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美帝苏修2。图右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美帝苏修①中苏关系破裂②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③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④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3.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JohnPaulLederach)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日本政府追随美国D。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4.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5。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D、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6。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股被西方世界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政权的更迭,美国议员甚至狂言“阿拉伯之春"应该进入中国。引起这场所谓“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的原因可能是①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地缘战略使得西方国家长期插手该地区事务②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强烈”③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和残酷性导致其落后状态固定化④多极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霸权战略与中国反霸权战略长期对抗的产物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1\*GB3①盐铁专卖制度=2\*GB3②早市夜市出现=3\*GB3③商人群体形成=4\*GB3④重农抑商政策A。=1\*GB3①=2\*GB3②=4\*GB3④B.=1\*GB3①=4\*GB3④C.=2\*GB3②=3\*GB3③D。=1\*GB3①=3\*GB3③=4\*GB3④
8。《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B.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低,自给自足9。日野开三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B.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C.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D.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10.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强化了海禁政策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11。下表是16世纪开始的大西洋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的主要种类.如果经由欧洲输出、再行交换或生产,最后将获利输入欧洲,其顺序应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丙、乙、甲12.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A、葡、西、荷B、英、西、荷C、英、法、荷D、英、法、俄13.19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对这种“感受”最合理的解释是A。化学以及医学知识的缺乏
B。英属殖民地人对英国表示尊重C.工业化时代到来感到兴奋
D。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深感担忧14。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关于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旅美学者薛涌在其著作《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金融业的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16.解读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750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3.128.O34.153.662.O63.O中国32.833.329.819.712.56.2A.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落后于西方B.列强的掠夺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步早发展慢D.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西差距17.读下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①欧、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8。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①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③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19。下图是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口号反映出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选项中对其阐述正确的有图①
图②①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②图①反映出过渡时期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问题③图②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④图①到图②的变化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④20.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21.右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22。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23.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24.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电话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25。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6。(25分)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材料二“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列宁全集》第41卷材料三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四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恩格斯和列宁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4分)(3)材料三中“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3分)(4)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25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财会商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产能成本决策虚拟仿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数理统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工业大学《乐理视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医药学院《食品工艺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厂电照工程合同
- 手机配件购销合同
- 土地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
- 厂房物业财产移交合同
- 学校专家聘用合同协议书
- 森林经理学课程设计
- 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旅游专业考试题与答案
- 食品原料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1-4
-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 红十字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守望(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GB 30254-202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