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和谐观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中华文明和谐观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中华文明和谐观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中华文明和谐观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和谐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监控中华文明根据中华民族的记录,战争极其频繁,残酷的战争产生了军事思维的早步者。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形态,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在那时已基本形成。诸子百家的主张各领风骚,但在对战争这一关乎到社稷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他们却呈现出许多的一致性。一、注重慎战,提出不战之道《论语·述而篇》云:“子之所慎:斋、战、疾”,概括出了孔子对战争的态度。对战争的慎重态度,并不意味着反战、不战。儒家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之战。对于正义之战,他们主张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孔子讲“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就是竭力维护“礼战”的合法性。孟子反对国家间的不义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章句上》)但是当暴君残害民众时,孟子又主张行仁义之师,“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尽心章句下》)这其实与孔子“礼战”的主张在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墨子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墨子旗帜鲜明地反对攻伐:“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非攻》下)但墨子的“非攻”,指的是侵略性战争,对于自卫性战争,墨子认为是必要的。老子反战、厌战的倾向是很鲜明的。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三十一章》)老子还主张不以兵强天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老子在本质上对战争是反感抵触的,但若出于不得已,必须一战时,老子主张不应以武力逞强,达到一定的目的就要适可而止。老子的战争观是由其自然无为的“道”的哲学观念衍生出来的。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三十七章》)孙子对于战争的态度也是非常审慎的,慎战的精神贯穿于《孙子兵法》全书。孙子对战争利害关系的辨析中,尤为重视对战争危害性的研究,譬如他讲:“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孙子兵法·作战篇》),急功近利、穷兵黩武是人性一般的弱点,作为军事家的孙子,他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复杂性,他最反对的是轻率鲁莽,他研究战争问题的出发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慎”字。《孙子兵法》是一部从战略的高度上研究战争的著作,在战略的层面上,孙子推崇的是非战的思想,强调的是不战之道。在先秦的思想家那里,无疑,孙子和老子对战争的认识最为深刻透彻,他们深刻地触及到了战争的本质,对战争的态度是审慎的、冷静的、甚或消极的,对战争的不可控性、巨大破坏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所推崇的“慎战”、“不战”、“无为”、“不争”等观念,代表了典型的东方式智慧,对后世战争文明观的启蒙发挥着不何低估的作用。而老子对自然和谐之“道”的追求,恰好构成了中华古典兵学“不争”、“非战”等观念的有力的哲学支撑。相比之下,儒家所讲的“正义之师”、“礼战”在很多情况下难免沦为侵略者可资利用的工具。二、“仁政”的结果—中国古典兵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是第一个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的思想家。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这主要在于他对“全”与“破”之间利害关系的深刻明辨:“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孙子兵法·谋攻篇》))孙子又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孙子兵法·形篇》)孙子讲的“伐谋”、“伐交”、“胜于易胜”都是强调走迂回路线,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圆满的成果,实际上也就是尽量避免使用战争的、暴力的硬杀伤手段,走政治外交路线或者说使用软手段战胜对手。有人认为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失之于理想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并不了解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特点。在春秋前中期,大国间的斗争往往并非兵戎相见,而是以实力为后盾,通过军事外交上的盟会达到威慑对手的目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是在一代名相管仲的辅佐下成就其地位的,齐桓公的霸业并非通过征伐的军事手段,而是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救燕存邢,与诸侯列国进行外交会盟,从而确立了其盟主的地位。“召陵之盟”是齐桓公霸政最高成就,管仲率领的诸侯联军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最终迫使楚国重返齐国领导的盟国集团,这代表了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争霸战争的典型特色。孙子是齐国人,齐国开国之君姜尚开创的兵家文化传统与管仲“富国强兵”的治国理念、“伐谋”“伐交”的政治外交活动无疑对孙子战略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孔子理论的核心是“仁”,他理想中的君子、圣人是能够“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和舜都未必能达到。孔子不轻许人以“仁”,然他却视管仲为仁的典范,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篇》)孔子不计管仲个人私德上的瑕疵,他所看重的是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安定局面,使百姓得以安乐。这正是孔子理想中的社会。只要努力地去施行王道仁政,那么战争、杀戮这类暴力现象就是可以避免的,即所谓的“善人为邦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论语·子路篇》)孔子虽未直接地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但通过他对管仲的评价,已间接地表达了他的倾向,他对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推崇正是其“仁者爱人”的道德关怀的反映,正如倪乐雄先生所说的那样,“孔子的‘仁’构成了支撑中华兵学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厚重的伦理背景。”(二)战略思想的高度政治性一、“慎战观”是中华传统军事观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战争涉及的因素还很有限,但古人的真知灼见已经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原罪”。当今的反恐战争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民族、宗教、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这就要求战争的决策者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在战前充分权衡战争的利与弊,而并非简单、一味地诉诸于武力。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上所犯的错误,恰好犯了孙子所说的“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的大忌。美国自恃超强的武力,以为可以任意决定自己的政治版图,失去了审慎决断问题的能力,忽视了对伊拉克复杂的民族、宗教、文化、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考量评估。美驻伊部队彼得雷乌斯将军在谈到伊拉克战争教训时指出:“我们意识到文化的、宗教的和民族的因素在当今冲突中的分量有多大……就对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言,今天掌握‘文化领域’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不亚于对作战地形的了解。”在当今格局下,对社会科学即文化和心理等层面的深入研究,远比盲目崇拜军事力量更为重要,它是决胜的先决条件。这也表明了中国传统的“慎战”思想应该成为当今国际对外决策的一条基本准则。二、“不战而屈人之兵”构成了中国古典兵法中最独具魅力的部分。“不战而屈人之兵”本质上就是求全,事实上它已经超越了战争本身,追求的是战后的完整、和平、和谐。中国古代军事观念中“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的战略思想,对于破解当今国际社会的难题,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孙子战略思想的精华体现在一个“全”字上,正如他所说的:“必以全争于天下。”(《孙子兵法·谋攻篇》)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智慧,它也提升了孙子的地位,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关于这一点,正如现代战略大师李德哈特所弘扬的“大战略”观一样:“战略的眼界是以战争为限,大战略的视线必须超越战争而看到战后的和平。”“战争中的目的即为获致较好的和平。”即最终目的并非是要赢得战争,而是要较获得较好的和平,这与孙子的“求全”思想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当前国际反恐战争的前景令人堪忧,正像美国著名反恐问题专家丹尼尔·本杰明所认为的那样,“美国陷入了一个反对恐怖主义的无底洞,反恐战争的长期性无可置疑。”反恐战争的复杂性再次提醒人们,“不战而胜”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三、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尊重并重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是建立和谐世界的前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儒家创始人以“和”、“同”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道德标准,孔子所推崇的“和”,不是无原则的附和、调和,而是包容差异的和谐、和融。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有助于增进世界的和谐、和平,减少对立紧张的情绪。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其特殊性。对付恐怖主义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一味地因循传统安全领域的模式和规则,恐怕是不能奏效的。关键是要深入研究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伊斯兰极端主义是长期复杂的中东问题的产物,只有加强对伊斯兰社会政治、宗教、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综合方面的研究,才能找到消除、减少恐怖主义思潮蔓延的根本途径。以《文明的冲突》而名噪一时的塞缪尔·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书中,认为9·11意味着20世纪这个意识形态冲突世纪的结束,它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主要是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角度界定自己。而美国人则需要认真思考的是,美国该与世界各国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是拥抱世界,向别国人民和文化开放,还是试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改造别国的人民和文化。”亨廷顿以其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勾划了新时代的本质,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来说,面临着对外战略转型的巨大挑战。加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应当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人类解决纷争、促进和谐的必然出路。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中东”、“和谐地区”、“和谐亚太”、“和谐世界”的思想就是对当前国际现状的冷静反思。和谐的思想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它必然影响中国对外战略决策的选择,使中国在推动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谐观念的确立源远流长,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先秦典籍中,对和谐观念已有明确论述。追求和谐,是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华文明都追求以和为贵,和谐共处。追求和谐并非无视客观存在的诸多矛盾,而是要以宽和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