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合理的是()
经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如图所示具支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食处水
浸泡过
的铁灯
图中电流表会显示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图中应先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带,然后插入混合物中引发反应
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2、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小于后者的是()
A.纯水在25℃和80℃时的pH值
B.ILO.l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和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
C.25℃时,pH=3的A1CL和盐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浓度
D.lLpH=2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分别投入足量锌粒,放出H2的物质的量
3、碑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它在地壳中平均的丰度值很低,铜阳极泥中础的回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
科研小组从粗铜精炼的阳极泥(主要含有Cu2Te)中提取粗确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瓷珀烟
D.图用于FeSO』溶液制备FeSO4«7H2O
6、以熔融的碳酸盐(K2c03)为电解液,泡沫镇为电极,氧化纤维布为隔膜(仅允许阴离子通过)可构成直接碳燃料电
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负栽
A.该电池工作时,CO32-通过隔膜移动到a极
B.若a极通入空气,负载通过的电流将增大
2
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4e-=2CO3
D.为使电池持续工作,理论上需要补充K2cCh
7、用化学用语表示C2H2+HCLq匚勒「C2H3a(氯乙烯)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C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1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HC1的电子式:H+[Cf]-
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
为:LiFePO4-xe=xFePO4+(l-x)LiFePO4+xLi+,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Fe、P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放电时,电子由铜箔经外电路流向铝箔
C.充电时,铝箔电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
D.充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铜箔电极方向迁移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H中氢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弋。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1
10、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2s04溶液,溶液中不存在H2sCh分子,但存在HSOJ离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O.OINA
+2+
B.Na2SO4溶液中:c(Na)=2c(SO4-)>c(H)=2c(OH)
C.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溶液中孑篙减小
D.NaHSCh不是弱电解质
11、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物质是
A.NaClB.HeC.金刚石D.HC1
12、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锂-氮二次电池,将可传递Li+的酸类作电解质,电池的总反应为
3也'鼓氯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B.脱氮时,钉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2Li3N-6e=6Li+N2T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钉复合电极流向锂电极
D.脱氮时,Li+向钉复合电极迁移
13、某学生利用NaOH溶液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以后,进行“铝毛”实验。在其实验过程中常有发生,但与实验原理不
相关的反应是()
A.AliOs+ZNaOH^ZNaAlOz+HzO
B.2Al+2H2O+2NaOH->2NaAlO2+3H2t
C.2Al+3Hg(NO3)2-*2Al(NO3)3+3Hg
D.4A1+3O2-2AI2O3
14、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中的甲烷来制取氢气,需要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第I步反应过程第II步反应过程
则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4(g)+H2O(g)=3H2(g)+CO(g)A//=-103.3kJ/mol
B.CH4(g)+2H2O(g)=4H2(g)+CO2(g)AW=-70.1kJ/mol
C.CH4(g)+2H2O(g)=4H2(g)+CO2(g)AH=70.1kJ/mol
D.CH4(g)+2H2O(g)=4H2(g)+CO2(g)AH=-136.5kJ/mol
15、室温下,向20.0()mL0.100()mol-L-1盐酸中滴加0.100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如图,已知怆3=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B.用移液管量取20.00mL0.1000mol-L-'盐酸时,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
C.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标
定时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D.V(NaOH)=10.00mL时,pH约为1.5
力口热
16、某学习兴趣小组通过2KCl(h十H2c2。4)二CChl+2CKhT+K2cO3+H2O制取高效消毒剂CIO2。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KCICh中的C1被氧化
B.H2c2。4是氧化剂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每生成InwlCKh转移2moi电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I: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化学式为,每反应Imol的A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人下列方框中:
00^0分散质微粒的直径(皿)
溶液胶体浊液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以下是由甲苯合成乙酰水杨酸和酚猷的合成路线。
W0H§
一囚—5一囚一*E—*0—*OCo
@H2°©H-C-H乙酸水温
CrCH20H-^rCH0学j回-一回苧
asst%
(1)写出“甲苯f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E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3)上述涉及反应中,"E一酚酸”发生的反应类型是o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o
①遇FeCh溶液显紫色,②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的,④能使漠的CCL溶液褪色。
(5)写出乙酰水杨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由D合成E有多步,请设计出D-E的合成路线0(有机物均用结构简式表示)。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矍野……TO*E)
19、I.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目的是使一循环利用。
②向母液中一并降温,可得到NH4C1晶体。
H.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Ch,然后再将
(3)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Ch制取Na2c0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洗
涤、灼烧。
(4)若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Ch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imin的NaHCCh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
究。
取加热了hmin的NaHCCh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
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一(填离子符号);该样品
中NaHCCh和Na2cC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mok―mol.
20、过硫酸钠(Na2s2O8)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且不稳定,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过硫酸钠的相关性质,实验如下。已知SO3
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16.8℃,沸点44.8C。
(1)稳定性探究(装置如图):
分解原理:2Na2s2。8_上.2Na2so4+2SO3T+O2b
此装置有明显错误之处,请改正:,水槽冰水浴的目的是;带火星的
木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Na,S,011fl带火星
(2)过硫酸钠在酸性环境下,在Ag+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把Mi?+氧化为紫红色的离子,所得溶液加入BaCL可以产生
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o
(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h,过滤后对沉淀进行洗涤的操作是o
(4)可用H2c溶液滴定产生的紫红色离子,取20mL待测液,消耗O.lmolir的H2c溶液30mL,则上述溶液
中紫红色离子的浓度为若Na2s2。8有剩余,则测得的紫红色离子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不
变”)。
2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完成下列填空:
(1)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一。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
其中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一,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一。设计反应I、n的目的是一。
(3)欲检验乙中的碳碳双键,可选用的试剂是
a.滨水b.酸性高镭酸钾溶液c.漠的CCL溶液d.银氨溶液
CH4H*00H),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的酯类同分异构
(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
体有一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铁钉遇到饱和食盐水发生吸氧腐蚀,右侧试管中的导管内水柱上升,导管内没有气泡产生,A不合理;
B.该装置的锌铜电池中,锌直接与稀硫酸相连,原电池效率不高,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应改为用盐桥相连的
装置,效率会更高,B合理;
C.铝热反应中,铝热剂在最下面,上面铺一层氯酸钾,先把镁条插入混合物中,再点燃镁条用来提供引发反应的热能,
C不合理;
D.该图为碱式滴定管,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D不合理;故答案为:B„
2、B
【解析】
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pH越小,故A错误;
B.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同,即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而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所以盐酸中和相同
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更小,故B正确;
C.pH=3的盐酸,c(H+)=10-3mol/L,由水电离生成的c(H+)=c(OH)=10"mol/L,pH=3氯化铝溶液中c(H+)=103mol/L,
全部由水电离生成,前者大于后者,故C错误;
D.lL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较大投入足量锌粒,醋酸放出的物质的量多,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温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其浓度的关系等知识来解答。
3、D
【解析】
由工艺流程分析可知,铜阳极泥经02焙烧得到TeCh,碱浸时Te(h与NaOH反应得到NazTeCh,再经过氧化和酸化得
22+2
到TeCV:Te(V-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粗确,3SO3+TeO4+2H==Tel+H2O+3SO4,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解答。
【详解】
A.“焙烧”硅酸盐产品主要用到的仪器有:甜堪、泥三角、酒精灯和玻璃棒,不能用蒸发皿,A选项错误;
B.还原时发生反应:3SO32-+TeO4*+2H+==Tel+H2O+3SO42-,氧化剂为TeCV、还原剂SO3",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
计量数成正比,故为1:3,B选项错误;
C.“氧化”时氧化剂为H2O2,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氧化效果会减弱,C选项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题干条件,Te€>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Te(h是两性氧化物,碱浸时反应的离子
2
方程式为TeO2+20H=TeO3+H2O,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4、C
【解析】
A.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再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再通过其它操作可以计算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为了使其充分灼烧,氧气要保证充足,故B正确;
C.用空气代替氧气对实验有影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镁还能够和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故C错误;
D.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质量大于ag,这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Co
5、B
【解析】
A.实验室制取氯气,二氧化镒与浓盐酸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A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氨气,氯化核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B正确;
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C错误;
D.Fe2+容易被空气氧化变为Fe3+,加热后得不到亚铁盐,D错误;
故答案选B。
6、A
【解析】
A.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2=CO2,炭粉在负(a)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在正(b)极得电子,
该电池工作时,阴离子CO3?-通过隔膜移动到a极,故A正确;
B.a极通入Ar,可以使炭粉和熔融碳酸盐的混合物隔绝空气,防止炭粉被氧化,如果a极通入空气,炭粉将直接被氧
化,负载上没有电流通过,故B错误;
2
C.b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2+O2+4e=2COJ,故C错误;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2=CO2,从方程式可以看出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都没有被消耗,因此理论上不需要
补充K2c03,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为:YC,选项A错误;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1,选项B错误;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C正确;
••
D.HC1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C1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A
【解析】
A.该电池在充电时Fe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LiFePCh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中的FePCh中的+3价,可见Fe元素化合价
发生了变化,A错误;
B.根据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xFePO4+(l-x)LiFePO4+xLi+,充电时铝箔为阳极,则放电时铝箔为
正极,铜箔为负极,放电时,电子由铜箔经外电路流向铝箔,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充电时A1箔为阳极,则充电时,铝箔电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电池放电时Li+通过隔膜向铝箔电极方向迁移,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则Li+要由铝箔通过隔膜向铜
箔电极方向迁移,D正确;
故答案选A。
9^B
【解析】
A.NaH中氢离子H,得到1个电子,因此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④),故A正确;
B.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质量数为10+8=18的氧原子:[0,故C正确;
D.次氯酸中氧共用两对电子,因此在中间,其结构式:H-O-C1,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最简式一定要分清。
10、B
【解析】
常温下pH=2的H2sO」溶液,溶液中不存在H?SO4分子,但存在HSO;离子,说明硫酸的第一步完全电离,第
二步部分电离。
【详解】
A.由pH=2可得c(H+)=0.01mol/L,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UOINA,故A正确;
2
B.Na2so4=2Na++SO4',硫酸根有一部分水解成硫酸氢根,c(Na+)>2c(SO4*),根据电荷守恒式可知,c(OH)>
c(H+),所以应该为c(Na+)>2c(SO4*)>c(OH-)>c(H+),故B错误;
C.据已知可知Ka(HSO;)=c(HI::?。'),当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c(FT)会增大,所以男)、减小,
C(HSO4)C(HSO4)
故C正确;
D.NaHSCh属于盐,完全电离,故不是弱电解质,D正确;
故答案为:B。
11、B
【解析】
A.NaCl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故A不选;
B.He由分子构成,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B选;
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故C不选;
D.HC1由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氢和氯以共价键相结合,故D不选;
故选B。
12、B
【解析】
国氯、
据总反应1AN』晚疯2np可知: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6Li-6e=6Li+,Li+移向正极,氮气
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Li++N2+6e=2Li3N,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A.固氮时,锂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脱氮时,钉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正极反应的逆反应:2Li3N_6e=6Li++NzT,故B正确;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锂电极流向钉复合电极,故C错误;
D.脱氮时,Li+向锂电极迁移,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
明确原电池负极:升失氧;正极:降得还,充电:负极逆反应为阴极反应,正极逆反应为阳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题目
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金属锂的活泼性。
13、B
【解析】
利用NaOH溶液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发生的反应为AhO3+2NaOH=2NaAlO2+H2O,然后进行“铝毛”实验即汞能与
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所以铝将汞置换出来,形成“铝汞齐”,发生反应为:2A1+3Hg(NO3)2=2Al(NO3)3+3Hg,
当“铝汞齐”表面的铝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片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化,最后使铝片长满固
体“白毛”而且越长越高,发生反应为:4Al+3O2=2AWh,所以与实验原理不相关的反应是B;
故选:B.
14、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图象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
【详解】
左图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4(g)+H2O(g)=3H2(g)+CO(g)AH=-103.3kJ/mol,右图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H2O(g)=H2(g)+CO2(9)AH=-33.2kJ/mol;两式相加即可得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D.CH4(g)+2H2O(g)=4H2(g)
+CO2(g)AH=-136.5kJ/mol,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点睛】
根据两图都为放热反应,完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即可。
15、C
【解析】
A.根据突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要求指示剂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有重叠,所以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
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
B.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这样不改变盐酸的浓度,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是3.1〜4.4,甲基红的指示范围是4.4〜6.2,二者差不多,而甲基红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重叠
更大,更能降低误差,因此应该使用甲基红,C错误;
D.V(NaOH)=10.00mL时,HC1过量,反应后相当于余下10mL的HCL溶液为酸性,溶液中
c(H+)=--------------------------=—mol/L,所以溶液pH=-lgc(H*)=-lgl+lg30=1.5,D正确;
3^).?3^)
故合理选项是Co
16、C
【解析】
A.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错误;
B.草酸中的碳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碳酸钾为氧化产物,二氧化氯为还原产物,二者比例为1:1,故正确;
D.氯元素化合价变化1价,所以每生成ImolCKh转移Imol电子,故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FeS2112Fe"+Fe=3Fe":巴巴“巨」呼,分散质微粒的直径(nm):
溶液胶体浊液
+2+3+
H2O2+2H+2Fe=2H2O+2Fe
【解析】
由③中信息可知: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则B为SCh,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则H为H2O;E常用作
红色油漆和涂料,故E为FezCh,则A中应含Fe、S两种元素。由②可计算得到A的化学式为FeSz,再结合流程图可
推知甲为02,C为SO3,D为HzSCh乙由E(Fe2C>3)和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丁(单质)可知,丁为Fe,
D(H2SO4)+E(Fe2O3)^F,则F为Fez(SOR,G为FeSCh,丙可以为S等,乙可以为碳或氢气等。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FeS2,高温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61三2Fe2O3+8SO2,由此分析可知,每消耗4molFeS2.转移电子为44mo1,即每反应1mol的A(FeS2)
转移的电子为11mol,故答案为.:FeS2;11»
⑵由转化关系图可知F为Fe2(SO03,丁为Fe,G为FeSCh,则有关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故答案为:
Fe+2Fe3+=3Fe2+;
(3)少量饱和Fe2(SO5溶液加入①冷水中形成溶液,溶质为Fez(SO4)3;加入②NaOH溶液中会产生Fe(OH)3沉淀,
形成浊液;加入③沸水中会产生Fe(OH)3胶体,即①Fe2(SO4)3、③Fe(OH)3胶体、②Fe(OH)3沉淀,故答案
蹩’。FcrOU),:
为:H10.分散质微粒的直径(nm);
溶液胶体浊液
(4)化合物M与H(H2O)组成元素相同,则M为H2O2,M在酸性条件下将G(FeSCh)氧化为F[Fe2(SChM的离子方程
+2+J++2+3+
式为:H2O2+2H+2Fe=2H2O+2Fe,故答案为:H2O2+2H+2Fe=2H2O+2Fe«
O
H
CC
较基、羟基取代或酯化
C3
0HOH
0或
的邻、间、对的任意一种
CM=CHOCOOHOCHmCHCOOH
ac
一
O
?¥-OH9M
C-OH-rr$-o-oH足仁(写出D的结构简式即给1,其他合理也给分)
G'QOH
OH00X
【解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甲苯与溟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人为「」丁Br,A发生水解得B为1厂。山
oO
C-OHC-OH
B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为发生氧化反应得乙酰水杨酸,比较,C3和酚酸的结构可知,cH
&&ctr°
OOo
IIIIII
C-OHC-OHC-OH
与Br0H反应生成D为人九发生氧化反应得
CH-(J-OHc-*T^-OHC一。-OH
IIJIIJ
OHOo
II
C-OH
再与Br—《》C
OHQ
“甲苯一的化学方程式为Br为
(1)A”+HBr(2)C
0
n
0C-OH
6-/C,E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竣基、羟基;(3)上述涉及反应中,
-C-O-CH3»E为
-CH3、OHQ
0%
“E-酚酸”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取代或酯化反应;(4)乙酰水杨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遇FeCh溶液显
紫色,说明有酚羟基,②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说明有我基,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④能使漠的CCL溶液褪色,说
OHOH
或。
明有碳碳双键,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的邻、间、对的任意一种;(5)
乙酰水杨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C-OH
、。皿+CHCOONanHz。;⑹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T
CH3+3NaOH*3
ONa
00
II
C-OHc-OH
的合成路线为dycH-Q-oH9/巴一^yc-^-oH
OH0
19、NaCl+CO2+NH3+H2O-NaHCChl+NH4cl2NH4CI+Ca(OH)2―CaCb+2NH3f+2H2ONH3通入NH3,
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过滤HCO30.10.2
【解析】
(1)由于NaHCCh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溶液中含有较大浓度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时,就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
出,所以饱和氯化钠中溶液中通入N%和CO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Cth+NHrHHzOTNaHCChl+NHQ;答案: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①根据题中反应流程可知,过滤后得到的母液中含有氯化铁,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为:
2NH4Cl+Ca(OH)2=CaCL+2NH3T+2H20,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可以在反应流程中循环利用;答案:
2NH4Cl+Ca(OH)2=CaC12+2NH3t+2H2O;NH3;
②由反应NH3+H2O+CO2+NaCl=NH4Cl+NaHCO31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核,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
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入的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钱根离子,镂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氯
化钱析出。
答案: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
(3)由装置丙中产生的是NaHCCh,其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却,使碳酸氢钠晶
体析出;制取Na2cCh时需要过滤得到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答案: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过滤;
(4)若在⑵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Ch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imin的NaHCCh样品的组成进行了研究.
取加热了t.min的NaHCCh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
2+
的加入,发生反应CO3+H=HCO3;HCO3+H+=C(hT+H2O;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碳酸根离子减小,碳
酸氢根离子浓度增大,当碳酸根离子全部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再滴入盐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根
离子减小,所以c曲线表示的是碳酸氢根离子物质的量变化。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2mol,碳酸氢根离子物质的量为
O.lmol;所以样品中NaHCCh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2cCh的物质的量为0.2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CO"0.1;0.2。
2+
20、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冷却并收集SCh木条复燃2Mn+5S2O;+8H2OAg"2MnO7+10SO;+
+
16HS2O;MnOt用玻璃棒引流,向漏斗中加蒸储水至没过沉淀,使蒸储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合
理即可)0.06偏高
【解析】
(1)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根据S03、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2)X为MnOJ,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产物中有SO产,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氧化剂、氧化产物;
(3)根据沉淀洗涤的方法进行回答;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到关系式:5H2C204—2Mn0f,带入数值进行计算;Na£20s也具有氧化性,氧化HEzO”
【详解】
(1)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Sth的熔、沸点均在0℃以上,因此冰水浴有利于将SCh冷却为固
体,便于收集SO”由Na2s2O8的分解原理可知,生成物中有氧气,所以在导管出气口的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故答
案为: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冷却并收集SCh;木条复燃;
(2)X为M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产物中有SCh%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M+
+
+5S2O;+8H2OA*2MnOr+10SOj+16H,根据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氧化剂是S2O8”,氧化产物
+2
是M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股份质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轨道交通线网云平台系统用户需求书-中心部分网络安全专用技术要求
- 2025酒店管理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废旧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店面转让合同样本
- 2025上海市空气净化设备维护保养合同
- 2025雇佣离职人员的劳务合同
- 2025年三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版终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分包合同(2)
- 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中国宗教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1《抓抓数数》教案
- RoHS知识培训课件
- 医学课件痛风性关节炎
- 流程建设培训课件
- 水利工程冬季低温施工方案
- DB41∕T 2572-2023 古籍保护管理规范
- 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国开(BJ)-参考资料
-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优化策略研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期末情景检测试卷(含答案)
- DB31-T 782-2021 门座式起重机能源消耗指标和计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