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_第1页
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_第2页
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_第3页
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_第4页
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建国思想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孙中山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作战,取得了巨大的失败。另一方面,他画了一张新国家的图景,鼓励革命党员投资新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他的《建国方针》和《建国大方》反映了他这一思想的代表作。《建国方略》从心理建设(即“知难行易”学说)、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三个方面论述了他建构现代国家体系的基本思想,《建国大纲》规定了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两份经典文献是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理论基础,对国民党执政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在过去虽被不断解读,在进入21世纪以后,当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重读此书,仍感有再解释的必要。本文试图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视角,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和世界现代化宏阔视野的比较中,对孙中山的近代国家建设理论的思想意义及其理论局限作出新的合理解释。一“知难行易”学说孙中山的建国思想,首要是《心理建设》,即“知难行易”学说,这是孙中山基于对革命党人屡次失败的经验总结。他认为,只有摆脱传统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思想束缚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格言,破除在革命党人内存在的“心理大敌”,民国建设才能走上轨道。从这一角度出发,孙中山特别强调“心理建设”的意义:“吾心信其可行,而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技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P117)孙中山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十事为例证,说明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事物均行在先,知在后。且往往是行了还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是人类社会处理认识与实践关系存在的普遍规律。根据知行关系的演变,孙中山将人类社会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阶段,“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阶段,“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P160—161)。他认为,既然人类现正处在科学昌明之时,因此,中国的出路就在于大力吸收西方先进科学与文明,中国由此才可能转弱为强。从这一点来看,孙中山所谓“心理建设”,实蕴涵提倡科学启蒙、理性启蒙的内涵。“知难行易”学说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革命和民国建设急于求成的心境。首先,孙中山赋予“先知先觉者”以启蒙责任。“而以人言之,则有三系焉:其一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有此三系人相需为用,则大禹之九河可疏,秦皇之长城能筑也。”(P162)他对作为“先知先觉”的革命者寄予厚望。其次,他强调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优势。“美国需百余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者,日本不过五十年,直三分之一时间耳。准此以推,中国欲达于富强之地位,不过十年已足矣。”(P164)借以鼓励国人的奋斗意志。再者,他把自己领导的反清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视为“革命之建设”,亦即“速成之建设”。“予之于革命建设也,本世界进化之潮流,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思之稔熟,筹之有素,而后订为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军政时期,第二、训政时期,第三、宪政时期。”(P166)孙中山对“革命之建设”的解释是:“何谓革命之建设?革命之建设者,非常之建设也,亦速成之建设也。夫建设固有寻常者,即随社会趋势之自然,因势利导而为之,此异乎革命之建设者也。革命有非常之破坏,如帝统为之斩绝,专制为之推翻;有此非常之破坏,则不可无非常之建设。是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P168)孙中山这种对“速成之建设”的期盼实际上是其激进思想使然。孙中山在比较中外政治民主化的范例时,认为中国与法国的国情比较接近。“法虽为欧洲先进文化之邦,人民聪明奋厉,且于革命之前曾受百十年哲理民权之鼓吹,又模范美国之先例,犹不能由革命一跃而几于共和宪政之治者,其故何也?以彼之国体向为君主专制,而其政治向为中央集权,无新天地为之地盘,无自治为之基础也。我中国缺憾之点悉与法同,而吾人民之知识、政治之能力更远不如法国,面予犹欲由革命一跃而几于共和宪政之治者,其道何也?此予所以创一过渡时期为之补救也。”(P170)根据中国民众之觉悟不如法国这一情形,孙中山特别设计了一个“训政时期”作为中国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过渡,这种在政府指导下的“训政”实际上即是现代意义上的“指导民主”。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前后破坏与建设之难易成败的解释,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之见:“夫革命事业,莫难于破坏,而莫易于建设,今难者既成功,而易者反失败,其故又何也?惟其容易也,故人多不知其必要而忽略之,此其所以败也。”(P174)其实革命自然艰难,建设更属不易,民国初年的政治乱象纷纷攘攘、不可收拾,已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建设》提倡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特别是在革命党人士气低靡的形势下,孙中山撰著此说显然有鼓舞斗志与凝聚党人之意,此意为孙中山所附《陈英士致黄克强书》中所道明。不过,当时革命党人对此学说似反应平平。以后,学人对孙中山此说少有附和,而多有批评。对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提出批评意见的主要有三家:第一位是胡适的《知难,行亦不易》(1929年6月10日《新月》第2卷第4号)一文,第二位是傅铜的《知行难易问题之根本解决》(北平西北书局1929年版)一书,第三位是冯友兰的《论知行》(载1940年8月)、《再论知行》(1942年1月)两文1,三者均为学院派的哲学家。他们或从学理的角度,或从逻辑的角度,或从哲学史的角度对孙中山的观点提出商榷甚至反驳。贺麟在《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又专辟下篇讨论这一问题,对诸家批评意见作了辩驳,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据知行的界说以证明”、“由知识可贵证明知识难能”、“由人类文明进化的阶段以证明知难行易”、“由人类的分工以证明知难行易”、“哲学史的证明”五个方面作了新的辩解(P169—199)。尽管如此,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其创造性的意义,在革命实践中对思想启蒙的强调亦有其时代意义,它表现了孙中山作为革命家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二中国的工业发展计划孙中山建国思想的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在该部分内容中,孙中山提出了一个包括交通、工业、矿业在内庞大的实业发展计划,它由六个计划组成,且每项计划都有详细规划。为什么要制定《实业计划》?孙中山交代:“欧战甫完之夕,作者始从事于研究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而成此六种计划。盖欲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且以助各国战后工人问题之解决。”(P212)据孙中山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将出现资金、机器、产品过剩的局面,中国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竞相角逐的市场。他认为,这是中国可以利用的一个大好发展机会:“中国今尚用手工业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第二革命者有殊。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既废手工业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于斯际中国正需机器,以营其巨大之农业,以出其丰富之矿产,以建其无数之工厂,以扩张其运输,以发展其公用事业。”(P214)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主要内容有十项:一是交通之开发。诸如建设铁路11万英里,碎石路100万英里,修竣现有运河,开新运河。二是商港之开辟。在中国中、北、南各建一大洋港口,在沿海岸建种种商业港及渔业港等。三是在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设新式市街、各具公用设备。四是水力之发展。五是发展钢铁冶炼和水泥制造之工业。六是矿业之发展。七是农业之发展。八是蒙古、新疆之灌溉。九是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十是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P215—216)。其中,《第一计划》讨论北方大港、西北铁路系统、蒙古和新疆之殖民、开竣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开发直隶、山西煤铁矿产和设立钢铁厂;《第二计划》讨论以上海为东方大港,整治扬子江,建设内河商埠,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创建大士敏土厂;《第三计划》讨论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改良广州水路系统,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创立造船厂;《第四计划》讨论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铁路系统;《第五计划》讨论粮食、衣服、居室、行动、印刷诸项工业;《第六计划》讨论铁、煤、油、铜、特种矿之开采及矿业机械、冶炼厂之设立。这是一个雄心勃勃、规模宏大的工业化发展计划。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计划宏大、系统。举凡海陆交通、钢铁工业、民用工业、矿产开发均已囊括在内,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此前,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虽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但缺乏实际的规划;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对发展工业有所设计,但其设想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康有为等维新派对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有着强烈要求,但因欠缺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对工业革命基本隔膜,实际上其思想层面流于空洞而难以落实。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方略,相对来说,这是一个颇具现代化意义的计划。二是在中国缺乏资金、技术的历史条件下,主张大力引进外资,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孙中山引美国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中国之模范:“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当其发展实业之初也,资本则悉借之欧洲,人才亦多聘之欧洲,而工人且有招之中国。其进行则多由冒险试验,而少出于计划统筹,且向未遇各国有投资闲置散之全备工厂,为彼取材之机会如我之今日也。而其富源尚不及我之丰盛。”(P188)提出中国如能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现代化就能收速成之效。三是孙中山发展实业是从优先发展港口、铁路交通运输业着手,这体现了他对中国现代化的先见之明,实开后人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理念之先河。从民国初年孙中山自告奋勇担当全国铁路总办以来,他对铁路建设即倾注极大的注意力,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发展铁路运输在所急需。引进外资,离不开对沿海港口的建设,故港口、铁路成为《实业计划》的突出建设项目。孙中山将其《实业计划》纳入“物质建设”的范畴,他不仅将经济发展视为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手段,而且将它直接与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故《实业计划》是其整个社会改选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业计划》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计划过于宏大,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国力不可企及的“乌托邦”理想,在今天来看亦为充满狂想性质的“大跃进”计划。以修筑铁路11万英里的目标为例,如此高的指标在当时不可能实现,迄至2010年中国铁路总长度尚只有8.5万公里。在近代中国未获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情况下,孙中山着眼于“从事于研究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显然不切实际,痴人梦想。《实业计划》最初在1918年以《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英文版)为题发表,可见孙中山主要是针对国外而发。收到该书的美国公使芮恩施、美国商务总长刘飞尔、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域利亚将军、北京交通部长顾问碧格、美国知名人士安特生等人随即复信孙中山,表示赞赏和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颇不景气,而中国处在南北对峙、内战扰攘的混乱状态,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无论对内对外均不切实际。故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无疑是一纸空文,当无他用。但从长远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看,《实业计划》为中国首次勾勒了一幅崭新的、颇具诱惑力的现代化蓝图,对未来的中国工业、交通建设自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三“以习练演试而治书”孙中山建国思想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建设,这主要体现在其对民权理念一系列的阐释。孙中山的《民权初步》编译自美国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1837—1923)所著《罗氏议事规则》第一部分《议事规则》第2条“动议的一般分类”、第3条“动议及先后秩序”、第4条“委员会和非正式讨论”和第二部分《组织和议事》,并根据自身需要对该书的内容作了新的编排和调整。孙中山声称:“此书为教吾国人行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凡欲负国民之责任者,不可不习此书。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熟习此书。”(P385)可以说,《民权初步》是孙中山对中国民众践行的民主教育,以及政治启蒙,也是他继反清革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斗争后在政治领域的继续革命。《民权初步》共分五卷:卷一结会,讨论“临时集会之组织法”、“永久社会之成立法”、“议事之秩序并额数”、“会员之权利之义务”;卷二动议,讨论“动议”、“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讨论”、“停止讨论之动议”、“表决”、“表决之复议”;卷三修正案,讨论“修正之性质与效力”、“修正案之方法”、“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卷四动议之顺序,讨论“附属动议之顺序、“散会与搁置动议”、“延期动议”、“付委动议”、“委员及其报告”;卷五权宜及秩序问题,讨论“权宜问题”、“秩序问题”。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召集会议、如何组织会议讨论、表决,如何提出修正案、提议、附议,如何把握权宜等有关具体规则展开。有关此著,孙中山特别说明:“此书譬之兵家操典,化学之公式,非浏览诵读之书,乃习练演试之书也。若以浏览诵读而治此书,则必味如嚼蜡,终无所得。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则将如噉蔗,渐入佳境。一旦贯通,则会议之妙用,可全然领略矣。”(P385)孙中山的《民权初步》是欲教会人们学习民主会议的程序、规则,以便为在中国确立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初步基础。孙中山编译《民权初步》与当时《罗氏议事规则》在美国的风行有相当关系。在美留学的胡适亦曾操练《罗氏议事规则》,深谙内中门道,故胡适对孙中山翻译《民权初步》之举颇有同感:“我对孙中山先生的强调使用议会程序的号召,实有由衷的敬佩。孙先生把一种民主议会规则的标准本,译成中文,名之曰《民权初步》。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民主议会程序,实在是实行民权政治的‘初步’!”(P229)唐德刚为胡适此语作注时亦对孙中山的民主素养作了极高评价:“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高层领袖中,凤毛麟角的modernman;是真能摆脱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传统而笃信‘民权’的民主政治家,他了解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知道如何开会讨论;会中如何执行。这一点点如果办不到,则假民主便远不如真独裁之能福国利民。中山先生之所以亲自动手翻译一本议事规程的小书,而名之曰《民权初步》,就凭这一点,读史的人就可看出中山先生头脑里的现代化程度远非他人所能及。”(P249)胡、唐二人对孙中山此举的认同,反映了经过英美民主政治训练和熏陶后的一代学人对民主政治程序规则的真切理解。《民权初步》是孙中山阐发其民权主义思想的第一步。在《民权初步》中,孙中山没有再解答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孰是孰非这个在民国初年曾一度热议的问题,这一问题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和张勋复辟的迅即收场而无须再予讨论,故孙中山所关注的是如何在中国真正落实民主规则和实际操作程序,这大概是他编译《罗氏议事规则》的缘由。孙中山在此后发表的《五权宪法》(1921年3月20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简称《建国大纲》,1924年1月23日)对他的民权主义政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可谓其民权主义的升级版,是他对中国政治制度设计的进一步说明和规定。“五权宪法”是孙中山自认为的创造发明。围绕建构这一政治学说,孙中山对中外政治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理解。首先,基于政治原理分析,中西政治传统不同。在他看来,“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政治中有这两个力量,正如物理之有离心力与归心力。”“两力平均,方能适当。此犹自由太过,则成为无政府;秩序太过,则成为专制。数千年底政治变更,不外乎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历史,是从自由而入于专制;西国历史,是从专制而入于自由。”“欧俗人不自由,故争自由。中国人尚不竭自由,故不知自由。这两个潮流,一专制,一自由,就是中国与欧洲不同底地方。”(P491)其次,美国的三权分立成文宪法实属世界政治典范。孙中山批评英国政治道:“现在英国并不是行三权政治,实在是一权政治,英国现在底政治制度,是国会独裁,行议会政治;就是政治党政治,以党治国。”三权分立学说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创,美国即根据孟氏此说,“用很严密底文字订立成文宪法”。“后来日本底明治维新及欧洲各国底革命,差不多皆以美国为法订立宪法。”(P492)再者,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考试权、弹劾权两大权颇为精良,值得继承。孙中山以为中国亦有三权:君权、考试权、弹劾权。而君权兼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底制度,亦是很严重底一件事,从前各省举行考试底时候,将门都关上,关节通不来,人情讲不来,看看何等郑重。”“说到弹劾,有关管弹劾底官,如台谏、御史之类,虽君主有过,亦可冒死直谏,风骨凛然。”(P492)考试权实为选拔官员所开的主要渠道,弹劾权则为纠错机制,两者实为维持政治平等所设的两道基本门坎。孙中山借美国学者巴直氏的《自由与政府》对中国传统弹劾制度的赞扬支持自己的这一观点。复次,批评中国输入西方无政府主义学说。“近来中国底学生们,他们无论懂不懂,也要讲无政府以为趋时,真是好笑。讲到无政府主义,我们中国三代以上已有人讲过。”“我们中国讲无政府主义已讲了好几千年了,不过现在底青年不懂罢了。像他们现在所讲底,无政府主义,就是我们已不要的。兄弟讲自由与专制两个潮流,要调和它,使不各趋极端。”(P493)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政治须在自由与秩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可失之偏颇。最后,主张县立自治,实行直接民权。孙中山认为:“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紧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权。直接民权凡四种:一选举权,一罢官权,一创制权,一复决权。五权宪法如一部大机器,直接民权又是机器的制扣。”(P497—498)孙中山透露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系他主张(P498)。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在政治上的最大发明,也是孙中山基于中西政治传统所作的独特处理。《建国大纲》共二十五条,对有关国民政府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基础,国民政府在军政、训政、宪政三期的中央、省、县各级政府的职能、权力和相互关系作了系统阐述和规定,体现了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其中,第一条“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对民国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架构作了明确规定。第五条“建设之程序为三期:一曰军政时期;二曰训政时期;三曰宪政时期”对民国的历史进程作了明确布置。“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用,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县为自治之单位,省立于中央与县之间,以收联络之效。”“在宪政开始时期,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P601—603)《建国大纲》虽未明确规定国民党在训政、宪政时期的地位,但以三民主义作为中华民国的理论基础,以五权宪法和五院制作为民国政府的政治制度,实际上确立了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以党治国的权力架构。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孙中山的这些政治设计(如五院制)部分地在中央一级得到实施。孙中山从清末一面高举反对君主专制旗帜,带领革命党人与清朝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一面与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人展开思想论战、划清界限;到民初捍卫共和制,与袁世凯、张勋为代表的帝制复辟势力继续抗争,他始终坚持选择共和制的取向,这显示出美国政治模式对他不可移易的影响。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制度文明进化的最新阶段,在20世纪以前美国是唯一不间断地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法国虽然经历了大革命风暴,推翻了君主专制,但在大革命风暴过后,仍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之间不断反复、徘徊难择,不断上演再造共和的剧目。可以说,共和制只是美国个别国家的政治选择,大多数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俄国等仍然维持君主立宪制的体制。在这些国家,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握有最高权力,而且是国家象征,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支柱。君主专制在中国历行达两千多年之久,自然有其相当强的历史惯性。孙中山坚持中国选择共和制之路,在政治上的确有相当大的阻力。辛亥革命成功建立共和制,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新生的共和国,这在政治上是一场革命,它对改变整个世界政治版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君主专制王朝、半新半旧的君主立宪制帝国纷纷倒塌,世界上出现一批新的共和制国家,这与中华民国创建所起的示范作用有一定关系。但民国从一创建开始就存在着政治模式选择的争议,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何者更适宜中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张君主立宪制者仍大有人在,这也是袁世凯、张勋敢于冒险一试的政治背景。孙中山始终坚持共和制,反映了他对人类政治前途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超越一面,也是他作为一位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家的不凡之处。随着帝制复辟的迭遭惨败,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逐渐落幕,但民主政治在中国仍举步维艰,民国徒有虚名。孙中山遂又不得不再从民主政治的ABC教起。民权主义的核心是落实人民的四大权力,以实现孙中山追求的“直接民权”。在孙中山的政治制度设计中,还未就政体中总统制与内阁制、联邦制与联省制的取舍问题作出细致解答。孙中山的“民权”理念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内、外战)的干扰,在南京政府时期都未能落实,在训政时期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很难兑现,即使兑现在政治上带来的混乱可能更大;中央政权虽然在制度架构上设置了五院制,但实权明显操之于行政院,监察院、考试院形同虚设,立法院、司法院如同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