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旦教授刘旦初语录ZZ这有点自恋的小老头生活得还是蛮有情趣滴~课讲得很搞笑~~1、Attentionplease.2、讲到不科学的广告时,成龙和房祖名的茶广告——“100%用茶叶泡制。”“成龙他不懂,因为他是打拳的,但是也不要把儿子给带上去啊。”3、清扬洗发水广告——“维他矿物群”“维他矿物群?就是一堆矿物嘛。”4、霸王洗发水——“纯中药洗发水”“这个被成龙搞到全是中药,用来治病还是洗头?”5、吉列威锋“三刀剃须刀”“明明一刀就够了,还搞个三刀,这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嘛。”6、农夫山泉——“充满生命活力的矿泉水”“广告里还做了个实验,洋葱在矿泉水中发芽了。可是它错把人当洋葱了,买矿泉水是用来喝的,不是种洋葱的。”7、安顺路爆炸事件。“煤气泄漏,老太太还用明火,结果发生爆炸了。老太太飞出去了,没死。但是楼板掀翻了,楼上正在睡觉的两个人被砸死了。”8、写的一篇文章“被发表”了。
“我回家看《新民晚报》,发现我‘发表’了一篇文章。用我的文章就算了,还拼拼凑凑,文笔不通顺,败坏了我的文风。”9、1989年达赖喇嘛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所以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10、现在心脏起搏器用锂电池,可以维持15年。对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来说15年就够了。11、没有内地给香港输水,香港早就变臭港了。12、有一段时间上海的水是咸的(海水倒灌),用来炒菜还可以接受,盐少放点就好了,可是用来泡茶就要命了。13、讲到航天中正在研究的将尿液净化成水。
“宇航员在飞船里面,渐渐水没了,那个(尿液)多了一大堆。你们觉得恶心,但是这在科学家眼中叫做‘稀溶液’,这就是凡人和科学家之间的区别啊。”
“大家要学会克服心理障碍,黄浦江里的水你也喝,里面也有很多杂质呢,你知道里面有多少小便吗?”14、讲到汽油无铅化。
“铅会影响儿童中枢神经发育,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想想看,如果我国每个接班人都中枢神经有问题,这怎么行?”
“四乙基铅属于汽油的添加剂,而在复旦大学食堂,肉丝是添加剂。”(啪啪啪啪~)15、当年美国有消息:“什么都可以炸,就是不可以炸广岛。”可是就在广岛市民纷纷庆祝的时候,一个原子弹飞了下来……美国扔错地方了。另外,美国带了一个叫“胖子”的原子弹,想炸小仓。结果找不到,总不可能把“胖子”带回去吧,所以就随便扔,落到了长崎上。16、我们国家喜欢小的(战术核武器),美国有6000个战略核武器,有什么用,又不能扔。朝鲜有1-2颗核弹,流氓手中把核武器甩啊甩的,很危险。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这种不畏强暴的国家。法国其实也有蛮多的,可那总统……太不像政治家了。17、六方会谈其实就等于7.5元*2500杯咖啡,其他什么都没做。18、朝鲜和美国针对核问题的谈判。美国:“你停下来我就给你啊(核反应堆)”朝鲜:“你给我我就停下来啊。”19、什么叫菜刀?切菜的。什么叫水果刀?切水果的。什么叫γ刀?切γ的。20、carpenter(唱《yesterdayoncemore》的歌手,得厌食症)每天就吃一根香蕉,如果是我,这样早就死了。21、昆虫对性的诱惑不可抗拒。22、用性激素去刷墙,肯定没有蚊子了,它们都去撞墙了。23、一开始用肥料,上海的农民不会用,他们说:“算了算了,我们还是泼大粪吧。”24、家里是大理石地板的同学小心了,别把醋打翻了,不然它冒泡泡给你看。25、因为冰少了,北极熊不敢在北极生宝宝了,怕生到一半宝宝掉到水里去了。26、温室效应迫使图瓦卢迁国。“很奇怪,2008年我居然看到图瓦卢代表队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里……3个人。”27、如果海水涌进来,即使姚明在南京路逛,也难逃一劫……(现在海水高出上海地平面5.95米,而南京路只有海拔3.5米,减一减)28、我们平时用的发胶,挤到最后就剩臭氧了,挤出来就可能有爆炸的可能。但是中国人使用的习惯就是要按到没有为止。29、二恶英,我认为‘恶’字应该有口字旁,可是我没加,为了和中央保持一致。30、烧烤里面有很多致癌物质,你们以后吃一口羊肉串,念一声‘苯并芘’,很快就会戒掉了。31、的确凉穿不破,扔不掉,适合中国人,老大穿完老二穿……32、当年我们是用编织袋的材料做裤子的,你们想想每天穿这个编织袋,腿都磨破了。33、尼龙不能做内衣。穿尼龙内衣,比穿的确凉还热,像把一个人包起来了。34、不能用做衬衫的面料来做降落伞,是的话早就破了,自由落体了。35、医生最头痛我们化学家,因为麻醉对于我们来说没用,我们在实验室每天闻,一小片算什么……所以医生给化学家做手术,要写明“麻醉加量”。36、白猫洗衣粉就是因为加了三聚磷酸钠,所以摇身一变,成为“超浓缩白猫洗衣粉”。37、外国的洗洁精有规定要达到食用标准,所以老外把盘子洗洗,擦擦就用,可是我劝大家在国内还是洗干净了再吃。38、化妆品有吸引眼光的作用。有一些女生将眼睛涂成了熊猫,可大家还是会去注意她——(心里想)“怎么这么难看”。39、自杀的话,吃三聚氰胺要吃一斤多。40、为了免检牌个个行贿,像我们的教学评估一样。41、复旦,评估团还没来,就准备了一拉箱礼物,从剃刀到内衣内裤,什么都有。42、领导们游山玩水,不检查,最后还要带走一大箱子土特产。43、我95年开这门课,引起了小轰动。教务处还是怀疑,以往化学课都是没人选的,现在怎么这么多人选?于是开始明察暗访,刘旦初是什么给分的?后来发现确实是课上得好。44、有些同学喜欢我这门课就算了,还偏要说“这门课好,给分更好”,让我脱不了关系。45、猴子怎么来的?鱼从水里爬出来就变成猴子了。鱼怎么来的?石头变的,从无机变有机呗。46、我的两个儿子各方面都完全不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47、二儿子被判“发育迟缓”,夫人着急,于是买了一种秘方给儿子补锌,儿子发育成功。“后来有个朋友跟我说;‘不用买那药的,医生只是告诉你‘发育迟缓’,又没告诉你说不长了。’但是我觉得这钱花得值得,至少我的太太没有再唠叨了。”48、你们看我现在的身材,很难想象我曾经是个体操队运动员吗?(曾在1958年获得男子6项全能体操二级运动员称号)49、我一管不住吃,二管不住自己的口。50、我喜欢吃肥肉,有肥肉跟瘦肉时,我只吃肥肉。我爱吃肥肉是小有名气的,有一次会议,上了一道菜叫走油肉,全是肥肉,然后六桌人一起大喊:“刘旦初!”51、我还爱甜食。有一次会议,发了咖啡,然后有人来加糖,很多人不要,有的只要1颗,然后我说:“我要4颗。”全场哗然。52、医生说我很多东西不能吃,淀粉类不能吃,也就是不能吃饭了。幸亏没听他的,不然我早就饿死了。53、淀粉类不能吃,高脂肪不能吃,糖不能吃,这样数下来,我就只能吃青菜了,那我不就变了一头牛?54、我们家有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我爸爸在63岁那年因为这个去世了。所以我63岁那年,我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说我超过了父辈。可是我的朋友说,要算级差,超过3岁才算超越。所以我66岁生日那天,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那位朋友,告诉他我真的超越了父辈。55、现在,不能吃的我就不吃,一般的我偶尔偷吃,我特爱吃的谁也拦不住我。我宁愿这样吃,因为这样才有体力给你们上课。我就宁愿这样上课,也不要躺在床上多活几年,即使最后我倒在这个讲台上。(啪啪啪啪啪啪啪!!!!!)【人物】刘旦初:旦复旦兮心如初不负讲台不负卿2010年12月21日,指针已扫过八点半,10级社会学系的陈咏秋走出6212教室,手中捧着一本《化学与人类》的课本,如获至宝。书本的扉页写着,“学以致用”,落款“刘旦初”。她身后的教室,依然人头攒动,学子盈庭。人群中心的刘旦初不时从周围高举的手中接过书本,微笑着为同学签名。就在半个多小时前的最后一节化学与人类课上,刘旦初向学生们宣布了自己即将挥别课堂的消息。虽然BBS上一度有传言,但当刘旦初亲口向大家确认时,教室里还是爆发出一片喟叹之声。“我们特别惊讶,又觉得自己很幸运”,陈咏秋随即在人人网上发了这样一条状态,“想不到就这样成了刘老师的最后一批学生”。
“圆满的句号总是靠自己画的”“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以乐为本,自得其乐;以善为本,助人为乐”、“老年人要告别苦行僧,争当快乐鸟”。在复旦的最后一节课上,刘旦初将自己对于人生的体悟凝练成这些“夕阳絮语”,揉杂在江南丝竹怀古的旋律之中送给他的最后一批“孩子们”。放完PPT,他背过身,用随身携带的湿毛巾抹了抹黑板擦,再把黑板上的板书擦去——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为了防止黑板的粉尘逸到前排的同学。“我就宁愿这样上课,也不要躺在床上多活几年,即使最后我倒在这个讲台上”,这句话他重复了三遍,语气有一些哽咽。“第一遍让我感觉有点不安,最后一遍听得我热泪盈眶”,在场学生的心情也跟着刘老的话语起起伏伏。其实,由于常年来饱受身体各项指标“超高”困扰,家人一直劝他早些退休,但刘旦初拒绝“下课”。“医生说我的心血管系统犹如百年老屋的水管系统,已经锈蚀得既不好修又换不得”,刘旦初调侃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过“只要一站上讲台,就什么病痛也没了”。然而这一次,刘旦初不得不接受自己也会“磨损”的现实。73岁的他要退休了。后来,当他在新学期的课程表上看到,“化学与人类”的任课教师这一栏已被原先开设过“化学·人类·社会”的沈伟教授替代,难掩失落。因为,是“化人”陪伴了刘老走过了在复旦最后15年的教学生涯。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优秀课程二等奖,“教学名师”……这两年他的履历上每年都会增加一些荣誉。在学生中,“化人”亦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日月光华BBS课务版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板块中涉及“化人”的帖子有23个,而其他课最多的一门帖子为6个。现在,每年选修的人数超过2200人,除了复旦外,财经大学、外贸学院、外国语大学等院校年年特聘刘旦初教授开设这门课。在外贸学院上课的最后一个学期,两个学生提出:“老师,我能不能抱你一下?”,这让刘旦初非常意外。“作为一个教师到了这个份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刘旦初掐灭了一支烟,嘴角洋溢着笑。
“化学与人类”:复旦通识教育的活化石“每次上课必须占座,有占才有座”,09级博物馆系张杰芳这样形容上课的盛况,“我一般是五点多到6212等那个教室门开了就去占了,去晚了点座位也占不到了”。从最初不足30人的小班化教育,到现在200人爆满的大课堂,刘旦初将“化学与人类”从过去“学校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不重视”的“三流选修课”变成现在复旦核心课的“台柱”。这其中的投入和付出甘苦自知。1994年,复旦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成为国内最早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大学。按照改革方案,文科生必须选满4个学分的理科课程才能毕业。然而,一部分95级学生临近毕业都没有修满理科学分。细究原因,原来当时面向文科生的理科课程多是经过删减、简化的专业课,学生“听不懂”也“没兴趣”。化学系选修课的听课人数甚至一度少于十人。教务处给各理科院系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开设出一门适宜文科学生选修的理科课程”。是年6月,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当时已经57岁的的刘旦初身上。“一开始我说我不开”,刘旦初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搞研究的人都是在一个领域里进行深入研究,其他领域都不顾的。现在要开这门课必须那化学专业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涉及到。虽然不难,但是要花时间去熟悉和整理这些东西。我快退休了,没那么多时间。”但是系主任的盛情难却,几经推脱刘旦初还是揽下了这“瓷器活”。整个暑假,他没有一天休息,翻阅了国内外几十种教材。由于当时通识的理念在国内尚不成熟,可供参考的材料非常有限,只有一本名为《化学·人类·社会》的英文教材符合刘旦初对课程的预期。但是,这套教材将理论与应用分开的体系让刘旦初不甚满意,于是他决定自己编写一本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怎样才能让文科生感兴趣?通过和文科教授的探讨,刘旦初意识到文科生关心的是社会热点话题,而能源、环境、粮食、健康、材料等社会热点都包括化学内容。以此为线索,他用了两个月的暑假创作出15万字的半部教材。“‘化学与人类’这门课,我已经准备好了。”8月,化学系系主任得到刘旦初这样的答复。9月开课的第一天,刘旦初早早来到二教。他将自行车停在教学楼门口,忐忑地向教室张望,只见教室里坐了三十多名学生。“比我预想地多一点”,他稍微安心了些。随着课程的深入,来上课的同学一次比一次多,到学期结束,60人的课程全部选满。刘旦初也边教边摸索,期末前完成了30万字的教材。1999年4月,上海市高教办公室在复旦教学观摩,许多教务处长都来旁听刘旦初的课。在交流时,上海农业大学的教务处长说“听刘老师讲课,就像听帕瓦罗蒂唱歌”,从此“讲台上的帕瓦罗蒂”一说不胫而走。同在听课的时任校长王生洪专程通过校长信笺向刘旦初发去祝贺。信中写道,“使教师皆学先生,如先生,则复旦甚幸,青年甚幸!”在教务处成立的“教学沙龙”上,理科院系教授也纷纷讨论“化学与人类”受欢迎的原因。旁听过“化人”的物理系教授倪光炯说:“没想到刘老师的这门课比我想像的还要好。”“化人”的成功让其他院系的教师们觉得“选修课也可以大有作为”。于是,“力学与人类”、“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等受欢迎的理科选修课应运而生。学生的口碑和学校的支持给了刘旦初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他对于教学的热情也一发不可收拾。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给缺课的同学补课。有一年期末因为要给同学答疑,刘旦初甚至还在儿子的婚礼上迟到。为了集中心思上课,刘旦初甚至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科研,停止带研究生。“那时候我还是副教授,我说不要教授了,我开这门课很开心,我就跟学生开这门课。”这一开便是十六年。
一门通识课的成功“秘方”“白猫洗衣粉就是因为加了三聚磷酸钠,所以摇身一变,成为‘超浓缩白猫洗衣粉’。”“特氟龙这种特种高分子材料在合成时,4个氟离子代替了4个氢例子,并紧紧地包裹在碳原子的四周,因此,它耐腐蚀、致密光滑,不会沾上任何东西。”在刘旦初的课上,笑声是永远的主旋律。他的课往往从评论流行的广告语或热门的事件入手,解释其中的化学原理和谬误,以启发学生将理论结合实际的思考模式。这种对理论深入浅出、寓教于乐、风趣幽默的阐释,将科学从文科生心中可望不可即的圣坛上解救下来,赋予了其应用价值。为了上好课,刘旦初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阅读报纸、收看新闻,从热点话题中汲取教学的材料。丰富的现实素材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让刘老的“段子”常讲常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三聚氰胺就出现在化学与人类的课堂上,刘旦初告诉学生三鹿“不是毒牛奶,而是问题牛奶”。安顺路爆炸事件也被作为随堂案例,用来加深对于甲烷易爆的理解。1995年开设“化学与人类”课程以来,勤奋的刘旦初已十易讲稿,出版了3版教材。“要让学生从理性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单单从报纸上认识”,这是刘旦初给自己的课程订下的目标。助教蒲玲对此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刘老师的课以实例为主,强调将科学应用实际的思维方式”。此外,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代替程式化的照本宣科是“化人”成功的又一秘方。白磷是一种珍贵的化学物质,一般不用于教学。但为了让同学能对白磷自燃的全过程,刘旦初多次向实验室提出要求,将白磷带进“化人”的课堂;在讲到燃烧现象时,大家纷纷围绕香烟丝和烟纸的燃烧速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许多人更是在刘旦初的课上第一次获得了使用灭火器的机会———那节关于灭火知识的课后,讲台旁围满了人,兴致勃勃的同学一个个按照刘老师上课时的演示,轮流上前按下灭火器。而不久后的胶州路大火中,许多人正是因为对灭火器的用法缺乏了解,而失去逃生的机会的。“化人”的风靡一度在复旦引发了关于“理科教学文科化”的讨论。所谓理科教学的文科化,便是挖掘理科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其广泛应用生活的使用价值。教育学家EarlJMcgrath曾在专著中提出:通识教育是全新包装下的文科教育。JamesGRice也在其教育学专著中指出:通识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在反思中发展,关注与现实、当前和当代学生的对话。这些都与刘旦初的通识理念不谋而和。在刘旦初看来,只有拥有全方位的知识基础,复旦学子才能超越工具,成为真正的栋梁的原材料。“我们复旦4年的作用就是把你培养成为一块殷实、丰满的人才的原材料,毕业时你绝不是人才,只是原材料。然后你这个原材料经过社会的雕琢就能成为稀世珍品。”他对复旦学子的期许是,无论专业对口与否,复旦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很快适应自己的发展方式。
“教授应该首先把最好的东西给学生”“Attention,please.”这是每节“化人”课的开场白。英伦绅士的风格总能引发学生一阵会心的笑声。课堂上,刘旦初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英文单词。即便是石油、催化剂、臭氧等拗口的英文名称,刘旦初的发音也十分地道。在和记者谈论通识教育时,他也时不时引述一些美国高等教育培养“总统级人才”的通识理念。“通识教育不是对任何人,也不是对任何学校,只有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生才能接受通识教育。”这些无不是刘旦初留学经历留下的线索。1978年,改革开放正当其时。邓小平出访美国后,决定派遣3000名留学生出国留学。化学系派出刘旦初和另一名教师参加复旦的选拔考试。刘旦初顺利通过笔试,然而口试时,只是为了阅读文献而自学英语的刘旦初傻了眼。考官播放了4遍新概念课文,他一句也听不懂,最后得了0分。在化学系总支书的请求下,学校破例让他旁听留学班的英语课,与此同时刘旦初暗下决心,“半年内一定要把英语搞上去”。那时的刘旦初刚刚有了第一个孩子,他顾不上回家照顾孩子,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学习英语。半年后,由教委组织的考试在全国开展,各行各业共16000人参加,争夺最后3000个留学名额。刘旦初笔试67分,口试5-分(满分5分),顺利入围成为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而当年笔试超过45分的,全国不足2000人。1979年10月,刘旦初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求学之路。对于如此艰难获得的留学机会,刘旦初并不“买账”。和其他留学生不同,初到异国的他并没有全然被陌生的环境吸引。“那个学校的实验室我一看,跟我们复旦也差不了多少,有地方还没有我们好。”刘旦初有些失望,预感自己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于是他开始着手为萨斯喀彻温大学化学系建立实验设备。实验室里其他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很敬佩刘旦初,跟着他学习搭建设备,一有问题便请教他。两年时间很快过去,思乡心切的刘旦初终于等到了大使馆寄来的机票。然而加拿大学校方面却不肯放行,“你走了,这些实验器材怎么办?”,校方恳请刘旦初留下。一心只想着快点回中国过年的刘旦初断然拒绝。无奈,校方派出曾是化学系教授的校长前往渥太华的中国大使馆商议刘旦初延期归国的事宜。大使馆方面表示同意。最后在刘旦初的坚持下,他在加拿大的签证只延长了3个月。3个月中他将实验要领、器材掌握规范倾囊相授,期限一过他立刻回国。“国人那么向往到国外来,其实国外也不过如此,我现在到的地方真的还不如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在崇洋情绪普遍的时代,刘旦初的想法可谓另类。不过,留学生涯还是让刘旦初学到了一样东西:国外大学教授重教学轻科研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国外的教授,首要任务还是教学,科研是他重要的一部分,但他的重点还是在培养学生上面,包括研究生。”刘旦初向记者介绍道。“教授应该首先把最好的东西给学生而不是给自己的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刘旦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你们没有双休日”回顾过去,刘旦初用“走一步算一步”来形容,他总结自己对于人生没有太大的追求,只是一步步按图索骥,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我们两代人没有可比性,过去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没有选修课,没有任何自由。现在你们特别幸福,选择余地特别大。”刘老师跟我们算了一笔帐,过去的大学是五年制,每周仅有一天休息。而现在大学则是四年双休,加之大小实习,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不过三年。“我觉得现在的本科其实相当于我们那时候的专科。”为此,刘旦初不止一次在学生讲座中勉励复旦学子,“你们没有双休日。你要拼了命的像海绵一样吸水,以后到了社会上轻轻一挤就出来了。别到毕业了还是干巴巴的,后悔也来不及了。”对于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化人”,刘旦初也在复旦大学离退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景。“复旦应该探索更多具有独创性和特色的课程。我特别希望《化学与人类》这门课程能在复旦一直延续下去,《化学与人类》的教材可以申请到十二五规划教材。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教学团队,我一定会毫无保留的把一切都留给这个团队。”他的口气,颇有老骥伏枥之感。不过生性乐观积极的刘老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退则退矣,离开了三尺讲台,他的业余活动依然充实。现在他不仅担任学校的党风廉政监督员、上海老教授协会会员,还定期为退教协(退休教师协会)的简报撰写文章。闲暇时,他会陪老伴看自己并不喜欢的连续剧,或者和孙子一起玩。更多安静的时候,他会翻开一本砖头厚的蓝色档案夹,翻看95年至今的学生对于他及他的课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化学与人类考试的附加题,不计得分,但同学们总是发自内心写了很多真心话。“幽默”,“课上得好”,“印象深刻”是最多的评价。刘老会用红笔划出对于自己课程的肯定和意见,那些评价对于他而言是最珍贵的财富。“如果有一天我走了,绝不要搞追悼会之类的形式,只要把学生对我的评价放在我身边随我带去,足矣”,刘旦初曾在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自己的心境。“是的,这确实是孤芳自赏。对教师的评价,谁是仲裁者?当然是学生。然而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的职称、房子、工资都无济于事,任何人改变不了这种现状。只有你坚信学生才是你的上帝,你才会心安理得,你才有激情去上好你的课。哪怕有一天你倒在讲台上再也起不来时,同学们也会记得他们曾经有过一位好老师。”刘旦初在档案袋的扉页写上这样一段话,历经岁月,纸页已经泛黄。刘旦初:点燃文科生的化学热情牛”的理由他开的“化学与人类”选修课,有学生连选四年都没选上,最后只得选择旁听;听完他的课,文科生会感到自己的科普知识呈几何级增长。“化学与人类”,这门连续十几年入选复旦大学最抢手公选课的课程,消失在了新学期的课表上。因为这门课的主讲教师、71岁的刘旦初正式退休了。刘旦初以“会上课”而“笑傲”复旦。在这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专业课上得出彩的老师实在太多,稀缺的恰是能把专业知识“贩卖”给缺乏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生。而老师们公认,给文科生上理科通识课,最难!可过去16年来,刘旦初恰是在这个领域摸索出了门道,让文科生里的很多“化学盲”,对化学学科产生了兴趣。讲台上的刘旦初,让一批批学生领略到名师风范:一个从内心里关怀学生的老师,很讲究细节。他上课,会随身带湿毛巾,用它抹了黑板擦后,再擦黑板上的板书,免得坐在下面的学生“吃灰”。走下讲台的刘旦初,收获了作为教师的最高礼遇。“过去,我在化学系上课再好,教的就是20多个学生,认识我的都是本专业的学生。”而今走在校园里,很多让他感到陌生的年轻面孔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仍然是复旦校园里的名人。解决问题不能跟着感觉走这是刘旦初在复旦的最后一课,时间是2010年12月21日。如今,它定格在复旦的BBS和校报上,成为复旦园里一段佳话。“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以乐为本,自得其乐;以善为本,助人为乐”……最后一节“化人”课上,刘旦初将自己对于人生的体悟凝练成这些“夕阳絮语”,糅杂在江南丝竹怀古的旋律之中送给他的最后一批“孩子们”。“我宁愿这样上课,也不要躺在床上多活几年,即使最后我倒在讲台上。”这句话他重复了三遍。时间很快走过八点半。复旦大学10级社会学系的陈咏秋走出6212教室,手中捧着一本《化学与人类》教材,如获至宝。书本的扉页写着“学以致用”,落款是“刘旦初”。她身后的教室,依然人头攒动,学子盈庭。站在人群中心的刘旦初不时从周围高举的手中接过书本,微笑着为同学签名。陈咏秋后来在人人网上留言:“想不到就这样成了刘老师的最后一批学生。”很多学生难以忘记他们第一次走进“化人”课堂的情景。刘旦初像变魔术般地拿出一块白布,然后取出一个喷壶,对着白布喷了几下,上面立刻显示出“Magic(魔术)”的字样。他问学生:“这是魔术吗?”很多前来选课的文科生知道这不是魔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经刘旦初提示,学生们想起了初中时代就学过的化学知识“酚酞变色原理”:涂在白布上的酚酞试剂遇碱变色。接着,刘旦初又向同学们发问:“如果我继续拿着喷壶喷,显示的字体会消失吗?”学生们睁大了眼睛,还没来得及回答,Magic字样消失了。为什么?同一瓶碱性试剂的PH值难道不是相同的吗?刘旦初向学生揭示了谜底。“这一次,我在变魔术,因为我其实有两个喷壶,第二次拿出的喷壶,里面装的试剂和第一瓶完全不同,是酸性试剂,酸碱中和了。”刘旦初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前来上课的文科生们打下一个鲜明的印记:在自然科学领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从寻找原因开始的,不能跟着感觉走!“我不在乎学生上了我这堂课,到底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和原理,但是他们必须学会理科思维的方式,这将让他们一辈子受用。”刘旦初的课总是从提问开始的。出现在媒体上的关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各种热门话题,到了刘旦初眼里,就成了“化人”课必须解决的问题,他随即就增补进了他的讲义。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三聚氰胺就出现在了他的课堂上,刘旦初告诉学生:三鹿“不是毒牛奶,而是问题牛奶”。“最近人们热议的话题就是奶瓶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技术(C语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联网设备电源功耗降低
- IT项目季报告模板
- 实习机会获取指导
- 初一军训学生发言稿
- 村容村情调研报告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九)(有答案)
- 二零二五版房屋租赁合同附押金退还条款2篇
- 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内容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电力智慧检修安全运行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下载
- 《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
- 附件: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3.0版)
- 电商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 火灾应急处理课件
- 创新者的逆袭3:新质生产力的十八堂案例课-记录
- 202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