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_第1页
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_第2页
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_第3页
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_第4页
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因果问题与逻辑根据问题休谟问题归纳推导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从康德的休谟问题谈起

如果经验和经验的纯理性知识没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那么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验证。休默的问题是这样的。康德不能接受休谟论证背后的经验主义原则,更不会接受休谟的心理主义结论。通过对感性与知性两种能力的划分,康德断言休谟的怀疑是毫无道理的,事实性知识或综合知识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是由欧式几何学和牛顿力学来保证的。20世纪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表明了康德不仅误解了休谟问题的实质,甚至连康德自己提出的综合-先天的知识观点也是错的。归纳逻辑的频率解释,有力地拒斥了康德意义上的先天概念及其对经验知识的论证,休谟问题并没有因为康德的解释而减弱了它的力量。学界一般认为,康德在先验演绎中已经包含了对休谟怀疑主义的成功驳斥,并且对休谟的观念关系和事实关系也提出了解答,因而经过康德之后,休谟面临的问题和他的论证都不再具有效力。但是,奎因对先天与综合区分的驳斥,对先天概念的怀疑,对知识的可修正性的执著,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有必要从后康德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休谟问题的性质,确认休谟对归纳推导有效性的怀疑是对的,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而论。一、休谟—休谟问题的康德式理解在康德看来,休谟对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的打击是致命的,不仅自然科学据以立足的因果关系规律被瓦解,甚至在生活中人的行动所遵循的理性依据都受到威胁,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能否自洽的问题,更根本地是关乎到日常生活的实践问题。休谟的挑战和他的怀疑主义结论,被人轻易地理解为是破坏性的,而不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内容。这只是从休谟哲学表面上得来的肤浅而片面的理解,在休谟的哲学论辩中显示出的震撼力量,不单表现在对经验主义基础的消极否定和瓦解上,更重要的是促使有理性的人去自觉地思考这些根本性的哲学疑难。康德对休谟哲学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继承了休谟所提出的那些压迫性的问题,而且从休谟哲学中以他自己的方式拯救了那些建设性的内容,如康德所论:“休谟并没有给形而上学知识带来什么光明,不过他却打出一颗火星,如果这颗火星得到小心翼翼的护养并且让它着起来的话,从这个火星是能得出光明来的。”由此可见,休谟哲学的意义不仅仅是消极的怀疑主义,更是包含着重要的积极性内容的。只有在正确地厘清休谟问题的实质之后,才能不限于接受休谟的消极结论,进而在休谟所暗示出的问题向度上,探求休谟哲学中那些对现代哲学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思考。康德理解的休谟问题就是:因果连接的必然性的依据和其理性上的根源问题,要言之,就是因果规律是否具有经验方面的基础或理性上的根据。如康德所论:“休谟主要是从形而上学的一个单一的然而是很重要的概念,即因果连接概念出发的。他要理性回答他,理性有什么权利把事物想成是如果一个什么事物定立了,另外一个什么事物也必然随之而定立。休谟无可辩驳地论证说:“理性决不可能先天地并且假借概念来思维这样一种含有必然性的结合。”康德虽然肯定了休谟问题的合理性,却并不赞同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否定性结论。在康德那里,理性运用因果概念去先天地思维客体,甚至在客体上运用因果规律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思维的可能性,是因为因果范畴是可能经验的对象的先天的条件,运用的必然性既有范畴的先验推演给出理性的证明,也有古典物理学为它提供的实证性基础。让我们看看康德是怎样误解了休谟的。根据休谟,他要尝试解决的问题实际上由三个彼此联系的问题构成,这三个问题可以概括如下:a.作为结果的事件为何必然地跟随作为原因的事件而发生;b.我们为何具有关于因果必然连接的强烈的信念或期待;c.我们有正当的权利可以从过去的事例推论未来的事例吗?与康德的理解作一对照,显然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表述,所针对的是问题a。康德的目的十分明确,是要将理性从休谟的怀疑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中解救出来,因而必须为因果规律的可靠性作出辩护。康德的辩护立足点是分析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分析的就是先天的,综合的就是经验的。据此康德认为因果规律属于综合先天的命题,因而不仅具有先天的观念性,也有经验的实在性,这样以来因果关系就在理性为经验制定法则的信念下被赋予正当的有效性。康德对因果规律的先天解释必定不是唯一的一种解释,现代物理学和非欧几何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康德的论证力量,如洪谦所论:“从量子物理学对于因果问题的影响之分析结论而言,无论因果之为关于实际的命题或者具先天性的实际判断,或为一种知识的基本假定,都无实际的意义和存在的理由。因果律失效是一件科学的事实,是根本无法从任何哲学思辨中所能否定的。”详细地讨论康德对因果规律的论证是否没有任何可以攻击的弱点,这既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同时也是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况且前人已经从物自身的角度上驳斥了康德的因果概念。本文的意图在于,康德不仅仅是一位发现的天才,同时也是一位掩盖的天才。康德自觉地把因果问题作为科学和哲学中核心的问题来处理,在先验的知识建构能力之上,正确地解释了自然的规律性和理性的普遍有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休谟问题的另一个部分即归纳合理性问题被掩盖了。康德不满足于休谟对因果问题的心理学回答,力图扭转休谟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将休谟所主张的主观的必然转变为客观的必然。在康德那里,因果概念和因果原则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是由人类先验的规整能力决定的,它是一个理论批判领域内的知识问题,它所依据的是先验的知性范畴对直观经验的概念构成。从康德对休谟问题的概括和他自己的解决方法中,足以证明康德是一位发现的天才。但是,康德将休谟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用一个因果问题加以涵盖,无疑掩盖了其他两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康德对其他两个重要问题的掩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过了他在揭示因果问题上的功劳。问题b是信念与知识的关系问题,问题c是归纳的有效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现代哲学在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对因果问题的关注程度。二、休谟的回应:归纳化的结果休谟也许不具有贝克莱在哲学论证上的严密和犀利,但他们在哲学的出发点和哲学论证的彻底性上是完全一致的。如同贝克莱一样,休谟也绝不会愚蠢到在常识的层面上反对常识,即便在哲学的层面上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完全地放弃他的出发点,即常识的实在论。由本体论的常识实在论出发,即便不导致唯物主义,但也不至于引向另一极端,即反对实在论的唯心主义,这是通常的看法也是最一般的观点,但这种观点恰恰却是错误的,其中暗含的想当然和随意性往往不易被察觉出来。休谟和贝克莱的彻底性正是表现在,他们从头至尾都对哲学论证的严格性怀有尊重的态度,绝不因为结论所表现的荒谬性而改变他们的主张,这即是休谟的伟大之处,也是他极易被人误解的地方。一个鲜明的事实可以说明这种误解的草率性:休谟从知识和实践这两个方面不断地拷问自己,人类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性的基础,以及人是否依据理性而行动。通过对因果问题、归纳问题和必然性信念的研究,休谟最终否定了知识的必然性和追求确定性的努力。在实践领域之内,与对知识理性的结论一样,休谟的回答也清除了道德理性的作用,同时开了情感道德哲学的先河。因此,休谟在知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和道德上的非理性主义,使人有足够的理由对他在哲学史上的积极作用产生怀疑,对其学说隐含的建设性内容置之不理,自然这也与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误解有很大的关系。休谟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康德所概括的因果问题,在休谟为自己设定的三个疑难之中,后两者尤其是归纳的有效性难题,其重要性至少在现代哲学中是高于因果问题的。休谟在归纳推论的正当性方面的解决思路和回答,可以说是对现代哲学最有启发性和影响力的地方,但这一点恰恰被康德所忽视了。休谟问题严格地说,不是单一的一个因果问题,它由因果必然性问题和归纳的有效性问题一起构成,根据上面的叙述,简称为问题a和问题c。问题b表述了信念与归纳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与归纳的有效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本身就是休谟从心理学上对归纳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归纳问题是其他两个问题的基础,因果推导所遵循的也是归纳逻辑的法则,而不是一种演绎推论的过程,因此对归纳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甚至解决另外两个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康德误解并且掩盖了休谟问题的真正实质。归纳问题的传统表述是,我们是否有正当的权利从过去的经验过的事例,推论出不曾经验的未来的事例。知识不仅仅是对过去经验的一个总结报告,检查哪些地方存在着需要修补的漏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有一种预期的功能,这无疑是促动休谟回答这一问题的动力。根据休谟的看法,“我们只能根据经验从一个对象的存在推断另外一个对象的存在,经验的本性是这样的”104。如果休谟是一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那么他的确不被允许作这种超越经验之上的推论。但休谟毕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必须为这个问题找到理智上或逻辑上的依据,否则哲学的思考就应该被彻底的抛弃。休谟以猜想的口吻说:“如果不是经验,而是理性决定着我们这种推论,那么它该是依照下面这个原则进行,即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必然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而自然的进程是永远地继续同一不变的。”106自然的普遍连续性和同一性是一个假定,根据物理学规律对自然界的普遍适用性,休谟的确有理由这样设想,正如康德对自然界的合目的性的假设一样并非是凭空的想象。但是休谟并没有从先验的路数来解释知识的有效性问题,更没有从唯物主义对自然界规律的独断入手来肯定归纳的合理性,休谟的思考不断地在主观主义的知识论与常识的实在论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放弃从正面解决归纳问题的努力,以偷换问题的方法将问题c归结为问题b,即把归纳推理的有效性转化为我们对归纳推论的有效性的信念和期望,从心理学上对归纳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三、休谟的统一观念休谟对归纳问题的处理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归纳推理的根据是什么,另一个是我们为何会对归纳推论的有效性持有强烈的信念或期望。前者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后者属于心理学的问题。休谟的悖论在于,他从逻辑或理性上否定了归纳推理的正当性,同时却在心理学上肯定了归纳法的有效性。休谟坚决否定归纳推论具有逻辑上的依据,他说道:“为什么根据这种经验,我们就超出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过去的例子而推得任何结论呢?即使在经验给我们指出它们的恒常结合以后,我们也不能凭自己的理性使自己相信,我们为什么把那种经验扩大到我们曾观察过的那些特殊事例之外。我们只是假设,却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必然类似于我们所未曾发现的那些对象。”109休谟在逻辑上宣布了归纳无效之后,却悄悄地转换了问题,将归纳的逻辑根据问题偷换成人们对归纳推论的信念的问题,并为后一个问题找到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如休谟所论:“必然性产生于某个印象,但我们不具有必然性的任何印象,而只有习惯所产生的由一个对象推移到它的通常伴随物的观念上的那种倾向,这就是必然性的本质。整个说来,必然性是存在于心中,而不是存在于对象中的一种东西。”190休谟的疑难从根本上说,是他一方面坚持常识实在论,同时又主张主观主义的知识理论所导致的结果。哲学在帮助人更好地理解常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和批判常识的观点。同贝克莱一样,休谟也绝不会幼稚地主张他脚下踢的石块仅仅是一种观念,而不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实在性。休谟坚持的是一种朴素的常识观点,即对外部世界的存在作出肯定的承诺。根据经验主义的原则,知识只能在经验范围内才有其主张的正当性,休谟将全部经验还原为直接的知觉,即印象和由反省印象得来的观念,这样知识的确定性和有效性就被还原到印象或观念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基础上。笛卡尔将观念的可靠性原则宣布为:“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休谟接受了笛卡尔所主张的清楚和明白原则,印象的可靠性是由其自身来保证的,印象的直接性就是它的可靠性的根据,这个原则在胡塞尔的明证性和被给予性概念中同样被接受下来。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休谟与他的经验主义前辈们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即根据知觉的直接性来确立知识的可靠性。事实上,经验论者与其对手在观念的起源问题上的论辩,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效的,因为经验主义和唯理论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