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水D.氢氧化铁胶体2、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的是A.氦B.氩C.镁D.氧3、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H2O2 B.IO3-C.MnO4- D.HNO24、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只能是盐类 B.X可能是非电解质C.X一定是电解质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都是离子键B.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C.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生成物中形成新的化学键。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以下两篇古代文献中都涉及到了KNO3。序号古代文献记载1《开宝本草》“(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2《本草纲目》“(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1中利用了溶解、蒸发、结晶的过程B.可用1中方法制成KNO3是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C.2中火药使用时体现了硝酸钾的氧化性D.2中火药使用时产物可能污染环境7、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NO3-,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a,则溶液中K+与NO3-的个数比为A.1︰2B.1︰4C.3︰4D.3︰28、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选项ABCD物质浓硫酸汽油酒精氯酸钾标签A.A B.B C.C D.D9、以下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酸→碱B.有机物→无机物C.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D.盐→氧化物10、有容积不同的X、Y两密闭容器,X中充满CO气体,Y中充满CH4、O2、N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Y容器中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3B.Y容器中CH4、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6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AB.常温常压下,34gOH-含有的质子数为20NAC.1L0.5mol·L-lFeCl3溶液完全转化可制得0.5NA个Fe(OH)3胶粒D.标准状况下,22.4LNH3所含电子数为10NA12、现有46gNa,其中23gNa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另23gNa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2 B.2∶1 C.4∶1 D.1∶113、完全沉淀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NaCl、MgCl2、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3:2:1 C.9:3:1 D.6:3:21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C.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15、下列物质中,即属于电解质,又能够导电的是A.Cu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16、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Fe3+→Fe2+ B.CuO→Cu C.I-→I2 D.H2O→H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化合物I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18、I.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已知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其中A为单质,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组成单质A的元素符号为_____。(2)写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这四种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向溶液C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____________色。(2)写出图中C+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则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已知:Ba2++OH-+HCO3-=BaCO3↓+H2O)。(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三]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2)实验前称取17.90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20、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实验Ⅱ请回答:(1)实验Ⅰ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Ⅱ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__________。(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Ⅱ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分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详解:A、B属于溶液;C是水,属于纯净物;D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D。点睛: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经常采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的存在。2、B【解题分析】
记住原子序数,将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比较可得。【题目详解】A.氦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0,故A不选;B.氩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8和8,故B选;C.镁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8,故C不选;D.氧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6和2,故D不选。故选B。3、D【解题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可知1molH2O2、IO3-、MnO4-、H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5mol、5mol、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分别氧化KI得到I2的物质的量为1mol、2.5mol、2.5mol、0.5mol,而1molIO3-本身被还原生成0.5molI2,所以IO3-氧化KI所得I2最多。答案选B。4、C【解题分析】【分析】【题目详解】A.X是可以是酸、碱或盐,故A错误;B.说明该物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故B错误;C.固体化合物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说明该物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故C正确;D.依据题意可知X为电解质,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5、D【解题分析】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不一定都是离子键,例如铝和氯形成的氯化铝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B.二氧化硅可以制作半导体材料,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B错误;C.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生成物中形成新的化学键,D正确;答案选D。6、B【解题分析】扫取以水淋汁后(溶解),乃煎炼(蒸发结晶)而成,所以选项A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选项B错误。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3、S和C,所以在反应中KNO3应该表现氧化性,选项C正确。火药使用中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选项D正确。7、A【解题分析】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即电荷守恒分析解答。【题目详解】设NO3-有x个,忽略水的电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K+)+3n(Fe3+)=n(NO3-),则3a×1+a×3=x×1,解得x=6a。因此溶液中K+与NO3-的个数比为3a:6a=1:2,答案选A。8、C【解题分析】
A.浓硫酸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汽油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图为易燃液体标志,故C正确;C.酒精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图为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KClO3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的标志,图为爆炸品标志,故D正确;故选C。9、A【解题分析】
A.由于酸和碱易发生中和反应,则酸不能直接转化为碱,A符合;B.有机物可以直接转化为无机物,例如甲烷燃烧等,B不符合;C.金属单质可以直接转化为非金属单质,例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D.盐可以直接转化为氧化物,例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答案选A。10、B【解题分析】A、两容器气体密度相同,将pV=nRT化为,可得同温同压下,ρ与M成正比,所以两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相同,即CH4、O2、N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g/mol。由于N2的分子量为28g/mol,则CH4、O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g/mol,设CH4的质量为xg,O2的质量为yg,则,所以,N2的质量不固定,所以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3,故A正确;B、根据选项A的分析可知,只要保证CH4、O2的质量之比为1∶6,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可保证三者平均摩尔质量为28g/mol,故三者比值不是一个定值,故B错误;C、同温同压下,PV=nRT,两个容器的体积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分子数不同,故C正确;D、已知两个容器的体积不同,而气体的密度相同,由m=ρV可知,质量不同,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要学会PV=nRT以及密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进行公式变形。11、D【解题分析】
A.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CO2所含的原子数小于1.5NA,A错误;B.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9个质子,常温常压下,34gOH-的物质的量是34g÷17g/mol=2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B错误;C.胶体是小分子的集合体,则1L0.5mol·L-lFeCl3溶液完全转化得到的Fe(OH)3胶粒数目小于0.5NA个,C错误;D.氨气是10电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L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电子数为10NA,D正确。答案选D。12、D【解题分析】
两个反应中Na均为还原剂,Na均被氧化成Na+,所用的Na单质的量相同,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故答案为D。13、D【解题分析】
由n=c•V可知使三种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时所消耗的n(Ag+)相同,根据Ag++Cl-═AgCl↓,可知三种溶液中n(Cl-)=n(Ag+),由于三种溶液的体积相等,所以三种溶液中c(Cl-)相等,则c(Cl-)=c(NaCl)=c(MgCl2)=c(AlCl3),所以c(NaCl):c(MgCl2):c(AlCl3)=6:3:2;答案选D。14、C【解题分析】
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导致四氯化碳和水能分层,分液漏斗能控制溶液的流量,所以萃取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正确;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B正确;C.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会分层,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故C错误;D.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碘溶于四氯化碳后溶液呈紫色,故D正确;答案选C。15、B【解题分析】
A.铜丝是单质,虽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熔融的MgCl2属于电解质,且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B正确;C.虽然NaCl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然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D.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16、C【解题分析】
A.Fe3+→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A错误;B.CuO→Cu,Cu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B错误;C.I-→I2,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C正确;D.H2O→H2,H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2O2NaHCO32Na+2H2O=2NaOH+H2↑2NaHCO3Na2CO3+H2O+CO2↑【解题分析】
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应为Na2O2,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应为H2O,则D为O2,E为NaOH,C为Na,F为H2,由转化关系K为CO2,H为Na2CO3,I为NaHCO3。【题目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2O2;(2)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合物I的化学式为NaHCO3。(3)反应①为Na和H2O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②为碳酸氢钠的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18、NaNa2CO3+H2O+CO2=2NaHCO3血红2Fe3++Fe=3Fe2+【解题分析】
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II.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可以相互转化,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1)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Na;(2)由C转化为D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2CO3+H2O=2NaHCO3,故答案为CO2+Na2CO3+H2O=2NaHCO3;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为FeCl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为FeCl2,D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D可能为铁的某种氧化物。(1)向FeCl3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2)C+A→B为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19、2NaHCO3Na2CO3+CO2↑+H2O玻璃棒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一滴氢氧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未完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完全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不能29.6%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解题分析】
[方案一]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根据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根据差量法求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三]由测定含量的实验可知,A中发生Na2CO3+H2SO4=H2O+CO2↑+Na2SO4、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B中为浓硫酸吸收水,干燥二氧化碳,利用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进入C装置干扰含量测定,据此解答。【题目详解】[方案一]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方案二](1)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因此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2)可取上层清液,继续加沉淀剂,看是否生成沉淀,具体操作为: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一滴氢氧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未完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完全;[方案三](1)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故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确保C装置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分液漏斗中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盐酸易挥发,这样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浓硫酸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被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到二氧化碳质量偏高;(2)设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106x+84y=17.90,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44x+44y=8.80,解得x=0.05mol,y=0.15mol,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0.05mol×106g/mol)/17.90g×100%=29.6%;(3)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装置中的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