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长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过量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大,反应速率也是NaHCO3快。D.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2、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丁达尔现象 B.闻气味C.过滤 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3、以下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MgCl2=Mg2++2Cl- B.Fe2(SO4)3=2Fe3++3SO42-C.NaHCO3=Na++H++CO32- D.KHSO4=K++H++SO42-4、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A.硫铵B.碳铵C.硝铵D.氯化铵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事实不一致的是()A.向Br2的CCl4溶液中加量NaOH溶液,下层为红棕色B.向pH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变白C.将红热的铁丝伸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褐色的烟D.将NaHCO3固体加入氯水中,有气体产生6、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CaCl2 B.NaOH C.H2O D.Na2O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N2中含有2molNB.0.5molNa2SO4中含有的Na+的数目约为6.02×1023个C.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2gD.在标准状况下,20mLNH3和60mL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8、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是①具有相同的密度②具有相同的体积③具有相同的原子数④具有相同的分子数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9、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10、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②硅、碳原子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故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③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是两性氧化物④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1、将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盐酸中,能发生反应且反应最剧烈的是()A.Fe B.Al C.Mg D.Cu12、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换算为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13、漂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会使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漂尘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干燥剂14、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与酸不反应 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铝箔表面未熔化15、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B.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C.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但要控制氯气的用量,使水中余氯符合国家标准D.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1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是()①②Al③Al2O3④⑤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2)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在空气中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8、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_,丁________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19、实验室需要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计算得知,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2)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有_________(填序号)A.B.C.D.(3)实验操作步骤为:A.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B.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将它稀释并冷却至室温。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A.量取所需浓硫酸某同学观察液面时仰视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洗涤的液体注入容量瓶20、氮化镁(Mg3N2)是一种高强度钢冶炼的添加剂,现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少量氮化镁。已知:Ⅰ.3Mg+N2Mg3N2;Ⅱ.Mg3N2+6H2O=3Mg(OH)2+2NH3↑(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装置B中试剂的名称是___。(3)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并有水珠出现。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4)装置D中FeSO4溶液的作用是___。(5)实验过程中装置A和F应该先加热的是___处。(6)装置F中有氮化镁生成,写出通过实验验证氮化镁生成的操作及现象:取少量装置F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___,说明其中含氮化镁。21、氯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已知:实验室中可用KClO3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KClO3+HCl(浓)-KCl+Cl2↑+H2O,(1)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2)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3)当此反应中产生标准状况下13.44L的Cl2,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适合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B错误;C.碳酸氢钠中含碳量高于碳酸钠,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步进行,因此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过量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大,反应速率也是NaHCO3快,C正确;D.在溶液中碳酸氢钠不易分解,因此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一般不用加热的方法除去,D错误;答案选C。2、A【解析】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答案选A。3、C【解析】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判断。【详解】A.氯化镁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A正确;B.硫酸铁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B正确;C.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C错误;D.硫酸氢钾是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D正确。答案选C。4、C【解析】

土壤胶粒带负电,容易吸附带正电荷的粒子,氮肥的肥效必须是氮元素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才能起到效果。所以当氮元素存在在NO3-中时,无法被土壤吸附,容易流失,肥效较差,故选C。A、B、D错误。答案:C。5、A【解析】

A.溴与NaOH反应后,与四氯化碳分层,则充分振荡,上下两层均为无色,A符合题意;B.氯水中含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则pH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变白,B不合题意;C.Fe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铁,则产生产生棕褐色的烟,C不合题意;D.氯水中含盐酸,与NaHCO3固体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6、B【解析】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一般是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详解】A项、CaCl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B项、NaOH是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C项、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D项、Na2O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

A.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22.4L·mol-1进行计算,故A说法错误;B.0.5molNa2SO4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故B说法正确;C.需要NaOH的质量为500×10-3L×0.1mol·L-1×40g·mol-1=2g,故C说法正确;D.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即NH3和O2所含分子数之比为20:60=1:3,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A。8、B【解析】

同温同压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是相同的,其物质的量也相同。【详解】①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密度,因为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②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③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因为其分子中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④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

A.两者均为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均为电中性,故A不选;B.溶液中溶质微粒也可以带电,例如NaCl溶液中可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大分子胶体中的胶粒也可以不带电,故B不选;C.两者的微粒均可透过滤纸,故C不选;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会出现明亮的光带,即丁达尔效应,两者可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故D选。故答案为D。10、D【解析】

①二氧化硅能够使光线全反射,因此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①正确;②SiO2属于原子晶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网状结构,因此物质的熔沸点高,硬度大;而CO2是由CO2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由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弱,因此物质的熔沸点比较低,在室温下呈气态,故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②错误;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却能和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和H2O,③错误;④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H2SiO3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④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④,故答案为D。11、C【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Al>Fe>(H)>Cu,氢前金属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知Mg、Al、Fe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Mg反应最剧烈,综上所述,答案为C。12、D【解析】

设铜、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①64x+24y=1.52②64x+24y+34x+34y=2.54,解得x=0.02mol,y=0.01mol,设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2x+2y=2a+b,a+b=0.05,则a=0.01mol,b=0.04mol。【详解】A、有上述分析可知,Cu和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A正确;B、c(HNO3)=mol/L=14.0mol·L-1,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mol、0.04mol,则NO2的体积分数是×100%=80%,C正确;D、沉淀达最大时,溶液中只有硝酸钠,根据原子守恒:n(NaOH)=n(HNO3)-(2a+b)=0.7mol-0.06mol=0.64mol,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640mL,D错误;答案选D。13、C【解析】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一类物质.飘尘在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难度使反应更容易发生,飘尘并不影响反应的结果,反应前后飘尘依然是飘尘。【详解】SO2会部分转化成SO3的过程中,SO2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飘尘只是起到了加快反应的作用,其自身的性质和性质都未发生改变,因此,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为反应的催化剂;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催化剂的判断。变化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是判断物质是否是反应的催化剂的关键因素。14、A【解析】

A.铝箔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酸反应而溶解,如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错误;B.铝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易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B正确;C.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C正确;D.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则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熔点高),导致铝箔表面未熔化,D正确;故答案为A。15、D【解析】

A.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于航空工业,故A正确;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能氧化Fe生成亚铁离子,涉及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2Fe3++Fe=3Fe2+,从而除去氯气,故B正确;C.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但氯气量过高时,一来浪费氯气,二来水中氯味过浓,不可口,对家庭养育鱼类等生物也有影响,故C正确;D.碳酸钠水解导致水溶液呈碱性,熟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钙,具有碱性,盐碱地中加入熟石灰生成碳酸钙和NaOH,不能改良土壤,通过施加适量石膏粉末(主要含有CaSO4,微溶于水)来降低土壤的碱性,故D错误;答案选D。16、A【解析】

①NaHCO3属于弱酸强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①正确;②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②正确;③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④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④正确;⑤Na2CO3只能与酸(盐酸、硫酸等)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与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反应生成盐和NaOH,故⑤正确;故选A.【点睛】Na2CO3只能与特定的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反应,生成难容于水的盐和NaOH,要灵活运用知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Na2O2;(2)①②⑤;(3)4Fe(OH)2+O2+2H2O=4Fe(OH)3;2Na+2H2O=2Na++2OH﹣+H2↑;(4)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Na2O2,甲、乙分别为Na、氧气中的一种;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C与乙,可推知B为H2O、乙为氧气、C为NaOH,则甲为Na;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G为FeCl3,F为FeCl2,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Fe(OH)3,D为Fe(OH)2,以此解答该题.解:甲、乙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Na2O2,甲、乙分别为Na、氧气中的一种;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C与乙,可推知B为H2O、乙为氧气、C为NaOH,则甲为Na;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G为FeCl3,F为FeCl2,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Fe(OH)3,D为Fe(OH)2,(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2O2,故答案为Na2O2;(2)反应①~⑤中,①②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④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①②⑤;(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2Na+2H2O=2Na++2OH﹣+H2↑;(4)在空气中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再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18、AlO2NaAlO2Al(OH)3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OH-=2AlO2-+H2O0.1mol0.3NA【解析】

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Al,所以A是Al,乙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反应产生丁,则乙是NaAlO2,C是H2,丁是Al(OH)3,反应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NaHCO3+Al(OH)3↓;Al、H2都可以语音物质B反应,Al与B反应产生的甲是Al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丙,H2也可以与B反应产生丙,则甲可能是Al2O3,则B是O2,丙是H2O,通过验证符合物质转化关系。【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Al,B为O2,C为H2,甲为Al2O3,乙为NaAlO2,丙为H2O,丁为Al(OH)3。(1)根据前面分析可知:A是Al,B是O2,乙是NaAlO2,丁是Al(OH)3。(2)①A是Al,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甲是Al2O3,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强碱NaOH在溶液中反应产生NaAl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3)Al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反应消耗2molAl,同时生成3molH2,反应过程中转移6mol电子,现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15mol,则反应消耗Al的物质的量为n(Al)=×0.15mol=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2n(H2)=0.15mol×2=0.3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e-)=0.3NA。【点睛】本题是考查了Al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与转化。在进行物质推断时要找到突破口,寻找关键字眼,对本题来说就是金属A能与NaOH反应,然后根据物质的转化逐一分析、判断。"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9、13.6CBADCEAE【解析】

(1)先求出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律求出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用分液漏斗。(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4)根据c=,若n偏大或V偏小,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据此分析。【详解】(1)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8.4mol/L,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然后用玻璃棒引流把稀释并冷却的硫酸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最后还要用胶头滴管定容。所以在图示仪器中,用到的是ABD,不需要用分液漏斗,故选C。(3)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先计算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然后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将它稀释并冷却至室温,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故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BADCE。(4)A.量取所需浓硫酸观察液面时仰视,量取的浓硫酸多于13.6mL,溶质的量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没有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洗涤的液体注入容量瓶,使溶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选AE。20、在装置A处微微加热,G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后,G中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Ca(OH)2+2NH4ClCaCl2+2NH3↑+H2O碱石灰3CuO+2NH33Cu+N2+3H2O吸收装置中的O2,以免O2与Mg发生反应A加入少量水,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检验所得气体,若气体变蓝【解析】

(1)用加热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2)装置A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水;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3)反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