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1页
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2页
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3页
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4页
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公示本)项目名称: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建设单位(盖章):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编制日期:202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1 4三、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8 25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50 51 52附件2武宣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项目建议书的附件4武宣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附件5武宣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院扩建目局否无无况无无2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位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址外北面,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与一级保护区距离约桐岭镇桐岭街水源地于2013年进行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划定方件(桂政函〔2016〕231号)。根据桐岭镇人民政府地由于供水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原因,于2017年已停用;政府),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生态功能区域;重点管控单元26个,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县级以上城镇中心3(1)优先保护单元。在优先保护单元内,依法禁止或限制大害所在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质量;涉及生态保护红线(2)重点管控单元。在重点管控单元内,根据单元内生态环(3)一般管控单元。在一般管控单元内,主要落实生态环境项目位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址4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创建于1958年,成立年代久远,当时环境影响评价法月建设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实际命名为公卫医技综合楼,位于卫生院东部,1栋5表2-1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现有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设内容备注11栋3层,位于卫生院东南部。本项目建成后卫生院现有工化验室等搬入本业务综合大楼。2科住院部1栋2层,位于卫生院中部。3内儿科住1栋2层,位于卫生院北部。4公卫医技综合楼1栋5层,位于卫生院东部。9号文得到武宣县环境保护局的批复。55化验室1栋2层,位于卫生院南部。6职工住宅楼位于卫生院西部求,武宣县要在“2020-2022年”期间达到至少建成1所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的用地范围内拟新建1栋地上8层建筑面积为8504.0m2,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2131.83m2的业务综合楼,以及项目区范围内给排水、供电、消防、防雷、弱电、),),(6)项目周围环境概况:本项目建设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武宣县桐6件和环境状况良好,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布局,其选址符合表2-2项目工程组成工程类别工程建设规模备注主体工程业务综合楼共9层,建筑占地面积为1063.0m2,总建筑面积为10635.83m2,其中地上8层建筑面积为8504.0m2,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2131.83m2;设置床位数350张,普通病床新建。桐岭中心卫生院现有工程病床数为98张,本项目建成后,现有病床将全部迁至扩建工程,项目实际新增病床数252张辅助工程供氧系统中心供氧系统,1层,占地面积48m2新建通风系统发电机房设置排风机,地面各楼层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新建公用工程供热工程热水统一集中供应,由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给;各楼层设全自动电开水炉供应开新建给水工程接自城镇市政管网,引自院区现有管网,供本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新建排水工程本项目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与屋面雨水一并由室外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内。职工住宅楼依托现有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业务综合楼医疗废水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依托、新建供电工程项目用地接现状变配电室。平时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满足其供电及增容要求,并在地下一层设置柴油发电机房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新建依托工程住宅楼本项目新增职工住宿依托卫生院现有职工住宅楼卫生院现有职工住宅楼3位于卫生院西部环保工程废气处理业务综合楼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采用喷洒除臭剂+绿化新建废水业务综合楼医疗废水建设一套规模为150t/d的一体新建7处理化医疗污水处理站根据HJ2029-2013《医疗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2.4应急措施的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工程需同时设计建设事故应急池,容积不小于日排放量的30%,本次建设应急事故池应不小于35m3。新建住宅楼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桐岭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依托处理新建危险废物暂存间1间,位于本业务综合楼北侧,单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36m2新建医疗废弃物采用分类收集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交由来宾市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清运处理;污水处理站沉淀池污泥定期清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表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单位数量1项目建设规划占用地面积m219226.92建筑占地面积m21207.00其中业务综合楼m21063.00供氧室m248.00污水处理站m236.00危废暂存间m236.00m224.003总建筑面积m210779.8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8648.00其中业务综合楼m28504.00供氧室m248.00污水处理站m236.00危废暂存间m236.00m224.00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m22131.834容积率-0.38由整体总平指标控制5建筑密度%5.366绿地率%35.847地下停车位个408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个219其无障碍停车位个28中救护车专用停车位个6小车停车位个2119非机动车停车位个220床位数张350其中98张床位拟从卫生院现有工程迁入,新增床位数为252张表2-4医疗设备购置一览表序号单位数量1医用臭氧治疗仪套12麻醉机套13腹腔镜套14电子胃肠镜套15低分子等离子消毒灭菌器套16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套17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套18全血多元素分析仪(微量元素)套19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套1血液细菌培养箱套1细菌鉴定仪/药敏分析仪套1CT机套1供氧系统套1呼叫系统套1中央空调套1热水系统套1污水处理系统套1其中主入口设置在用地西侧,靠近国道209,次入口设置在新增用地范本业务综合楼建筑的平面设计着重满足其相应的功9(2)一层拟设置门诊大厅、输液室、药房、收费处、急诊科、急救室等,同(4)三至六层拟设置住院部,每层设置有病房、医师办公室、医师值班室、护士站、护士值班室、医生处理室等,同时设置(5)七层拟设置待产、产房、麻醉室、手术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医生(6)八层拟设置业务用房、培训用房、会议室,同时设置男女卫生间、污物供电电源由卫生院现有的供电系统供本项目用电需求,院质应满足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②给水系统分为二个区,1层~4层为低区,采用下行上给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5层~8层为中高区,由全自动生活给水加压系统供水,对二次供水进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要求后,排至防水箱及消防泵均为利用院区原有。c.室内消火栓给水不分区,部分栓口动压超过③灭火器设置项目按A类火灾考虑,建筑按中危险级考虑。灭火器型号为手术室、ICU、普通病房的供氧量,根据供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等污染物;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医疗废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序号用水单位用水定额使用人数或单位数用水量(m3/d)最高年用水量(m3/a)产污系数(m3/a)年排水量(m3/a)1用水10L/d.人474.50.8379.62病房用水病床250L/d.床9824.58942.50.87154陪护40L/d.人3.921430.80.83人员150L/d.人624.150.8500.054化验用水/0.2730.850.1762.055职工住宅楼100L/d.人36500.8829206不可预见用水按卫生院总用水量5%计576.70.8459.97合计/43.2115771.65/34.5812621.7卫生院职工宿舍楼生活污水日产生量8.0m3,根据武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无量纲)7.42、氨氮0.2mg/L,污染物浓度较低,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目前卫生院门诊、住院楼废水日产生量26.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桐岭镇污水处污水处理站排污口产生的废水进行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7-1),卫生院现有医疗表2-5卫生院现有工程医疗废水污染物监测数值一览表单位:mg/L根据相关类似处理设施的类比调查及美国EPA对类似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体去除率约为80%,则NH3排放量为0.0009t/a,0.011029g/h;H2S排放量为卫生院机房设一台500kW的应急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燃油废气,废气中主要含有烟尘、SO2、NOx等污染物,表2-6发电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油耗量污染物项目SO2NO2烟尘废气量5.472t/a系数(kg/吨油)43.362.220000(m3/吨油)污染物产生量(t/a)0.0220.0180.012109440(m3/年)排放速率(kg/h)0.4580.3750.25/产生浓度(mg/m3)229/卫生院现有工程噪声主要为各设备及社会生活噪声,噪声源强较低,约为),),行产生的噪声在经室内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噪声基本上不会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影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卫生院现有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17.6kg/d(1)2017年5月,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桐岭镇中心卫生院公卫医技综合楼需尽快开展项目竣三、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达标区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I2.2-2018)的要求,评价需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评价所需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应选择近3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1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通报2020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函》(桂环函〔2021〕40号),武宣县大气环境6项基本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统计数据见表3-1。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值(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86013.3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4037.50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487068.57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283580.00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6440.00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2116075.63*注:CO单位为mg/m3由表3-1可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则项目所在评价区域属于达标区。本次环评委托广西三达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域的氨、硫化氢、臭气进行补充监测。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的现状条件和当地风向,项目环境空气现表3-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情况表编号监测点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及频次A1厂址边界西北侧N23°28′4.52″E109°37′54.63″氨、硫化氢、臭气浓度2021.10.21~2021.10.23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4次表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一览表类别监测项目氨(mg/m3)硫化氢(mg/m3)臭气浓度(无量纲)监测时间10.21~10.231小时平均浓度标准值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东南面1454m为武来河,向东北汇入黔江,水质《地表质优,达到来宾市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Ⅲ)要求。”。项目区域水环境质量良3.声环境质量现状表3-4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时段标准值达标情况N1拟建场址东面场界2021.10.21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2021.10.22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N2拟建场址南面场界2021.10.21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2021.10.22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N3拟建场址西面场界2021.10.21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2021.10.22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N4拟建场址北面场界2021.10.21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2021.10.22昼间60达标夜间50达标由上表可知,项目厂界声环境均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设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址外北面,位于桐岭镇镇上,周围均为居民区,无工业厂房。项目所在地为明显人类改造活动区域范围,评价范围内植被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无国家级自治区保护物其中与人类活动密切的啮齿类动物在该区域较为常见,评价区域未发现受国家5.本项目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关系本项目位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经调查桐岭镇主要有1个乡镇集中式水源地,桐岭镇桐岭街水源地,水源地类型为地下水型,水源地使用状态为停用;桐岭镇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桐岭街邮政局旁,取水口1地处东经109°37'50.3",北纬23°27'52.4";取水口2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7'49.8",北纬以取水口为中心,以500米为半径的东面半圆形区域,以及以该半圆南北方向直径为宽度,向西面延伸至区域分水岭界线桐岭镇桐岭街水源地于2013年进行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16年项目拟建场址位于武宣县桐岭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不满足桐岭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要求,政府目前正在寻找新的取水点,待寻找到新的取水点后将撤销铜岭镇桐岭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建设单位承诺,在桐岭镇桐岭街水源地未撤销前,本项目建设的业务综合根据对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 相对项目位置与卫生院边界 相对项目位置与卫生院边界人数东侧350m东侧320m2000东侧350m东侧320m2000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名称环境功能区 桐岭镇项目周边0~500m2000 桐岭派出所东南侧80m紧邻20 桐岭镇粮所东侧35m东侧35m10桐岭镇桐岭中 优兰村东南侧190m东南侧160m480 新天地小区西北侧130m西北侧130m600 声环境桐岭镇居民楼西侧 境黔江东侧9500(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表水环境黔江东侧9500(GB3838-2002)Ⅲ类标准准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运营期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表3-6废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序号控制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序号控制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2硫化氢(mg/m3)0.033臭气浓度(无量纲)4氯气(mg/m3)0.45甲烷(处理站内最高体积百分数)生活垃圾收集点和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改扩建标准限值,具体标准表3-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序号控制项目标准值1氨(mg/m3)2硫化氢(mg/m3)0.063臭气浓度(无量纲)202、废水本业务综合楼医疗废水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经污水管网排至桐岭镇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表3-8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标准序号控制项目预处理标准1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02pH6-93化学需氧量(COD)(mg/L)2504生化需氧量(BOD)(mg/L)5氨氮(mg/L)——6悬浮物(SS)(mg/L)60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8石油类(mg/L)209挥发酚(mg/L)汞(mg/L)0.05总余氯(mg/L)——总氰化物(mg/L)0.5院区职工住宅楼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污水管网排至桐岭镇污水处表3-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BOD5NH3-N三级标准值6-9500400300 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0。表3-9噪声排放标准值单位:dB(A)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夜间7055营运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夜间≤60≤504、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及实施总量控制污染物种类,总项目为医疗卫生项目,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职工宿舍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桐岭镇污水处理厂;业务综合楼医疗废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桐岭镇污水项目外排废水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桐岭镇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指标内。本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为使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过①依法申报。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②施工标志牌的规格和内容。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环境保护牌、③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设置。施工场界修建围墙防止物料及土石方扩④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施工扬尘量,特别是土石方工程阶段,洒水的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天气时,可适当增加洒水的次数,尽量减小起尘量。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土石方的⑤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沙石、等①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运输,避免超过车载负荷而尾气排放量呈几何级数②施工单位通过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使施工机械和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①采用优质的环保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有害②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投入使用,至少要通风换气30d左右。增加室内换气频度是减轻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使室③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或选用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装置,可有④可以在室内有选择的进行养花植草,既可美化室内环境,又可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尾气①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不在院区食宿,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院区现有污②项目施工废水产生量相对较少,项目拟在施工场地内排水沟末端低洼处修建三级沉淀池,同时修建雨水排放沟,将施工废水三级沉淀池,经澄清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或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洒水、水泥构件养护用水等,不③针对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经排水沟渠引至简易沉淀池进行同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使其保持良好的性能,减少跑、冒、滴、漏污油的发生率;加强工地化学品管理,不得随便丢弃涂料等化学品容器,避免含油污水和残余化学品流出对周边排水沟造成污在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对施工期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施工期间环保管理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间废水可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和排放,综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自动消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具体污①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环境管理合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②选用新型的、低噪声的设备,例如低噪声振动棒、新型混凝土输送泵等新型施工设备,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尽量确保施工③避免多个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对一些固定的、噪声强度较大的施工设备单独搭建隔音棚,或建一定高度的空心墙隔声降噪;对移动噪声源如推④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对主要噪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高噪声设备的施工作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因施工抢修、抢险作业和因施工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确因工序需要必须连续施工的,应⑦项目施工噪声不可避免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项目应积⑧给高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合理安排工作人员项目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可将项目施工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施工水平、管理水平、建筑类型有直接联系,主要包括碎砖头、混凝土块、弃渣等无法回收利用的固废。施工建筑垃圾运至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及时清运,随意堆放易滋生苍蝇,产生恶臭,影响周边的卫生环境,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应设置垃圾桶定点收集,并每天施工建设期间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工程中大量的沙堆、土堆以及施工开挖的剖面,会在雨季中因雨水冲刷和地面径流,发生一定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易对周边下水道造成堵塞。为减小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评价①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实施时应充分考虑裸露地表的水土保持问题。③工地周围应设围栏,对开挖裸露面等要及时恢复植被,开挖面上进行④雨季施工时应有应急措施:施工单位在雨季应随时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在大雨到来之前作好相应的水保应急工作,对新产生的裸露地表的松土予以压实,准备足够的塑料布和草包用于遮蔽。在暴雨季节不应进行大规模经调查,该区域周边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不属于敏感区,施工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施项目营运期无较大大气污染源,其中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垃圾收集间(包括医疗医疗废物暂存间和生活垃圾暂存间)臭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柴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组成成分复根据相关类似处理设施的类比调查及美国EPA卫生院扩建后,新增综合污水产生量为98.7m3/d,污水中BOD5进水浓度为150mg/L,设计出水水质为0.5mg/L,则新增综合废水去除BOD5量约为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各池体和管道全密闭,在盖板上预留出气口。根据现厂区构筑物周围设置有绿化隔离带,除臭措施主要为喷洒除臭剂及绿化。根据国内污水厂相关除臭技术研究,通过封闭或半封闭、喷洒除臭剂、绿化等表4-1卫生院新增废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产生情况污染源因子速率(kg/h)量(t/a)除臭措施排放情况速率(kg/h)量(t/a)NH3NH30.002050.016700.000410.00334污水处理区H2S0.000080.00065闭式、周围喷洒除理区H2S0.000080.00065染物,以轻柴油为燃料,根据当地市政用电情况,每月使用柴油发电机的时由于使用含硫量低的轻质柴油,在加强运行操作管理的情况下,燃烧较为完全,建设项目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经抽风机收集后(风机风量为2000m3/h)于经内置烟道于楼顶排放,根据《大气污染工程师手册》计,本表4-2发电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油耗量污染物项目SO2NO2烟尘废气量5.472t/a系数(kg/吨油)43.362.220000(m3/吨油)污染物产生量(t/a)0.0220.0180.012109440(m3/年)排放速率(kg/h)0.4580.3750.25/产生浓度(mg/m3)229/医院消毒水一般采用消佳净消毒水,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脲酸钠,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内吸性杀菌剂,有极强的杀生作用,在20ppm时,杀菌率达到99%,可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菌;二氯异氰尿酸钠化学性用安全、简便、用量少、药效持续时间长。建设项目在杀灭病毒的同时带来了消毒水的异味,在使用浓度下对人体无害,且扩散速度快,仅对医院内部阔,尾气易于扩散。项目拟对地面停车位附近多种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设置相应的绿化隔离带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停车场汽车尾气对环境影生活垃圾主要成份为有机物,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植物性(例如米饭、蔬菜烂叶、根等)和动物性(例如鱼、骨头等),其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产生恶臭味。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恶臭程度与季节有很大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并对垃圾收集点定期清医疗废物贮存最长时间为两天,医疗废物每两天交由来宾市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清运一次,并定期进行消毒(喷洒消毒水)和清洁后,少量臭气随着表4-3医疗机构排污单位废气治理可行技术分析污染物产生设施污染物种类排放形式可行技术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项目措施可行性污水处理站氨、硫化度无组织产生恶臭区域加罩或加盖,投放除臭剂;各构筑物采取全封闭式、周围喷洒除臭剂及绿化等可行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在选购时应注意选用排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柴油发电机设置业务综合楼地下一层,独立密闭的发电机房内,并设置专用排烟管,柴油发电机短暂运行时所产生的烟气通过专用的排烟管引至楼的顶层排放,在此情况下,柴油发电机短暂运行期间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可降至医院通过化学消毒来阻断病原体的传播,由此产生消毒水异味。根据类比同类医院情况,其消毒水异味很小,仅对其内环境有影响,对外环境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停车场管理,安排、管理停车的泊位顺序,机动车泊位后需关掉引擎,减少机动车尾气的产生。由于本项目设置的停车位有限,地上停车场露天设置,利于汽车尾气随大气扩散稀释;地下停车场依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设置换气通风装置,可使外排的汽车尾气中各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的排放浓度标准。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由通风朝向避开密集人群及敏感目标,外排出的废气易于扩散、稀释。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停车场进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措项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置于加盖式垃圾桶内,不利于垃圾臭气扩散,经桐岭镇环卫部门定时清理,不长久堆置,可将垃圾臭气对周围环境的不良按照规定医疗废物贮存最长时间为两天,医疗废物每两天交由来宾市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清运一次。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消毒(喷洒消毒水)和清洁后,少量臭气随着空气的扩散对卫生院现已建成3栋职工住宅楼,项目建成后,院区职工新增住宿人数约60人,职工住宅楼用水量按100L/d·人计,则业务综合楼医务人员生活用废水排放量为4.8m3/d(1752m3/a)。职工住宅楼新增生活污水依托现有三级计,本次扩建后,项目急诊新增门诊量约为165人次/d,用水量为1.65m3/d(602.25m3/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故门诊废水新增排放量约为本项目扩建后,新增病床252张,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新增用水量约为63.0m3/d(22995.0m3/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故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病房区陪护人员新增废水产生量约为8.06m3/d卫生院内各类检验室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检测,包括三大常规化验、血液生化检验等。均为普通实验室,仅涉及病人血液、尿液、粪便等,不涉及单独的微生物菌种活或病毒的实验操作。各类检验室主要采用试剂盒、仪器设备进行化验、检验,试剂盒内配有所需要的全部试剂,不需自制检验试剂,且不含有氰化物和重金属。各类检验室内常规试剂主要为酒精、双蒸水、生理盐水等,无有毒有害物质。仪器分析后产生的各类废样、废试剂和废试纸等均作为医疗废物处置,暂存于各类检验室医疗废物暂存点,最后统一汇集至项目医疗废物间内,不排入下水管道。故各类检验室产生的废水主要是仪3/a污水产生量为用水量的85%,则化验室、检验室污水新增量0.85m3/d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故医护人员生活废水新增排放量为23.28m3/d扩建项目产生的职工宿舍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桐岭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最终排入武来河。扩建表4-4本项目新增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序号用水单位用水定额新增数量用水量最高年用3/a)产污系数(m3/a)年排水量(m3/a)1用水10L/d.人602.250.8481.82病房用水病床250L/d.床25263.022995.00.850.418396.0陪护40L/d.人3679.20.88.062941.93人员150L/d.人29.110621.50.823.288497.24化验用水/3650.850.85310.255职工住宅楼100L/d.人606.02190.00.84.81752.06不可预见用水按业务综合楼总用水量5%计5.241912.60.84.191529.357合计/116.0742365.55/92.933908.5本项目运营期业务综合楼污水产生来源主要为医护人员用水、门诊病人用水、病房生活用水等,业务综合楼拟配套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院污水水质指标,本项目拟新建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与卫生院现有污水处理站一致,项目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参考《来宾市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废水监测》(2021年8月,科特监字〔2021〕168号)中对卫生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出口实测水质,本次评价从劣考虑,选取污染物浓度较高者作为确定本项目废水污染源强的基本依据,则本项目扩建完成后全院的综合废水水表4-5项目扩建完成后新增综合废水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项目CODCrBOD5NH3-N粪大肠菌群(个/L)综合废水(32156.5m3/a)产生浓度(mg/L)300503.0×108(个/L)产生量9.6474.8233.8599.647×1015(个/L)排放浓度(mg/L)40.580.174313(个/L)排放量0.1290.0160.2570.0061.006×1010(个/L)项目产生的废水经业务综合楼拟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桐岭中心卫生院现有工程医疗废水产生量为26.58m3/d,本项目扩建完成后,新增医疗废水88.1m3/d,桐岭中心卫生院医级生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格栅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粗颗粒杂质,保护后续处理工序的稳定运行及提升泵的正常运转。出水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中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由兼性菌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反应过程中的水解和酸化阶段,这一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及停留时间,中间为提高微生物利用率悬挂组合填料,给微生物提供了载体,使污水与组合填料充分接触,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变成溶解性的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一部分水进入接触氧化池处理,接触氧化池采用低负荷曝气运行方式,且水力停留氧菌,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生化处理后,污水进入斜板沉淀池中除去悬浮物,最后进入消毒池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本项目采用的消毒主体设备为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即利用电子计量泵将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定量输送至反应系统中,快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它表4-6排放口基本情况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名称类型地理坐标排放标准DW001职工宿舍生活一般排放经度:109.633048°《污水综合排放标污水排放口口纬度:23.467109°准》(GB8978-1996)DW002污水处理站排放口一般排放口经度:109.632102°纬度:23.46860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16)表4-7医疗机构排污单位污水治理治理可行技术分析污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排放形式可行技术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项目措施可行性污水粪大肠菌学需氧量、氨氮、pH值、悬浮化需氧量、动植物油、离子表面发酚、色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一级处理包括:筛滤法;沉淀法;气浮法;预曝气法。一级强化处理包括: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消毒工艺:加氯消毒,臭氧法消毒,次氯酸钠法、二氧化氯法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二级生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处理后,经排水沟汇入武来河。可行进入海域、江、河、湖库等水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二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深度处理包括: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生物脱氮除磷法。消毒工艺:加氯消毒,臭氧法体消毒,次氯酸钠法、二氧化氯法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特殊医疗污水实验检验污水进入综合污水处理站中和法(酸性、碱性)、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氧化分解法、分离法、Na2S沉淀法、FeSO4-石灰法、次氯酸盐氧化法等。中和法可行桐岭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武宣县桐岭镇东侧大祥村,厂区占地面积为处理城镇污水,污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后,尾水采用管道排入厂址南面约600m的污水处理厂于2017年4月动工,20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武宣县桐岭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竣工环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通过市政管网排入桐岭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武来河。本项目新增医疗废水进厂的废水量为4.8m3/d,桐岭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500m3/d,本项目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及规模从水质、水量等方面论证均可行,在落实污等设备运转对周围环境及项目本身的影响。根据本项度,同时对采取同类型噪声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表4-8噪声源排放情况及处理措施一览表噪声源声压级[dB(A)]降噪措施噪声消减量[dB(A)]采取措施后声级[dB(A)]源强位置备用柴油发电机设机房,安设减振片2060发电机房(拟布设在业务综合楼地下一层)污水处理站水泵安设减振片65污水处理站内污水处理站风机安设减振片、隔声65污水处理站内中央空调65设于室外,远离办公生活区560楼顶(拟布设在发热门诊楼、业务综合楼、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楼楼顶)表4-9设备到达厂界的噪声贡献值结果表单位:dB(A)预测点项目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贡献值昼间47.6550.1647.2249.78标准限值6060606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贡献值夜间39.6345.8843.1743.63标准限值505050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从上表的预测可知,本项目的各类固定声源所辐射的噪声,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后,业务综合楼各场界噪声在昼间和夜间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关标准限值要求。从声环境角度出发,本项目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综上所述,本项目的营运对评价范围内区域的声环境影响甚微,对区域声环境对项目内外声环境基本无影响。但若在项目内鸣喇叭,其噪声级较高,距离①出入口应设有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同时加③卫生院建设有围墙,通过围墙的隔声作用可减小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保证车辆进出医院时产生的噪声不影响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住院患者的正常作息,保障卫生院区内产生的交通噪声不会项目生活噪声主要是医务人员、就诊人群说话声,人们普通会话的声级范围大多为60~65dB(A),但由于医阻隔基本上可消除其影响。项目是属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商业活动,医务人扩建项目为医院项目,本身为环境敏感点,对外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比较敏感。根据现场踏勘可知,扩建项目建设于武宣县桐岭中心卫生院址外北面,位于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240号,周边环境主要为民居、商铺及卫生院南面的桐岭街,项目选址区域周围没有大的噪声源,没有工业企业,区域内对本项目有影响的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来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居民生活噪声、商铺商业噪声、农贸市场交易噪声等,通过对卫生院进行合理布局、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病理性废物(手术及病理腊片等)、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玻璃试管、玻璃安瓶、载玻片等各类医用锐器)、化学性废物(为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类),的医疗废物暂存于卫生院现有的医疗废物暂存间,由来宾市中科环境工程有%)项目污泥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4.3.1栅渣、化粪池和污水污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掏,并经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4标准要求(粪大肠菌群数≤100MPN/g,表4-10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表序号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及代码产生量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污染防治措施1废物危险废物(HW01:感染性废物:831-001-01;损伤性废物:831-002-01;病理性废物:831-003-01;化学性废物:831-004-01;药物性废物:831-005-01)24.38医疗过程致病菌每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再由来宾市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处置2污水处理站污泥HW49:900-041-493.22污水处理站污泥每天T/In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掏处理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生产量、流向、储存、处置等理办法》填写危险废物转运五联单,并由双方单位保留备查。企业在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并按以上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要求实施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建成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4)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方面①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②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③用以存放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④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⑤必须有泄露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④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扩建项目新增医护人员、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共194人,生活垃圾人次/天),住院病人一般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0kg/床·院内部一般生活垃圾利用带盖垃圾桶收集,袋装后送到生活垃圾暂存间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符合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原则,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修订)规定,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的处理,对周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地下水本项目为业务综合楼改扩建项目,主要危险物质确定本项目生产原料、根据对本工程分析及同类项目类比调查分析,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及风险类型确定为两种类型:医疗废水非正常排放、危险废物泄漏。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所引起的风险及安全事故。项目风险类型和危险表4-11项目环境风险识别表风险因素具体风险环节可能原因扩散途径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的事故排放污水处理站处理设施池底、池壁等破裂渗漏;或排水管道破裂泄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环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送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进入土壤或地表水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环境表4-12危险化学品使用运输贮存情况序号物料名称包装方式包装规格最大储存量储存位置1医用酒精(乙瓶装500mL/药品仓库表4-13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分析医疗废水防范措施①精心设计,确保医院病区污水、生活污水进入相应的收集、处理系统,避免造成流失、外溢,尤其是病区污水、生活污水及含化学污染物的地面冲洗水切不可同雨水混排到雨水排口;②按废水性质合理分类收集,对毒性较大的病区污水如化验室的含酸废水等必须采取预处理措施,再与一般医疗废水一起送项目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③为防止污水处理设施在事故检修情况下停运无法处理项目污水,项目建设为污水处理系统配置35m3/d的应急事故池;④医院必须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和各类管道的维护保养,及时处理隐患,杜绝病区污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确保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要做好污水的消毒工作,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⑤对使用的各种酸类、有机溶剂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管理,对盛装的容器进行定期检查,保管场所设置废液泄漏事故收集池;医疗废物防范措施应对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收集,科学的分类是消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医疗废物的贮存和运送应当达到以下要求:远离医疗区、人员活动区,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保存温度及时间应使保存物无腐败发生,必要时,可用低温保存,以防微生物生长和产生异味;对于感染性废料和锐利废物,其贮存地应有“生物危险”标志和进入管理限制,且应位于产生废物地点附近。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于医疗固体废物,禁止将其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在内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化学医药品防范措施①各类危险化学品必须设专人保管,单独储存,设专门储存处,必须采取防火、防爆、防挥发、防渗、防泄漏措施,并建于室内。②运输各类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③直接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该项工作。表4-14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序号项目内容要求1应急计划区医院及周边环境保护目标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医院、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4应急救援保障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6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7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8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现场、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9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①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②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③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公众教育和信息对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监测要素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机构综合废水污水处理站总排放口流量pH值有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周粪大肠菌群数月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季度总余氯废气污水处理站周界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季度本项目建成后,卫生院现有工程(门诊楼、外科、妇产科住院部、内儿表4-16项目扩建工程完成前、后“三本账”汇总表项目现有工程扩建项目“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后排放总量排放增减量排放量排放量水污染物综合废水总排放量(m3/a)9701.732156.59701.741858.2+32156.5COD(t/a)0.0390.1290.0390.168+0.129BOD5(t/a)0.0050.0160.0050.021+0.016SS(t/a)0.0780.2570.0780.335+0.257氨氮(t/a)0.0020.0060.0020.008+0.006粪大肠菌3.037×10993.03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