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文化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历史必然性2011-10-0615:40:47
简述:孙中山文化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历史必然性在于以下四点:孙中山开放型文化观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与商品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文化是孙中山文化思想形成的根脉;先进西方文化是他文化思想形成的现代理念;宗教文化的影响
孙中山为“谋中国之革命”,集古今中外文化之大成,建构了博大的孙文学说。它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孙中山独有文化观结出的硕果。以下我们试从四大方面阐述孙中山文化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历史必然性。
孙中山以伟大革命家的胆识,“撷取西方思想精华”,他曾公开地明确地概括出近代新型的文化观,一种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吸取外来文化的开放型的文化观。这一文化观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深层根源,则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孙中山文化观的产生,首先是广东三百年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在孙中山生活的年代,属广州府。自古以来,广州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关闭粤以外的三个海关,广州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在口岸开放刺激下,人们“逐番舶之利,不务本业”。据《九江乡志》记载,清顺治年间南海九江乡桑基鱼塘占耕地总面积80/100,乾隆年间更是“境内无稻田”,连人们一时也不可少的粮食也“仰来于外”。广州手工业的三大行业丝织、铁器、陶瓷,在清代已有长足的发展。三大手工行业的发展,又牵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并反馈于外贸,由此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宏观流通网络,广州成为内外贸易的幅射点、集散地。正如《中华见闻》作者所描述的“广州的地理形势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使得广州成为对内对外贸易极盛之地”,“中华帝国与西方列国全部贸易都聚会于广州”,“中国各地物产都运来此地,各省的商贾货栈在此经营着很赚钱的买卖。”广州汇集各种各样的土货、洋货,又销售到五洲四海、神州大地。辐射便是对封闭的否定,辐射本身就是开放。
商品交换,要求有开放的空间,因为商品具有不安分的天性,它是为交换而生产,又只能在交换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而离开了开放的空间就不可能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重农而抑商的国策,使商品经济活动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商品以自身的威力,冲破了旧有的界限,形成了全国以至世界性市场。人们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商品交换。与此同时,开放空间的交换,又必然产生人们的开放观念。毫无例外,广州随着辐射点地位的确立,广州人也逐渐产生了开放意识。
广州出现的开放意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口岸的进一步开放,必然进而产生理论升华。孙中山不仅在政治策略上主张“取开放主义”.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广收博采一切有用之学建构“三民主义”,公开主张兼收并蓄、融汇古今中外的新型文化观,这正是以他特有的经历和超人的才华,来顺应历史潮流,完成开放的社会思潮向理论升华的使命。
孙中山同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激励。他希冀通过弘扬民族精神而振兴中华。他强调要恢复民族精神和固有的道德,要继承子国“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相继不绝”的“道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他的革命学的基础。孙中山开放型文化观主张以民族文化为建构新文化的主体。但是,另一方面,孙中山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他幼年随母往檀香山探亲,开始接触西方的风俗人情。后又因带头破封建习俗而触怒乡绅,被迫离乡“游学海外”,“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孙中山旅居伦敦及以后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期间,仍勤奋攻读,博览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军事等书籍,“以大半辈子的光阴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孙中山赞赏西方文化“玄妙”、“奥衍”、“实用”、“博雅”,如饥似渴地极取,大胆“规抚欧洲之学说”。正是由于孙中山特有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才有可能把古今中外一切有用之学识融汇贯通,炼于一炉,建构出开放的思想体系与概括出开放型的文化观,这一历史使命均完成,非他莫属。然而,无可置疑,由商品经济发展一空间开放一开放社会思溯的出现一开放文化观和思想体系的产生,这一历史的逻辑,显示了孙中山文化观产生的社会历史必然。
二
传统文化是孙中山文化思想形成的根脉
1.家学渊源
童年孙中山的家境不是很宽余,已参加劳动,“备受艰辛”,“10岁入村塾读书,两年后赴檀香山”。他在回忆自己早年经历时说:“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回华,是十八岁时也。自是停习英文,复治中国经史之学。”这期间有过6年的西学经历之后,再接受传统文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他的求学过程是传统——西学——传统的途径。“10岁入村塾”,显示的是入学教育,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启蒙教育已在“入塾”前完成。“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涵盖的应是启蒙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阶段,尤其是启蒙教育对孙中山“毕经业”所奠定的基础。1895年秋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英国遭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绑架后与邓廷铿谈话时说:“孙文——号逸仙。再号帝象,此号是母所名。因我母向日奉关帝象,生平信佛,取‘帝象’者,望我将来象关帝耳。”时在1896年10月。能以“帝象”为孙中山启用名号,这里至少说明三层意思:第一,他的母亲是知识女性,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第二,母亲是他启蒙和家学的渊源;第三,幼年母亲已教诲他要立大志。传统文化的接受,家学是一条重要途径。
此外,父亲及其他的史料也在证实着他的家学渊源。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实际上也是一位倾心于传统文化的人,同时也不排斥西学。据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所言,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与他的父亲孙敬贤一样,都相位风水,终年养一来自嘉州的风水先生,选择坟茔,修建坟墓。祖父故后,地师谓葬后10年必生伟人。1866年,孙中山诞生,。这里虽多流露神秘色彩,但说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父亲孙达成后来虽皈依基督教,但未能改变这个传统文化影响的家风,而且彰显的是孙中山家族在接受文化方面的多样性。从孙中山母亲笃信佛教即可看出。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出生并在12岁之前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孙中山,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自然是很深的。孙中山说:“我父亲皈依基督教并任职于伦敦布道会,在文化观念上也是一个较开放的人。”在这样一个家境中,孙中山在接受文化方面是宽松的。
1911年,孙中山在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谈话时,宫崎问:“先生中国革命思想形成于何时?”孙中山回答:“革命思想之成熟固予长大后事,然革命最初动机,则予在幼年时代与乡关宿老谈话时已起。宿老者谁?太平天国军中残败之老英雄是也。”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广泛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孙中山的经历极为特殊,因而他接受传统文化的路径也有其特殊之处。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接受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融会于他的思想之中,是伴随着他的一生的。及至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均有建树,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神农氏有见于此,所以有教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也”。即使上古的历史文化,他都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他也有研究,“夫自庖羲画卦,以迄于今,文字递进,逾五千年??外至日本、高丽、安南、交趾之族亦皆号曰‘同文’”。中国的悠久历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孙中山是从世界大理念及其意义上来审视的。历史以来中国“创制之物,大有助于世界文明之进步者,不一而足。如印版也,火药也,瓷器也,丝茶也,皆为人类所需者也”。对道家文化及其缘起,能从化学工业的角度进行阐释,“然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古人欲得不死之药,于是方士创烧炼之术以求之。虽不死之药不能聚得,而种种之化学工业则由之以兴,如制造朱砂、火药、瓷器、豆腐等事业最著者”。仅从以上几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接受程度及其对不同侧面的深入研究。
孙中山不但在典籍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择其善而从,运用于当时治理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同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他的政治倾向已经形成。“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治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勿谓我国民无理想之资,勿谓我国民无进取之气,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有理想之证据,亦在有进步之机兆也”。孙中山倾慕于上古的“共和之制”,与他当时从事的伟大事业有着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是他吸纳
中国传统文化极好的范例。孙中山研究和接受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多元认识方面,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政治思想。按照中国历代传统政治的习惯做法,新朝换代,总要对上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孙中山也不例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胡汉民呈送过关于成立国史馆的报告,孙中山说:“查中国历代编纂史之机关,均系独立,不受他机关之干涉,所以示好恶之公,昭是非之正,使秉笔者据事直书,无拘牵顾忌之嫌,法至善也。民国开创为神州空前之伟业,不有信史,何以耀宇内,昭示方来。该员所请设立国史院之举,本总统深表赞同。”可见,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实际上是历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折射。当然,孙中山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收和吸纳过程中,有些文化层面同样影响过深,因为他毕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也有跳不出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窠臼的时候。1912年8月孙中山北上,袁世凯在北京为孙中山举行过盛大欢迎宴会。孙中山在宴会上发表答词之后,“举杯高呼: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五大民族万岁!”宴席过程中,袁世凯对孙中山备加赞扬,并高呼中山先生万岁。这从另一个侧面,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包括传统封建政治文化。
3.先进西方文化是他文化思想形成的现代理念
孙中山13岁随母亲往夏威仁岛,是他正式接受西方文化的开始。离开故国穿越大洋的途中,新鲜景致使孙中山激情顿生,视野大开。“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理”。此后的六年间,或入“英监督所掌的书院”,或入“美人所设之书院”,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教育。18岁返归故国乡里,不久又往返于香港和夏威夷岛之间,或在香港书院,或在夏威夷岛。这期间,由于父亲皈依基督教并任职于伦敦布道会的缘故,孙中山“有较多的机会和广州的英美传教士接触——我终于学会了英语”。孙中山不但接受西方文化教育,而且自身已有接受西方文化的良好基础。在中国近代以来目光走向世界的著名学者、政治家中,很少有出其右者。孙中山,是最彻底学习和考察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人。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是中国近代社会最复杂、最为动荡的时代。他接受的资产阶级思想教育,吸纳先进的西方文化,不仅包括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还包括自然科学方面,青少年时期就打下了深厚的西方文化的基础。这些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形成,又为后来革命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宗教文化
孙中山的宗教观,是他文化观的直接体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宗教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1883年,孙中山“在香港和同乡好友陆浩东到‘纲纪慎会’教堂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新教)徒。新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产物,体现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孙中山加入新教,就是想将教义中的基本思想与他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衔接起来,对基督教的信仰并未妨碍他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从政治意义上,它体现的仍是多元文化的观点。孙中山说:“耶稣是革命家,我也是一样。”在孙中山看来,耶稣的舍己救人和革命党的舍己救国,两者“谋求大众福利之精神,原属一致”。可见,利用宗教文化来实施革命活动,信仰和目的是一样的。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说:“余在日本及美洲与总理相处多年,见其除假座基督教堂讲演革命外,足迹未履礼拜堂一步。”孙中山主要是借用基督教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融注于革命思想的讲坛,为我所用。而不神化和恪守基督教教义中的神学思想及其信条。
从宗教与文化的意义上,孙中山不因为自己是基督教徒而对其它宗教有偏见。他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佛教方面有人请求设立佛教会,他令教育部依法予以批准成立。对于伊斯兰教,他亦认为:“现宜以宗教情感,联络全国回教中人,发其爱国思想,扩充回教势力,恢复回教状态。”孙中山宗教思想的多元与宽泛,实则是其传统文化凝聚的结晶。梁漱溟晚年口述,艾恺采访编著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书里写道:晚清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章太炎,固然在政治立场上与古文经学上分踞两极,但同样都将佛教、西方思想及儒家融入他们个人的学思中。对于孙中山来说,他应该同样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中西兼融———儒家思想、西方思想和宗教文化。
孙中山中西融贯的文化思想2011-10-0615:43:01
简述:孙中山强调,中国既不能中体西用,更不能保守复古,也不能全盘西化。他提出了中西融贯的文化观,阐发了革命与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因袭与批判、开放与消化、融贯与创新等关系问题,迄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给古老的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以强大的冲击。在此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面临一个文化选择和文化整合的重大问题。此时社会上主要流行三种思潮,形成三大派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复古派和全盘西化派。孙逸仙先生一反上面三种主张,强调中国既不能中体西用,更不能保守复古,也不能全盘西化。他提出了中西融贯的文化观,阐发了革命与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因袭与批判、开放与消化、融贯与创新等关系问题,迄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革命与文化
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把革命视为改造中国的首要方法。他在题为《改造中国之第一步》的讲演中,抨击了在立国问题上的三种主张:第一种主张,“教育是立国的要素”;第二种主张“兴办实业,救多数人生计的困厄”;第三种认为“立国根本在人民先有自治能力”,“地方自治为最重要之一事”。孙中山指出,在官僚、武人和政客操纵的黑暗腐败的政治制度统治下,要实现以上三种主张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革命是改造中国第一步的观点。他说“以上三种,固是改造中国的要件,但还不能认为第一步的方法。第一步的方法在兄弟的意思,只有革命。革命两字,有许多人听了,觉得可怕的。但革命的意思,与改造是完全一样的。先有了一种建设的计划,然后去做破坏的事,这就是革命的意义。”“我们既然要改造中国,须造成一灿烂庄严的中华民国。象工程建筑伟大房屋一般,须用新的方法去建筑。新方法的建筑,便是上层越高,打地基须越深,所挖出的陈土须远远搬开。”“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余〔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孙中山强调,要改造中国首先必须搬开“陈土”这“陈土”是什么呢?即他所说的官僚、武人和政客。搬开“陈土”,即推行革命。这是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第一步。
孙中山先生所讲的革命精神包涵智、仁、勇三方面内容,即包涵认知智慧、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交融的。这也就是说,孙逸仙先生所讲的精神是指哲学、道德、价值观等思想文化。在孙先生看来,要进行革命,就应当有新思想、新文化。为了革命事业,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他说“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他强调必须大力“激扬新文化之波浪,灌输新思想之萌孽,树立新事业之基础。”
为了创建新思想、新文化,孙中山先生还主张学问和思想上的革命,他说“想要中国进步,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费〔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要把全中国人
几千年走错了的路,都来改正,所以主张学问和思想都要经过一番革命。说到学问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过来。”这里所说的学问,包括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等学问。孙先生认为革命是全面的,它包含政治、学间、思想等诸领域。在孙先生看来,学问思想的革命,既是政治革命的思想保证,又是创建新思想、新文化的前提条件。
2.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孙中山先生对文化内部结构及其哲学基础也作了论述。他提出了两种文化相待而进的命题。“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这里说的“文明”,相当于精神文明,精神文化。孙先生认为文化分为两类,即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两者是相依相待、相互促进的关系。他又说,“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进步,因之心性文明之进步亦为之稽迟。顾古来之研究,非可埋没。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甚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领顽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这里是进一步论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认为一方面物质文化直接影响了精神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又与物质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非常明显,这是关于两类文化关系比较全面的观点。
孙中山先生的两类文化观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他说“总括宇宙现象,要不外物质与精神二者。精神虽为物质之对,然实相辅为用。考从前科学未发达时代,往往以精神与物质为绝对分离,而不知二者本合为一。在中国学者,亦恒言有体有用。何谓体?即物质。何谓用即精神。譬如人之一身,五官百骸皆为体,属于物质。其能言语动作者,即为用,由人之精神为之。二者相辅,不可分离,若碎然丧失精神,官骸虽具,不能言语,不能动作,用既失,而体亦即成为死物矣。由是观之,世界上仅有物质之体,而无精神之用者,必非人类,人类而失精神,则必非完全独立之人。”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人之为人就在于有精神。失去精神,就不成为其人。由此他特别重视精神、精神文化的作用。他说“全无物质亦不能表现精神,但专恃物质,则不可也。”。他还总结辛亥革命等经验,强调指出“今人心理往往偏重于物质方面,自余观之武器为物质,能使用此武器者,全恃人之精神。两相比较,精神能力实居其九,物质能力仅得其一。若无精神,子弹虽多,适以资敌。一旦临战,委而弃之,非为敌人运输战利品乎?所谓‘固国不以山黔之险,威夭下不以兵革之利,者,其遣何在?精神为之也。”这里孙中山先生以武昌革命时革命党人仅有至多不过五十颗的两盒子弹,终于战胜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绝对超过革命党人的满清军队和政府为例,来论证物质与精神二者的关系,认为,物质与精神两者的作用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大大超过物质的作用。
3.因袭与批判
中国有数千年来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宝藏,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大问题。孙中山先生从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出发,主张采取“考其利病,”即考察其是有利还是有弊,分析其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然后来决定取舍。他说“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他反对一笔抹煞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或者是一味崇拜古人,泥古而不通古的复古主义,认为不加分析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孙中山先生主张“恢复我一切国粹,”也就是发扬一切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对于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哲学最为赞赏,视为精华。孙先生主张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中国固有道德”,认为这是恢复固有的民族地位的前提。他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孙先生认为“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
4.开放与消化
孙中山先生从革命需要出发,即为了救亡使中国立足于新世界,而迎接西方的革命思潮和欧美文明。他“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干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于是立志投身革命。孙中山强烈主张改变闭关主义,实行开放主义。他认为“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我不是说我们要全盘照搬过来。我们有自己的文明,但是,因为无法进行比较而得不到发展,它也就停滞不前了。”“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如果不学外国的长外,我们仍要后退。”“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学,迎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阴。现在我们知道了跟上世界的潮流,去学外国之所长,必可以学得比较外国还要好,所谓后来者居上。”
对于西方文化,孙中山先生在主张开放的同时,又强调要采取客观的分析态度,以便区别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孙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的最大成就是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其次是民主精神。所以,向西方学习,他特别强调主要是学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学习自然科学,学习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他认为西方的物质文明,是完全可以仿效的,而精神文明就不能完全仿效。西方管理的方法,可以学,而管理人的方法,就不能全部学。至于西方追求物质,并形成一种“霸道文化”,则更是断断不可取的。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对生搬硬套,即主张对外国文化进行消化,是孙中山先生学习西方文化的一贯立场。他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照样去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过来,那便是大错。如果一味地盲从附和,对于国计民生是很有大害的。孙先生的结论是“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做去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
5.融贯与创新
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确定中国文化发展的取向?如何建立新文化?这是孙中山先生在长期革命生涯中着力探索的大问题。从他的反复论述来看,他的基本主张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合作协议样本3篇
- 2025年度农业农机安全监管与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能源企业运维检修派遣服务合同模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安全事故处理与保障协议3篇
- 2025年度农机购置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2025编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积金租房管理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兼职协议书-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助手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山塘承包合同(水资源保护与农业现代化)3篇
- 铁路工程-轨道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案
- 福建省福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一等奖优秀课件
-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 (完整版)自动感应门施工方案
- [QC成果]提高剪力墙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
- 8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
- _ 基本粒子与宏观物体内在联系
- 象棋比赛积分编排表
- 小学赣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十课向往和平课件(16张)ppt课件
- DPP4抑制剂比较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