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_第1页
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_第2页
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_第3页
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_第4页
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的《莫格街暴风雨》

《小说》是西方通俗小说中的一种新类型和流派。从1841年侦探小说鼻祖美国爱伦·坡发表第一篇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算起,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种独具特色的侦探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在西方便颇为流行与受欢迎。1896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四篇侦探小说以《歇洛克·呵尔吾斯笔记》的名字在上海《时务报》上刊登,呵尔吾斯即福尔摩斯,这便是西方颇为时髦的侦探小说在中国的首次登场。小说中紧张的场面、惊险的情节、科学的侦探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使看惯了传统公案小说的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因而,西方侦探小说在中国立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时人有看不起西方言情小说、社会小说乃至政治小说的,可没有人不称赞西方的侦探小说。之后,侦探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译介逐渐形成一个高潮。西方侦探小说与中国的传统公案小说同为法律题材小说,都是对人类社会同犯罪作斗争的反映,具有相同的文学母题。然而,由于二者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西方侦探小说的评价却有高于传统公案小说的倾向。侠人说,唯侦探一门,为西洋小说家专长。中国叙此等事,往往凿空不近人情,且亦无此层出不穷境界,真瞠乎其后矣。以翻译侦探小说著称的周桂笙也说:“侦探小说,为吾国所绝乏,不能不让彼独步。盖吾国刑律讼狱,大异泰西各国,侦探之说,实未尝梦见。”正因为西方侦探小说这些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特点,它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尤其重要的是,它对中国晚清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股译侦探小说、读侦探小说热潮的冲击下,不少新小说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借鉴西方侦探小说中精巧的布局、紧张的情节设计、严密的推理演绎等方法。有的是尝试写作一部完整的侦探小说,有的则是在小说中插入一两个侦探小说故事一显水平,这种尝试性的创作,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代表性作家。“在约一千一百部的清末小说里,翻译侦探小说及具侦探小说要素的作品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此数据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西方侦探小说对当时小说创作的极大影响。《老残游记》虽不是一部侦探小说,然而在第十五回至第二十回中,却插入了一个完整的侦探小说故事,写了白子寿与老残侦破月饼毒杀十三条人命之案件,第十八回《白太守谈笑释奇冤铁先生风霜访大案》中,白子寿对老残说:“这种奇案岂是寻常差人能办的事?不得已才请教你这个福尔摩斯呢。”可见,刘鹗是熟读过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并有意将其引入《老残游记》之中,一显自己对当时流行的侦探小说的写作水平。尽管有许多学者认为《老残游记》中结尾部分侦探故事的介入,破坏了小说结构、主题表达的完整性,然而它成功地借鉴了西方侦探小说表现手法,使小说呈现了迥异于传统公案小说的新面目,难怪有人称《老残游记》的这段描写是“现代侦破小说的开端”。与传统公案小说相比,《老残游记》中的侦探故事已具有了全新的因素,它完全是以西方侦探小说的手法来表现公案故事,这种新颖性得益于西方侦探小说,尤其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者的商业特性传统公案小说中,如《龙图公案》《于公案奇闻》《廉明公案》等,清官在诸多角色中居于核心地位,由其完成接案、审案、判案全过程。清官还是正义与道德的理想化身,是歌颂与赞美的对象。包公也好,海瑞也好,他们本身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他们在手下侠客们的帮助下,不仅能英明裁断偷盗奸淫等社会伦理案件,消除这些不法行为,而且还有权诛杀大官僚大权贵为民申冤,可以说清官们不仅要侦破和调查案情,而且还执掌处罚罪犯的生杀大权。他们公正廉明,铁面无私,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传统公案小说无不对清官的“清”、“智”、“忠”等进行神化,体现了传统的清官崇拜情结。这种清官崇拜情结是长期逐渐形成并具有广泛民众心理基础的,是传统公案小说的主导思想。而西方侦探小说所描写和歌颂的对象,不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官方衙门中的“清官”,而是足智多谋的民间私家侦探及其助手。他们不受官府的管辖,独立破案,具有商业性质。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便是其中的典型,他通常是在警察对案情无能为力,一筹莫展时才接手案子,他足智多谋,灵活善变,对复杂棘手的案情往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于细微处发现别人未觉察出的蛛丝马迹,找到案件的突破口而迅速破案。破案之后,他常常挖苦和嘲讽那些官方警察并幸灾乐祸地指出他们破案过程中的漏洞与错误,并给警察们上一堂精彩的破案技巧课。作为统治阶级利益代表的官员与警察不是故事的主角,而处于次要甚至是衬托的地位。《老残游记》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大胆冲击了传统的清官崇拜情结,传统公案小说的主角清官逐渐淡出,不再是被歌颂与赞美的主人公,而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成了被批判与被揭露的对象。清官刚弼,“清廉得格登登的”,然而他却残酷专横,凭直觉断案,是魏谦父女冤案的罪魁祸首。清官不再是被歌颂的对象,而是以反面角色出现,对案件侦破起阻碍作用。另一位官员白子寿断案能“就事论事,细意推求”,是个好官,属于正面人物,然而他的地位与作用却不及侦探式人物老残重要,白子寿虽然纠正了刚弼制造的冤案,但案件最终的水落石出、元凶落网是由官场外的江湖医生老残与其助手许亮来完成的,而不像传统公案小说一样,是由清官或其手下侠客们承担的。平民化的侦探型人物老残成了故事的主人公,居于作品的核心地位。老残与帮手许亮宛然便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与其助手华生。老残是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与福尔摩斯一样,不受官府的管辖与制约,同时他又十分机智灵活,注重实地调查,最终侦破案件,使冤案水落石出。可以说,侦探型人物老残的出场及其核心地位的确立,清官在作品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而成为可有可无的次要配角,与传统公案小说中的清官崇拜情结形成极大反差。二、以科学方法把控最大的风险传统公案小说中,中国封建官吏断案,很少主动调查取证,主要依据的是严刑逼供,遵循犯人“不打不招”的办案原则,疑凶若是不主动招供,便是大刑侍候使犯人画押招供,犯人招供了,断案也就结束了。因而在严刑逼供下,经常造成冤案。这些官吏断案凭借的是直觉和表面感性认识,而很少对证据进行严密的推理与确证。除此之外,传统公案小说中,官吏破案还借助鬼神等神秘力量,如鬼神托梦、神仙下凡指点等等。西方侦探小说中侦探破案一不靠严刑,二不靠鬼神,完全凭借智慧与科学的分析,对案情进行严密的推理,突出实事求是的精神。侦探们往往有着广博的科学知识及惊人的洞察力,对复杂的案件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福尔摩斯对自己承办的案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到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不漏过任何蛛丝马迹,他还善于从各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仔细研究与剖析。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的封建官吏的断案能力就弱得多,他们依据鬼神与严刑断案几乎不费多大的力气。《老残游记》中白子寿纠正错案,老残侦破案件,凭借的便是西方侦探们的科学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步步缉拿凶犯,并没有借助传统公案小说中超自然的神仙鬼怪,也未动用严刑。白子寿纠正错案并未对犯人进行逼供,甚至连被告也未提审。他“就事论事,细意推求”,凭借广博的科学知识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在仔细查看了月饼馅后,断然推理出月饼之中的砒霜是后加入的,则嫌犯魏家父女便无作案时机,因而断定魏家父女为无罪之人,谈笑之间便纠正了这么一奇冤,令人心服口服。然而这样一个案件并未因为白子寿的英明裁决而告终,老残“风霜访大案”则以实地调查方法追查元凶,侦破整个神秘的月饼下毒案。老残亲到案件发生地齐东村寻访案件,并微服私访当事人魏氏父女,搜集到第一手证据,并通过助手许亮,巧设金钱套,引元凶钻入,最终老残凭借机智与睿敏,使疑案水落石出。擒凶过程突出实事求是,重在调查取证与严密的推理分析,这些完全突破了传统公案小说中凭直觉与鬼神断案的写法,明显是对西方侦探小说尤其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借鉴。三、《老残游记》“侦”与“破”是统观,但又分第控制又之一西方侦探小说十分注重案件的“侦”与“破”。案件发生了,但谁是罪犯?是如何犯案的?这些悬念与疑点随着侦探工作的开展而渐渐揭开,吸引着读者,侦破过程满足了人们极强的好奇心。因而对破案工作的详细叙述与描写成为西方侦探小说创作的重点,这也正是侦探小说的魅力所在。然而中国传统公案小说并不以“谁是凶手”的悬念来吸引读者,而是借案件的发生来反映人生,展示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以此来吸引读者。因而它重写案件的发生及原因、背景,谁犯的案,为什么犯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关注的是案件的过程,清官判案的结果以及罪犯的下场,对案件是如何侦破的并不十分注重,“侦”与“破”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隐去,清官断案的过程常常一笔带过。在发案——破案——判案这么一个情节链条上,《老残游记》的叙事重点是破案这一环节,月饼投毒案究竟何人所为?犯罪原因又是什么?罪犯使用的是何毒药?案情扑朔迷离,侦破工作中悬念丛生,故事情节围绕着破案工作展开,先是老残追查神秘毒药之来历而无果,接着暗访当事人锁定嫌犯,最终设计引嫌凶入网,而案件的发生过程及背景则被简化与淡化,仅借黄人端之口介绍案情,而不像传统公案小说一样进行烦琐的交代与介绍。这明显是西方侦探小说的路数,迥异于传统公案小说。四、情节设计技巧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情节大多雷同,模式化较强。往往是案发,而严刑之下产生冤案,接着出现了清官微服私访,最终真凶落网,这样一个程式化的公案小说故事性不强,情节起伏变化不大。而西方侦探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都惊险刺激,跌宕起伏,曲折迂回,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依据证据的逐渐积累而发展,它不断从各方面提出问题吸引读者去寻求答案。小说还设计惊险情节,扣人心弦,使读者既感到恐怖,却又欲罢不能。《老残游记》借鉴西方侦探小说情节设计技巧。首先,突破传统公案小说情节链条单一的特点,一个案件先是刚弼制造错案,接着白子寿纠正错案,然后是老残实地破案,三个人物对案件的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跌宕起伏,变化较大。其次,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设计了层层波折,制造节外生枝的疑点,引导人们迫不及待地探究真相。追凶的过程也离奇曲折。凶犯用的究竟是何毒药?为何验尸时发现被毒者中“没有一个受伤的人,骨节不硬,皮肤不发青紫,既非杀伤,又非服毒?”(第十五回)中西大医房不懂,而精通西医与化学的神甫也不知。查询毒药之谜的情节链似乎已中断。老残便直接访查齐东村,从魏谦父女口中获得线索,找到知情者王二,他道出了目击吴二浪子下毒的经过,然而故事到此,并不像传统公案小说一样,将嫌凶吴二浪子锁到官府,严刑逼供之后结案。情节惊险之处还在于老残、许亮巧设金钱套引诱疑凶吴二浪子入套,使得人赃并获,凶手最终在无可否认的证据与事实面前服罪。小说有着迥异于传统公案小说的惊险、紧张、刺激的色彩,吸引力很强,令人耳目一新。五、案件结构上着力塑造具有疑云重重的故事主题传统公案小说往往用的是顺叙的手法,详尽细致地描写罪犯的作案过程,接着写案发,然后是官吏断案,最后是罪犯受到惩罚。谁是罪犯?罪犯是如何作案的以及案件是怎样发生的?读者对此早已了然于胸,对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则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未知的仅仅是罪犯是如何受到惩罚的。因而故事缺少悬念,可读性不强,也难以有效地激发读者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欲望。《老残游记》则先由案发写起,案情烦琐的过程在黄人瑞向老残的介绍中进行交代,这故事一开始便显得神秘莫测,疑云重重。贾家一十三口人离奇丧命,既非杀伤,又非服毒,究竟何以致死?若为月饼中的砒霜所毒,为何有人吃过,却未曾死?即使月饼中有毒,可未必人人都是同时吃的,为何没有毒轻毒重的分别呢?究竟是何人下毒?犯罪原因又是什么呢?故事产生了极强的悬念效果,读者对发案的原因及真凶充满了好奇。案发的悬念之后便是对案件侦破过程的详细描述,然而罪犯与犯罪之谜始终隐藏于幕后,作者并不急于揭示,而是勾起读者与侦探一起破案的强烈愿望,去步步发现疑凶,层层揭去悬念之神秘面纱。最后,罪犯吴二浪子终于落网,他详细地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案件的整个过程在补叙之中才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地介绍完。悬念之谜最终揭开。《老残游记》中这种倒叙法已完全不同于传统公案小说,而与西方侦探小说极为相似。侦探小说的魅力在于它能设置笼罩全篇的悬念,吸引读者同侦探一同去发现疑凶,一同思考,一同破案。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总是先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