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_第1页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_第2页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

心律失常是指由心脏起源部位、频率、节律或冲动传导的异常临床疾病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它属于中医的焦虑和瘫痪范畴,主要表现为胸闷、胸闷、出汗、呼吸急促和虚弱。薛一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善于中医药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两则,以飨同道。1清阳消气阴血之阴血,则色神虚证邢谋,男,37岁,2013年12月2日因“阵发性心慌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自觉心率缓慢,间断服用心宝丸,效不显。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现症见:阵发性心慌,胸闷,时有胸痛,乏力,气短,偶有头晕,手脚发凉,恶寒,纳呆食少,眠差,大便调,夜尿4~5次,舌暗淡胖大、苔薄白,脉结代。辅助检查:Holter(2013.11.29,本院)示:心跳总搏数89836次,最快心率112次/分,最慢心率43次/分,平均心率62次/分;室性节律6276,成对12,二联律60;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断:心悸(心肾阳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有时成对、二联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治法:温通阳气,化痰祛瘀。处方:麻黄9g,炮附子12g,细辛6g,桂枝9g,当归15g,白芍9g,丹参18g,砂仁9g,党参30g,黄芪15g,生地黄12g,夜交藤30g,蜜百合20g,酸枣仁30g,大枣10枚,生姜6片。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服上方14剂后患者自述胸闷、胸痛消失,心慌减轻,纳眠改善,仍觉手脚发凉,头晕,夜尿3~4次。复查心电图示:偶发室早,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上方改附子30,桂枝12g,加茯苓15g,炒白术12g。14剂,日1剂,早晚分服。随诊,患者无明显不适,诸症状明显减轻。按:《诸病源候论·虚劳惊悸候》:“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足。”故悸者,因虚为基。虚者,阴血亏虚则心脉失养,阳气亏虚则血行迟缓,鼓动无力。阳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行血,则成血瘀。气血不畅则会出现胸闷、胸痛。素体阴血不足,经络受寒则寒凝经脉,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脚发凉。然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对于心阳亏虚的患者,肾阳不足是关键,肾阳不足,则见夜尿增多。阳气不足以行水,聚而成痰,痰湿困脾,运化乏源,故气短、乏力,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故见头晕。故治疗予以温通阳气、化痰祛瘀。方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方中:炮附子,归心脾肾三经,辛温大热,既可以上温心阳,又可以达下元温痼冷,麻黄、细辛辛温发散,温经散寒,宣通气血。三药合用可以温通心肾之阳气。当归甘温,养血、和血、通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芍药养血和营,既可以助当归补益营血,又可以和桂枝调理营卫、升发阳气。党参、黄芪,当归,可补气血,丹参砂仁行气活血,既除乏力,又消胸闷、胸痛。生地黄和当归既可以滋补阴血,又可以防止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辛燥之性。茯苓、炒白术可以健脾补气血,夜交藤、蜜百合、酸枣仁安神。诸药合用,则心阳充,肾阳足,气血行,痰瘀除,故诸症自愈。2细末制蜜丸组方张某,女,49岁。患者因“心慌、胸闷2年,加重1月”于2013年8月11号初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伴有胸闷,自觉心律不齐,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室上速,并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常规口服可达龙每次1片,每日1次,病情控制稳定。1月前患者因生气后心慌、胸闷加重。自服可达龙,效不显。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现症见:心慌、胸闷,伴烦躁,乏力,气短,形体肥胖,易急躁,自觉咽部异物感,食后腹胀,纳一般,眠差,舌淡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脉弦滑。辅助检查:Holter:短阵室上速,频发室早,有时成对,有时二联律。中医诊断:心悸(肝郁气滞、痰扰心神)。西医诊断: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频发室早,有时成对、二联律)。治则: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处方:柴胡12g,白芍30g,炒枳壳12g,甘草6g,丹参15g,砂仁9g,清半夏12g,厚朴15g,茯苓20g,苏梗9g,黄连15g,生地黄15g,甘松30g,苦参20g,大枣6枚,生姜3片。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嘱患者改可达龙每次半片,每天1次。服上方7剂后,患者自述心慌减轻,心慌、胸闷、较前明显减轻,体力改善,仍觉心烦,失眠,咽部有异物。上方改生地30g,加磁石3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停用可达龙。再诊:偶有心慌、胸闷,乏力;烦躁、咽部异物感减轻,纳可,食后腹胀基本消失,睡眠明显改善。上方7剂,共研细末制蜜丸,9g每丸。每次两丸,每天2次,停服可达龙,嘱患者畅情志,节饮食。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感。按:《证治准绳·惊悸恐》:“惊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虚也,一者饮也”。《伤寒括要·惊悸》:“心之所主者,神也。神之所根据者,血也。心血一虚,神气失守,则舍空而痰水客之,此惊悸之所由作也。”患者素体肥胖,“肥人多痰湿”湿性粘腻易阻滞气机故痰湿之人容易气血运行受阻,日久则痰瘀互结,痰湿困脾,健运失职,痰湿加重,“土雍木郁”则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又平素易急躁,肝气不疏,津液失布,聚而成痰。痰湿内停和肝气不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痰聚胸中,则胸闷不畅,痰湿蕴脾,脾失健运,故食后腹胀,气血乏源可见乏力,气短。痰扰心神则心慌,心烦,失眠。气因痰滞,痰因气阻,痰气交阻结于咽喉,则咽中异物感。故治疗予以疏肝理气,解郁化痰。方取四逆散和半夏厚朴汤加减。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白芍敛阴养血,与柴胡合用补肝血,调肝气。炒枳壳行气宽中,清半夏,归肺胃二经,化痰散结,厚朴下气除满,可助半夏降逆散结,健脾渗湿,可助半夏化痰,苏梗宽胸利膈,生姜散结还可解清半夏之毒。丹参活血,又可凉血除肝郁化热之烦躁,砂仁既行气,又化湿配合茯苓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痰瘀日久恐化火,故黄连清心火,生地黄滋阴养血,又恐诸药燥热伤津。苦参苦寒,入心肝经,可以清肝泻火,甘松开郁醒脾。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参对于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抗心律失常,甘松所含有的缬草酮也有很好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磁石质重沉降性寒,既可以镇惊安神又可以清心肝之火。诸药合用,肝气疏,气机畅,痰凝消,心神安,故诸症自除。3同病异治,治则即治《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从病例1中阳气不足,气不行水导致痰饮和病例2中郁怒伤肝,疏泄失职导致痰饮,可以看出痰饮在心系疾病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素问·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相同,皆愈,何也?”提出了同病异治的思路。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者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