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2.(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A.冰袋冷敷——熔化放热 B.干冰保鲜——升华吸热 C.洒水降温——汽化放热 D.蒸汽熨烫——液化吸热3.(2分)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4.(2分)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次声波的响度太小,人耳不能听到 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防止雷声的产生 C.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具有能量可除去人体内结石5.(2分)物理研究中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列例子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②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表示温度的变化③通过观察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④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的关系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6.(2分)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是液态氮汽化形成的7.(2分)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8.(2分)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移走酒精灯,烧瓶中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D.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2分)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气态 B.甲→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消失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沸点10.(2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在A侧可观察到A的像 B.移去蜡烛B,在原蜡烛B位置放一光屏,光屏能接受到A的像 C.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D.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操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11.(2分)在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都是用新型玻璃装饰的,因此过往的车辆都在这块大的平面镜中成像,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西行驶,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A.向北行驶右拐弯 B.向西行驶左拐弯 C.向南行驶右拐弯 D.向南行驶左拐弯12.(2分)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3.(4分)深秋时节,一只白鹭在龙游湖面上飞行,此处水深约10m,倒影与它的距离为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当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像的位置。(选填“不变”或“改变”)14.(3分)如图所示,镜子MN固定在可活动的AB板上,当镜子水平放置时,则入射角大小为;保持PO光线不变,竖直向上抬起A端,使AB板与水平面成10°角,反射角大小为。15.(7分)小敏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由此可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4)如图丁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外,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拨时相同的力拨动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6.(9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如图甲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红外线的传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丙所示,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影响观察,医生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病人牙齿的背面,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医生为了看的更清楚应将灯光照亮(选填“平面镜”或“牙齿”)。(4)科技改变军事,如图丁所示,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3D激光打印技术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选填“吸热”或“放热”)(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17.(2分)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有水时(示数如图2),对比两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罐。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除指定分数外,每空1分,每图2分,共51分)18.(2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19.(2分)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O从水中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与大致折射光线位置。20.(2分)航天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如图甲)进行观察。乙图中A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B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C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21.(6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利用人耳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泡沫板,由于不同材料的厚度不同,在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人耳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根据数据可分析出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3)两同学观察后发现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均选填“好”或“差”)。(4)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隔声性能好一点。(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在减弱噪音。22.(6分)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明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越远,小明想知道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①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②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需在光线较的环境中进行。(2)如图乙所示,给发光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光源“F”的像(填写序号)。(3)保持如图乙所示的摆放位置,在半透明塑料模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的大小相比于物体(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选填“实”或“虚”)像。(4)保持“F”字形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实验次数1234像距v/cm12.016.020.024.0像高h/cm3.04.05.06.0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h=。23.(13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在固定B的位置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2)纠正错误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小明还可以。(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①观察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沸点是℃。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图(选填“C”或“D”);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释放出来的气体主要是(选填“空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③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几秒后(选填“多”或“少”)一些;④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将水再次烧开。24.(6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2)实验过程中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小明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50°,测得反射角也为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其他组员认为这不合理。(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选填“存在”或“不存在”),此现象说明了。(5)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25.(6分)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上,书桌上有一圆镜,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cm处,墙上的圆形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影子的形成是由于。(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靠放在玻璃圆镜上时,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选填“有道理”或“没有道理”),理由:。(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小明:一个影子是由镜子反射的光照射到铅笔上被铅笔挡住形成的,请你用光学作图找到两个黑影的位置。26.(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智能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逐渐智能化。如图甲是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c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工作的,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前挡风玻璃观察前方路况的同时,从而避免分散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乘积为定值(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C.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夜间行车时为了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度,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如图丙所示),影响使用效果,于是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如图丁中所示的玻璃。(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400Lx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解答】解: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与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音调、响度的区分,属于基础题。2.(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A.冰袋冷敷——熔化放热 B.干冰保鲜——升华吸热 C.洒水降温——汽化放热 D.蒸汽熨烫——液化吸热【分析】(1)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具有制冷作用;(2)固体熔化需要吸热;(3)气体液化会放出热量;【解答】解:A、冰袋冷敷是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B、干冰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来保证食物等处于低温环境中。C、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时需要吸热的性质;D、蒸汽熨烫是利用水蒸气遇冷液化时会放出热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们利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难度较低。3.(2分)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解答】解:绿树阴浓夏日长,说明树在阳光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性题目。4.(2分)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次声波的响度太小,人耳不能听到 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防止雷声的产生 C.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具有能量可除去人体内结石【分析】(1)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2)打雷时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解答】解: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传播速度一般不同;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传入人耳,故B错误;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传播速度一般不同;D、超声波具有能量可除去人体内结石。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声学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5.(2分)物理研究中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列例子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②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表示温度的变化③通过观察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④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的关系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分析】根据对模型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常用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可对题干中的实例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了模型法;②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的变化,采用了转换法。③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采用了转换法;④探究物体的粗细、长度,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综上所述,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②③;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各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能结合实例对各种物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运用,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6.(2分)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是液态氮汽化形成的【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CD.“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2分)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2)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A、夜晚和白天,白天阳光从屋外照射进来,所以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晚上外面暗室内亮,所以外面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来,反射的光线越强,故A正确;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故B错误;C、白天,发生折射,故C错误;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与人是等大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属于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8.(2分)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移走酒精灯,烧瓶中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D.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有两种形式;(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个: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水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收热量就能沸腾;(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沸腾现象,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应使盘的温度低一些,故B正确;C、因为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维持沸腾状态,烧瓶中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D、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液化和汽化现象等,重点是液化的条件和特点,难度不大。9.(2分)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气态 B.甲→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消失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沸点【分析】(1)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熔化、汽化和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放出热量;(3)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解答】解:由图知,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也不容易被拉伸;乙图中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A、由上分析知,故A错误;B、甲→丙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升华过程,故B错误;C、乙→丙是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故C正确;D、BC段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物态变化及晶体熔化特点,应该从分子的排列情况和分子的特点上去分析理解分子结构模型。10.(2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在A侧可观察到A的像 B.移去蜡烛B,在原蜡烛B位置放一光屏,光屏能接受到A的像 C.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D.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操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3)如果实验中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4)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解答】解:A、实验中,可以在A侧观察到A的像;B、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C、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故C错误;D、探究性实验,避免偶然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11.(2分)在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都是用新型玻璃装饰的,因此过往的车辆都在这块大的平面镜中成像,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西行驶,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A.向北行驶右拐弯 B.向西行驶左拐弯 C.向南行驶右拐弯 D.向南行驶左拐弯【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汽车向西行驶,人在观察时,可知汽车此时向南行驶右拐弯。故选:C。【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会熟练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解答相关问题。12.(2分)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 C. D.【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完成折射光路图。【解答】解: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折射点,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同时发生时,要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3.(4分)深秋时节,一只白鹭在龙游湖面上飞行,此处水深约10m,倒影与它的距离为1.6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当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像的位置改变。(选填“不变”或“改变”)【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倒影与水面的距离也为0.8m;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当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它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以水面为参照物,故像(即它在水中的倒影)的位置改变;故答案为:6.6;反射;改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14.(3分)如图所示,镜子MN固定在可活动的AB板上,当镜子水平放置时,则入射角大小为50°;保持PO光线不变,竖直向上抬起A端,使AB板与水平面成10°角20°,反射角大小为60°。【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竖直向上抬起A端,使AB板与水平面成10°角,法线旋转10°,据此确定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解答】解:镜子MV固定在可活动的AB板上,当镜子水平放置时,与法线的夹角为90°﹣40°=50°;保持PO光线不变,竖直向上抬起A端,法线顺时针旋转10°,变为了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50°;20°。【点评】本题考查入射角的定义与反射定律,属于基础题。15.(7分)小敏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振动。(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变小,由此可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法。(4)如图丁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外,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拨时相同的力拨动音调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4)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3)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逐渐变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4)钢尺伸出桌边相同时,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尺伸出桌边越短,频率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答案为:(1)振动;(2)气体;真空不能传声;(4)响度。【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基本性质,是一道基础题。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不光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对一些实验知识的积累。16.(9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如图甲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漫反射(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红外线的传播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丙所示,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影响观察,医生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病人牙齿的背面,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医生为了看的更清楚应将灯光照亮牙齿(选填“平面镜”或“牙齿”)。(4)科技改变军事,如图丁所示,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3D激光打印技术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分析】(1)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用于红外遥感、红外遥控、红外夜视等;红外线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可知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医生为了看得更清楚应将灯光照亮牙齿;(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解答】解(1)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人们根据鼓声和镯声来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2)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手的表面粗糙不平,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3)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可知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是固体,就会熔化成液体。故答案为:(1)音色;信息;不需要;光的传播方向;(4)吸热。【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都是基础题。17.(2分)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有水时(示数如图2),对比两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盐降低了冰的熔点。(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乙罐。【分析】(1)根据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可知甲罐中的温度,结合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可知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进而分析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2)通常情况下,温度不低于0℃时水能以液态存在,低于0℃水只能以气态或固态存在。【解答】解:(1)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由图2可知,甲温度计的示数为7℃,因此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零下6℃;(2)甲罐内混合物的温度为0℃,4℃时水能以液态存在,而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罐外壁出现的固态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答案为:(1)盐降低了冰的熔点;(2)乙。【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这是一条很实用的生活规律,我们应该了解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除指定分数外,每空1分,每图2分,共51分)18.(2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19.(2分)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O从水中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与大致折射光线位置。【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作图即可。【解答】解:图中已经画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作图,我们不仅要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20.(2分)航天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如图甲)进行观察。乙图中A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B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C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分析】根据法线与平面镜垂直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利用几何知识计算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度数。【解答】解:作∠AC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的位置;∠ACB=180°﹣50°﹣70°=60°,则∠ACD=∠ABC=,所以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90°﹣30°﹣50°=10°。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反射光路图的画法,难度不大,利用几何知识求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度数是关键。21.(6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利用人耳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保持不变(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泡沫板,由于不同材料的厚度不同,在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人耳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根据数据可分析出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羽绒服。(3)两同学观察后发现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好(均选填“好”或“差”)。(4)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分析】(1)实验要运用控制变量法;(2)分析数据可得出声音结论;(3)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4)海绵与报纸相比,表面粗糙稀疏多孔,据此分析;(5)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实验中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保持不变;(2)分析数据可得出声音结论:隔声性能最好的是羽绒服,因为听到铃声的距离最小;(3)根据所得数据可知,材料越粗糙,故得出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4)海绵与报纸相比,表面粗糙稀疏多孔;(5)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故答案为:(1)保持不变;(2)羽绒服;好;(4)海绵。【点评】本题研究材料的隔音性能,考查数据分析和转换法的运用及减弱噪声的途径。22.(6分)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明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越远,小明想知道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①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②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需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如图乙所示,给发光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光源“F”的像②(填写序号)。(3)保持如图乙所示的摆放位置,在半透明塑料模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的大小相比于物体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选填“实”或“虚”)像。(4)保持“F”字形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实验次数1234像距v/cm12.016.020.024.0像高h/cm3.04.05.06.0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h=0.25v。【分析】(1)外界环境越暗,则实验现象越明显;(2)(3)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4)算出表格中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可以看出比值是一个定值。【解答】解:(1)外界环境越暗,则实验现象越明显;(2)能用光屏承接的为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u<v,故选②;(3)由图乙知,u<v;(4)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即,即h=0.25v。故答案为:(1)暗;(2)②;实;(4)4.25v。【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现象,学会从实验表格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要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有一定的难度。23.(13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选填“A”或“B”),在固定B的位置时,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纠正错误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68℃,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小明还可以减少水的质量。(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①观察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沸点是99℃。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图C(选填“C”或“D”);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释放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选填“空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③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几秒后多(选填“多”或“少”)一些;④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将水再次烧开C。【分析】(1)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器材时,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调整器材;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要使水尽快沸腾,就要让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多的热量;避免水向外传递热量;(3)①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②液体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中的气泡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水蒸气;③“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停火后水面上方温度变低,水蒸气遇冷液化会产生更多“白气”;④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刚开始水开了说明达到了沸点,加一碗冷水后,水温瞬间降低,然后加热,慢慢升温直到达到沸点。【解答】解:(1)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器材时,故先固定图甲中的B。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8℃;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减少水的质量、加大酒精灯火焰。(3)①由表格中数据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②C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D图,体积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气泡内的气体是水蒸气;③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因此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一些;④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锅内水的温度瞬间降低,水吸热温度上升,在此过程中,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C图象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选:C。故答案为:(1)B;需要;(2)68;(3)①99;②C;③多;(4)C。【点评】此题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水的温度,所以有关温度计的读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还要学会处理数据、实验误差的分析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24.(6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2)实验过程中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顺(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小明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50°,测得反射角也为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其他组员认为这不合理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存在(选填“存在”或“不存在”),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C。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分析】(1)实验中应将硬纸板垂直置于平面镜上;(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3)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根据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分析。【解答】解:(1)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2)如图甲,移动激光笔,则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3)只进行一次实验,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大小;(4)当纸板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则反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故应选C。故答案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