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gif)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2.gif)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3.gif)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4.gif)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199448d9eb098168dff47907e36d3e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性王羲之笔法是含有篆隶遗韵,汇碑、帖线条优势,集篆隶、楷书用笔习惯,以绞转为重要特点的丰富用笔,细而化之含有六个方面的重要特性。(1)含有篆隶遗韵这是王羲之笔法最为重要的特性。篆隶遗韵是篆书和隶书书体所呈现出的高古、朴拙、厚重、沧茫、大气的精神美。《东观余论》有评价:“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升平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王羲之的笔法之因此含有这样的“篆籀意”或者说篆隶遗韵,因素之一是这种用笔是当时相对普遍的一种用笔习惯。由于王羲之当时所处的魏晋时代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过渡时期,从居延汉简到陆机的《平复帖》,到王羲之的《初月帖》、《姨母帖》,我们能够发现,王羲之含有篆隶遗韵的绞转笔法是在这一书体过渡时期的一种传承性笔法,这是书法史上笔法发展到这一时期应当出现的正常成果。并且从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汉简、楼兰残纸等墨迹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残纸、断简的墨迹中几乎都保存着丰富的类似于王羲之这样含有“篆籀意”的绞转笔法,见图十四。可见当时诸多人在使用这样的笔法,也能够说这是当时人们一种比较普遍的用笔习惯。由于,这样的绞转笔法即使在形成的墨迹形态上有粗糙、精巧之别,高低之分,但在用笔上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素之二是王羲之的老师和其本人都擅长隶书或章草。有关王羲之的学书经历和书法师承,以“少学卫夫人”之说最为出名。晋中书院(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予少学卫夫人,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日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尝论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进一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相传王羲之还跟其叔父王廙学书。王廙,“高朗豪举”,“性居傲”,文学艺术修养极深。他曾对王羲之说:“吾诸事局限性法,惟书画可法”。从上边所引的书论中能够梳理出王羲之书法师承的一条大致脉络: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叔父王廙,得众体之妙。二十岁后来,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法效法张芝。无论是卫夫人还是王廙,特别是后期王羲之所师法的钟繇和张芝都分别是当时隶书、楷书和章草的顶级大家,尚有王羲之自己提到的师法众碑,阐明王羲之深受其之前代隶书、章草和诸碑的影响。见图十五,王羲之《姨母帖》,帖中诸多字的结体直接取法隶书,以横向取势,线条质感拙朴天真,浑穆高古;用笔上凝重厚重,不计起笔收笔的精巧与严谨,突出线条中段的中实之美,横折以使转为主,尽显篆隶遗意。而王羲之本人又特别擅长真草隶篆行诸体,在大家熟知的王羲之专擅行草书、《兰亭序》获得“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外,王羲之还特别精研隶书、楷书和草书。孙过庭讲:“元常专攻于隶书,伯英独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羲献兼之。”黄山沟云:“真行章草藁,无不曲当其妙处,往时书家置论,觉得右军真行皆入神品,不知冯何便作此语”。宋陈思《书小史》谓其“擅行、隶书”。可见王羲之不仅是向擅长隶书、章草的钟繇、张芝学习,受到他们的影响,在后人看来,特别是书法艺术成就极高的孙过庭、黄山沟都评价王羲之在隶书、章草等方面也是非常专精的,因而在王羲之的笔法和书风中含有篆隶遗韵也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2)含有篆隶用笔习惯(转多折少、曲多直少的绞转用笔)篆书用笔最大的特性是笔笔中锋,全部的转折几乎都靠近于平动使转,没有转折(像祁三公山碑等个性风格独特的篆书碑帖除外),曲线较多,几乎没有提按、顿挫。隶书用笔的重要特性是横折几乎都是绞转笔法,转折极少或没有;横直线较多,横直线之中由提按、绞转笔法形成的“波曲”、“一波三折”较多。篆书和隶书共有的用笔特点是起笔和收笔都讲究藏头护尾,特别注意线条中段的充实、厚重。在书论中,我们经常讲的古法、古质,“法”在哪里,“质”在哪里,可能就深藏在线条的中段里。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有一段有关笔法和线条质感的精彩叙述,他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因此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中实之妙,武德之后,遂难言之。在这段叙述中,包世臣通过碑和帖的对比最少给我们五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古人用笔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是线条的中段,而不是起笔和收笔。他这里的古人,应当是指最少唐以前,或是魏晋、六朝时期。二是线条的起笔和收笔由于有明显的动作,比较容易研究清晰,但是线条中段如何做到“中实”、“丰而不怯、实而不空”,就有些困难和不可捉摸了。三是使线条中段充实、厚重的方法是“骨势洞达”,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他也确实阐释得比较含糊。四是他把碑和帖进行了对比,碑帖最本质的区别是:碑的中段中实,帖的中段空怯。五是包世臣认为,由于笔法上的因素,线条中段的充实之美从武德后来就没有了。包世臣认为“骨势洞达”是解决线条中段中实的方法,笔者觉得阐释的还是比较玄。结合上边提到的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和习惯,特别是篆书和隶书相比较于楷书、行草书等书体,其之因此能做到线条中段充实和厚重,重要有两个方法:一种是使用绞转笔法;一种是用笔速度比其它书体缓慢。这些都是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另外,注意分析《姨母帖》、《初月帖》两个帖中诸多字的线条中段部分会发现,每个字线条的中段都很充实、厚重,特别是《姨母帖》中开篇的“十一月十三日”六个字的每一种点画都特别扎实,线条中段饱满、厚重、古朴;尚有《初月帖》中“十二日山阴”五字、“道忧悴”、“羲之报”等字的每一种点画都用笔迟涩、有控制,有绞转用笔的扭拗动作,使得线条质感结实、质量很高,绝无一带而过的苍白和空怯。(3)含有楷书用笔习惯这里所说的楷书,不是特指哪一种朝代的楷书,而是立足当代纵观整个书法史就全部楷书和其它书体相比较而言,楷书的用笔特点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巧、丰富而到位;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极少有绞转笔法;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有明显的折笔动作。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发展演变时期,王羲之擅楷书,楷书也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和篆隶书相比,线条的中段没有篆隶书沉实、厚重,但起笔和收笔要比篆书、隶书精巧、丰富、谨严;在横折的解决上,楷书以转折为主,相比较于篆书和隶书绞转笔法的使转,虽少了厚重和沉实,但多了几分爽利,特别是向下折笔的笔势为行草书打开单个字的构造、加强连带形成字组合和字群,以致整幅作品的贯气都起到了核心作用,这种转折用笔在篆隶用笔习惯的基础上,又为王羲之的行草书创作提供了另外一种丰富的借鉴和参考。从某一种角度而言,如果王羲之不精研楷书笔法,不把楷书中解决横折的转折笔法借鉴到行草书中来,可能王羲之就不能把行草书推到一种新的高度而获得书圣的美誉。在王羲之之前,张芝擅章草,章草的字是个个独立的,字与字之间没有连带贯气,字与字之间只是从作品整体上有气韵之间的呼应。而到了王羲之为什么发展成了今草,因素就在这里:由于转折笔法的介入而变化了字中横折笔画“势”的方向,由原来使转笔法“势”的方向是向右斜下而变化为垂直向下或是向左斜下。见前文图七:这种垂直向下和向左斜下的笔“势”是非常有助于行草书体加强字构造的打开、加强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加强字组合和字群组合,为从上往下书写、从右往左展开的行草书的贯气得到了笔势上的强有力支持。王羲之之因此能成为书圣,一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能承前启后。他之因此能把行草书推向一种新的高度,就在于他擅篆隶、精楷书,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真草隶篆行全部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因而他能总结他之前全部书体的用笔经验、优势为他所用,取其精髓,弃其糟粕,使他的笔法成为集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笔法大成者。大量借鉴楷书的用笔习惯,注意起笔、收笔笔法的丰富、精巧和做到位,增加了横折时的转折在王羲之的《奉橘帖》中体现得最为充足。帖中的三个“白”字、“如”字右边的“口”、“橘”字右下部分、“百”的横折等充足体现了王羲之借鉴楷书用笔的特点和风貌。另《奉橘帖》还是“书贵瘦硬始通神”的典型代表。莫将这里的“瘦”误认为纤细,而是遒劲、内敛、爽利的一种体现。周汝昌先生曾讲“看看传世的《兴福寺碑》(俗称“半截碑”)集右军书的好拓本与日本所存的唐人钩摩的《奉橘帖》等名迹,便悟右军的‘瘦’是何等境象”。《奉橘帖》之因此能传达如此的风骨和气韵,和王羲之大量借鉴楷书的转折爽运用笔不无关系。(4)用笔速度迟涩用笔的速度是影响线条质量的一种重要因素。速度几乎不影响线条的形,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条的质感、节奏和内蕴。包世臣云:“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分隶相通之故,原不关乎迹象……”刘熙载言:“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极力而与之争,不期涩而自涩矣。”因此说,要想得到像北朝人线条中段中实的线条质量,用笔要迟涩。如何才干迟涩,无外乎使用绞转笔法,增加笔锋与宣纸的摩擦力,增加重复短距离折笔的动作。这里包世臣所说的“五指齐力”应包含使用绞转笔法时手指捻动笔管和手上的扭拗动作之意。周汝昌先生在《永字八法》一书中引用清人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有一段话:“而吾友顾文宁所藏松雪《黄庭》墨迹,盖临右军本也;用笔颇以侧取致,以瘦标骨,以涩见古——与石刻迥然不同。”可见,只有迟涩,才会有古质。周先生又进一步解释说,涩,就是不滑溜的意思。二物接触而发生运动,滑,就是摩擦力小;涩,就是摩擦力大。但书法艺术中的涩又不仅仅是自然而生的涩力,更重要的是书写之人运笔时故意识(或精熟之后无意也成习惯)的涩行——故意的涩。涩行涩进,既要向前行进,又要控制勿滑勿溜。羲之本人深得迟涩之真髓。他讲:“凡书贵乎沉静……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后文又强调“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在当代书坛诸多学习二王书风的人,用笔速度感觉都很快,收不住笔,也留不住笔,线条像溜冰同样让人眼花缭乱,苍白无味。正如王羲之所说的同样,创作一件作品要十迟五急,急的是思考、心思,稳健、迟涩的是用笔,只有笔笔控制、笔笔到位,特别是带着一定的艺术审美情境和状态去运笔创作,有一定审美心态、审美风格的介入,有因思考的迟涩,有故意识的留驻,才会在线条里体现出丰富的内蕴。(5)转折处以绞转笔法为主王羲之在横折的解决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特别是与后世书家比起来,王羲之的横折解决基本以绞转使转为主、转折为辅,而后世书家除了唐代的颜真卿尚有时使用绞转使转以外,其它书家在横折的解决上几乎都是采用转折的笔法,使转笔法少之又少。《初月帖》、《姨母帖》,在王羲之的这两个帖中,特别是《姨母帖》中全部字涉及到横折的地方,像“月”、“日”、两个“顿”、“首”、“顷”、“痛”、“自”、“因”等字的横折没有一种使用转折笔法,几乎都是绞转笔法的使转。由于这一笔法源自于篆书、隶书笔法中的使转,因此使得横折的线条扎实厚重,古朴浑穆。同时,这一笔法除了使线条含有扎实的质感以外,还使王羲之作品在横折上极少“圭角”,确保线条在气息上郁勃充溢、饱而不漏。这一特性也是分辨王羲之与后世书家笔法的重要标志。前文叙述过,采用平动使转和绞转使转笔法的横折角度普通都不不大于90度,采用转折笔法的横折角度普通都不大于等于90度,因而圆转某些的使转在气象、审美上代表的是宽博、内敛,方折某些的转折在审美上代表的是劲挺、锋芒。综观王羲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出租协议合同
- 简化版劳动合同解除范文
- 度营销精英目标责任合同
- 智能家电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
- 产品质量保证与合同管理版
- 商品代理分销合同
- 模范夫妻离婚合同书范本
- 活动灯光音响租赁合同
- 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说课稿:2.2因特网上信息的检索
- 矿产品购销服务合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幂的运算》检测卷(苏科版2024 含答案解析)
- 2025春季开学前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5大安全排查一个都不能少
- (完整版)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
- 2024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社会招聘笔试真题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1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PPT页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精品)
- 通用标准快装接头尺寸表
- 可降解塑料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