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科学教学方法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路3号 电话:400-688-1789章末综合测评(四)牛顿运动定律一、单选题1.某时刻,物体甲受到的合力是10N,加速度为2m/s2,速度是10m/s;物体乙受到的合力是8N,加速度也是2m/s2,但速度是20m/s,则()A.甲比乙的惯性小B.甲比乙的惯性大C.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惯性大B[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m甲=eq\f(F甲,a甲)=eq\f(10,2)kg=5kg,m乙=eq\f(F乙,a乙)=eq\f(8,2)kg=4kg,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m甲>m乙,所以B正确.]2.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的单位为“m/s”、物理量f的单位为“s-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v=eq\f(λ,f) B.v=λfC.f=vλ D.λ=vfB[eq\f(λ,f)的单位是eq\f(m,s-1)=m·s,与v的单位“m/s”不相同,选项A错;λf的单位是m·s-1,与v的单位“m/s”相同,选项B正确;vλ的单位是m·s-1·m=m2·s-1,与f的单位“s-1”不相同,选项C错误;vf的单位是m·s-1·s-1=m·s-2,与λ的单位“m”不相同,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左行驶,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用一轻绳悬挂在车厢竖直的光滑的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a加速前进.绳子对球的拉力设为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N.则当汽车的加速度a增大时()A.T不变,N增大 B.T增大,N增大C.T减小,N减小 D.T减小,N变大A[设绳子与后壁的夹角为θ,则竖直方向上:Tcosθ=mg,则T=eq\f(mg,cosθ),故T不变;水平方向上:N-Tsinθ=ma,由于a增大,故N增大,所以A正确.]4.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一质量m=2kg的秤盘,盘内放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F=30N,在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对秤盘压力的大小为(g取10m/s2)()A.10N B.15NC.20N D.40NC[在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和秤盘所受向上的合外力为30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向上的加速度为10m/s2.根据题意,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故弹簧对秤盘向上的拉力为60N.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对秤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60N-mg-FN=ma,解得物体对秤盘压力的大小FN=20N,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g取10m/s2)()A.1N B.3NC.4N D.6ND[因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N,故物体A的最大加速度为a=eq\f(Ff,m)=eq\f(1N,1kg)=1m/s2;再对B分析可得,要保持A、B相对静止,则A、B的加速度最大也是a,即F-μ(mA+mB)g-1N=mBa,解得F=6N,选项D正确.]6.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6s前、后的路面不同,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的质量为2kg,动摩擦因数为0.2B.物块的质量为2kg,动摩擦因数为0.4C.物块的质量为1kg,动摩擦因数为0.5D.物块的质量为1kg,动摩擦因数前、后不一样,6s前为0.4,6s后为0.5D[根据0~3s内的vt、Ft图像可知,物块在该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等于摩擦力,即滑动摩擦力μmg=4N;根据3~6s内的vt图像可得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2=m×2,解得μ=0.4,m=1kg;由6s后的vt图像可得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6-μ′mg=m×1,解得μ′=0.5,选项D正确.]7.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设两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如图甲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共同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如图乙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固定斜面向上拉两物块使之共同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如图丙所示,则x1∶x2∶x3=()A.1∶1∶1 B.1∶2∶3C.1∶2∶1 D.无法确定A[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3μmg=3ma,再用隔离法对A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1=eq\f(1,3)F;根据上述方法同理可求得沿竖直方向、沿斜面方向运动时:kx2=kx3=eq\f(1,3)F,所以A正确.]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1,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eq\f(m1g,cosθ)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θBD[物体1的合力F=m1gtanθ,故车及物体的共同加速度a=eq\f(F,m1)=gtanθ,A错;绳对物体的拉力T=eq\f(m1g,cosθ),B对;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FN=m2g-T=m2g-eq\f(m1g,cosθ),C错;物体2受到的摩擦力f=m2a=m2gtanθ,D对.]9.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像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AD[由图像看出t0~t1时间内弹簧秤示数小于体重,表明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有向下加速度,可能向下做匀加速或向上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弹簧秤示数等于体重,表明人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加速度为零,电梯可能匀速,也可能静止;t2~t3时间内弹簧秤示数大于体重,表明人处于超重状态,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电梯可能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或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故选A、D.]10.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A.eq\f(L,v)+eq\f(v,2μg) B.eq\f(L,v)C.eq\r(\f(2L,μg)) D.eq\f(2L,v)ACD[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eq\f(1,2)μgt2,可得t=eq\r(\f(2L,μg)),C正确;若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传送带速度v相等,则L=eq\f(0+v,2)t,可得t=eq\f(2L,v),D正确;若先匀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再匀速到右端,则eq\f(v2,2μg)+veq\b\lc\(\rc\)(\a\vs4\al\co1(t-\f(v,μg)))=L,可得t=eq\f(L,v)+eq\f(v,2μg),A正确;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错误.]三、实验题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轨道分上、下双层排列,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未画出刹车系统).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因为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已知两车质量均为200g,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实验次数小车拉力F/N位移s/cm拉力比F甲/F乙位移比s甲/s乙1甲00.51乙0.243.52甲0.229.00.670.67乙0.343.03甲0.341.00.750.74乙0.455.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的刹车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你认为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提出一种方案即可).[答案]s=eq\f(1,2)at2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当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时,由于s∝F,说明a∝F控制两车同时运动和同时停止调整两木板,平衡摩擦力(或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等).1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甲(1)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乙(2)小丽同学做该实验时,拉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为此,小丽同学移走拉力传感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并改进了小刚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用所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F,则小丽同学得到的图像可能是乙图中的________;小森同学为得到类似乙图中的A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丽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称出小车质量M、所有钩码的总质量m,先挂上所有钩码,实验时依次将钩码摘下,并把每次摘下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多次实验,仍用F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画出aF图,则图线的斜率k=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解析](1)如果用传感器测量拉力的大小,则该力就是小车受到的力,而图中小车还受到摩擦力,故图像为B.(2)如果不用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并改进了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说明平衡了摩擦力,则图像就过原点了,但是当钩码的重力增大时,小车的加速度就不再与钩码的重力成正比了,加速度增加就变得慢一些,故图像要向力的方向偏折,选项C可能是正确的;图A表示a与F成正比,因为F=m′g=(m+M)a,故图线的斜率为k=eq\f(a,F)=eq\f(1,m+M).[答案](1)B(2)Ceq\f(1,M+m)四、计算题13.一物体沿斜面向上以12m/s的初速度开始滑动,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滑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斜面的倾角以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解析]由图像可知上滑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a上=eq\b\lc\|\rc\|(\a\vs4\al\co1(\f(Δv,Δt)))=eq\f(12,2)m/s2=6m/s2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a下=eq\f(Δv,Δt)=eq\f(12,3)m/s2=4m/s2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上滑过程a上=eq\f(mgsinθ+μmgcosθ,m)=gsinθ+μgcosθ同理下滑过程a下=gsinθ-μgcosθ解得θ=30°,μ=eq\f(\r(3),15).[答案]30°eq\f(\r(3),15)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手持挡板A以加速度a(a<gsinθ)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经过的最小路程.[解析](1)当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挡板对小球的作用力恰好为零,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ks=ma解得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s=eq\f(mgsinθ-a,k)由s=eq\f(1,2)at2得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t=eq\r(\f(2s,a))=eq\r(\f(2mgsinθ-a,ka)).(2)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则有kx′=mgsinθ得小球从开始运动到速度达到最大,经过的最小路程为x′=eq\f(mgsinθ,k).[答案](1)eq\r(\f(2mgsinθ-a,ka))(2)eq\f(mgsinθ,k)15.如图所示,A、B为水平传送带的两端,质量为m=4kg的物体,静止放在传送带的A端,并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F=20N的力作用下,沿传送带向B端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则:(1)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行业营业员工作总结
- 粤语语言艺术课程设计
- 液压泵站课课程设计
- 税务工作总结税收征管执法标准化
- 医疗器械行业人才管理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北京版】期中真题必刷卷A-【期中真题必刷卷】(北京专用)(解析版)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咖啡馆店员服务总结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考点梳理】
- 2024年美术教案:太阳花
- 09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学业诊断数学试卷
- 术后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 2024年保育员(初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儿童保健服务内容与流程
- 2024年建筑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
- 幼儿园幼儿食品安全培训
- 中建八局一公司新员工手册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涯发展展示
- WB原理流程课件
- 设备管理的设备绩效绩效指标和评价体系
- 智能安防智慧监控智慧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