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_第1页
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_第2页
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_第3页
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_第4页
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下探索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便是学生探索的过程。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少的学生不愿探索,更多的学生不会探索。对此,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诱导、指导、疏导和开导)下探索。

一、让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诱导下激发探索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游戏、竞赛、挂图、演示、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课的开始部分,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师:(捧着一叠本子走进教室)同学们,老师先给每人发3本新本子,然后请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列式计算,算出自己的小组一共发了多少本。

生1:我们小组4人,一共12本,算式是3+3+3+3=12(本)。

生2:我们小组5人,一共15本,算式是3+3+3+3+3=15(本)。

师:如果要算我们班21位女生一共发了多少本,怎样列式?

生3:21个3相加。

师:如果要算我们班45人一共发了多少本,怎样列式?

生4:45个3相加。

生5:(纷纷议论)数字太多了,算式太长了,黑板上写不下。

师:下面,老师想带领大家学习一种“既快又好”的计算方法,大家愿意吗?

如此地精心诱导,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动机,学生便能兴趣盎然地探索新知。

二、让学生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提高探索能力

探索能力始于问题的发现,终于问题的解决。学生有没有探索能力,首先要看学生面对探索对象时能不能提出问题,其次要看学生能不能解决已有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我通常在下列两个方面加以细心指导。

1.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疑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既是学习的需要,又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为了指导学生寻找疑点、大胆质疑、敢于问难,教学中,我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自学、演示、图解、悬念、设问等。

如教学《角》时,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设问:“对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大家有疑问吗?有人肯定有疑问。”话音刚落,一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能说钝角都大于90度,却不能说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呢?这一问,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全班同学马上围绕这一疑问,主动探索、寻找答案。

2.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之间既能充分地交流信息和沟通情感,又能顺畅地迸发思维的火花和形成思维的碰撞,更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探索。如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时,针对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有小数点的问题,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合作讨论的:请大家先讨论变除数为整数后,被除数怎么办?然后讨论除数、被除数变化后,先怎么除?再怎么除?商的小数点怎样定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合作讨论,不但探索出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把计算方法的依据也探索出来了。

三、让学生在老师的耐心疏导下增强探索信心

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探索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地获得成功,总会碰到暂时的困难,遇到暂时的失败,出现暂时的灰心。对此,一要允许,二要理解,三要宽容。要用鼓励的目光、和蔼的表情和温暖的话语,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如教学《有因数3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确定,哪些数有因数3。学生受有因数2、5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产生了负迁移,认为“个位上的数字有因数3的数,这个数就有因数3。”并列举出诸如“33、96、69”等数例来证实。这时,我没有焦躁,耐心倾听后,面带笑容、心平气和地疏导:你们所列举的33、96、69……个位上的数字确实有因数3,这样的数也真的是一些有因数3的数。现在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数,如13、26、49……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也有因数3,这样的一些数有因数3吗?学生计算后,觉得茫然。这时,我又稍加点拨:请大家用1、2、3三个数字任意排列,组成一个三位数,能否发现什么?在我的耐心疏导下,学生终于找到了“有因数3的数的特征”,并探索到了有因数3的数的特征的关键:不能看“个位”,而要看“各位”。

四、让学生在老师的悉心开导下掌握探索方法

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看学生有没有掌握探索的方法。对此,可在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悉心开导,引领学生掌握探索方法。

1.引领学生动手。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现教材的意义,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形成知识的表象、准确地建立知识的概念,更可以激发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时,我先让学生在一个三角形(纸质的)上量一量每个内角的度数,再让学生算一算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把三个角剪下拼一拼,看拼成的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学生通过“量、算”和“剪、拼”,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引领学生动口。口头表达是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催化剂,口头表达能把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必须说明,口头表达应力求准确无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此,在引领学生口头表达时,需要悉心开导。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动口氛围和良好的动口环境,让学生想动口、敢动口、会动口,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其次,要训练学生对计算的算理、公式的推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的正确表达。另外,要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时的灵活、全面、深刻、有逻辑。

3.引领学生动脑。小学课本里的很多数学知识,前后有着紧密的联系,前面的知识能为后面的知识起到奠基的作用,后面的知识又能为前面的知识起到拓展的作用。对此,应引领学生动脑,通过知识迁移,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如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可引领学生动脑,将平行四边形、圆形转化为长方形。又如在体积公式的推导中,可引领学生动脑,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