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交底_第1页
园林技术交底_第2页
园林技术交底_第3页
园林技术交底_第4页
园林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项目E03商品房及幼儿园绿化工程日期2015年10月1日分项工程名称苗木栽植及养护交底内容:微地形处理1、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2、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作者多年研究,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1)、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3)、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与地形之中地形景观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消除建筑与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3、微地形处理方法(以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为主)1)、窨井、化粪池、建筑散水的处理生硬的窨井、化类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常被认为是园中的一大败景,因为无论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通过微地形处理可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园林绿化中常采用花卉或绿篱、藤蔓植物、花坛的植物景观进行遮盖处理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如果通过在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上置石或架空成微地形处理手法,则可使其与周围景致更加协调。2)、园路在居住区、动态交通、游路设计中常见。园路的微地形处理上,可造成适当的地形起伏,或形成步道台阶以缓冲平坦路面,调节游人的步伐、缓解疲劳。园路两侧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化路面,如用卵石或用卵石拼成不同图案铺地,可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利于健身;如用碎瓷砖铺地,既可充分利用材料又可增加园林景观色彩。3)、楼梯下部楼梯下部空间一般比较狭小、阴暗潮湿,常常形成卫生死角,常被称为被遗忘的角落。经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则可使这个角落形成一定的视觉景观。可采用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手法,在楼梯下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景观,配以彩色灯光照明,颇具写意韵味。也可使楼梯下的地形呈自然起伏,配置耐荫植物、园林设施,形成精巧的微型园林景观。4)、中庭、天井中庭、天井一般是视线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要使景观丰富而又不显得拥挤,可依不同的景观设计作微地形处理。结合建筑户型,在中庭、天井开挖规则式或自然式水池,营建喷泉、跌水、地泉、小溪流、水石等水体景观,引水入户,使人更加贴近自然。如将地面处理成自然起伏,配上植物,可呈现自然风貌,充满野趣。5)、楼宇之间楼宇之间空间有限,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形成小土包,可代表自然界的山峰;也可形成主峰与副峰遥相呼应,两峰之间的低矮地段自然而然地形成山谷,峰谷相间形成自然山野的微缩景观。把自然搬进家门可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享受自然之趣,使人居环境与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6)、绿地边沿一般做法是使绿地边沿形成缓坡逐渐延伸至路面,不仅利于排水,而且在道路与绿地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也可随意以自然石嵌边或采用短木埋桩,不仅能形成野趣景观而使整块绿地清新而不落俗套,使道路与绿地融为一体,使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相得益障。二、测量放线技术要求:1、2、绿地的定点,有两种种植方式:一种为单株,在设计图上标有单株的位置;二为群植,在设计图上有标明范围。1)、平板仪定位应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在片植的范围线,按设计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桩上写清树种,株数。2)、网格定点,适用范围大而地势平坦的绿地,按比例在现场分别划出等距离的方格,定出其相应方格的位置,钉上标以树种坑(穴)规格木桩或撒灰线标明。三、树穴开挖技术要求:1、检查复核乔灌木定点放线,确认无误后进行树穴开挖施工。2、严格按定点木桩上标注的树穴开挖尺寸进行树穴开挖。开挖过程中遇到地下构筑物、管线等无法进行开挖的,应及时反映,在获准后适当调整位置。3、树穴开挖过程中,如遇上底层土质差,须将树穴加大加深,进行换土,如遇上石粉垫层或硬化基底,须将其打凿穿并清理干净,换土。4、树穴开挖完成后,对树穴进行检查,存在的杂物、石砾、砖块等须清理干净。5、按要求对树穴基底进行处理,回填种植土等。完成后将原放线的木桩插在树穴边缘,避免种植错误。6、完成树穴处理工序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通过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四、土壤改良经过现场勘探及现场取样实验得知,进场的回填土为沙性土,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较差,土壤呈碱性。根据种植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乔木、灌木、地被、绿篱及草坪对土壤要求的不同,制定以下土壤改良方案:1、乔木:加宽、加深树穴(加宽40cm,加深20cm),每棵乔木放5KG有机肥、0.1KG磷酸二氢钾与园土充分拌匀后回填到树穴内。2、大灌木:加宽、加深树穴(加宽40cm,加深20cm),每棵大灌木放2KG有机肥、0.05KG磷酸二氢钾与园土充分拌匀后回填到树穴内。3、小灌木:加宽、加深树穴(加宽40cm,加深20cm),每棵小灌木放0.5KG有机肥与园土充分拌匀后回填到树穴内。4、地被及绿篱:深翻回填土至0.5m,每m2施有机肥2KG充分拌匀。5、草坪:深翻回填土至0.3m,每m2施有机肥1KG充分拌匀。以上土壤改良方案主要针对常规苗木而言,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磷酸二氢钾等。五、选苗及起苗技术要求:

1.掘苗的质量标准:为保证树木成活,提高绿化效果,要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形端正,根系发达的树苗。要求乙方亲自排人上苗圃选苗,重要苗木甲方亲自去选或乙方摄照片让甲方同意后方可起苗。大树,尤其是薄皮的乔灌木号苗并在苗木向阳面喷漆做标记,以防栽植后日灼危害死苗。

2、掘落叶乔灌木的土球可按树木胸径的10-12倍,常绿乔木按树高的1/3左右,确定规格,大叶黄杨球、金叶女贞球、紫叶小檗的土球可按树高的1/2左右。

3、所有种植的苗木必须全部带土球,地被草花亦同。

六、苗木运输及假植

装、运、卸、树木时均要保证树木根系,土球的完好,不得折断树木主尖、枝条,不要擦伤树皮,卸车后应立即栽植苗木。卸车后不能立即栽植时,应临时将根部埋土或用苫布草袋盖严并在土球和枝叶上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中湿度和保持土球湿润,但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将土球泡软再搬运时土球变形影响成活。长时间不能栽植的苗木应按正常栽植的苗木临时就近种植,即时拆除包装物,浇三次透水。七、苗木栽植与养护管理1、乔灌木种植技术要求:1)、树穴开挖及乔灌木进场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后,可进入乔灌木种植施工。2)、根据树穴边缘的木桩标注的种植种类,相应转运苗木到点,确认无误后可开始种植。3)、乔灌木入树穴前,须进行植株的修剪,因种植时气候干燥,在须保证植株成活率,且须保留原有树形、冠幅情况下,进场的乔灌木的修剪方法定为透剪疏枝及摘叶配合进行。4)、乔灌木入树穴前,须将包扎物去掉。5)、乔灌木入树穴后,须保证其与地面竖直,由不同方向察看是否竖直;视树形与其种植位置,适当调整种植乔灌木树形朝向,争取将树形最好的一面面向主视线位置。6)、调整树干高度,乔灌木入树穴应保证树干高度与坡面平顺,避免因树干高与坡面不平顺导致地形起包。7)、回土。树穴回土须分层回填、压实,每层回填厚度在20-30cm。8)、围堰。苗木种植后,应在树干半径30-40cm范围内作圆形围堰,围堰与坡面接顺,围堰内标高比坡面稍低。9)、支撑。采用杉木杆四角支撑,支撑杆长度必须统一,绑扎树干高度统一。具体如下图所示:10)、淋定根水。定根水浇灌方式:灌水至饱和——次日插实——再浇灌。2、刚竹种植技术要求:1)、刚竹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栽植地点一般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移栽一般选择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壤性土,避免过于黏性或过于沙性的土壤。土壤呈微酸性或者是中性。2)、栽植前要先进行整地,栽植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刚竹的质量和成林的速度。整地的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法,就是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耕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保证长出粗大的竹子,要施用基肥,可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每平方米施用25克。同时为保证竹鞭的生长,施用一些草炭土。3)、栽植刚竹的种植穴的深度一般在40至50厘米,坑的直径要大于母竹根部直径10厘米即可。因为竹子的竹鞭呈不规则生长,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株行距挖多个种植穴,而是采用随意自然式,可呈品字型栽培。4)、刚竹种植穴挖完后,刚竹进场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刚栽植。5)、早园竹宜浅栽不可深栽,放母竹时使根盘的表面比种植穴面低5厘米左右,放好之后把土回填。在填土时,要扶着竹子,使竹杆保持直立,然后把土踩实。6)、为了防止风吹或者浇水等原因造成竹子的倾斜或倒伏,可安装一些固定设备,如做横杆支撑。7)、竹子喜湿润,栽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临近出笋期,需及时灌水。母株栽植好后,要浇第一次水,也就是“定根水”,一定要浇足,等栽植穴内的水渗完之后,还要进行缺土补土工作。栽植母株后,一般2到3天浇第二次水,并浇足浇透。同时检查竹子是否有歪倒的现象,及时扶正,以免影响观赏的效果。一个星期后,开始浇第三次水。3、场地平整技术要求:1)、在乔灌木完成施工,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场地平整施工。2)、场地平整以总体平整效果为准,进行各地块场地平整时,组织人工从坡顶位置向坡脚平整,高削低补,以保证坡面的平、顺;清理或压实场地表面浮土,以保证场地土面层平整、稳定。3)、场地内杂物、石砾、砖块须清理干净,大块土块须敲碎,场内土表层土块直径不得大于20mm。4)、对已栽植乔灌木的树围位置进行平整,乔灌木栽植树围位置应与整个坡面、场地接顺,不准出现树围起包的现象,应对树头半径30-40cm范围进行挖土围堰,围堰与坡面接顺,树围位置略低。5)、场地平整中应全过程监控,对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场地平整一次成型,避免重复返工。6)、场地平整完成施工,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通过后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地被及绿篱种植技术要求:、乔灌木种植完成并且场地已平整,地被及绿篱进场后,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后,方可进入地被及绿篱种植施工。绿篱种植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放线打桩定点,种植完成后及时浇定根水,24小时以后浇二遍水,5-7天内浇三遍水。浇完定根水后及时少量修剪,待三遍水后再重新修剪并切边。地被种植前应按照设计图纸放线并绘出图案,沿边线往里栽植,注意密度保持一致,杜绝裸根苗及杂类苗栽植。种植完成后及时浇定根水,24小时以后浇二遍水,5-7天内浇三遍水。注意首次浇水应先喷施,待表土下渗后再补足水。地被及绿篱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做到活完脚下清,保证整体的景观效果。5、草坪铺植技术要求:1)、完成地被及绿篱种植并进行场地细平,草坪进场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后,方可进入草坪铺植施工。2)、清理场地内杂物,按要求施放有机肥(1KG/m2)。3)、场地铺植草坪,大范围铺植应整齐、统一,对不足草坪面积的边角应按其形状剪裁,铺植时草块间隙1cm。4)、铺植完成后,人工压实一次,再进行浇灌至饱满,浇灌时应注意水压及浇水方式,以洒水方式进行,避免草块被水冲刷翻起。5)、浇灌后2-3小时,人工拍实,拍草应注意草块间隙,注意场地平整度。6)、完成拍实后,再进行浇水,如此重复3-4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