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含详解)
一、单选题
1.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
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A.25mB.45mC.65mD.85m
(2)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B.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3)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
A.资源更丰富B.开采更方便C.运输更便捷D.需求量更大
2.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②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③年降水量的多少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
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3.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
表向西流的河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图例2长城一•省界一等高线4林木
(6)下列关于M、N两条虚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河流、植被茂密B.M表示山脊、植被茂密
C.N表示河流、植被茂密D.N表示山谷、植被稀疏
(7)N线部分林木为旗形树冠,推测其较为茂盛一侧的方向是()
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
4.读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若海拔:aVb)()
①P为山坡上的小丘②P为山坡上的洼地③Q为山坡上洼地的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B.③④C.②③1).②④
(9)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B.300<P<400
C.200<Q<300D.300<Q<400
5.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
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完成下面小题。
1月均温12c
7月均温2SC
三1QC积温7400TD
3—5月460
降
6—S月440
水
9-11月520
12—2月160
(mm)
全年15S0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G地看不到H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该地河段全年水量稳定
(11)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200<h<201B.299<h<300C.399<h<400D.499<h<500
(12)在甲、乙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南半球B.②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3)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马达加斯加暖流B.加利福利亚寒流
C.巴西暖流D.本格拉寒流
7.古人在一篇游记中感叹:“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烟衰
草,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Ml等离线(米)“河渡、水岸
(14)游记作者登临之地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T
(15)登高之地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分别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16)游记作者登高的时节最可能是()
A.春末B.盛夏C.深秋D.隆冬
(17)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在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山脉D.海洋
8.下图为四世纪以来上海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造成四世纪以来上海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地壳抬升D.填海造陆
(19)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变动的速度减慢,其原因主要是
①长江中上游地区滥砍滥伐②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④人类对滩涂大规模开发利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廊桥又称风雨桥,建设廊桥使用的木材多于夏季采伐。左图示意古廊桥景观,右图示意闽
浙山区某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有关廊桥的叙述,不可信的是0
A.廊桥融交通、商贸、休闲于一体B.夏季河水水位高便于木料漂流
C.廊桥建筑特色与多雨气候有关D.廊桥周边多落叶和针叶树种
(21)甲、乙两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是一,原因可能是()
A.甲处夏季河道弯曲山洪爆发B.甲处河流排水速度较快
C.乙处冲沟水流大量汇入D.乙处上游山区泥沙淤积
10.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某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
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⑤地的海拔可能为()
A.80米B.170米C.390米I).420米
(23)宿营当日6时(地方时),①一④四地最有可能看到海上日出的是()
A.①B.②C.③1).④
H.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回答问题,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活动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24)图中最高海拔小于()
A.500mB.600mC.700mD.800m
(25)图示MNPQ四处河段中,水流最缓慢的是()
A.M处B.N处C.P处D.Q处
(26)图示MNPQ四处中,最适合建水库大坝的是()
A.M处B.N处C.P处D.Q处
13.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25米,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36
米,M处为洼地,湖泊与M地的图上距离为1.1c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线“q湖▲山峰1:50000
(27)R河的总体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西向东流D.自东向西流
(28)P地与M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5米B.35米C.65米D.95米
(29)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00米
C.R河枯水期时,该地区山火风险高D.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5.5km
14.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km处B.甲、乙两村都位于山麓谷地
C.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m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
(31)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
B.来自甲村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
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
I).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5.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湖中小岛最高处海拔可能为
A.1898米B.1945米C.2048米D.2123米
16.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
—120一等高找(m)演海或水圳
(32)右图中c、d段流经区域的最大温差可能为()
(33)A.01°CB.2°CC.4°CD.6°C
(34)右所示的四条水路中,最有可能表示水圳的是()
A.bB.cC.dD.e
(35)根据右图可知()
A.甲、乙、丙、丁四地被侵蚀最严重的是丙地B.e河段大致由东南流
向西北
C.d地山坡上随处可见落叶阔叶林D.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17.下图为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时,某地区气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甲、乙、丙三地的温度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B.乙=丙
C.乙〈丙D.甲〉丙
(37)导致沿海地区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洋流流向及性质是0
A.由南向北暖流B.由南向北寒流
C.由北向南寒流I).由北向南寒流
18.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
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
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19.读“我国局部地区210C等积温线(单位:。C)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E
40°N
图示地区的陈
醋闻名全国,
已有3000余年
的生产历史C
酿造陈醋的原
料主要为太原
周边地区的红
高粱。
(38)银川210℃的积温值最可能是
A.2700B.2750
C.3000D.3100
(39)导致唐山与包头的积温差异
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表植被
C.地形状况D.大气环流
(40)太原周边盛产红高粱,由此可知,红高粱
A.喜水湿环境B.生长周期长
C.耐酸性土壤D.热量需求大
20.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气温年较差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4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等温线与北
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1月日照时间短
2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3)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
(44)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99米
B.249米
C.254米
D.360米
(45)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22.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
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
23.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46)图中地点一定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47)乙点与甲点相比,风速大小的情况是()
A.相等B.甲大于乙C.乙大于甲D.无法判断
24.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
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8)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B.干燥度甲>乙>丙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低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49)关于图中河流描述合理的是
A.丙地为山顶,海拔高,河流有结冰期
B.昌化江径流量最大
C.水系为放射状
D.海南岛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50)关于图中甲地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
③地形平坦,利于晒盐
④夏秋季节多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
A.①②④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5.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有大面积现代果园,乙地有大型
养殖场,丙地有汞矿开采及冶炼厂,丁地有建材厂。M、N之间有一座桥梁。读图回答下面
小题。
(51)图中桥梁的桥面与该桥下河面最大高差可能是()
A.40米B.60米C.80米D.100米
(52)环保局在桥下测得某种污染物严重超标,最可能是因为0
A.果园滥用农药B.建材厂排放污染物
C.汞矿开采导致重金属超标D.养殖场导致大肠杆菌超标
26.下图为北美洲2018年某日气压形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53)该图所示月份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1月海洋上为高气压B.1月海洋上为低气压
C.7月海洋上为高气压D.7月海洋上为低气压
(54)该月甲地盛行风向及成因,正确的是0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7.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
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790米B.915米
C.985米D.1050米
(56)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
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8.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
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57)图中N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
A.365米B.395米
C.405米D.415米
(58)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A.①村B.②村
C.③村D.④村
(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B.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D.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29.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例底八公路线等高线/m
(6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T
(61)图中公路规划线路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沿平缓的山脊
A.①②B.①©C.②③D.③④
30.下图为“某地夏季午后2:00实测的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垂
直
高
度
(
米
)
(62)甲处最可能是()
A.灌丛中的一小片空地B.草原中的一小片森林
C.公园中的一小片石山D.池塘中的一小片沙洲
(63)丁处高温中心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多B.接受的地面辐射量多
C.锋面中的暖气团上升D.周边的热空气流入
(64)日出前后,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T
31.寒假期间,某校研学小组到福建中部沿海某地(左图)进行实地考察,并观察当地的风化
坑及河流壶穴(右图)。风化坑和壶穴是一种常见的岩石坑穴地形。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
积水风化作用形成,壶穴是由河流的旋转水流对河床产生的侵蚀作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65)左图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研究点
A.①B.②C.③D.@
(66)考察期间,在大坝上同学们能够看到的景象是
A.屏山晓旭升B.雪重折青竹
C.山山黄叶飞D.水落见长洲
(67)河流壶穴、风化坑的形态及坑中碎屑物质的特征是
A.壶穴坑口边缘圆滑,碎屑物质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B.壶穴坑口呈锯齿状,碎屑物质分选性差,磨圆度低
C.风化坑坑口呈锯齿状,碎屑物质分选性好,磨圆度低
D.风化坑坑口边缘圆滑,碎屑物质分选性差,磨圆度高.
32.下图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例
■居出点
铁路
⑦水域
r:Mie
~800一等高线(m)
(68)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西南流向东北B.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向东D.东南流向西北
(69)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是()
A.359mB.370mC.439mD.510m
33.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
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
A.A地海拔较高,适宜远眺B.B地距离较近,身临其境
C.C地视线通透,俯视全村D.D地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34.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00m<H<200m
B.200m<H<300m
C.300m<H<400m
D.400m<H<500m
(71)图中信息显示
A.R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
B.③地为山谷
C.①地比②地河流流速快
1).④地为阳坡
试卷答案
1.CDA
【详解】
根据等深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甲地周围的等深线数值为50,跟与它相邻的
两条等深线中数值大的那条相等,故甲地等深线应大于50,根据等深距为30,故甲地数值
为50~80,故选C。
【详解】
乙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温差大,雨带未至,多干燥大风天气,利于海水蒸
发,D对;乙没有靠近河口,A错;夏季发生伏旱的地区是长江流域,B错;乙沿岸为淤泥
质海岸,多泥沙,C错;故选D。
【详解】
丙地纬度比乙地更高,水温更低,海冰更丰富,A对;乙、丙都是淤泥质海岸,开采条件
相同,B错;乙靠近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交通和市场需求量更有优势,C、D
错;故选Ao
【点睛】等值线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若两条相邻等值线A,B(假设A>B)之间,
出现了闭合等值线,该闭合等值线的取值只能是A或B.
当该闭合等值线取A值(即“大的”)时,其内部的值只能大于A,小于A+d(d为等值距).
这就叫“大于大的”。
当该闭合等值线取B值(即“小的”)时,其内部的值只能小于B,大于B-d(d为等值距).
这就叫“小于小的”。
2.CA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东亚地区的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风向没有
差异,三地都是夏季高温多雨,②、④错误;丙、乙、甲距离海洋由近及远,受海洋影响
越来越小,气候的大陆性增强,三地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的多少有明显差异,①、③正
确。故选C。
【详解】
一月等温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日本一月0℃等温线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日
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A正确;南北温差与一月等温线纬度没有关系,B
错误;冬季风有明显降温作用,日本一月0℃等温线分布纬度比中国高,一月平均气温比
同纬度中国高,受冬季风影响小,C错误:雨季开始时间与一月0℃等温线纬度没有关系,
D错误。故选A。
【点睛】从沿海到内陆,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明显,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3.AB
【详解】
图中等高线弯曲表示山谷或山脊。根据材料“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向西流的河
流”,说明东边地势较高,等高线数值由东向西减小。再根据”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
谷,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可判断M为山谷、N为山脊。M虚线为山谷线或集水
线,可能发育河流,因为土壤较厚,水分较多,所以植被茂密。N虚线为山脊线,地形突
出,容易受风力侵蚀,植被稀疏。故A正确,B、C、D错误。
【详解】
旗形树冠的形成主要受风向的影响,迎风面的枝条芽体受强风袭击而损坏或过度蒸发而死
亡,因此迎风面不长枝条。山西省靠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因此西北迎风一侧树冠
光秃,东南背风一侧树冠茂盛。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山谷为集水区,以发育河流;山脊为分水岭。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高线弯曲处表
示山谷或山脊,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
4.DB
【分析】
【详解】
在等值线图中,两条相邻等值线中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规律,已知a<b,则P高度应小于a,所以P为山坡上的洼地;则Q高度应大于b,所以Q
为山坡上的小丘。故选D。
【详解】
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图中等高距为100m,P处比等高线a高,海拔高
度应该是:a+100m>P>a,即400m>P>300m,Q处比等高线b低,海拔高度应该是:b>Q
>bT00m,即200m>Q>100m。故选B。
【点睛】地势的起伏变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征
①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变化趋势,可以指示地势的高低变化。
②等高线分布的疏密,可以指示坡度的陡缓。
③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指示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
局部闭合等值线内的地点海拔高度的判断适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即闭合等高
线数值等于两侧等高线中较大的,则闭合区域高度大于该大值;闭合等高线数值等于两侧
等高线中较小的,则闭合区域高度小于该小值。例如,如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V
300,100<B<200o
5.CB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详解】
根据材料可判断出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连接图中的G地和H地,之间并没有
山脊、凸坡等阻挡,图中的G地可以看到H地。图中G处100米,H处为300米,B错。表
中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C,降水集中在夏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C正确。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大,汛期在夏季,D错。
图例
凹
城区【详解】
河流
流向
根据材料可判断出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读出城镇海拔为0100米,H
地海拔为300米,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差h为200~300米,最大值为299~300米,B正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
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二氧化碳
排放
加水(1吨煤
粉力U2.5吨水)整流有床烷重整历法汽
煤加催化剂加氢设备反应器"分播石脑油油
异构化
|柴油|
“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6.AD
【详解】
据图可知,左图中等温线水温由北向南递增,是在北半球,洋流方向向等温线凸出方向流
动(自南向北流动),所以洋流是从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海区,①是北半球的暖流,A错
误。右图中等温线水温由北向南递减,是在南半球,洋流方向向等温线凸出方向流动(自南
向北流动),所以洋流是从水温低的流向水温高的海区,②是南半球的寒流,B项正确。洋
流方向向等温线凸出方向流动,①②均向北流动,C正确。根据水温分布规律和洋流分布
模式,①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大陆东岸),②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D正确。故选A。
【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②洋流为南半球的寒流,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根据洋流分布可知,
应为本格拉寒流,D正确。AC均为暖流,错误。B位于太平洋,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海水等温线判断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技巧,一
是根据温度变化判断半球,等温线温度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二
是判断洋流的流向,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三是判断寒流和暖流,由低纬向
高纬为暖流,由高纬向低纬为寒流。
7.ACCC
【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该地南侧为太行山,北侧为沙漠、草原,由此可判断为长城,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登高之地南侧为太行山,太行山所在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登高
之地北侧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温带草原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Q
【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古人游记中登高之地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寒烟衰草”应是内蒙古高原的
深秋景色。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详解】
图中10C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
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
走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BB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人类活动和海洋对陆地环境的影响。结合具体情况从因
果关系方面分析形成原因。
【详解】
从图中信息看海岸线不断向海洋前进,说明流水带来的泥沙增多,泥沙沉积大于海浪侵
蚀,地壳抬升和填海造陆影响小,选择B。
【详解】
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变动的速度减慢,说明泥沙来源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江中上游地
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好,不是滥砍滥伐,①错;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泥沙沉积
在库区,长江泥沙来源少,②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③对;人
类对滩涂大规模开发利用对海岸线位置变化影响小,④错,选择B。
9.DA
【详解】
图中廊桥位于闽浙地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所以D项错
误,选D。桥上建廊,可以遮蔽风雨,C项可信;需要大量木材,山区陆路运输不便,利用
丰水期水流运输便利;成本增加,功能增加,A、B项可信。
【详解】
从图中等高线分析,河流流向东南,乙位于甲的上游,冲沟汇入口处于甲乙之间,冲沟水
流汇入甲,C项错误;上游流速较快,泥沙不易淤积,D项错误;甲处河道弯曲,水流不
畅,B项错误,水流量大,凹岸侵蚀剧烈,A项正确。
【点睛】根据等高线对应海拔高度,分析河流流向,从而确定流量甲多于乙。
10.CC
【详解】
根据材料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③地所在的
等高线(位于海岸线)为0米。由此得出⑤地海拔大于200米且小于400米。390米在此
范围内,C对。A、B、D错。
【详解】
地方时6时能够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应该是没有山体遮挡的东部地点③。根据等高线分布
可以看出,①、②、④地东部均有山体遮挡,地方时6时不能看到海上日出。C对。A、
B、D错。
11.C
【详解】从图中的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不难得出答案。据图可知,图示区域内的地壳厚度有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C正确。故选C。
12.DCA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m,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该区域最高海拔介于
700~800m,因此图中最高海拔小于800m,故选D。
【详解】
M、N、P、Q四处河段相比而言,P地所在河段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势最为平坦,水流速度
最为缓慢,故选C。
【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形态可知,M、N、P、Q四处相比而言,M地上游地区为典型的“口袋
型”地形,蓄水量大,且M处河谷较为狭窄,建设大坝的成本较低,A正确,BCD错误,故
选Ao
【点睛】注意图中河流流向,河流位于山谷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
曲方向相反;同时,河流的流速与等高线疏密程度有关,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地势起伏越
大,河流流速越快。
13.CAC
【详解】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读出,R河的总体流向大致为自西
向东流,C正确。
【详解】
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36米,等高距为25米,可读出P点海拔高度为500~525米,M地为洼
地,海拔高度500~52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25米,A正确。
【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图示陡崖
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25米,根据陡崖高度计算公式:(n-l)*dWH<(n+l)*d,可
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50WHV100米,不可能为100米;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
R河枯水期在夏季,气温高且降水少,山火风险高,C正确;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上
1cm表示实际距离0.5千米,M地与湖泊图上距离为1.1cm,水平距离约为0.55km。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l)*dWH<(n+l)*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
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25,可计算出50WHV100。
14.BB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指向标可知,龙山位于虎山的正北方,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甲、乙两村海拔较
低,等高线稀疏,有河流经过,都位于山麓河谷地带,B正确。根据等高线可知,龙山海
拔介于900〜1000m,虎山海拔也介于900〜1000m,故两山的相对高度不会高于100m,C错
误。图示区域的最低点在白水河的下游,图中的最西部,D错误。故选B。
【详解】
根据指向标可知,白水河的干流大体自东向西流,A错误。甲村的污水进入白水河后应该
向下游流,不会逆流至乙村,B正确。虎山和桥梁之间的山坡为凹坡,不会遮挡视线,C错
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某地区,海拔也不太高,因此河流的水源不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
水,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在于对地球和地图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5.D
【详解】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该图为火山口等高线图,从图中可以读出等高距为
100m,火山口湖的湖岸线为1950m,湖心岛的岸线也是1950m,湖心岛有两条等高线,所以
湖心岛的最高处(H)2050m<H<2150m,D正确。故选D。
16.BAA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d所在区域海拔在120-140米之间,c处海拔在80-100米之间,二地海拔
相差在20-6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
0.6°C,所以两地温差在0.12-36°C之间,结合选项,故选B。
【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c、d、。三条水路都符合水向低处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水
流方向相人是溪流,B、C、D错。b水路不能判断水流方向与等高线的关系,应是水圳,A
对。故选A。
【详解】
图中甲乙丙工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根据河流形态判断,甲处是凸岸,不易
侵蚀,乙处河道平直,侵蚀弱,丙处是凹库,易被侵蚀,A对。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
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知,e河段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B错。安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自
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该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D错。故选
A。
【点睛】一般情况下,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有指向标和经纬度的要利用指
向标与经纬度判断方向。
17.CB
【详解】
通过纬度可发现,越向北纬度越低,可判断此图为南半球。因此按照南半球气温变化的一
般规律可判断越向北温度越高,丙地气温最高,甲地气温最低,C正确,故选C。
【详解】
海洋等温线发生弯曲往往由洋流导致。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由此可发现,等温线
在海洋中向北突出,洋流也向北流。结合此图位于南半球,北侧为低纬,南侧为高纬,该
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B正确。故选B。
18.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
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800―1200米之间。
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
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1)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
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河流形成于山谷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低
向高突的地方为山谷,河流的流向与山谷走向一致,在地形图上表现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
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左上方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2)甲聚落海拔在300—500米,朝阳峰的高度在1300—1500米,可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高
度介于800〜1200米之间。
(3)根据图示,丁村和山峰之间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同时要考虑被淹土地、城市等。图中AB
均位于峡谷部位,但涉及移民、工程量、淹没范围、需水量都有差异,结合图示分析即
可。
【点睛】
等高线的应用
(1)判断地形、地势:山地、山峰是内高外低的闭合曲线;盆地是内低外高的闭合曲线;
山脊是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的曲线,山谷是等高线向地势高的方向凸的曲线;陡崖是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的曲线。
(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
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发育成河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量大,陡崖处有时可能形
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流域的降水量有关;河流出山口的地方常形成冲积
扇。
(3)判断气候特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等因素。
(4)地形状况与水库、坝址的区位:水库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
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
处,使坝身较短、以减少工程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依据等高线高程定坝高,
水平距离定坝长,尽量少占用耕地;
19.DCB
【详解】
银川附近的等积温线值应为3000,则银川的积温值应在3000〜3250之间。故选D。
【详解】
唐山与包头纬度差异不大,海陆位置影响的是热量的季节分配,不影响年积温总量;大气
环流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包头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较低;唐山位于华
北沿海平原,海拔低,年平均气温较高。故选C。
【详解】
太原位于黄土高原,积温较同纬度东部的华北平原低,说明红高粱生长周期较长;黄土高
原上水分较少,土壤贫瘠,热量条件较差。故选B。
20.AC
【分析】
我国东部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而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大,故1
月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
【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乙地位于朝鲜半岛,丙地位于日本,三地纬度大致相
同,均为季风气候,但丙地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强,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小;甲地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变化大;乙地处在海洋性与大陆性的过渡
地区;所以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是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A
正确。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差异不大,夏季风的风向相同,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一致,BCD
错误。故选A。
【详解】
冬季等温线与纬线走向一致,与地形无关,A错。两国冬季的南北温差大小,与0。等温线
的分布纬度无关,B错。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
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C对。日本冬季
降水比中国多,晴朗天气少,日照时间短,D错。故选C。
【点睛】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我国气候大陆性更强;冬季风源于亚欧大陆内部,日本受冬
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加之沿岸的日本暖流对日本的影响大,使得日本
0℃等温线出现的纬度高于中国东部。
21.BCA
【详解】
由图中的等高线和方向标可以确定,图中东北部海拔高于50米,西南部低于50米,所以
河流整体有东北流向西南。a、b段与方向标一致,所以由南向北流,故B项正确。故选
Bo
【详解】
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确定,其等高距为50米,陡崖顶部E处位于250米—300米之间,
所以顶部海拔大于或等于250米,小于300米,故254米在其取值范围,C项正确。故选
Co
【详解】
A.甲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不适宜修筑梯田,故A项正确.
B.丙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较为合理。
C.乙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植树种草有利于保持水土,较为合理。
D.乙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适宜修水平梯田种水稻,较为合理。
综合分析,A项符合题意。
【点睛】陡崖顶部可能与某条等高线一致,所以顶部海拔可能等于某等高线数值。
D
【分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河流峡谷地貌。
【详解】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所以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是陡崖,则两条400米
等高线附近为峡谷两侧坡度陡峻谷岸,图中310米等高线位于陡崖下方,灰色部分是陡崖
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故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整个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为
峡谷。故选D。
23.BC
【详解】
近地面的大气受三力作用,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据图可知,A
垂直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I)为摩擦力。风向向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偏转,可判断为南半球地点的风。故选B。
【详解】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据图可知,甲
地等压线稀疏,乙地等压线密集,则风速乙地大于甲地.故选C。
24.BCB
试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海南岛地理环境特征
【详解】
由材料“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可知,甲地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会增加甲
地的干燥度,A错。从图中可读出,甲的干燥度为2300、2400,乙为200、2100,丙为
18001900,干燥度甲>乙>丙,B正确。乙地虽然比丙地距海近,但干燥度大于丙,C错。
丙地干燥度最低,但是否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还要考虑地形等其他因素,D错。
【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海南岛,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C正确。海南岛
地处热带,河流没有结冰期,A错。从图中看,昌化江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
较少,河流径流量不可能最大,B错。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大,河流径
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
【详解】
从图中看甲地盐场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利于晒盐,①正确。地形平
坦,利于晒盐,③正确•夏秋季节多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④正确。①③④正确,选Bo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会增加降水量,不利于晒盐,且甲地沿岸不受暖流影响,②错。
25.AD
【详解】
读图可知,通过观察得知桥梁跨两条等高线,且端点刚好在50m等高线上,桥面高度为50
米,河面高度在0-25米之间,计算可知,桥面与河水的高差大约在25-50米之间,根据选
项A正确,故选A。
【详解】
根据等高线与河流关系得知河流干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
反),乙处有谷地且位于桥梁上游,故可能是乙处的污染物污染了河流。乙处为养殖场,
养殖场会导致大肠杆菌超标,D对。而甲地有果园,该处位于桥梁下游,在桥下不会测得
甲处的污染物,A错。丁处为建材厂,该处也位于桥梁下游,B错。丙处为汞矿,而根据丙
处等高线凸出方向,该处的地表径流不会汇集到桥梁所在河流中,C错。故选D。
26.BC
【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北美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主要是低
压中心,说明此时是1月份,北半球是冬季,陆地温度较低,形成高压中心,B正确,ACD
错误。故选B。
【详解】
据图,此时甲地背靠高压,面向太平洋低压,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近地面摩擦力
的综合影响,最后风向将右偏与等压线斜交,形成东北风;由上题分析可知,该高低气压
中心的形成主要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据此选C。
【点睛】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的确定
在近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线随心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三单元 创建交互动画 第14课 在网站上发布动画 把动画发布成HTML文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Unit 3 Animal Friends.Section A(1a-3)课时备课教案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英语下册
- Starter Unit 2 Section B 1a-2b,Project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1教学设计 河大版
- 个人简历-竞聘者自我呈现方案
- 7 健康看电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Module 8 Story time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教材解读和教学目标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 GB/T 19632-2005殡葬服务、设施、用品分类与代码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1 出师表(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
- 违章教育习惯性违章培训课件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力学》单元自测参考答案
-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民事答辩状
- 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评分标准
- 植物生理学:008 04 第二节 赤霉素类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