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1页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2页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3页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4页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下图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A.爆发原因 B.兴衰过程 C.主要特点 D.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此可知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故选B项;卡片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过程,ACD项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ACD项。故选B项。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意思是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发动,没有提出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因此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利用宗教进行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将将矛头指向清王朝,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依靠了人民群众,排除D项。故选B项。3.下侧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中没有涉及鸦片战争的信息,D项符合题意;根据图示信息“反侵略、反封建”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排除A项;根据图示信息“西方列强、联合、清政府、镇压”可说明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排除BC项。故选D项。4.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A.拜上帝会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于1853年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故C项正确;拜上帝会是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结社,排除A项;《劝世良言》是基督教新教派最早的中文布道册子,排除B项;《资政新篇》是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排除D项。故选C项。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C.安庆保卫战失利 D.天京事变【答案】D【解析】据“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内乱。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D项正确;北伐失利与“煮豆燃萁”无关,排除A项;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排除B项;安庆保卫战失利与“煮豆燃萁”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太平军驰骋疆场歼灭了成千上万的清朝军队。太平军所到之处,推倒官府,扫荡封建秩序,冲击纲常名教。昔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绅地主无不威风扫地。”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B.实施了近代改革方案C.创新了农民革命方式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答案】A【解析】根据“太平军驰骋疆场歼灭了成千上万的清朝军队。太平军所到之处,推倒官府,扫荡封建秩序,冲击纲常名教。”可得出,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A项正确;《资政新篇》并没有实施,排除B项;革命方式没有创新,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清王朝的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7.范文澜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材料中的“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型、私有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因宗派斗争、思想保守、安于享乐而失败的农民阶级领导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运动,排除C项;义和团并非因宗派斗争而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8.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可知,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C项正确;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题意信息不符,排除A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与题意信息不符,排除B项;《资政新篇》是洪仁轩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会面临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C项正确;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内部变乱导致分裂、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经常遇到的情况,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0.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答案】D【解析】图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9月下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之后攻克武昌,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综上所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形势图问题导引从图中看,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答案】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地图类试题解题方法:第一步,分析地图基础信息,如提示语、图名图例、图文看图中具有鲜明特征和标志性的历史事物;第二步,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地图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从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看,太平天国的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2.太平天国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强大的力量,也暴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局限和弱点。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无法独立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示意图:看一看(1)上述哪些材料属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直接证据”?想一想(2)上述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存在着哪些局限?【答案】(1)天王玉玺玺文(照片)、天王宝座(复制品)、《天朝田亩制度》。(2)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统治阶级争夺权力。【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由此可知,天王玉玺玺文(照片)、天王宝座(复制品)、《天朝田亩制度》属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直接证据”。天京事变示意图是人们根据史料画出的图示,不属于直接史料。(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②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地点在首都天京(南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而出走,另有约二万人丧生,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走向衰弱。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称“天王”,1853年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B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项;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排除C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答案】B【解析】根据“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得出,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危及清政府统治,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C项不是“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排除C项;维新变法是189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A.农民阶级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排除B项;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想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B项正确;ACD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6.(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1)材料一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3)结合上述材料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