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
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SSc
国丽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一般为负极,不活泼的一般为正极,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
方向相反,B、D两项正确。
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镐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解析|手机用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A项正确。铜锌原电池中,Cu为正极Zn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
极流向正极,B项错误。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正确。锌镒干电池中Zn为负极,D项正
确。
3.为将反应2A1+6H+—2A13++3H2T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
氧化膜)()
稀盐酸
D
解析|A、B、C三项中的装置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中反应为2A1+2OH-+2H2O-
2A1O\+3H2T,A项错误;B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正确;C项中反应为A1和硝酸反应生成NO,故C项达不
到目的;D项中两电极全是A1,因而不能构成原电池,即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
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HZH
选项MNP
A锌铜稀硫酸
B铜铁稀盐酸
c银锌硝酸银溶液
D锌铁硝酸铁溶液
答案C
解析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N棒是负极,金属活动性相对于M棒较强。M棒变粗说明M棒上有
金属析出。
5.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酸蓄电池。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CM
=2PbSO4+2H2O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Ch是电池的负极
B.Pb是负极
C.PbCh得电子,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国画根据电池反应知放电过程中铅失去电子,因此它是原电池的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Pb+S0^-2e-
—PbS04,故B项正确;PbCh在放电过程中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它是原电池的正极,因此A、C两项
错误;由于原电池放电的过程中消耗硫酸,所以溶液的酸性臧弱,故D项错误。
6.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⑥⑦⑧
A.①④⑤B.②③⑥C.④©⑦D.⑥⑦⑧
®]c
|解析|构成原电池要有四个基本条件:a.电解质溶液;b.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活泼,另一个相对较不
活泼,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c.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闭
合电路。综上可知C项符合题意。
7.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的主要成分为铁屑、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热敷袋”启用之前
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
存在。
(1)“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利用铁发生_____反应放出热量。
(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o
(3)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
是o
(4)木屑的作用是o
葬⑴氧化
(2)与铁、NaCI溶液构成原电池,并作为正极,加速铁的氧化
(3)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
(4)让“热敷袋”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向外散失、传递
画日常生活中铁生锈过于缓慢,热量的释放也非常缓慢,难以觉察到。倘若提供适当的条件(如电解
质溶液、导电且不活泼的固体物质)让铁成为原电池的负极材料,铁的氧化速率就会增大。木屑作用
是让“热敷袋”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向外散失、传递。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
L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耳机发声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一电能一声能的能量转化关系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耳机还能发声
5Uc
睚画锌为负极,铜片上的反应为2H++2e~H2T,A项正确;耳机中存在着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能量转化
关系,B项正确;铜片换为铁片后,锌片仍为负极,电流方向不变,C项错误;锌片换为铁片后,铁片也可作
为原电池的负极,D项正确。
稀硫酸
2.(双选)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
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石墨棒,则X为Fe,Y为石墨棒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材料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答案BD
廨郦卜电路的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A项错误;由电子流向可知,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则X应
为Fe,Y为石墨棒,B项正确;X极发生氧化反应,Y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X极的金属应比Y极的
金属活泼,D项正确。
3.
ab
<7
SO4f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比产生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a流向b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ggD
解析|a和b不连接时,铁和Cu2+发生置换反应而析出铜,没有氢气生成,错误;B项,a和b用导线连接时
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错误;C项,Fe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时Fe
为负极,则电子由b流向a,错误;D项,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都生成亚铁离子,溶液由蓝
色变为浅绿色,D正确。
4.将两根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相连接后插入CuS04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后干
燥并称重,两棒质量相差6.45g,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B.0.2molC.0.3molD.0.4mol
答案A
|解析|负MiZn-Ze1=-Zn2+,Zn失去2mole-减重65g;正极:Cu2++2e-^=Cu,Cu2+得到2mole-增重64
go此时两极质量相差:65g+64g=129g,而已知两棒质量相差6.45g,计算可得应转移0.1mole'o
5.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
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C>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
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A.杠杆不论为导体还是绝缘体,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不论为导体还是绝缘体,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ggD
隆阴根据题意,若杠杆为绝缘体,滴入C11SO4溶液后,在铁球表面析出Cu,铁球质量增大,B端下沉;若
杠杆为导体,滴入CuSO4溶液后,形成原电池,在铜球表面析出Cu,A端下沉。
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错-氧化铉为电
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二)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
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干燥)
2升
L
A.有Ch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Q2-移向电池的正极
C.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比0
D.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_40H-
答案C
画在该燃料电池中,有02放电的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A错误;在该燃料电池中-移向电池的负
2
极,B错误;在该燃料电池中,有比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2O—2H2O,C正
确;a极是正极,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则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4e-=2O2;D错误。
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小、乙中锌片质量减小
D.两烧杯中H+的浓度均减小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乙(填“〈”或“=”)。
(3)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
(4)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
c(H+)=0.1mol.L'o试确定原稀硫酸中c(H2so。
藜⑴BD(2)>
(3)0.1NA(或6.02x1022)
(4)1.0mol-L-'
艇明(1)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属于原电池,乙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项
错误;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锌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故B
项正确;甲中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和氢离子发生
置换反应,所以质量减小,故C项错误;两烧杯中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
小,故D项正确。
(2)甲能构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
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乙。
(3)甲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比3根据电极反应式知,当
产生1.12L气体时,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I*L3x2=0」mol,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0.1M或
22.4Lmol
6.02x1022»
(4)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即0.05mol氢气气体时,根据2匹~比7,则消耗的氢离子物质的
量是0.1mol,剩余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原稀硫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硫酸
1
的物质的量是0.1mol,原稀硫酸中c(H2so4)=号:段=1.0mol-L-0
8.(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之一是可以设计原电池装置。请利用反应Cu+2Fe3+^=2Fe2++Cu2+设计一个
原电池,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
负极反应:
若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L5mol,则溶解铜的质量是。
(2)实验室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可向反应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其作用
是.这体现了原电池原理的另一个应用。
2Fe3++2e-=2Fe2+Cu-2e=Cu2+48g
(2)形成Zn-Cu原电池,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画(1)分析Fe3+与Cu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齐山然后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装置。依据反
应2Fe3++Cu=2Fe2++Cu2+,Cu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正极选用石墨棒或铀丝等,电解质溶液选用
FeCb溶液;由转移2moi电子时溶解64g铜,可计算出转移1.5mol电子时溶解铜的质量为48g。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员中介招聘合同样本
- 2025风力发电机购销合同
- 厂区围墙翻新施工方案
- 关于加油站出租合同样本
- 出租合同标准文本代理
- 农村机井转让合同样本
- 内墙涂料修补合同样本
- 一次性劳务合同范例
- 冷鲜肉运输合同样本
- 出版商务合同样本
- 2024年韶关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年衢州龙游经济开发区下属国资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物理-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朝阳一模)试题和答案
- 【课件】高二下学期《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主题班会课件
- 国开2024《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运动特质自信量表
- 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和课件
- 桃树管理月历
- 防火涂料的施工方案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五章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 气井地面排采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