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A.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B.溶解、过滤、蒸发、洗涤C.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的是()A.硫酸(H2SO4)、纯碱(Na2CO3)、食盐(NaCl)B.硝酸(HNO3)、烧碱(NaOH)、胆矾(CuSO4•5H2O)C.醋酸(CH3COOH)、乙醇(C2H5OH)、硫酸铵[(NH4)2SO4]D.盐酸(HCl)、熟石灰[Ca(OH)2]、苛性钠(NaOH)3、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5、将SO2气体通入NaHCO3溶液中会产生CO2气体。同温同压下,若SO2气体的密度是2.92g•L-1,则100mLSO2气体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0.40g B.0.45g C.0.51g D.0.55g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原子B.1mol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C.钠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7、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7.5mol/L B.5mol/L C.10mol/L D.2.5mol/L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丙区域的是()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C.3Mg+N2Mg3N2 D.2Na2O2+2CO2═2Na2CO3+O29、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一定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剧毒)”。下面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C.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3价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10、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叠氮化钠用作汽车司机安全防护袋的气源,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该是()ABCDA.A B.B C.C D.D1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B.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辨别依据是水溶液是否导电D.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12、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13、下列反应中有非金属元素被氧化的A.CO+CuO==△C.CaO+H2O==Ca14、下列实验操作及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蒸发时,待坩埚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B.蒸馏时,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需烘干后再用于实验D.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15、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A.Cl- B.H+ C.Cl2 D.HClO16、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B.葡萄糖在反应中体现还原性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17、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A B.B C.C D.D18、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A. B. C. D.19、从1L1mol/LHCl溶液中取出200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B.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C.含溶质7.3gD.与1L0.2mol/LNaOH溶液恰好中和2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胶粒带相同电荷是其主要原因2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下列气体密度最小的是A.CO2B.Cl2C.O2D.H22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KBr+Cl2=2KCl+Br2 B.CaCO3=CaO+CO2↑C.SO3+H2O=H2SO4 D.MgCl2+2NaOH=Mg(OH)2↓+2NaCl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元素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一A二DEGI三BCFH(1)上述元素中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是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这些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24、(12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SO4、Na2SO4、KNO3、NaNO3、Na2C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没有溶解。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25、(12分)品牌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加热该膨松剂样品,通过放出气体的量来检验其品质。(1)装置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2)装置E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3)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4)实验过程中,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加热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现有甲、乙两名同学进行制备实验: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下同)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__。(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聪明的你还想出来许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简单、最环保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现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480mL。(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2)请将下列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横线上。(填选项字母)A.量取浓H2SO4B.反复颠倒摇匀C.加水定容D.洗涤所用仪器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E.稀释浓H2SO4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3)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mL。(4)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液面将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的液体未冷却将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定容时必须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若仰视将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5)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40mL,加0.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28、(1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2)Mg(OH)2固体溶于足量盐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4)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29、(10分)按要求填空(1)现有质量为mg的气体A,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①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个。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③标准状况下VL该气体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则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2)完成下列的化学用语:①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②N2O5是酸性氧化物,写出N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④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⑤根据离子方程式H++OH-=H2O,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题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评价简单的提纯方案。【题目详解】加热KClO3制氧气后的固体残留物中,含有MnO2、KCl和可能未分解的KClO3,其中只有MnO2不溶于水。故将残留物加水溶解、过滤,再将滤渣洗涤、干燥,即得纯净的MnO2。本题选C。2、B【解题分析】

A、硫酸属于酸,纯碱属于盐,食盐属于盐,故A错误;B、硝酸属于酸,烧碱属于碱,胆矾属于盐,故B正确;C、醋酸属于酸,乙醇不属于碱,硫酸铵属于盐,故C错误;D、盐酸属于酸,熟石灰属于碱,苛性钠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B。3、C【解题分析】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题目详解】A、滴加KI溶液时,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C、发生2CuSO4+4KI═2K2SO4+2CuI↓+I2、SO2+2H2O+I2=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D正确。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素材陌生,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4、B【解题分析】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A、C、D错,B对。故选B。5、A【解题分析】

SO2+2NaHCO3=Na2SO3+2CO2↑+H2O,同温同压下,100mLSO2气体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200m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因此200m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92g•L-1××0.2L=0.40g,故选A。6、B【解题分析】

A.每个N2(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A项错误;B.由水的分子式可知,1mol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B项正确;C.钠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D.硫酸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即98g/mol,D项错误;答案选B。7、A【解题分析】

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Fe3+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硫酸铁的化学式可知,SO42-的物质的量为1.5mol,物质的量浓度是c(SO42-)==7.5mol/L;答案选A。8、D【解题分析】

根据图示,丙区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据此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Cl2+2KBr═Br2+2KCl属于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丙区域要求,故A不选;B.2NaHCO3Na2CO3+H2O+CO2↑属于分解反应,且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丙区域要求,故B不选;C.3Mg+N2Mg3N2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丙区域要求,故C不选;D.2Na2O2+2CO2═2Na2CO3+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符合丙区域要求,故D选;故选D。9、D【解题分析】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A.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B正确;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故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砒霜为该反应的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不能被还原剂还原,所以维生素C不能还原砒霜,故D错误;答案选D。10、B【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叠氮化钠属于爆炸品,A.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11、B【解题分析】

A.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依据:是否只含一种物质,故A错误;B.依据酸的定义:电离产生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是化合物为酸,故B正确;C.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故C错误;D.溶液和胶体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D错误;答案选B。12、A【解题分析】

①.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分层,可用分液法分离;②.CCl4的沸点较低,加热易挥发,与碘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为萃取法;答案选A。13、A【解题分析】

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O中C的化合价由+2价→+4价,化合价升高,即有碳元素被氧化,故A符合题意;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铁单质被氧化生成氯化铁,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2价,铁元素被氧化,但铁元素为金属元素,故B与题意不符;C.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与题意不符;D.在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2价,即镁元素被氧化,而氢元素被还原,则该反应中金属元素被氧化,而非金属元素被还原,故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14、B【解题分析】

A.蒸发溶液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并不是坩埚,故A错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B正确;C.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不需要干燥,烘干后再使用会造成容量瓶容积不准确,故C错误;D.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会一起被放出,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答案选B。15、A【解题分析】

A.Cl-中为-1价,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选项A选;B.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选项B不选;C.Cl2中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选项C不选;D.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且比较特殊具有强氧化性,选项D不选;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性的考查,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微粒性质的关系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处于最低价态元素的微粒不具有氧化性,处于最高价及中间价态的微粒可具有氧化性,以此来解答。16、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散系的判断。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为+1价,Cl为-1价;

B.该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故葡萄糖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

C.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题目详解】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为+1价,Cl为-1价,则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A正确;

B.该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即NaAuCl4做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故葡萄糖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出还原性,故B正确;

C.氯金酸钠变为金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正确.【题目点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物质的性质、胶体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7、A【解题分析】

A、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1L,所以不能实现目的,A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差大,因此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即可除去KNO3中少量NaCl,B正确;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双氧水氧化为氧气,而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导致溶液紫色消失,所以能实现目的,C正确;D、NaCl和CaCl2不反应,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可以检验是否含有Na2CO3,则可以实现目的,D正确;答案选A。【点晴】该题的易错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例如选项B;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18、D【解题分析】

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属于一级放射性物品,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9、A【解题分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所以取出的200mL溶液的浓度依然为1mol/L,故A错误;B.200mL溶液浓度为1mol/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L1mol/L=0.2mol,故B正确;C.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质量为0.2mol36.5g/mol=7.3g,故C正确;D.1L0.2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1L0.2mol/L=0.2mol,与200mL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恰好中和,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20、C【解题分析】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故A正确;B.平行光通过时胶体出现光亮的通路,即为丁达效应,故B正确;C.胶体中的胶粒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均能透过滤纸,则不能利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和溶液分离,应选用渗析分离提纯胶体,故C错误;D.胶粒带相同电荷,则胶体是介稳体系,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故D正确;故答案为C。21、D【解题分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Vm计算这几种气体密度相对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二氧化碳摩尔质量是44g/mol、氯气摩尔质量是71g/mol、氧气摩尔质量是32g/mol、氢气摩尔质量是2g/mol,所以相同条件下,这几种气体密度大小顺序是Cl2>CO2>O2>H2,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能正确推导密度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气体摩尔质量相对大小。22、A【解题分析】

A.Br、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为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为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eFF2NaNaOHH2SO4Al(OH)3CH4、NH3、PH3、HF、H2SHFNa【解题分析】

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B、C、D、E、F、G、H、I分别是H、Na、Al、C、N、P、F、S、Ne。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稀有气体性质最不活泼,所以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Ne;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F元素只有负化合价,没有正化合价;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F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Na,故答案为:Ne;

F;F2;Na;(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以上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Na,则碱性最强的为NaOH;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根据元素周期律知,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但F元素没有含氧酸,非金属性次之的是S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是H2SO4,所以酸性最强的酸是H2SO4;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答案为:NaOH;H2SO4;Al(OH)3;(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CH4、NH3、PH3、HF、H2S,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这些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HF,故答案为:CH4、NH3、PH3、HF、H2S;HF;(4)B、C、D、E、F、G、H中,D、E、G元素的原子含有2个电子层,B、C、F、H原子含有3个电子层,由于B的原子序数最小,则B的原子半径最大,即:原子半径最大的为Na,故答案为:Na。24、Na2SO4、MgCl2CuSO4、Na2CO3KNO3、NaNO3【解题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钡是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Mg(OH)2是白色不溶性物质分析。【题目详解】(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没有溶解,则该沉淀是BaSO4,一定含有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因为碳酸钡可以溶于硝酸中,反应会放出CO2气体,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Mg2+,产生的白色沉淀是Mg(OH)2,原固体中含有MgCl2。由于题目涉及实验中没有进行有关K+、Na+及NO3-的检验及各种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NaNO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MgCl2,一定没有CuSO4、Na2CO3,可能含有KNO3、NaNO3。【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组成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结合题干提供的实验现象,结合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离子在物质的存在确定物质的存在。25、干燥管浓硫酸干燥CO2CAEBD2NaHCO3Na2CO3+H2O+CO2↑CO2先对装置A、C和E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B、D【解题分析】

碳酸氢钠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测定水或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判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时,应用C装置排出装置内的水、二氧化碳,加热A,生成的水可用E干燥,二氧化碳可用B装置吸收,最后连接D,以免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B,避免实验误差,根据固体质量的变化,可测得碳酸氢钠的含量,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1)由仪器图可知D为干燥管;答案为:干燥管;

(2)装置E为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答案为:浓硫酸;干燥CO2;

(3)由以上分析可知连接的顺序为CAEBD;答案为:CAEBD;

(4)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5)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加热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具体操作为先对装置A、C

和E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B、D;答案为:CO2

;先对装置A、C

和E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B、D。26、正确不正确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盖,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解题分析】

(1)①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①甲正确。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煮沸10分钟使胶体发生聚沉,所以此法不正确;(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盖,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27、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EFDCB13.6偏低偏高偏低200mL【解题分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依据各步操作选择需要仪器;

(2)依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

(3)依据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影响;(5)根据c(H+)·V(酸)=c(OH-)·V(碱)计算。【题目详解】(1)因为没有48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溶液,现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操作步骤为: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移液到500mL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液转移到容量瓶,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该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最后摇匀装瓶,用到的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答案: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AEFDCB;

答案:AEFDCB;

(3)按照配制500mL溶液计算所需溶质的量;98%的浓H2SO4(ρ=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mol/L=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mL,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18.4mol/L×V×10-3L=0.5mol/L×500×10-3L,解得V=13.6;

答案:13.6;

(4)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凹液面,量取的浓硫酸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的液体未冷却,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后续加水加少了,浓度偏高;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答案:偏低偏高偏低(5)根据c(H+)·V(酸)=c(OH-)·V(碱),得0.5mol/L×2×40×10-3L=0.2mol/L×V(碱)×10-3L,V(碱)=200;答案:200mL【题目点拨】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