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_第1页
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_第2页
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_第3页
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_第4页
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诗歌的时代意义与教学建议

打开唐诗,立即感受到各方的活力,触及周围空间的自信和开放。这是时代的印记,这种印记既是诗词表现的内容,更是它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同样,提到宋词或某一位词人,我们就会想到婉约与豪放。然而,不论北宋南宋,不论婉约还是豪放,这个时代的基调是哀婉的,即使在“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深处难以掩饰的悲凉和无奈。基于这个原因,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学习内容按时段编辑为十二个专题,突出了诗词衍变中的阶段特征,虽然其中有四个重点作家专题,但突出的依然是风格。这一结构明确规定了我们读的角度:体会诗词的时代特征。从一首诗词在课程系统中的作用看,必修的单篇学习服务于专题的人文主题,选修的单篇学习则服务于对一个阶段诗词特征的领悟。在这个基础上,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对诗词流变的整体认识。面对这样的课程要求,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一个时代或一个时代某个阶段的风貌往往是一个抽象的特征,要准确地界定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初唐的“风神初振”,北宋的“格高韵远”。“风神”是什么?“格”与“韵”又是什么?具体诗人的特征好一些,但“豪放飘逸”中的“飘逸”又怎么理解?可能课程设计者认为,这些属于默会知识或称缄默知识,不必传授。因此,课本以及配属的参考书没有对这些概念给出解释,也没有提供对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作出整体分析的材料。但是,对教师来说,弄清楚它的准确内涵是必要的,否则定位就会含糊。同时,课本部分专题又没有给出阶段特征的关键词,是不是这个阶段没有共同的特征呢?要弄明白这些问题,教师只能在教学设计之前自己去找资料或作一番研究,而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人这样去做。因此,孤立而随意的单篇教学还是教学的常态。更麻烦的问题在于,即使通过研究,我们明白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并对一个阶段有了整体的把握,如何在个体诗词的学习中体现出来?每一个单篇都是个性的,阶段特征是共性的,从共性这个角度切入,会不会影响到感悟个性?北宋词两个专题,均冠以“格高韵远”。这个评价是《赌棋山庄词话》引用的王时翔语,课本在专题导语部分提到了它。导语还提到吴曾《能改斋漫录》中引他人语对张先词的评价,认为张先的词比柳永“韵高”。对“格”与“韵”,古代诗论很少作明确的区分,综合各种表达看,二者实际是有区别的。格指格调,有雅俗之分,主要指表现的内容以及与此相应的美学品格;韵是韵味,有深远与浅近之分,有韵味主要指意境绵远含蓄。柳永词其实不是韵不高,而是格调不高,因为他以市井生活与俚俗语言入词,不够“雅致”。就表现内容而言,北宋词多娱宾遣兴之作,自然感发,而时代所赋予南宋词的要远远超过北宋词。《莲子居词话·序》称:“王少寇述庵先生尝言,北宋多北风雨雪之感,南宋多黍离麦秀之悲,所以为高。”就格调而言,应是北宋俗,南宋雅。那么,北宋词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人间词话》有一个代表性说法,“词以境界为最上。……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界”就是“韵味”,它是意境的审美效果。明人陆时雍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可见,北宋词胜在韵味,韵味就是我们教学的着力点。下面秦观词《踏莎行》(北宋词第二专题)的教学实践较好地体现了课程对北宋专题的定位,也为处理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提供了借鉴。师:同学们自己诵读了全词,又听了配乐朗诵,现在默无声息,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氛围?生1:堵得慌,一派的凄迷,凄冷。楼台与津渡迷失于浓雾和朦胧的月色中,忽隐忽现,虚无缥缈的;旅馆是“孤”馆,春寒料峭,斜阳暮色,凄清冷寞,耳边还响着杜鹃惆怅忧伤的叫声。生2:“孤”不是旅馆孤,而是词人孤,一个人栖居寓所,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很孤独。(生1:是词人感觉“孤”。)师:说得好,这是移情的结果。但是,词人要表达的仅仅是孤独冷清吗?生3:是不是感觉到前程渺茫?眼前浓雾迷离,月色朦胧,看不到出路;桃园仙境虽然美好,可是却无处寻觅;现实中欲归无路,理想中的仙境又无处寻找,再加上无处不在的春寒,让本来就凉透的心更加悲苦。生4:应该是绝望。还有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词人被贬,回不去了。师:看来,这氛围不完全是凄迷、凄冷。在这样迷蒙空寂的情景中,突然出现杜鹃的叫声,想想看?生5:有些瘆人,叫声一定是“凄厉”的。师:你的感觉真不错,“凄厉”写出了词人茫然无助透入骨髓的绝望心态。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先生说过,“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那么,这份绝望的心境导致了什么结果呢?氛围是一种气氛和情调,对它的感觉往往是非理性的,甚而是朦胧的。你可能受感动,也可能沉醉其中,却未必说得出。虽然它是鉴赏的第一步,但我们一般不从这个角度进入诗词,而是借助意象或情感这种单一要素的解读逐步接近。我们知道,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由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是整体的、空灵的,也就是说,意境带给鉴赏者的首先是一种氛围。虽然由“意象”进入诗词也会将意境的特征揭示出来,但可能会破坏整体感,将“美”变得零碎。这意味着,组织者基于课程任务与这首词的特点要突出鉴赏的角度:体悟意境之美。当然,课堂将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把感觉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诱发词的这种氛围,教师首先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在学生自己品味的同时,又用音乐强化,让他们反复接受节奏的撞击。面对询问,学生的回答是不到位的,或者说领悟的深度不够。于是,教师借助学生的话题导向情感领悟,让学生意识到,这里不仅是“孤独”,而且是“绝望”。依据王国维的观点,秦观词的意境是“有我之境”,人物的主观色彩特别强烈,因此这一引导准确抓住了词的特点。由于意境的内核就是人物情感,把“意”品准了,意境的特征也就浮现出来了。但是“意”不是“境”,由“意”到“境”必须有一个转换,完成这个转换必须让学生注意到“杜鹃的叫声”,因为“叫声”是整个画面的灵魂,是意境之眼,既反衬了凄清冷寞,又是绝望心态的隐喻表达。教师显然注意到这一点,品味三组画面的共性与关联时,带领学生想象“叫声”的效果,于是,朦胧空寂凄清寒冷中突然的一声悲伤啼叫收紧了学生的心灵,意境的氛围就这样被抓住了。接着教师顺势再问:“那么,这份绝望的心境导致什么结果呢?”把学生的思索又引深了一步:生6:“此恨无重数”,深深的怨恨。师:“无重数”是说太多,也是太深,我们能体会出几重呢?生7:恨无罪遭贬,恨远离朝廷从此抱负无法施展,恨“望断”了也无法找到“桃源”这个避乱胜地、理想乐土,恨无处不在的春末寒冷……生8:还有,恨信息隔绝,相见无望,即使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也不能安慰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更何况也许只是一种盼望。这是借典故说他的恨。师:词人说,此恨是“砌”成的,“砌”字换成“连”字好不好?生9:不好,一个个连起来是平面的,砖是沉重的,堆叠起来,越叠越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如一堵墙,堵得看不见路,这就把不可言传的抽象感觉变得具体形象,写出了怨之深,愤之切。师:到这里为止,词人并没有明白地说恨是什么,最后一句说了吗?生10:说了,是借景言情,只不过一语双关,更加隐晦了。郴江水本是绕着郴山转的,为什么要流入遥远的潇湘呢?“幸自”“为谁”表面责问眼前景物,其实想说,我应该留在你身边的,为什么把我远远地流放江南呢?生11:问得无理,其实无奈,无限怨愤含在其中,分明能看到词人的泪水。师:景中之情,言外之意,朦朦胧胧,虚虚实实,作者的抒情是极其婉曲哀怨的,所以有人指责秦观词过于“纤弱”,情调太低。大家怎么看的?课堂的开始成功抓住了意境的特征,似乎任务已经完成了,其实不然。“凄厉”只是整体的氛围,其间丰富复杂的韵味还等待着我们品读。作者秦观一向被称为“婉约之宗”,词的意境含蓄委婉,绵远曲折,一般会寓情于景物之中,并不明白说出,而且语言典雅蕴藉,往往“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本词尤为典型。面对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绝望幽怨之情不敢直白诉诸笔端,只好因情设景,缘景写情,借景述怨。正是这种怯惧遮掩的心态,欲吐又咽、隐约晦涩的意味,营造出全词朦胧凄苦的意境,历来被评论家评为“借眼前之景,而含万里不尽之情”(《跋米元覃书秦少游词》)。“不尽之意”恰恰是韵味所在,但又很难准确揭示,要破解它需要显性的切入点。既然韵味是隐性的,要读出来就要寻找词中显性的要素。这种要素在诗词中往往是直接的抒情,即使没有,也应该有相对显性的词句帮助我们降低理解难度,这是诗词鉴赏中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方法。直白的抒情本词中只有一句“此恨无重数”,教师只让学生就其中的两个词语进行反复品味,“重”侧重了解意蕴的“多”重性,“砌”侧重意蕴的深度,顺带进行炼字的鉴赏,研判词语的运用之妙。第二个切入点还是一个句子。表面上,教师承前文追问“恨”的内涵,其实是要逼出最后一句。上片的“可堪”句与此句,谁的意蕴更深是有争议的,而就意境的幽远来说,还是“郴江”一句为胜。“可堪”句意境主要囿于表象,不如“郴江”句直透精神,余意无穷。它才是全词灵魂所在,所以选择它作为破解点是极为恰当的,事实上也确实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的绵远之意。接下去讨论词的“情调”,品读又被推进一步:生12:情调是不高。在他眼里,只有斜阳暮色,残花败叶。比如我们早读课读到的《浣溪沙》,里面就有“漠漠轻寒上小楼”,“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用的都是轻、柔、小这些字眼。师:意象小而悲凄。生13:情绪总比较低沉,总想着自己那点事,其他贬谪诗词中没有这么低沉。韩愈被贬,还能想着“欲为圣明除弊事”;苏轼被贬,“一蓑风雨任平生”,那么超脱。师:同样面对人生不幸,表现却不一样,为什么呢?生14:这恐怕与个人性格有关。秦观年青的时候屡试不第,就醉心青楼,拼命喝酒,这次被贬,除了党争,他的放浪行为也授人以柄,学案上有这个介绍的。生15:天生胆小,又跟青楼女子混多了,说得柔柔弱弱遮遮掩掩的。(众笑)师:倒也有些道理。奇怪的是,这样“纤弱”情调居然有人喜欢,甚至说它是天下第一贬谪词,为什么?生16:说出了同样心声,人生不顺的事多着呢,又无法摆脱,更何况秦观是个柔弱书生,哪有不哀伤的?(师:你是说他抒发了普遍的情感,也是真实的情感?)是的,真真切切。生17:遮遮掩掩的,迷离婉曲,说得很美,说得耐人咀嚼。师:看来,同学们真正理解了秦观。雄浑豪放、清峻峭拔固然是一种美,然而,凄婉清丽不也是一种美吗?秦观吟唱的是他在重压之下悲苦愁绝的声音,是对不公平社会所发出的无奈抗争,更是他对人生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这是课堂的难点,教师为此做了大量的课前铺垫。这种铺垫有的有针对性,有的是非针对性的。早读课的安排或许是常态的积累行为,并不仅仅为意境的领悟服务,但作此安排显然是与教学接轨的,提供了课堂上能让学生联系的内容。学案的设计是目前流行的方式,多是从语言点角度出发;从这里的课堂情况看,教师在学案中提供的是背景知识,比如秦观的放荡影响了仕途的历史事实(元祐六年六月,因御史中丞赵君锡之荐,除秘书省正字。很快御史贾易攻之以暧昧事,诋不检之罪,结果八月即被“罢新命”),还有一些解读文字,这对弄懂难点问题起到了辅助作用。我们常说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可是自主建构是要有基础、条件的。早读与学案都在提供这种基础、条件,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格调“纤弱”是事实,并且要说明白也不难,因为学生既有意象知识的基础,又有一定数量贬谪词的积累。果然,学生很快指出了意象的小和悲,同时与其他贬谪词进行比较,顺利得出了结论。真正难的两点。一是造成“纤弱”的原因。虽然揭示出来了,然而课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师过于注重了内在的因素,即“纤弱”的形成与个性的关联,忽略了词人的美学追求,忽略了特定时代与词本身特征的影响,而这恰恰是专题教学要落实的任务。或许时间有限,不能展开;或许学案提供的背景材料造成的局限;或许在专题其他词的学习上会体现得充分一些,但至少应该提及。二是格调的讨论会导致对词应有价值的否定。教师比较多地介入了讨论,甚至大段独白,在学生朦胧的感悟基础上生发,从普遍、真实与美几个角度明晰学生的认识,最后回归到对意境之美的肯定。因此,对于难点,教师一定要参与对话,提升学生的认识。课堂鉴赏的是秦观的《踏莎行》“这一个”,是个性化的,鉴赏方式也是个性化的,但个性中又体现了共性。教材对整个北宋词的评价是“格高韵远”,但这堂课提出了新的认识:格不高而韵远。这个认识没有盲从教材的说法,是对北宋词与秦观词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结论,因而是个性的。以“氛围”作为鉴赏的切入点是整体意识与专题意识强烈的表现,也说明教师对意境内涵有准确的理解。教法上颇有创意,发现意境之眼,找到显性词语,品味重点词句,提供课前辅助等等,给品出诗词的韵味提供了思路。照理说,体悟时代的特征需要联系、比较,但课堂并未过多拓展,而是在“这一个”文本上深度挖掘,虽联系了贬谪诗词,但只是学生的自觉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