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复习学案_第1页
诫子书复习学案_第2页
诫子书复习学案_第3页
诫子书复习学案_第4页
诫子书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诫子书》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____时期______家、_______家,与他有关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君子之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与日去()非学无以广才()年与时驰()三、翻译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四、简答题:1.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阐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抱负的基本规定,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有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普通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背面阐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2.本文作者重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叙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从这几个方面又是如何展开叙述的?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5有关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本文叙述了多层关系:出自本文的成语:四、按规定背默: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干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导与盼望的千古名句: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五、中考链接一、阅读两篇短文,思考问题。(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颖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悲守穷庐()又相天子()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示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3.将下列句子译为当代汉语。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二、阅读两篇短文,思考问题。(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觉得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诫子书》全文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6.认真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治经:②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④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8.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觉得大有所益。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认真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办法劝吕蒙学习的?(1分)10.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如何的启发,请就其中一种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诫子书》复习学案答案一、文学常识:1、《诸葛亮集》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故事俗语略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品行,操守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成远大目的没有什么能够拿来,没方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消失增加才干疾行,指快速逝去三、翻译句子:四、简答题:1.D2.修养学习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种“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种“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叙述效果。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爱惜光阴,激励他刻苦学习4、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就必须要重视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5、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本文叙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7、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四、按规定背默:1、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五、中考链接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2分,每空0.5分)在由于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2分,每空0.5分)3.不要由于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2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后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每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4分,每个分句0.5分,如没有贯彻“夫、皆、驰、穷、复”等词以及有关句式的得分不能超出该题分值的二分之一。)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分)5.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告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意对即可)6.告诫儿子要重视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对即可)7.①研究儒家典型。经,指《易》《诗》《书》《礼》《春秋》。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眼。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④振奋精神。励,激励,振奋。(每小题1分)8.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