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_第1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_第2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_第3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_第4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新的内镜治疗设备不断开发和应用。以阴性角色扮演(esd)为基础的内镜粘膜切除术(obszd)使用特定的高频电针(eg,m)和其他辅助设备将早期胃肠道肿瘤切割并剥离到镜子中。EMR最初为黏膜剥脱活检术,主要是对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渐运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切除。ESD扩大了EMR的治疗适应证,较高的整块切除率能显著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从而达到对消化道早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效果。目前日本已广泛运用ESD治疗消化道病变。国际上对于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日渐深入,其疗效和安全性已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2006年起国内开始应用ESD治疗下消化道病变。近几年来,国内应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报告呈增多趋势。2009年国内第一本ESD专著面世,为ESD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就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手术器械的使用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不同,因此消化道各部位ESD的适应证也有不同。临床认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适应证为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无论病灶位置及大小,均能应用ESD切除。在日本,ESD已被确立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切除的标准方法。Gotoda等认为ESD治疗早期胃癌适应证为:(1)分化型黏膜内癌、无溃疡发生、大小不一;(2)溃疡、分化型黏膜内癌,直径<30mm;(3)sm1浸润分化型腺癌、无溃疡发生、无淋巴及血行转移,直径<30mm;(4)低分化型黏膜内癌、无溃疡发生,直径<20mm。2007年,Fujishiro等提出ESD治疗食管病变的适应证为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大肠癌因其独特的病理学和特殊的组织结构特征,与食管癌和胃癌的完全不同,目前ESD治疗结直肠早期肿瘤的适应证仍存在争论。ESD在肿瘤剥离过程中技术难度高,耗时较长,清醒状态下患者难以耐受,手术过程中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及胃腔内血性液体、染色剂等易造成患者呛咳、误吸、窒息等。一般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的状态下进行较为安全。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未纠正前严禁行ESD治疗;病变基底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较差的病变,提示病变可能浸润固有肌层或浆膜层,应慎行ESD。现有EMR器械均可用于ESD,但EMR治疗用器械无法整块切除直径较大的病灶,因此末端绝缘切开刀(insulation-tippedknife,IT刀)、钩刀(hookknife)、伸缩刀(flexknife)、三角头切开刀(triangletipknife,TT刀)和海博刀(Hybirdknife)等一些新型内镜下切割器械相继研发使用,各类手术器械具有不同的形态、切割方式和操作特点。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ESD手术器械有以下几类。针刀是最早应用于内镜下治疗的器械,但应用针刀剥离时深度难以控制,与其他ESD治疗器械相比,最易造成术中消化道穿孔,临床已渐为少用。IT刀由日本国立癌中心的细川医生从针刀改良而来,是ESD最常用的内镜手术刀。IT刀具有一次剥离组织多、剥离速度快、容易止血等特点,但IT刀在ESD治疗中存在操作盲区,对此应加以注意,避免造成穿孔;结直肠术中使用IT刀剥离病灶容易发生肠壁穿孔,因此必须在病灶充分现露、视野清晰的情况下进行剥离。伸缩刀最大特点在于可以根据病灶大小及术中治疗情况,灵活改变刀头的长度。伸缩刀柔软,易于操作,适用于管壁较薄的大肠。ESD术中运用伸缩刀时必须确认刀头长度,确保手术安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钩刀头端呈钩型,最大的治疗优势在于切割方向可以任意选择,因此能够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最大限度避免术中发生消化道穿孔。TT刀头端为三角形金属的切割刀,三角头宽度1.8mm,厚度0.6mm,可与被切割黏膜平行,在切割过程中无需改变方向,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切割,并可通过高频电凝止血,但是术中操作不当也有消化道穿孔的风险。临床常用的是I型和T型海博刀:I型海博刀多用于食管和胃的手术;T型海博刀多用于结肠和直肠的手术。海博刀将精细水束分离技术和电外科技术有机融合,集染色、标记、黏膜下注射、黏膜切开、切缘、黏膜下剥离、冲洗、止血等8大功能于一体,优势明显,目前已在欧洲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不同的手术器械具有各自的特点,在ESD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器械联合使用;如用IT刀对病灶周围黏膜进行预切开后,再用TT刀或钩刀进行病灶黏膜下剥离,这样可使整个治疗过程完成得更快、更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可随之降低。临床上对于黏膜下注射液的选择颇具争议,各种注射液的使用均可见于国内外文献报道。ESD黏膜下注射液的选择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内镜医师根据治疗需要常选用黏膜下注射后隆起保持时间长、止血效果好、组织损伤小的注射液。临床上常用的黏膜下注射液有:0.9%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透明质酸钠及纤维蛋白原等。生理盐水是最早应用于黏膜下注射的液体,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但生理盐水在黏膜下存留时间短,几分钟就会被吸收,难以长时间维持病灶隆起的高度,术中需反复多次进行黏膜下注射,并发症发生率高。周平红等报道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和靛胭脂不仅能满足ESD手术要求,术后并发症也大为减少。高渗葡萄糖渗透压高,黏膜下注射后维持病灶隆起时间远优于生理盐水,故术中注射次数较少;但有动物实验报道高渗葡萄糖会造成猪的消化道黏膜损伤。甘油果糖也是高渗性溶液,使用较为安全,维持高度比较理想,维持时间也比生理盐水长,ESD术中应用甘油果糖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有一定的优势。透明质酸钠在日本使用广泛,临床上多用于关节内注射,无毒、无抗原性反应,局部注射后能长时间维持黏膜下层隆起,且隆起时间远优于高渗溶液。但透明质酸钠价格昂贵,保存条件要求高,这些不利条件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凝血因子,也是主要的凝血成分,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其良好的术中止血作用给术者提供了清晰的视野,有利于ESD术中完整、安全切除病灶。纤维蛋白原在ESD术中的应用效果有待深入研究。在ESD实际治疗过程中,通常将几种溶剂按比例混合以取得最佳止血和隆起病灶的效果,同时也利于术者观察剥离深度,防止消化道穿孔的发生。目前国内常用5mL靛胭脂、1mL肾上腺素和100mL0.9%NaCl溶液混合配置的溶液作为ESD的黏膜下注射液,优点是配置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在黏膜下层渗透较快,术中需多次补充注射。ESD通常分为标记、抬起、切缘、剥离和创面处理等五步。第一步是标记病灶。完整切除病灶的基本要求是对病灶进行正确标记,这也是ESD操作的基本要求。各种ESD的治疗器械均可进行病灶标记;对于难以确定边界的病灶,可结合染色技术或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ngimaging,NBI)来确定病变范围。第二步是充分抬起病灶。沿病灶周围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液体,从而完整抬起病灶。上消化道黏膜下注射原则先肛侧后口侧,下消化道黏膜下注射先口侧后肛侧。第三步是黏膜边缘切开。顺利切开病灶边缘是ESD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边缘切开时会引起出血,一旦出血要及时处理,可用治疗器械电凝止血或热活检钳电凝止血;边缘切开过深时,会造成切开部位穿孔,可应用金属夹夹闭,不必终止ESD治疗。第四步即主要步骤是剥离病灶。剥离前要准确判断病灶的浸润情况;适当的多次黏膜下注射可以充分隆起病灶,满足完整剥离病灶的需要。病灶剥离时,可以根据病灶大小、所处位置及术者习惯选择合适的剥离器械。第五步是术后创面处理。完整剥离病灶后要对创面进行处理:对出血点要进行止血;面积较大或侵犯层次较深的创面,要应用金属夹夹闭,防止术后穿孔的发生。为预防ESD术后创面迟发性出血,可用氩气血浆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电灼创面所有裸露血管;出现迟发性出血可行内镜下止血术。患者ESD术后严格禁食,给予抑酸、抗炎、止血和保护黏膜等药物,逐步开放饮食。一般经过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ESD术后较大的创面基本能愈合。术后定期内镜随访可了解创面愈合程度及病灶有无复发等情况。出血和穿孔是ESD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Fujishiro报道应用ESD治疗382例胃部肿瘤患者,术中出血13例(3.4%),术后再出血8例(62%),因此建议对于ESD术后创面上裸露的血管行内镜下APC烧灼,再喷洒20mL硫糖铝覆盖在人工溃疡面上,以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ESD术中预防出血非常重要,术中出血应随时处理,反复的术中黏膜下注射有助于预防ESD术中出血的发生。在剥离过程中,少量渗血可直接用0.9%NaCl溶液或2%冰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小血管可直接电凝处理,大血管选用热活检钳烧灼,必要时可以金属夹夹闭血管预防出血。病灶完整剥离后,应用APC烧灼创面上所有裸露的小血管,必要时应用金属夹缝合创面,可同时达到术中止血和预防术后迟发出血的目的。临床文献报道ESD穿孔的发生率为0%~8%。ESD术中发生消化道穿孔可及时用金属夹缝合,不必终止治疗。姚礼庆等报道ESD穿孔的发生率为11.4%(4/35)。由于选择了合适的治疗器械,并在治疗例数增加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Tanaka等报告的ESD术中穿孔率几乎为零。Fujishiro等认为避免术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ESD术中始终保持操作视野清晰。ESD术中穿孔一般均能及时发现,常见临床表现有腹膜、纵隔或皮下气肿和气胸等。由于患者ESD术前严格禁食,同时上消化道的穿孔一般较小,穿孔所致的腹膜炎体征往往较轻,符合保守治疗指征。内镜下保守治疗时可将大网膜吸引入胃腔,应用金属夹固定大网膜封堵穿孔。患者ESD术后严格禁食,静脉应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可避免外科修补手术。研究认为,结直肠病变ESD术中因肠壁穿孔、粪便渗漏入腹腔导致腹膜炎者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反之,上消化道病变ESD术中的穿孔则可以保守治疗。ESD的治疗优势在于:(1)与EMR相比,较大的病灶也能整块切除;(2)术者易控制病灶的剥离范围;(3)早期癌变整块切除率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提高诊断病变浸润深度及范围的准确性;(4)早期癌变黏膜表面有溃疡时仍可进行剥离治疗;(5)ESD能够解决EMR不完全切除时病灶残留和复发的问题;(6)ESD能切除情况较复杂的病灶,如溃疡型抬举征阴性的肿瘤。ESD操作技术要求严格,需要经过长期缜密的临床学习,因此不同手术医师之间存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临床ES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切除黏膜面积大,ESD术中发生出血、穿孔的机率较高。日本国立癌症中心2004年至2006年统计的ESD术中穿孔率为1.4%~10.4%。(2)ESD治疗持续时间长。(3)ESD操作过程复杂、技巧难度大,需要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4)ESD内镜下剥离器械及黏膜下注射液的开发尚不够完善。(5)ESD治疗需要2个或2个以上的助手进行配合。应用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是微创治疗的好方法;患者无需行常规开腹手术,具有痛苦小、住院天数少、术后不留体表瘢痕等优点。内镜治疗选择的治疗方式应全面考虑效价比和安全性,术者必须严格掌握ESD的临床适应证。与EMR相比,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优势明显。在日本,ESD已被确立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切除的标准方法。尽管应用ESD治疗下消化道病变已有大量临床研究,但ESD尚未被确立为下消化道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我国学者对ESD的认识不断深入,已有相关专著用于临床指导开展ESD治疗消化道病变。ESD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严格,并且需要助手的熟练配合;ESD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时间长,各项操作难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未来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应向着简单、安全、易操作的方向发展。各种器械和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ESD的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