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美”。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反映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书戴嵩画牛》一文通过讲述牧童指出戴嵩画的《斗牛图》的问题的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迷信权威。《月光曲》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如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蜡烛被风吹灭,月光照进窗子,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所产生的美妙的景象,则是兄妹俩产生的联想,把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京剧趣谈》一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不同。本单元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伯牙鼓琴》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月光曲》引导学生根据皮鞋匠与妹妹聆听琴声时“看”到的景象展开想象,感受乐曲的美妙;《京剧趣谈》生动记录了京剧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小技巧1.借助语言文字,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展开想象。如一提到“秋风”就会想到落叶。
2.借助语言文字,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想象。如由“飞舞的柳絮”想到“飘落的雪花”。
3.借助语言文字,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展开想象。如《落花生》中“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石榴、苹果那样……这就是由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阅读技巧点睛:学会辨别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联想和想象本单元课文中有对事物的实写,也有联想和想象。辨别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联想和想象,在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考查。那么,如何区分呢?(1)了解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实写是对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进行描写,如《月光曲》中“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实写。联想和想象是虚写,如《伯牙鼓琴》中“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由伯牙的琴声联想到的景象;《月光曲》第9段中“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是皮鞋匠由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和想象的画面。(2)读清题目要求,总结要点。在试卷中,这一考点常常以填空题、画线题的形式出现,要求找出文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联想和想象)。作答时要先找出实写和虚写的内容,确定描写的对象,然后答题。有时会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作答时要分开写,使答案更清晰。有的题目还会考查使用联想和想象的好处,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答出“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等要点。一、(2022秋·北京西城·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关于京剧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喜爱。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材料二】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轮美奂。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韵律优美,字正腔圆。在京剧舞台上,常常借助虚拟的布景和道具,给观众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行当简介生扮演男性角色,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一般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如: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旦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又分为青衣、花旦等。如:青衣,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女性。净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角色。勾画脸谱,重施油彩。脸谱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等。丑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材料三】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许多优秀剧目,都是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表现了家国情怀,赞美了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编排了现代京剧《风华正茂》。观众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材料四】2022年举办的“少儿京剧展演”公益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了京剧交流、展示的平台。据统计,此次活动长达3个月,超3000名选手报名,遍布全国30个省会城市。超1400个优秀报名作品,关注投票用户超60万人次,直播实时浏览量达近200万人。少年儿童是京剧艺术的喜爱者、支持者和传承者。1.选出对材料概括不恰当的一项。(
)A.【材料一】介绍了京剧这一剧种的形成及影响。B.【材料二】重点介绍了京剧艺术的四个行当。C.【材料三】重点介绍《风华正茂》的主要内容。D.【材料四】介绍2022年少儿京剧展演活动及其意义。2.【材料二】“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中“主要”一词不能去掉,是因为3.将下列图片对应的京剧行当排序正确的一项选出来。(
)
A.生旦净丑 B.丑旦生净 C.丑旦净生 D.D.生丑旦净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京剧舞台上,必须使用真实的布景和道具。()(2)曹操生性多疑,在京剧表演中,脸谱应是白色。()(3)现代京剧《风华正茂》,使观众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5.【材料四】中有许多数据,选出对其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说明少儿京剧展演活动持续时间长,参演人数多。B.说明少儿京剧展演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C.说明此次少儿京剧展演活动影响力大,关注度高。D.说明宣传力度大,少年儿童的参与率远高于成人。6.京剧有中国“国粹”之称,结合四则材料,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京剧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的喜爱。B.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轮美奂,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C.京剧,又被称为京戏,诞生于北京,是北京的地方戏。7.结合材料及生活积累,边阅读边想开去,把你读到的、想到的内容补充在图示中。想到的读到的读到的想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当()京剧道具()()少儿京剧()()8.小涛同学申请加入学校京剧社团。请结合四则材料,帮他完成下面的报名表。(1)写出申报京剧社团的理由(至少运用两份材料)(2)为学校京剧社团设计一条弘扬京剧艺术的宣传标语【答案】1.C2.“主要”一词指以西皮、二黄为主,去掉之后就变成了唱腔以西皮、二黄为声腔,不符合实际情况,“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故不能去掉。3.C4.×√√5.D6.C7.京剧生、旦、净、丑板、单皮鼓、大锣等少儿京剧展演唱腔西皮、二黄为主8.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通过优秀剧目可以感受到精神洗礼;京剧可以给观众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爱戏剧,扬国粹。【解析】1.考查材料概括。A.阅读材料一,可知材料一介绍了京剧的重要地位以及是如何形成的。说法正确。B.阅读材料二,可知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四个行当。说法正确。C.阅读材料三,可知主要介绍了京剧的重要影响。故错误。D.阅读材料四,可知主要介绍了2022年举办的少儿京剧展演活动及其意义。说法正确。2.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主要,意思是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句中“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指京剧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去掉该词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故不能去掉。3.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材料二对四个行当的介绍,可知第一幅中人物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可知是丑;第二幅图是一个女性角色,故事旦;第三幅图中勾画脸谱,重施油彩,可知是净;第四幅图男子扮相清秀、英俊,可知是生。4.考查内容理解与判断。(1)根据材料二“在京剧舞台上,常常借助虚拟的布景和道具,给观众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故题干说法错误。(2)根据材料二“脸谱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等。”可知说法正确。(3)根据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编排了现代京剧《风华正茂》。观众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可知说法正确。5.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根据材料四“据统计,此次活动长达3个月,超3000名选手报名,遍布全国30个省会城市。超1400个优秀报名作品,关注投票用户超60万人次,直播实时浏览量达近200万人。”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此次少儿京剧展演活动时间长、参加选手多;以及优秀作品数量多;关注的人多,热度高;以及少年儿童是京剧艺术的喜爱者、支持者和传承者。故D说法错误。6.考查内容理解。A.根据材料一“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喜爱。”可知说法正确。B.根据材料二“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轮美奂。”以及材料三“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可知说法正确。C.根据材料一“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可知“京剧,又被称为京戏,诞生于北京,是北京的地方戏。”说法错误,京剧是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的。7.考查内容理解与课外积累。根据读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想到“京剧”;根据读到的行当,可以根据材料二“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进行填空;根据读到的道具,联系生活积累,可知京剧道具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等;根据读到的少儿京剧,根据材料四“2022年举办的‘少儿京剧展演’公益活动,”“少年儿童是京剧艺术的喜爱者、支持者和传承者。”可以填活动或者少儿对于京剧的重要作用;自行填空可以根据材料提取关键词,例如“脸谱”“剧目”等,再把想到的写下来即可。8.考查语言表达。(1)写出申报京剧社团的理由,可以从京剧的重要作用以及京剧的行当对人的吸引力来谈。例如:京剧,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喜爱。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2)宣传标语要简洁明了,有吸引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粹,守护民族精神财富。二、(2022秋·四川成都·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深入思考,然后回答问题。中国皮影戏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说。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演出时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⑥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9.什么是“皮影戏”?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说明。10.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皮影戏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2)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3)“法兰西灯影”是由“中国灯影”演变而来。()11.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一是,二是。12.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制作皮影的流程。13.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14.成都类似皮影戏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百多种,比如:川剧变脸、糖画(转糖饼)、捏糖人、蜀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你熟悉的一种。【答案】9.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10.√×√11.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增强文章趣味性12.将兽皮洗净、处理、涂油
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
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13.不能去掉。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14.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分析】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皮影戏”的定义在文章的第一段。题干要求是一句话说明,只需要把其定义所在句子摘抄即可。即: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就需要学生从原文中找到判断的依据。(1)题干正确。在文章的第④段,“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2)该小题犯了扩大概念的错误。原文的依据是在文章的第⑥段,“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所以该说法错误。(3)题干正确。原文的依据是“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更加有说服力。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趣味性。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制作皮影戏的过程集中在文章的第③段,“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演出时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可概括为:将兽皮洗净、处理、涂油;皮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1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题目往往是回答“不能”,先说明白这个词本身的含义,然后分析删去之后句意有什么改变,最后落脚点在“表达的准确与否”上面。“之一”在这里不能去掉,去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表达不准确。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答案不唯一,表达合理即可。注意答题时书写正确。示例1: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示例2: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三、(2022秋·六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天堂音乐(节选)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爱丽丝。她的邻居雷德尔老爹已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他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就升不到天堂。“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贝多芬问。“他想去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乘船出海……”爱丽丝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地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美妙的音乐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地弹奏着,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在飞翔……老人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到了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突然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好似要吞噬一切。就在这时,曲调又有了变化,天空中的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微风吹来,轻抚起阵阵的涟漪。“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爱丽丝,你找到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老人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丝。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献给你,我想永久地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爱丽丝之后,又走进了圣诞夜凛冽的寒风中。(选自《科学思维总动员》,选入时有删改)15.【字词理解】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病重将要死亡。()(2)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16.【语段理解】(1)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第一幅画面: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第二幅画面:第三幅画面:(2)读资料袋中的内容,联系第4自然段内容想一想:老人至少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资料袋:《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B段出现一个新的曲调。伴奏采用重复音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音乐从弱起,渐渐变强,情绪亦随之紧张,然后再松下来。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来,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A.温柔而亲切热烈而紧张优美与温和B.严肃而稳重温柔而亲切热烈而紧张C.热烈而紧张温柔而亲切优美与温和D.老人的联想与音乐的旋律无关17.【整体感知】贝多芬为什么要把这首钢琴曲命名为“献给爱丽丝”?下面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贝多芬被爱丽丝的美丽所感染,忘情地创作出了这首音乐,命名为“献给爱丽丝”。B.爱丽丝、老人的穷困让贝多芬深感同情。以“献给爱丽丝”为名,是为了激励自己发奋努力,改变命运。C.爱丽丝的善良打动了贝多芬,经过长期的酝酿,他创作出这首优美的曲子。以“献给爱丽丝”为名,向爱丽丝表示感谢与崇敬。D.爱丽丝的善良打动了贝多芬,使他能够即兴创作出这首优美的曲子。以“献给爱丽丝”为名,不仅是为了向爱丽丝表示感谢与崇敬,还是为了将爱丽丝的善良传播到全世界。18.【迁移运用】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吧,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答案】15.弥留穷困潦倒16.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A17.D18.在舒缓的钢琴前奏中,我仿佛推开了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一直通往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路两旁是一棵棵火红的枫树,一片片枫叶正随着连绵悠长的乐曲有节奏地下落……继续前行,一条小溪随着乐曲中“叮叮咚咚”的声音往前流,它的对岸是一间正冒着炊烟的田间小屋,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歌唱,好似在告诉我:“秋来了,秋来了,欢迎来到秋的世界。”【解析】15.本题考查根据词语解释写出文中的词语,先要读懂词语的意思,再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即可。弥留:病重将要死亡。穷困潦倒: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16.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要求从第四自然段找出,总共描绘了三幅想象的画面,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一幅:“他好像看到了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第二幅:“突然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好似要吞噬一切。”第三幅:“就在这时,曲调又有了变化,天空中的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微风吹来,轻抚起阵阵的涟漪。”17.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思考,准确理解人物思想意图。从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贝多芬是被爱丽丝的善良打动了,这首曲子也是他即兴作出来的,以这首曲子为名,也是为了表示对爱丽丝的感谢和崇敬,所以他才会说:“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丝。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献给你,我想永久地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以后的路。”18.主题考查学生结合歌词内容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要是聆听音乐时的感受,可发散思维,写出想到的情景。比如:每当《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响起,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碧波荡漾的河面,小朋友们唱着歌,划着小船在河面上穿行,串讲激起的浪花伴着飞扬的歌声,轻轻洒落河面,仿佛有谁向河面抛洒晶亮的珍珠。四、(2022春·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现代文阅读沉默的竹笛(陈远)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梢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比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第一次拥有竹苗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毒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时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19.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忧郁一一盼望—()一一沉醉一一()一一平静20.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21.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22.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23.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什么?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回答。作者的感悟:我的新感悟:【答案】19.兴奋(“喜悦”等)伤心(“难过”等)20.愁闷忧伤听竹笛;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21.A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准确生动的词语,渲染了春天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文中少年愁闷忧伤的情怀。B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落日、归鸟、小草等美好景象,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兴奋22.班会上表演失败,内心受挫;辛苦练习没有结果;长大后悟得了有些事并非想做就能成功,并非努力就有结果。23.作者的感悟: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拓宽了生命的内涵。如答一生命的美丽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生路上要善于取舍”等也可。我的新感悟:不设统一答案,意思对即可。如结合自身经历答到“做任何事只要坚持终会有所收获”,“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要善始善终”等即可得满分。五、(2023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看戏叶君健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气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③舞台上的幕布拉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诤;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⑤众人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她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24.第①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思考,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26.文章为什么把观众的表情写得具体详尽,而对戏曲剧情的描写却十分简略?27.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句中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28.第④自然段中“听不见的回音”指什么?既然听不见怎么能“淹没”掌声?29.选文一再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24.交代了时间、天气、地点以及安静的氛围。作用:安静的氛围表现出观众对演出的期待和认真的态度,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的热闹沸腾形成对比。25.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从视觉设喻,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表现了演员唱得优美动听。26.写观众表现既能体现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又能侧面烘托梅兰芳的表演水平,而剧情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所以才如此处理。27.从表情、动作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28.指观众内心的共鸣。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被梅兰芳的表演所陶醉忘记了鼓掌。29.生动地写出了观众的激情与热烈,烘托了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解析】2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赏析。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可知,这一段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的是艺术家演出之前剧场外的自然环境,这样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写出了天气的闷热,烘托出了观众的热情,从而为下文作铺垫。2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要紧扣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结合“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可知,句中把“歌词”比作了“珠子”,句中还运用了“滚、滴、溅、落”这些动词来修饰歌词,这种写法不能不说是创新,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26.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的赏析。围绕文章中心选择的材料,对中心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的能够很好地表现中心意思,有的则只是起一个衬托的作用,所以作者安排详略都是很有讲究的。文章旨在表现热情的观众与热情的艺术家,因此略写剧情。2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中的“一颦一笑”“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可知,主要从艺术家的表情、动作等方面来体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28.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结合“众人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可知,这“回音听不见”是说艺术家的表演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淹没’掌声”是说观众完全陶醉于艺术家的表演而忘记了鼓掌。29.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赏析。选文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可知,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写法叫作侧面描写,是为了烘托出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六、(2022秋·河南信阳·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怀念皮影戏①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②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一行人马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公社的场房里准备晚上的演出了。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儿比过年还兴奋。③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25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实的写照。④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我们小孩或,或。这个时候,屋子里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⑤皮影戏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熟练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⑥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才发现是一块石头,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兴奋,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⑦有一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跑到后台,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让我诧异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都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我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⑧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儿什么。3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记忆犹新:(2)耳熟能详:31.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2.阅读短文,家乡人搭台唱戏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男女成婚 B.宴请宾客 C.添丁祝寿 D.喜过新年33.联系语境,展开想象,将第④段中的横线补充完整。我们小孩或,或。34.关于短文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影戏的表演人员、道具、场地和带给观众的反应。B.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影戏的道具简单,场地简陋,但表演者的技艺绝妙高超。C.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影戏深受乡亲们的喜爱,让童年的“我”感受到了许多欢乐。D.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影戏的艺术价值。35.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有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称的皮影戏正逐渐消失。为保护这一艺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少于2条)【答案】30.过去那情景,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老戏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31.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32.D33.追逐嬉戏好奇地趴在台前看演员的一举一动。34.C35.一、皮影戏应该得到政府重视,然后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种艺术表演形式。二、开设培训班,将文化传承下去,然后借助投影拓宽表演方式。【解析】3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记忆犹新:过去的事,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结合文段“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分析,印象非常清楚的是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的场景。因此记忆犹新在文中的意思是过去那情景,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耳熟能详: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结合文段“皮影戏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分析,乡亲们能清楚详细地复述出来的是那些老戏。因此耳熟能详文中的意思是老戏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31.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电影始祖”出现在文章第一段末,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的原因可以从文章上下内容去分析找出。文章从第2段起写了皮影戏表现形式。文章的第一段写了皮影戏的悠久历史。因为皮影戏的历史悠久,所以被称为现代“电影始祖”。故答案为: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3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文章第②段中“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可以看出,家乡人会在嫁娶、宴请宾客、添丁祝寿时表演皮影戏。嫁娶指的是男女成婚,因此家乡人搭台唱戏的原因不可能是喜过新年。故选D。3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解题时可以想象一下表演皮影戏时我们小孩子都会在场干些什么?有没有认真观看?根据小孩子调皮好动的性格猜想,我们小孩或许会嬉戏打闹,或许会进进出出,或许会用搞笑动作模仿,也或许会趴在台前看演员的一举一动等等。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第①段写了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第②段写了皮影戏演出环境。第③段写了皮影戏演出的人员、道具。第④段写了皮影戏带给观众的反应。第⑤段写了皮影戏表演内容。第⑥⑦段写了皮影戏让童年的“我”感受到了许多欢乐。第⑧段写了对皮影戏的怀念。对每一段内容进行概括,再进行总结得知,本文怀念了小时候的皮影戏表演形式及内容深受乡亲们的喜爱,让童年的“我”感受到了许多欢乐。因此最准确的是一项是C。35.本题考查对皮影戏的消失提出宝贵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习题,解题时提出的建议合理,句子通顺即可。七、(2021秋·江苏盐城·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秃鹤①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又接到全乡文艺会演的通知。“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第一名!”校长桑乔对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说。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选定演话剧《屠桥》。屠桥是个地名。有一天,这个地方来了一连伪军,他们无恶不作。那天夜里来了新四军,将他们一股脑儿擒获。桑乔看上这个本子的原因是里头有许多让人不得不笑的场面。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可等到彩排时,蒋一轮才发现有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是个大秃子,而且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秃子。②“这怎么办?”蒋一轮问桑乔。“不好办。”原本定的饰演伪军连长的是柳三下,他可是长着一头浓密头发。蒋一轮去找柳三下商量,看他肯不肯将头发剃掉。柳三下一听,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可不做秃鹤!”秃鹤也是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因为头发稀少,经常受到大家嘲笑,甚至孤立。③眼看着就要会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培。“只好不演这出剧了。”桑乔犹豫着说。“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蒋一轮说。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④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⑤“好吧。”桑桑接过纸条。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⑥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林地使用权让渡合同版
- 2024年未出资股权转让及公司并购重组合同3篇
- 信息不对称下的房地产交易-洞察分析
- 2024年度高效办公用打印机购置合同文本3篇
- 隧道安全施工培训
- 线程安全机制创新-洞察分析
- 行政专业培训课件
- 2024小额担保合同管理规范文本3篇
- 采购招标流程优化方案3篇
- 采购战略合同的绿色科技创新3篇
-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范文
- 山东电力积分商城系统建设方案v1.1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题卡
- 内陆渔政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境材料学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表格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业务员手册内容
- pH值的测定方法
-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