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_第1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_第2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_第3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_第4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案例4】绿色沉淀在一次化学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有几个学生想做课本实验习题中的一组实验,题目是:怎样用实验实现下列物质转换: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

铜给出的试剂有:铜丝、铁丝、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仪器有酒精灯、试管等。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过程和步骤进行了讨论,之后他们开始动手实验。先把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再将得到的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就得到了硫酸铜溶液。实验顺利,学生们很兴奋。把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之间,铁丝表面析出了有光亮的红色的金属铜,同学更加兴奋。取出铁丝,再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怎么出现了浅绿色沉淀?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这绿色沉淀是什么呢?学生们一时都怔住了,出什么问题了呢?几个学生讨论了一下,找不出原因。于是他们拿着试管找到了我,“老师,这氢氧化铜沉淀怎么是绿的?”“来,说一下这个沉淀是怎么出现的?”一名学生把实验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我说:“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后,取出铁丝时,析出的铜附在铁丝表面上同时被取了出来,反应中生成的硫酸亚铁呢?”几名学生立刻恍然大悟,争先恐后地说知道了。“请你给大家说说吧,”我请一名学生讲一下其中的道理。他说:“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铁置换出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被消耗,同时生成了亚铁离子,再加入氢氧化钠时,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性质很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浅绿色沉淀。由于溶液中铜离子很少,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很少,蓝色被绿色遮掩显不出来了,所以只看到了绿色沉淀。”学生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我并没有马上肯定,而是启发大家“他的分析是不是正确呢?同学们可以再取一些没有与铁丝反应的硫酸铜溶液试一下。”一名学生立刻用试管取了一些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了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终于出现了。同学们先是高兴的欢呼雀跃,但是很快就安静下来了。一名同学感慨地说:“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做化学实验收获真是太大了。只差那一点,现象就出不来,生成物就不一样。”我说:“学科学,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在实验室开放的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实验在化学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发现现象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时,通过反思实验过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将是一个良好的经验。【案例5】

催化剂的概念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具体实验方案可参考如下:1.取等质量的氯酸钾两份,其中一份不加二氧化锰,另一份加入二氧化锰(要测出质量);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氧气的放出情况。2.将生成物溶解、过滤、蒸发,回收二氧化锰,与原来的质量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催化剂的概念。3.还可以用此次回收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继续制取氧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概念。4.进一步延伸。(1)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上述反应用过的提取出来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后将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与加入前所称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对比,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5.实验结束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当然对学生概括得出的催化剂的概念不能要求非常精确,只要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案例6】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提出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收集证据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途径二,查阅资料:从波意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途径三,实验探究: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观测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方案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教师指导修改;或由教师设计,学生选择。设计表格,填入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和有关的说明。实验一:取一小截蜡烛粘在一小块木板上,将小木板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砝码,使天平达到平衡;点燃蜡烛,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实验二: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稀硫酸铜溶液,取一根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实验三:在50ral.的小烧杯(1)中加入lOmL一定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1。在50mL的小烧杯(2)中加入10mL等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2。将小烧杯(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烧杯(2)中,或将小烧杯(2)中的盐酸溶液加入到烧杯(1)中,将盛有混合后溶液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3。比较反应前W1+W2与反应后W3质量的变化。注:此反应可加入指示剂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反应的发生。学生对上述实验,可能产生如下的想法:“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的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肯定不会发生变化”;在师生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完成有关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学生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的结论。

【案例7】怎样防止家用铁锅生锈探究的问题:观察妈妈(或其他人)炒菜所用的铁锅,用过后,头一天晚上刷干净,第二天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炒完菜后,锅里有油不刷,观察第二天会有什么现象?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应用有关金属锈蚀的知识来防止铁锅生锈?我的假设:铁锅生锈的原因:。。。。。。。我的方案:针对这些原因防止铁锅生锈采取的措施:(1)

(2)

探究过程建议:(1)查阅有关钢铁锈蚀原因和防护方法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考虑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整理成参考材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2)实施铁锅的防锈方法及效果,向妈妈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家用铁锅要考虑到所用材料的污染或有毒的问题)。(3)可以根据自己探究实验的结果,写出自己的体会或科技小论文。

【案例8】离

子教学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使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空间想像力。2.观察l一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歹性质的关系。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一种粒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的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荷深深吸引。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像中的核外电子如何运动?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课本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的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遐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

比较稳定

┃┣━━━━━━━━╋━━━━━━━━╋━━━━━━┫┃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三、探究离子的形成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钠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的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1.小结:在本课题_中,我们学了什么?2.练习:课本习题。教学设计说明: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略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调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引入了本课题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氯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5)借助观察挂图“1一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构建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本课题的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点评】选取核心概念——离子为研讨课题,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1.探究活动设计:(1)欣赏科普小论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欲望。(2)猜想。交流、探究核外电子如何运动,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培养。(3)角色扮演离子形成的过程,生动活泼,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2.扩展学习设计: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研究采用表格设计,体现了推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案例9】

下面以

“水分子的运动”的学习片断为例,进行分析。教师首先出示2组背景资料:背景材料1:2个对比实验[实验1]2个烧杯中装有等量的冷水和热水,2个纸包中装有等量的品红粉末,将品红同时放到冷水和热水中,对比观察品红的扩散。[实验2]2支相同的注射器,1支装有5

mL水,另1支装有5

mL空气,用手堵住针孔,用相同大小的力推动活塞。对比体会读数的变化。背景材料2:一组生活现象现象1:放学回家,闻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气。现象2:将蔗糖放到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整杯水却变甜了。现象3:装有汽油、酒精的瓶子要密封好。现象4:温度计中的液柱随温度的改变上升或下降。利用上述资料的支持,完成分子特征的归纳和提升.【案例10】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的学习,导入课题时就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对比品尝加醋和没加醋的松花蛋、阅读松花蛋配料表,通过现场体验活动导人新课,引发学生对于酸碱之间反应的科学猜想,“从生活走进化学”,顺利制造了认知冲突——学生一般都认为酸碱之问发生反应是无需怀疑的,但是经过演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后,发现竟然没有明显现象,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不够深刻的学生就本能地产生怀疑。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地提供能拓展思维的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实验的本质,通过全班交流、表达、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再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脑思维和动手操作始终紧密结合,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方法。教材最后又创设情境,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改造物质,服务社会,很好地演绎了“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智慧提升之路。【案例11】制取氧气的再探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寻找过氧化氢分解的新的催化剂,从而对催化剂有一个更新的认识2.通过分组活动,探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进一步完善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3.培养探究能力和方法,养成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过氧化氢分解的新的催化剂的寻找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探究3.探究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及合作意识的形成数学方法:【案例1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设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本教材的最后一章,教材中安排了三节的内容。因这章内容是非中考内容,又面临着马上要结束课程进行中考总复习,所以有些师把这一章的内容忽略了有些老师虽然也提一句“回家自学”,然而,所谓的学也只是流于形式,至于学生是否学了,老师也不再过问。在本章备课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本章的内容是有关源的基本知识,涉及内容广,概念多。如“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非再生性能源”等都做了介绍,在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除了对水能、风能、太阳能做了较大篇幅的介绍以外,对核能、沼气等也做了介绍。但是,这一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高,只是常识性了解,确实适合学生课外自学。在研究教材中我也发现,这章内容是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显然,这是实现多种教育功能的好素材。这样好的教育机会不能错过。所以,我决定试一试,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题组织一次自主一合作学习活动,不仅完成教材规定的知识教学目标和前面提到的教育目标,还希望通过本章的教学,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我将本章的教学设计为: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情况,预测未来能源发展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计划课上只安排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同时,我也借此了解一下他们独立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二、课前准备根据这一教学设计,我开始进行这次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首先,我安排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自学。在两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对这一章的自学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我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对教材中涉及的所有能源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对某一种能源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课上要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学生要广泛收集资料。开始我比较担心,这个要求是否过高,学生能否找到需要的资料,所以我还提醒学生可以让家长帮忙。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特另q高,仅一个周末,我所教的3个班大约114名学生就收集到大约31万字的各种能源的资料,学生们告诉我根本不用家长帮忙,只要上网查就可以了,还告诉了我好多相关网站。这使我深刻感到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学生的某些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老师了。收集资料之后,我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整理。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我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资料。由各班物理科代表负责,根据每人意愿组成了不同的能源研究小组,如太阳能小组、海洋能小组等,每组选出负责人,由负责人负责召集本小组的一切活动,科代表将本班的各种能源资料按不同能源分类后分给各个小组,然后每组把本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同学们把这称为“资源共享”。各组将资料整理、分完类之后,我要求各组将资料综合、提炼,写出本组的关于这种能源的调研报告,要求报告中要介绍这种能源的发展过程、目前应用现状、对环境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应用情况做出预测。在完成调研报告的过程中,风能小组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风车的图片,I'*-1我是否可以在交流时放映,我便决定交流课在多媒体教室上;核能小组的一些同学总是不理解核裂变的过程,我想起学校有《比克曼科学世界》的光盘。里面有关于核裂变过程的形象解释,找来给他们一看,效果非常好,他们便要求借给他们课上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看,这样,就又掀起一股影视资料热,配合着自己的调研报告,同学们又找到不少关于能源的影视资料,同时他们的调研报告也不满足于纸上了,都做成了PowerPoint投影片。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教材中的第一种能源“矿物能源”,学生兴趣不大,学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上,我认为本章的教学不要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学生感兴趣的能源可以多介绍,学生不感兴趣的能源可以不介绍,这样的安排可能更符合编者的意图——“参与社会”,结果学生课上交流的能源种类远远超出了教材的内容,涉及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等。三、课上交流作为《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课题现场会的展示课,这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交流课在同学们的期望下终于开始了。作为教师的我,课前已经完成了我的任务“导”,课上我只占用了2分钟的时间安排了各组的交流顺序、发给每人一份具有评判指标的评判表,然后我给自己安排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工作——灯光师,配合学生的交流负责开灯、关灯。通过这种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能源知识的了解己经远远地超过了教师。1·太阳能小组介绍了太阳能发展历史经过的3个低潮期和4个高潮期,展示了目前太阳能应用情况的一组图片,对太阳能应用的技术难点进行了介绍。2·核能小组通过影片形象的再现了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使同学对核能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3·风能小组将收集到的大量的美丽的风车图片通过计算机放映给大家欣赏,并详细介绍了风能利用的优点是蕴藏量大、可再生、无污染、不淹地、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灵活、自动控制水平高、运行管理人员少等;缺点是它是一种密度小的随机性能源。我国许多地方,冬春季枯水期间水电力不足,正是风力强劲的季节,风电和水电配合使用,尤为可取。4.海洋能小组不仅介绍了教材中涉及的潮汐能,还介绍了教材之外的波浪能、温差能、洋流能、盐度差能。5·地热能小组不仅让同学们知道了地热能相对其他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污染低;还通过影片介绍了大量的地热能的利用情况。6.氢能小组使同学们了解到氢能资源丰富,是一种理想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