高于10MHz时,应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高频接地的关键技术就是尽量减少接地线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高低频率混合电路:当一个系统中既有低频电路又有高频电路(这是常有的情况)时,应该采用混合接地的原则。系统内的低频部分需要单点接地,而高频部分需要多点接地。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地线分成3大类,即电源地、信号地和屏蔽地。所有电源地线都接到电源总地线上,所有的信号地线都接到信号总地线上,所有的屏蔽地线都接到屏蔽总地线上,最后将3大类地线汇总到公共的地线上。过程通道抗干扰措施
抑制传输线干扰主要措施:光电隔离、双绞线传输、阻抗匹配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1.光电隔离的长线浮置措施
在长线传输时可以将模块间两个光电耦合器件用连线“浮置”起来,消除了各电气功能模块间的互相窜扰,解决了长线驱动和阻抗匹配问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与维护合同
- 专业灯光音响租赁协议范本2024年版A版
- 不动产买卖合同范例2024版
- 2025年槽探施工项目地质信息采集合同范本3篇
- 2024月子中心定制化月子套餐及专业护理服务合同3篇
- KTV转让合同范本
- 2024版正规装修分期付款合同范本
- 不动产全抵押清偿债务合同样本版
- 2024幼儿园教师学生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提升合同3篇
- 情绪与沟通技巧培训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 【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真模拟提高卷(三)(A4版)(北师大版)
- 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船舶建造安全监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燃烧仿真.燃烧数值模拟方法: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燃烧仿真前沿技术与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