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_第1页
《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_第2页
《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_第3页
《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_第4页
《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文解字部》所见之《疾病名录》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词典。东汉徐慎受其一生的影响。它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学的源泉。然而,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其本身也记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说文解字》这样一部东汉时期的字书,除了记录那个时代的语言以外,自然也反映了当时的诸多文化信息。540部的分类,表面上是对字形的分类,实际上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化信息,因为每一部就是一个意义的类属,如“示”部反映的是关于古代祭祀的文化信息;“草”部反映的是人们对植物类别的认识;“田”部则反映了关于古代社会农业方面的文化信息。当然,对于这个意义的类属,有的可以是几个部同时反映一个方面的文化信息,像我们通常会把饮食服饰作为一个类别来加以描述,那么这在《说文解字》里面就要涉及到“食”部、“衣”部以及“巾”部里相关字的说解了。许慎在《上<说文解字>表》里就称《说文解字》是“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由此可见《说文解字》里面所含的文化信息实在是非常丰富。《说文解字》疒部,记载了大量有关疾病名称的词条,通过对这些词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东汉时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相关的医学文化信息。此部共收字102个,重文7个,其中大部分记载的是当时某种具体病的名称以及人们发病时状态的具体描写,也有对动物所生之病的称呼(主要指马),还有与疾病相关的词汇。我们首先对此部所收的字进行详细的归类与分析。一、与人体特定器官或部位相关的疾病由来1.目、目、各大两菌之病(1)《说文》:“疒馬,目病。”虽然,此部中有关目病的字许慎只收了一个,但是要说明的是这并不表明目病就只有这一种,因为在目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慎收了很多有关目病的字,例如:“眚,目病生翳也。”意思是眼睛看不清。“目良,目病也。”段注:“颜曰:目视不正也。”“目未,目不明也。眺,目不正也。眣,目不正也。”段注:“自眺至此皆状目之邪。”这里说的都是眼斜之病。“盲,目无牟子。”段注:“无牟子者、白黑不分是也。今俗谓青盲。”“瞽,目但有朕也。”段注:“朕从舟,舟之缝理也,引申之凡缝皆曰朕,但有朕者,才有缝而已。”“瞍,无目也。”段注:“无目与无牟子别。无牟子者,黑白不分;无目者,其中空洞无物。故《字林》云:瞍,目有朕无珠子也;瞽者,才有朕而中有珠子;瞍者,才有朕而中无珠子……凡若此等皆对文则别,散文则通。”这里说的是眼睛近视或者完全坏掉了,即现在说的盲人,但是古代却分的很细,这一点,段玉裁给我们解释得很详细了。2.春时有首疾(1)《说文》:“疒或,头痛也。”(2)《说文》:“疒肖,酸,头痛。《周礼》曰:‘春时有首疾。’”(3)《说文》:“疒匕,头疡也。”段注:“《周礼·医师》:‘凡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注云:疒匕头疡。亦谓秃也。’”(4)《说文》:“疡,头创也。”3.《文》:“,颈肿也。也”之文(1)《说文》:“瘿,颈瘤也。”(2)《说文》:“廔,颈肿也。”此二者的区别在段玉裁的注里说的很清楚,他说:“颈瘤则如囊者也,颈肿则谓暂时肿胀之疾,故异其辞。”4.“重、轻也”的文献记载(1)《说文》:“,腹中急也。”依段注,则应为腹中急痛也。(2)《说文》:“疝,腹痛也。”(3)《说文》:“疛,小腹病。”依段注,小当做心。(4)《说文》:“痞,痛也。”段注:“《广韵》曰:腹内结痛。”可见此亦是腹病之一种。5.口之不从,即有口腔之(1)《说文》:“疴,病也。《五行传》曰:‘时即有口疴。’”段注:“言之不从,是谓不义,时则有口舌之疴。”可见,此乃指口病之疾。(2)《说文》:“,口呙也。”段注:“口部曰:‘呙,口戾不正也。’”(3)《说文》:“疦,也。”此乃和互训,意乃相近。6.脚肿形,说“已走也”(1)《说文》:“瘇,胫气足瘇。《诗》曰:既微且瘇。”段注:“按云胫气肿即足肿也。”即现在说的脚肿。(2)《说文》:“,跛病也。”(3)《说文》:“痕,胝瘢也。”段注:“肉部月垂下云:‘瘢胝也’,与此同义。”查肉部“月垂,跟胝也。”段注:“跟,足歱也……是足跟生胝之说。”可见,痕的意思就是脚生胝之病。二、“女病也”应为衍字,其又分以下三种形式在上一部分里,我们所论述的部里面的病名,更多的是涉及到外科方面的,而无关于内科的。可是,此部有几个字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们是:1.《说文》:“,女病也。”段注:“按女字必是衍字。”他还引了很多例证来说明女字为衍字。然而,我们却认为段氏此说,还有待商榷,因为《说文解字诂林》里载的洪颐煊的《读书丛录》里,洪氏对的解释如下:“颐煊案:《山海经》、《南山经》:‘之水多沛育,佩之无瘕疾。’郭璞注:‘,蛊病也。《左氏昭元年传》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则是女病也,不宜删女字。”因此我们认为,“女病也”的解释是可靠的。2.《说文》:“痫,病也。”段注:“今谓小儿癫曰痫也。”据此可知,此乃是小儿病也。3.《说文》:“瘛,小儿瘛病也。”三、《介,榨也》《说文》:“癣,干疡也。”即指皮肤感染霉菌引起的皮肤病。《说文》:“疒介,搔也。又“搔,刮也。”段注:“按,搔,摩也。又疒部疒介,搔疡也。疡之需手搔者,谓之搔疡。”即疥疮,痒而须搔。《说文》:“痂,疒介也。”《说文》:“,皮剥也。”又“剥,裂也。”此意即为皮肤脱屑之症。四、足气不至也《说文》:“痿,痹也。”《说文》:“痹,湿病也。”《说文》:“,足气不至也。”段注:“《玉篇》云:‘足气不至,转筋也。’”《说文》:“疒扁,半枯也。”此意即今日所谓的半身不遂,也即是偏瘫。五、“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学1.《说文》:“疒多,马病也。”2.《说文》:“疒兑,马胫疡也。”以上即是我们所进行的大致归类。首先,我们从第一类即许慎对与人体各具体器官或部位相关的疾病名称的说解中可以发现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疒部的95个字中(此部共有102个字除去重文7个)所占比例将近四分之一,即使这样,也还不包括人体内部器官诸如心、肝、脾、肺等部位病的名称。第二,在此类的说解中,对相同器官的疾病许慎都用了不同的名称,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为的是能够区分相同疾病之间的细微差别。第三,此部中,对与人体各具体器官或部位相关的疾病名称的说解中,我们见到更多的是来自人体外部各部位疾病名称的说解,而对于人体内部身体器官,除腹痛这个比较笼统的可以认为是人体内部器官的说解外,几乎再没提到。综上看来,我们认为许慎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医学,如果拿现今医学的分科来做一下比较的话,那么可以说,外科的医学水平已经处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了。因为从以上对人体具体身体部位病的称呼的归类中,我们不仅看到几乎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这里是指外部)都有涉及到,而且对同一部位的病的称呼,许慎都用了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来区分其中的细微差别,要是没有较高的外科医学知识水平,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与此相对的是对人体内部器官,至少在《说文解字》的疒部中,则几乎没有涉及,这显然表明当时的内科医学水平还依旧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毕竟对于几乎处处皆为“要害”的五脏六腑等人体内部器官来讲,一旦发生病变,凭当时的医学条件,要进行治愈是很困难的,人们能做的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这样的方法去推测身体内部的病变。像众所周知的《扁鹊见蔡桓公》里就记述了扁鹊四次对蔡桓公病情的诊断,从腠理到肌肤到肠胃直至最后到了难以医治的骨髓,可以说这些都是对身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扁鹊用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病人外表症状的观察,进而去推测病因的。文中同时也讲到了扁鹊对可以进行医治的前三种病变的治疗意见,分别是用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用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和用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也即是用药物治疗,针石的方法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了,然而,我们对扁鹊的自认为可以治愈的说法表示怀疑,试想即使是今天,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疾病的治疗恐怕也只是能起到一个辅助的治疗罢了。其实,这篇文章出自《韩非子·喻老》,它本身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的本意是旨在说明一个人在计划克服困难的时候,就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要做一番大事业,就要着手于它细微的时候这样的一个道理,当然,其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也就退居其次了。因此,古代在面对内科疾病的时候,更符合事实的情况应当是人们面对疾病的无奈,这样刚好吻合了《说文解字》里面疒部没有内脏器官疾病名称记述的事实。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东汉的华佗已经发明了麻沸散,从而已经开始利用其麻醉效果来实行手术治疗了,而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利用手术来对病人进行医治的医生。例如《后汉书·华佗传》就记载了华佗应用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的情况:“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那么由此看来当时关于内科的医学水平应该是很高了,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否认,因为即使是今天,手术也应该是治疗内科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如果我们再仔细地考察一下华佗的生活年代和许慎写成《说文解字》的时间,就会发现这样的推理似乎并不正确。华佗的出生年代是在大约公元145年左右,那么他利用麻沸散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只能更往后了,而许慎写完《说文解字》的时间是公元100年,那么至少说在许慎以前的时代,内科医学的水平还是处在一个初级摸索的阶段,这样的说法才是更可信的。此外,中国古代文化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孝”的宣扬,而保持身体的完整则是作为“孝”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儒家经典《孝经》里就明确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儿孙们必须要随时注意保持自己身体的完整性,这是最基本的孝行,哪怕是最后死掉了,尸体也同样要求保持其完整。因此,我们可想而知,受到这种思想的约束,那么人们对于手术这种要在人体上动刀的治疗手段,也必然会在认识上有极大的局限性,而这同样也会制约内科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文解字》里疒部里缺少内科疾病名称的记载,我们认为是完全符合事实的。第二,从女(妇)科、小儿科里的说解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许慎时代(或是更早),人们也许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妇女之病、小儿病单独作为一个类别进行看待了。妇女、小孩作为社会里很特殊的两个群体,他们的特殊之处就表现在其生理特征方面的独特性,这些都是不应该被医学所忽视的,然而这种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步形成的。由《说文解字》疒部里的这三个字所反映出的信息让我们意识到这种认识在当时已经开始形成,这无疑应该是医学前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可以推测此时的医学,正在逐步走向精细,这必然会让医学研究及应用更加专业化。第三,许慎对皮肤科和神经科疾病的说解,说明了那个时代对这类疾病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了,但是对于此两类疾病更详尽的了解,仅从《说文解字》里的这些阐述来看还尚不能明了。第四,许慎对诸多马病的说解,让我们感到这种为马生病而专门取名字的现象,正说明了当时兽科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分科而存在了。而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生就分为四种: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专科。可见,兽科的分科应该是很早的事情了。六、关于该部门反映的其他方面的文化信息除了以上所涉及到的可以窥见医学分科的诸字,我们从其他部分字的说解中还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医学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信息:1.寒病为热,则热而恶热饮也中国古代的医药典籍,很多地方都是用阴阳、寒热来阐述病理的:《四库全书》所载的《伤寒论注释》中就多次提到寒、热,“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所载的徐大椿著的《医学源流论》,其在寒热虚实真假论一节里也说道:“病之大端不外乎寒热虚实,然必辨其真假而后治之无误。假寒者,寒在外面而热在内也,虽大寒而恶热饮;假热者,热在外而寒在内也,虽大热而恶寒饮,此其大较也。”《说文》:“,寒病也;瘧,热寒休作;,中寒肿核。”许慎的说解尽用“寒、热”这样的字眼,显然是受了上述所论及的中国古代传统的中医思想理论的影响。2.从“五石散”看魏晋时期医学的发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既然许慎将其放入此部当中,那么说这是一种病的名称大概是不会有错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病很有可能与魏晋时期所风行的吃一种叫做“五十散”的药而产生的症状有关。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字学史纲要》里曾经对此事做过比较详细的介绍,他说:“‘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