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建筑智能行业分析报告2022年10月目录一、智慧城市将迎来快速发展 31、智慧城市 32、行业未来发展方兴未艾 6(1)政府层面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6(2)自下而上需求拉动智能化进程 8二、市场容量及推行节奏 91、市场容量测算 92、政府及公共设施智能化有望率先发展 12三、市场主要参与者 131、智能化产业链构成 132、市场主要参与者 15四、方案提供商的发展方向 171、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172、收购、合作加快区域布局 183、绿色节能越发受到重视 19五、投资策略及风险因素 211、投资策略 212、风险因素 22六、重点公司简况 221、延华智能 222、达实智能 24一、智慧城市将迎来快速发展1、智慧城市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与以往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聚焦民生和服务、关注共享和协同、强调感知和物联。智慧城市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满足不同团体及个体需求。从应用分类来看,大致可以分成政府、产业和民生,包括平安城市、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数字医疗、食品安全等,这其中既有自下而上需求型应用,也有自上而下政策推动型应用。未来的智慧城市将通过顶层设计将各类需求有效的串联起来,实现共享,协同。资料来源:华为技术上来讲,智慧城市需要打造一个统一的平台,设立城市数据中心,构建基础网络(主要由通信网、互联网和物联网构成),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和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作为智慧城市平台,要具备快速应用提供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集成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存储能力以及系统演进能力。资料来源:华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依赖于顶层设计,将下面各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有效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平台。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多集中在下面的组成部分,往往是单个的智能项目,整个大城市智慧系统并没有很好串联起来,但下面具体智能项目的建设也为智慧城市整体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建设也必然从上下两方面共同用力,推动整个智慧城市进程。目前行业内具备足够设计咨询实力的公司开始逐步涉入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但大部分公司主要参与的仍是下面单个的智能项目,对于下面的智能项目,同样具备集成化特征,需要满足不同类型需求,以智能建筑为例,一个智能建筑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火灾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系统集成中心连接,有机组合在一起,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2、行业未来发展方兴未艾智慧城市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源于国家、地方政府自上而下政策推动,一方面源于目前技术进步已经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随着便捷、节能等自下而上需求的拉动,城市智能化应用将越发广泛。(1)政府层面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层面——政策制定、试点推出:近年来,国家制定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各类规划已经超过10个,包括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除了规划,国家还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年初住建部在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之后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8月初,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名单,共103个城市入围,其中市区级83个,县镇级20个,规模数量都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地方政府层面——积极制定措施配合中央政策:各地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态度积极,纷纷制定规划政策,加大投资,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城市建设重点工作来抓,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有助于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国外经验:从国外情况来看,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或利用政策行政手段直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补贴、减税等经济手段,刺激民间需求,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智慧城市的建设。以意大利节能建设为例,政府行政的硬性规定以及减税等经济措施在促进节能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自下而上需求拉动智能化进程便捷效率:智慧城市带给人们直接感受就是便捷,有效率,随着经济发展,技术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智慧城市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商业的运作效率,自下而上拉动了智能化发展。节能省钱:智慧城市优势之一在于节能降耗,对于社会来讲,有助于更好的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讲,长期来看资源总量有限,价格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必然会加重个人及企业负担,而智能化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减少支出的办法。从国外调查情况来看,省钱是自下而上的更多客户选择智能化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智慧城市相比国外发展滞后,不论是技术上还是功能实践上仍有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目前来看,该行业仍处在行业生命周期中的上升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二、市场容量及推行节奏1、市场容量测算潜在市场: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需要满足政府、商业、个人等多层级需求,市场空间广阔。智能建筑:根据建筑历史施工经验来看,智能化业务占建筑工程总投资额的5%-10%,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13.5万亿,照此估算智能化整体市场规模近万亿。目前规模较大的智能化工程企业,在稳步发展智能化业务的同时,开始延伸产业链,逐步向大机电工程领域拓展,扩大了自身的营业范围,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智能家居:根据国金证券此前研究智能家居市场潜在规模超万亿,理性市场超千亿;智能医疗:根据国金争取此前研究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市场空间300亿,行业增速30%以上;智能交通:根据国金证券此前研究大智能交通行业(城市交通、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路桥)未来市场规模超千亿;仅考虑智慧城市试点市场容量:根据国家第一批、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共有193个城市入围,其中:市级97个,区县级89个,镇级8个,如果保守的按照未来5年市级区域智慧城市投资25亿元(部分城市规划远大于该数),区县级投资10亿元,镇级投资5亿元,则试点城市总投资约为3355亿元。而且这部分投资主要是前期网络和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考虑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规模更大,并且随着试点城市智能化逐步推广,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加快整体建设进程。行业龙头市占率较低:根据2011年对中国系统集成商统计,拥有一到三级资质企业多达3100多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40多家,一方面说明整个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给与龙头公司更多的拓展空间,根据中国智能建筑分会统计,行业前50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除了同方股份等个别企业在智能化领域业务体量达到10亿级,其余规模水平普遍小于10亿,对比广阔市场空间,龙头公司的市占率水平仍然比较低,还处在“大行业、小公司”阶段,公司凭借自身技术、模式和管理,具备继续提升市占率的空间。2、政府及公共设施智能化有望率先发展智慧城市潜在市场广阔,在市场推进过程中,我们认为政府及企业需求有望率先放量,带动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方面,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赖于政府的推动,除了顶层设计外,其楼堂馆所以及公共建筑设施同样将作为示范项目率先进行智能化改造;企业方面,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讲究安全、效率、效益,智能化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改善上述三点,因而在企业间也较容易推广。从美国发展例子来看,智能化也同样在在政府、公共设施、企业等领域推广较好,这类项目相比个人需求项目体量更大,需要较强技术实力,业主也更加关注企业的过往经验、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以及与其他工程协调配合能力,这有利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更好的发挥出自身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三、市场主要参与者1、智能化产业链构成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有部分具备出众设计咨询以及后续实施能力的公司参与到顶层设计环节,了解政府需求,提供具体的规划建议。这类公司将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来看,更多的公司还是主要从事单体项目的设计建设,构成了智能化建设的主力军,其中部分优秀公司在未来有望参与到整体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从单体项目整体施工环节来看,智能化位于土建和装饰之间,具体来看这条产业链,自上而下又可以分为设计方、工程方、设备方以及最后运营方。产业链各环节收入比重: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分配取决于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取决于技术门槛壁垒,也取决于项目生命周期。长周期来看,以智能建筑为例,关注整个生命周期,运营收益必然占据收益的大头,其次是更新需求,最后才是首次工程收益。目前国内正处在快速发展期,更多还是要关注前段的设计方、工程方和设备方。短周期来看,主要指智能化建设过程产业链各方收益情况,设计收入一般占比较小,主要收入多来自于施工阶段,而在施工阶段中主要的成本来自于智能化设备以及系统的采购,在此成本基础上,施工单位会根据成本加成原则,根据业务技术难度以及复杂程度收取10%-25%不等的安装费用。2、市场主要参与者以智能建筑为例,国内与国外在智能化领域发展模式有所区别,在国外,起主导作用的是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施耐德等系统设备商,以美国为例,10家左右大型系统设备商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在国内,建筑智能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90年代初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凭借系统设备绝对优势进入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随着我们招标法规、制度的出台,一些有相关背景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逐步成为智能化工程业务的主体,到现在,外资系统设备供应商已经退出了工程服务市场,但在设备方面优势依然显著。目前我国智能化项目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应用设备制造商,生产、销售、提供产品解决方案;一类是软件开发商,生产、销售、提供相关技术服务;还有一类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设计、施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部分设备商和软件商也已经开始承包工程业务,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提升自身系统集成能力,加强和设备供应商的合作。目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产业链上主导地位更强,主要源于其在产业链上位置更为靠近业主及总包商,更加了解业主的需求,在咨询、设计阶段便已参与到项目中,为后续获取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部分设备商以及软件商逐步参与到工程承包业务主要原因。四、方案提供商的发展方向1、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智能化的后续发展将越来越考验一个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一方面需要集成的子系统更加复杂,考验企业工程及技术实力;一方面业主更加注重前端咨询设计和后端运营维护,作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必须具备较强的咨询设计能力,才能在源头上锁定项目,增强公司竞争力;此外,部分公司开始跨界发展,不仅在原有智能化领域积极拓展,纵向整合产业链,并且开始逐步横向拓展强电领域,为业主提供更多的服务,打造成大机电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化市场比较分散,不仅表现在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上,也表现在招标规模普遍不高上,但随着后续企业综合服务能力的逐步提升,可以参与业主招标的内容在逐渐增多,业主的招标习惯也有望逐步改变,企业一次获取订单的平均额将随之提升。这不仅加速了公司的收入增长,也有利于加快公司整体周转效率。2、收购、合作加快区域布局区域布局和产业链拓展同样重要,以承接项目为主的企业,从长远来看,必须通过在外省区域的提前布局,才能保证后续的稳健发展。目前智能化行业竞争还较为激烈,在区域拓展过程中,人员的属地化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在区域拓展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收购在延伸产业链同时,拓展新的区域;二是与当地企业或者政府合作,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互相补充,实现共赢;三是在当地设立子公司,选派公司优秀人员进驻,招募当地人员,凭借自身品牌及技术优势逐步拓展市场。3、绿色节能越发受到重视绿色节能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建筑行业为例,目前总体发展路线已经由民用建筑发展到公共建筑,由新建建筑发展到既有建筑改造,而节能标准也在逐步提升。去年公布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对“十二五”期间的建筑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提高新建建筑的能效水平;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模;三是要建立健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五是实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六是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开发推广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体系;七是要形成以《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主体,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此次节能专项规划的发布,有助于推动节能建筑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于绿色建筑重视程度提高,具体规划措施的推进,一方面有助于绿色节能建筑数量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单体项目中节能投资的提升,进而带动整个建筑节能产业链快速发展。五、投资策略及风险因素1、投资策略随着国家对智能化重视程度提升,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推进,行业在未来将面临较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在产业链起主导地位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标的选择上,我们倾向于有着综合服务能力,在产业链以及区域上已将有了较完善布局的公司,重点推荐延华智能、达实智能。2、风险因素政府智慧城市投资进度低于预期六、重点公司简况1、延华智能投资逻辑智慧城市服务商——延华智能:公司从最早单区域、单专业、单行业的建筑集成商,成功转型为智慧城市服务商,业务覆盖范围也由传统地产领域拓展到多个公建领域,在近年智能建筑协会十大品牌评选中,公司一直位列前十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收并购+智城模式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收并购是加速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对产业链横向或纵向收购,增强协同能力,提升利润率和项目体量;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可以很快打开其他区域市场,完善公司布局。智城模式有效的结合了技术和资源,让公司和政府之间达成双赢,缩短了公司异地布局的周期,目前情况来看,武汉智城收入增长较快,随着后续武汉智慧城市投入的加大,我们预计武汉智城业务量也将相应增加。顺利增发有助公司后续发展:对于龙头公司,近年来承接的项目体量逐渐扩大,一方面源于项目整体体量的上升,一方面源于系统集成越发复杂,公司涉及弱电、强电领域扩大。单体项目体量的增加,有助于加快整体周转效率,但同时也对公司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公司顺利增发,不仅有效补充了流动资金,也为后续研发、区域扩张、EMC、BT项目推进,收并购战略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场广阔,上海自贸区建设增加智能化需求:公司面对市场空间广阔,以智能化业务占建筑物总投资额的5%-10%来测算,潜在市场近万亿;此次上海自贸区设立,无论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对于建筑智能化、数据中心和机房建设均存在新增需求,利好上海本地智能化企业。投资建议智能化市场广阔,随着国家重视程度提升,试点建设工作的推进,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较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